風吹楓葉黃

憧憬退休的生活,聞吻夕陽的色彩
正文

名詞小考:中國與之那

(2024-02-03 20:13:20) 下一個

 

名詞小考:中國與之那

– 近現代史學習筆記

這兩天 X 上有不少關於“之那(支-那,網絡敏感詞)”這個詞是否是歧視性詞匯的討論,特別是有人故意用“支-那人”來挑釁簡體中文網絡世界中敏感的神經,像是故意而為之。為了追其究竟,我就花了點時間學習考究一下這個詞的來源及語義的演變。

(一)“中國”稱謂的來源

“中國”這個詞可以上溯到殷商時期,但概念和現在的不太一樣。到了西周,“國”就是諸侯封地,所以中國就有了以地理為中心的概念。

甲骨文:夏

華夏文化講究天圓地方,天就像一口大鍋一樣扣在四方的地上。那時人們以為地的四周由大海圍起來,稱為四海。所以四海之內就是天下,但四海本身不算,天子之管轄四海之內的土地。

在四海之內,大鍋之下,靠外的四方“不毛之地”被按方位劃分為“東夷”、“南蠻”、“西戎”和“北狄”,留下中間的部分就是“中國”了。那些不毛之地之上建立的小國家也就是藩屬國,依附於中原王朝,起碼中原王朝是這樣認為的。

因此,中國有幾層含意:

  • 地理位置在天下的中央 – 那時交通不發達,遠了管不了,所以“中國”的地理概念可能很小。比如在西周人的概念裏最開始中國不過是隻天子的都城,擴展了也就是黃河中遊那一小片。因此在古代早期“中國”一詞在地理上與“中原”差別不大。
  • 文化處於領導地位 – 因為地理上在中央,又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所以也是文化聚集區,並形成主導文化。現在也有不少國人這樣認為吧。
  • 政治上是正統的,四方的小國都是附屬 – 這也是地理、文化決定的,得中原者稱得天下,是為天下共主。這個概念直到清道光帝被英夷打得胡說八道了也沒擺正自己的位置,鹹豐帝為了避英法聯軍都躲到了熱河了,還放不下臉來,要求“外夷”入京不能坐轎子,其公使覲見必須行跪拜之禮,否則不見。

在宋代,大遼和北宋,金國和南宋,都自稱為中國,爭得就是那個正統。在國際法上可循的中國,第一次是出現在 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上。

但有一個注意點,就是中國是一個相對詞,地理區域也是不確定的。而且,其感念不斷圍繞著地理、文化和政治向外拓展成中國人、中國文化,直到梁啟超搞的“中華民族”。

比較一下,當年日本大量引入唐朝元素,居然把“中國”這個詞也給引進來了。不過日本的“中國地方”,是根據人口多少:“上國”、“中國”、“下國”和距離京都的遠近:“遠國”、“中國”、“近國”而來的。日本的“中國地方”是其五畿七道裏的兩道:山陽道和山陰道,在本州島的西端山區,離京都不太遠。

(二)“支-那”的來源

“支-那”一詞有兩個傳播渠道,雖然它們最初可能都是來自同一個出處。最大的可能是由古絲綢之路,經古波斯語“秦”的發音(Cīn),再傳播到拉丁語(Sina)和梵語(Cīna)。

梵語在漢朝時隨佛經進入中原,帶來了梵語板的“支-那”。這個詞在公元 1 世紀時已經在印度通用了,當然沒有貶義 – 那是絲綢的來源地。白馬寺迎來的天竺僧,帶來了“支-那”譯經。後來西晉時也譯成“晉、秦、漢、秦土、漢土、神州”,東晉開始音譯成“振旦、真丹、真旦、震旦”,其他異譯還有至那、斯那、真那、振丹、脂難、旃丹。

看看唐玄宗李隆基的詩:

鶴立蛇形勢未休,

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無言語,

穿耳胡僧笑點頭。

拉丁語被西歐各國揉碎了繼承下來,當然也就把這個詞都音譯本土化了,特別是英語、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等,連後來從中土運來的瓷器都稱為這個名字。這個詞當然也沒有貶義,但被傳到日本後,情況就複雜了。

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的幕府時代也是閉關鎖國,但葡萄牙、荷蘭商人曾先後進入日本行商,帶去了天主教和歐洲文化。那時日本對中國的稱呼主要是用朝代,大明、大清(後來的清國),沒有什麽太多的爭議,但慢慢地就演化出了“支-那”與中國的區別。

日本的”支-那“是一種西化的結果。在幕府後期,大量翻譯西方的書籍,而日本習慣於音譯西語,”支-那“就慢慢地流行起來。因為除了有前文所述的”中國地方“會造成文字上的混淆,日本的”脫亞入歐“的思想也慢慢地形成,對昔日的老大哥也漸漸地看不上了,認為中國並不居於世界中心,也非文明最高之地,反對尊崇中國的風氣。在思想文化領域,“支-那”就成了“中國”的替代詞,雖然官方用語還是“大清”。

日本人還有一個比較細化的地方,就是“支-那”雖然指的是中國,但“支-那人”指的卻不是那時的中國人,而是“漢人”,“滿人”是不被包括在內的。這裏的區別很微妙:滿人是中原之外來的人,是漢人的“主子”。我們都知道,滿清的文化是半奴隸化的,所以連大清官員和皇帝說話時都自稱“奴才”,漢人連稱奴才的地位都沒有。

因此,“支-那人”除了有歧視漢人為“奴隸”的意思,也有分化清朝統治階級和其治下的漢民之間關係的一層含義。這也是日本脫亞入歐,準備以朝鮮、滿洲為跳板入主中國的一個思想基礎建設。這種觀念在明治維新後逐步形成,支-那人的歧視成分由此產生出來。

此時,支-那人 = 清國奴

但即便此時,“支-那”本身作為地理名詞也沒有太多的貶義。比如,印度支-那(現在有避諱“支-那”的說法:中南半島),就是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地兒,我們自己都還一直在用。

(三)“支-那”貶義化

1912 年清帝遜位,民國成立。日本對中國的稱呼又出現了轉折點 – 不能再叫大清了。當時民國政府很明確地要求外國官方都要稱其為“中華民國”,這點無可非議。拉丁語係的翻譯也是和以前清朝時沒有多大差別,比如英文就是 National Republic of China 。

但那時日本經過了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幾次大勝使得國力大增,自信心爆棚,內心自然不願意用這個稱號,特別是心裏還惦記著取代滿清當主人呢。於是,他們陽奉陰違,在與中國的官方活動中用“中華民國”,但在內部文書中使用“支-那共和國”。並將中國的“華北”、“華中”、“華南”稱為“北支”、“中支”、“南支”。到了 1932 年,日本官方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要求之下,改以“中華民國”代替支-那在官方文書的稱呼,但民間報刊仍稱中國為“支-那”。

在五四運動反二十一條的時候,抗議日本人用“支-那”也是一項主要的活動。但不知是曆史慣性還有意為之,孫中山在 1914 年給日本首相的密函中,仍自稱支-那、對支政策、支-那革命黨­、支-那國民、支-那人,多達 34 次。類似的還有:

  • 1925年,詩人聞一多在其詩歌《我是中國人》中自稱“我是中國人,我是支-那人”。
  • 1929年,柳亞子寫詩讚揚孫中山與毛澤東,有“並世支-那兩列寧”詩句。

也許就像黑人之間互稱“尼哥”沒事兒,但外人當他們麵說一個試一試?

1940年日本電影《支-那之夜》

這時的“支-那”這個稱呼就相當有歧視性了。這種歧視性是日本民眾文化層麵的,加上以前“支-那人”的說法,把“支-那”這個詞徹底汙化了。

另外,據蔣介石說,“支-那”的日文發音是“死”字的諧音:“他(日本)叫我們中國叫‘支-那’,這‘支-那’兩字,照日本話是什麽意義呢?就是半死人!可知他眼中就沒有我們中國,所以不稱我們中國為中華民國,而始終叫我們為‘支-那’”。

台灣在日治時期隨日本習慣,將中國大陸稱為支-那。所以台灣人對支-那一詞帶有的歧視性並不敏感。

二戰之後,日本的那種傲氣被打掉了。駐日盟軍對“支-那”稱謂進行了調查,認為“支-那”稱謂是一種對中國的歧視語,要求日本政府予以解決。日本政府接受中華民國政府之要求,發布《關於回避使用支-那稱呼之事宜》。在官方機構與各類團體中禁止使用此名詞,教科書和戰時作品中的“支-那”均一律改為“中國”。

現代日本民間都不使用這個詞了。

總結一下,可以這樣說,隻要沒有近代日本元素混入,支-那一詞本無歧視。不管是從梵語佛教經典中來的“支-那”,還是國人早期從拉丁語族中翻譯習慣產生的“支-那”,就是個中性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5)
評論
楓散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邊公園' 的評論 : 甲骨文的夏字應該不是指夏朝,而是指中國(中原)人。《說文》:“夏,中國之人也”。也就是中原之人,對應的是“四夷”之人。華夏的夏也應該是此意。至於說是夏朝的夏,可能就是牽強附會了 - 有沒有夏朝、如果有是哪裏來的、在哪兒,都是靠猜的。
楓散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友梨江莉' 的評論 : 謝謝來訪和交流。
海邊公園 回複 悄悄話 甲骨文裏的“夏”字並無華夏之 “夏”的含義。甲骨文裏並無提到夏朝。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您若一定要把“清”理解為當時並不存在的“中國”這以一“國名”的話,我覺得是牽強的,有些指著A說是B的感覺。
不過,理解不同,又是您的博文,我到此為止了。
謝謝您回複。
楓散仙 回複 悄悄話 我突然好像理解了孫中山等人為什麽用“支-那”了:當時,“中國”指的是包含滿洲的大清統治全部區域。而“支-那”則可能主要指的是原晚明統治時期的“內地十八省”。孫中山要驅除韃虜,就是把滿人趕回到滿洲去,這樣他所站的角度就是從內地十八省來看的,也就是“支-那”。所以他不用“中國”這個詞,而用支-那。到了民國建立之後他還用“支-那”,就完全是慣性使然了。Educated guess only。
楓散仙 回複 悄悄話 如果哪位對“中國”一詞的曆史演變有興趣,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寫的不錯: https://www.chinanews.com.cn/m/ll/2018/01-22/8429793.shtml
楓散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友梨江莉' 的評論 : 《尼布楚條約》以拉丁文、滿文和俄文為正式文本,當中拉丁文是基準,稱國名為 Imperii Sinic。滿文本中沒有使用大清國(daicing gurun)一詞,而是使用漢語“中央之國”的直譯(dulimbai gurun)。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楓散仙' 的評論 :“我查到1689年9月7日簽署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已經有了“中國”的官方稱謂。”
----------------

1,您這是從中文維基的資料來的吧。那個文本隻有俄、滿、拉丁三種,滿清的國家稱謂詞裏根本就沒有“中國”一說。說俄文裏那個詞(Китайским)指“中國”,這個接近搞笑了。這個說法是清以後人們的認識,而且想當然的成分多。
俄與清簽的條約,會以一個清根本沒有也不認可的國家稱謂來指稱“清”?清會簽署?

2,中文維基的詞條近年來在世界上其真實性、權威性頗受質疑,因為發生了多次因各種不明原因被捏造和歪曲史實的情況。
其他語種的維基裏,沒有您指的這個說法,即:“《尼布楚條約》是最早明確使用“中國”一詞指代清朝的條約,國體意義上的“中國”首次正式出現於具有現代外交條約文件上”。

不能以後人的認知和稱謂想當然的以為當時的人們就有那個認知和認同那個稱謂。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史記》裏大量使用“中國”這個詞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裏大量使用“中國”這個詞, 就是指中原王朝, 而且不一定是漢朝, 周朝的諸侯國都是。 相信之前已經常用。

朱元璋提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口號。

我理工男, 文史知識很有限, 都知道這些常識。


楓散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友梨江莉' 的評論 : 我查到1689年9月7日簽署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已經有了“中國”的官方稱謂。
楓散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aladirk' 的評論 : 我原本對這個詞沒有太多的認識,隨手寫的,後來發現居然還有禁忌,有點可笑。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我收回對博主的批評。的確是不允許使用“支-那” 一詞。當年孩子上中文學校時,有個教書法的台灣哥們也提到,要糾正日本鬼子對漢字的竊取。
楓散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誠信'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認可。
楓散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號螞蟻' 的評論 : 馬斯克也是非裔 ;-)
楓散仙 回複 悄悄話 我在文章中使用了“之-那”和“支-那”,在Windows係統Chrome瀏覽器下沒有問題,但在手機app中看時,“支-那”都被和諧了。由此我發現兩個亮點;
1. “支-那”是正宗的,“之-那”是旁係的。而那個”支“字更是體現了分支含意,估計也是當年日本人喜歡用其貶義的一個原因,正好與“中國”相對。
2. 手機app講究政治正確,有點不擇手段了 -- 我懷疑文學城手機app是不是用了某牆過濾器?我沒有見過其他的app會出現把某個詞過濾掉的情況,好像隻有“大牆”幹這事兒。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其實大家大可不必對“之那 或支-那”一詞過於敏感。越窮越自卑越敏感。最近幾年,中國變的強了也更有自信啦,完全可以曆史地看待“之那” 這個名詞。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實際上, 日本人的自尊心很容易被刺破。當年我們工作的地方有一個日本人,私下可用漢字與我交流。有一天,一個白人女子見我在讀寫中文,她就問我怎麽會日文。我向她及他們解釋那是漢字。日本人用的漢字是從中國學去的。他們美國白人不相信我,帶我一起去找那個日本人。日本人覺得丟了自尊,足足憋了10分鍾才說那是1500年前的事情啦。如果我不在,說不定那個日本人會撒謊。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明白啦。文學城禁止使用“支-那”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首先謝謝寫這個題目。不過博文不苟嚴謹,錯漏百出。不知博主從哪裏看到的“之那”,大部分都是說“支那”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大東亞文明圈下的中國 (2024-01-27 20:28:44) 下一個
漢字所記載,編選和宣傳的曆史,粗俗而言是井底之蛙YY史。一是角度狹窄,二是缺乏詳細全麵,缺乏實證。基本上就是一個文明角落的八卦文學。

說到角度狹窄,可以形象地說,這些故事的觀察點就是洛陽。大體上可以看到黃河中下遊華北平原而已。往北往西是高山,往東是大海,都看不到什麽。往南是長江丘陵,模模糊糊。好大一口井。

當然了,絕大部分文明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能看到的也都主要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沒什麽了不起。了不起的是,有些人看到很少,但也知道自己沒看到看不到更多更多的東西。總想著去多看看。而中國曆史則有意無意地就真以為天下就是自己看到的那麽大。

其實中國一詞的本意就是中原,甚至隻是首都特區的意思。擴展到國家,乃至整個東亞大陸或者滿清疆域,是清末及以後的事。而近現代所謂中國文明的主體,其實是兩大部分。一個是黃河中下遊的中原地區。一個是長江中下遊尤其是下遊地區,江南地區。而這兩個地區實質上也不是中國文明的原生地區,而是中國文明的征服地區或者殖民地地區。

那麽中國文明是哪來的呢?準確來說所謂中國文明隻是曾經或者現今在中國(中原意義上)存在過的文明。大體上有四大文明在中國(中原)存在過。

一個是商殷。實際上商殷可以說隻是當時諸多中原文明裏麵比較大,比較有傳說下來的一個。比如殷可能是商被另一個邦國征服以後的傀儡政權。周伐殷時就聯合了諸多其他的邦國部落。這些邦國並沒有記載或者考古。但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存在過。而是中國曆史特意回避這些拆穿大一統的東西。

二個是西周開啟的,在東周基本成型的諸夏。相對於殷商時代,各個邦國之間的交往更密切,文化更融合。秦統一。或者說秦和匈奴分裂諸夏,兩者就又走向了不同的文明道路。秦這一支又演變成漢,最終基本上滅絕於東晉南朝。


三個是消滅諸夏古漢文明的五胡鮮卑文明。也可以說是匈奴或者諸夏北支又打回來了。因為匈奴鮮卑突厥蒙古可以說就是河南河北山東的差別。鮮卑魏隋唐,到宋就又滅亡於崖山。接下來的就是,

四個蒙滿代表的延續到現在的這個中國文明。

所以不難發現,一個比中原中國更重要的,或者說是多次長期征服和殖民統治中國的,在曆史上地位更高影響更大的文明,其實是大草原文明。換句話說,秦漢唐宋元明清的正統性,遠不如匈奴突厥鮮卑契丹蒙古女真的正統性。中原最大的對草原的勝利也就是漢武帝的兩敗俱傷的出征。而且並沒有建立有效統治。而反過來的統治,隋唐元清幾乎占據了中原的主要曆史。更別提加上南北對峙的時期了。所以東亞文明中心在蒙古可能更符合曆史。

大草原主要又分三大部分。核心部分是蒙古高原,今外蒙古北疆中亞諸國的範疇。其次是滿洲凍土平原地帶。再次是西域南疆隴西等所謂絲綢之路地帶。基本上都存在著適應自己地理環境條件的文明形式。大草原文明的衰落,是大航海興起,釜底抽薪地取代了東西方貿易通道的結果。

如果把觀察點從洛陽移到烏魯木齊,對阿富汗的認知就會比對河北的認知清晰得多。甚至對北印度的交流也遠遠比孔子更親近。哪怕對伊朗的關係也比對江淮的關係更密切。而如果把觀察點挪到首爾,則對女真孔府幕府的感受可能是差不多的。而把探照燈打向拉薩的時候,也難免影影綽綽地看到南亞各國。雲南貴州緬甸的內陸東南亞又是一個小圈子。廣東的粵可以說是越北的簡稱。加上福建甚至浙江,越南菲律賓等等其實就是大南洋,或者海洋東南亞圈。三星堆巴蜀文明,日本文明等等都是大圈小圈的多種地域多種文明的生態森林。

而中國這個概念最可惡的地方就是要毀滅文明的多元化發展,實行大一統的統治。

如果說古秦漢文明的統一還有一定的原創性本土性,但也最終導致自己的徹底滅亡。那麽古唐宋文明則主要是由大草原貿易南路,經西安到洛陽,進入中原。並隨即在洛陽開封一帶的港口碼頭區域,建立殖民統治城堡首都。然後征服江南,吸血江南來養活奢靡的首都。而元清俄則是以大草原貿易北路為主,由北京入主中原。同樣以江南的財力來供養首都的繁華。

以中原的漢八旗綠營,山東土八路為主要打手,武力上的偽軍掃蕩隊伍對更廣泛的地區實行二次殖民駐軍征服。以江南讀書人翻譯官,讀好北方話的書,講好北方話的故事,讓沒有武力但有腦力的南方聰明也能做官,分享一些人上人的快樂。這樣就把被征服的中原人和江南人,收服為二老板包工頭。所以嚴格意義上的中國,指的就是大草原殖民者,加上中原和江南二殖民者組成的這麽一種統治模式。畢竟嚴格說起來,這三家在人種,語言,風俗,飲食等各個方麵都其實是想查甚遠的。所以統稱為中華民族實在很扯。

所以中國這個詞指的是一種體製,而不是一個民族,一個文明。中國人狹義而言是中國體製內的人。廣義而言是中國體製統治下的人。包括中原族人,滿族人,蒙族人,維族人,藏族人,巴族人,大理族人,越北人,閩族人,江南人,江淮人,日本人,朝鮮人,等等等等。也就是說,中國的意義,就是大草原對中原和江南一次殖民以後,再以中原的地理標誌和江南的文化中原幌子,對周邊地區尤其是長江以南的所謂南方地區,從巴蜀到閩台的二次殖民侵略。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考證, 學到不少新知識!

文學城網友很有炫耀無知和愚蠢的強大習慣, 請不必介意。

People here have ardent propensity to show off ignorance and idiocy, no mind please.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我知道的事實是:
1,到民國出現之前,就沒有所謂用“中國”一詞來稱呼國家的,沒一個朝代和國家管自己叫“中國”。
有的,就是唐、宋、元、明、清之類每個朝代對自己的(中原之外的夏、遼、金等就更沒有)稱呼。

2,用漢字稱“支那”的叫法,確實是始自日本,但開始時並無褒貶之義,就是把歐美的發音用漢字作了表記。
不然當年那猛烈的“愛國者”孫中山,也不會在給日本人的信中“支那”長“支那”短的稱呼“中國”。

3,自1937年日中全麵開戰後,“支那”一詞,才開始在日本被賦予貶義,因為政府基本上被軍部裹挾,又有日清、日俄之戰的勝利,使得相當多的國民開始蔑視中國,遂有“支那”一詞的流行。
不用“支那”稱呼時,用的都時“中華民國”。

4,二戰以後,支那”一詞被大家(包括許多正常的日本人)公認為是對中國的歧視和蔑視,在日本也沒什麽人使用了,除了一部分特別看不起中國的人。
一些學曆比較低的鄉村老人偶有使用,但那不是歧視,是因為無知。

現在的很多中國人受到的教育,好像天經地義自五千年前就一直有個“中國”似的,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事實。
即使就指一個國家,博主也談到了,無論空間上還是時間上,內涵與外延上,都很不一樣。
根本就無法一言以蔽之、一概而論。
ahhhh 回複 悄悄話 你說這個沒意義。貶義褒義,是說的人和聽的人定的。比如樓下說的呢哥羅這個字,是非洲一條河流,完全中性。至於誰,在啥時候把這個字變成惡意的,無意義。因為這個字現在就是貶義的,不讓說。我敲鍵盤還得找中文。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歧視本質上是建立在統計事實上的。你哥是歧視,黑兄弟就不帶歧視了?現在都叫非裔,不僅不準確,因為很多非洲人不是黑人,很多亞洲人也不是黃人。而且要不了多久也會和河南人,武漢病毒一樣帶有歧視性。換什麽詞,也換不了背後帶著的意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