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楓葉黃

憧憬退休的生活,聞吻夕陽的色彩
正文

政治正確的 AI

(2025-08-06 17:52:35) 下一個

政治正確的 AI

– 評 AI 對內涵圖的解釋

最近和 Grok 玩,發現這家夥也挺倔的。

我看到一幅幽默照片,就請他評論一下。這裏就是這張照片(Grok 命名 – 錢包臨終視角的黑色幽默):

文字翻譯:這是你奶奶的錢包被棄之小巷裏之前看到的最後一眼

:請解釋一下這張圖片的幽默點。

Grok:這個圖片的幽默點在於它利用了誇張和荒誕的想象力。圖片展示了一個非常近距離的、扭曲的人臉特寫,配文說這是“奶奶的錢包在被扔進巷子前看到的景象”。幽默來源於以下幾點:

  • 視角的荒謬:錢包作為一個無生命物體被賦予了“視線”,這種擬人化本身就很搞笑。
  • 誇張的畫麵:特寫鏡頭讓臉部顯得畸形而滑稽,模仿了錢包可能在混亂或驚恐中看到的模糊景象。
  • 情境的意外性:想象一個普通的錢包在被丟棄前的“臨終體驗”,加上“巷子”這種不尋常的場景,形成了黑色幽默的效果。

這種結合了超現實視角和誇張表現的組合,讓人忍俊不禁。

 

回答中規中矩,但顯然不符合我的味覺。我看到的是,黑人被廣角放大了的誇張但很形象的大扁鼻子和厚厚的大嘴唇,以及後麵的髒辮。結合文字,我理解到原作者的隱含表達:

一個黑人小孩兒偷了他奶奶的錢包,取出前後將之扔到後街小巷裏。除了 Grok 提及的幽默感,此圖更深層也是更核心的觀點是黑人偷搶連自己的奶奶也不放過。

於是我提示 Grok,希望他可以理解到這一點。於是我再問:

:這個錢包為什麽會被扔掉?

Grok:圖片中的幽默設定暗示錢包可能因為某些誇張或荒誕的原因被扔掉,比如裏麵空空如也、過於破舊,或者被認為“不再有用”。不過,這隻是玩笑性質的想象,現實中錢包被丟棄可能是因為丟失、損壞或被替換。圖片本身沒有具體線索,更多是靠幽默效果驅動情境。

嘴硬!這家夥不上道。我繼續循循善誘:

:這個人是不是黑人?

Grok:從圖片中僅有的麵部特寫(主要是鼻子和嘴唇)來看,無法準確判斷此人的種族。膚色和麵部特征在這種模糊、近距離的鏡頭下不具備足夠信息來做出結論。圖片的目的是製造幽默效果,而不是提供清晰的身份信息。

這個就有點過了嗬。Grok 現在不至於看不出這是黑人,一定是故意的,我來戳穿它。

:但是扔掉錢包的原因和黑人麵部的特征是不是正是幽默的重點呢?

Grok:不,幽默的重點並不在於扔掉錢包的原因或麵部特征是否屬於黑人。圖片的笑點主要來源於擬人化的荒誕視角(錢包“看到”的扭曲臉部特寫)和誇張的情境(被扔進巷子)。扔錢包的原因和種族特征隻是背景元素,核心在於視覺和文字的意外組合帶來的滑稽效果,而不是具體的身份或動機。

強嘴!我都這麽指明了,它還繼續裝糊塗。

:這個在人類看到的是很明顯的帶有種族意識的幽默,比如那特殊大而扁的誇張的鼻子和大而厚的嘴,你看不到?

Grok:我理解你對圖片中麵部特征的解讀,確實,誇張的鼻子和大嘴可能被一些人聯想到刻板印象,這在某些語境下可能被視為帶有種族意識的幽默。然而,圖片的意圖更多是通過近距離特寫製造視覺上的荒誕和滑稽效果,配文則強化了黑色幽默的丟棄情境。是否帶有種族意識可能取決於觀者的主觀感知,創作者的原意無法從圖片本身明確判斷。

這家夥是鐵了心硬剛我了。我就繼續捅咕它:

:關鍵詞是:你、奶奶、丟掉。否則,配文可以是:一個人的錢包看到這個人的形象,那幽默感就蕩然無存了。

Grok:好的,基於關鍵詞“你、奶奶、丟掉”,並替換配文為“一個人的錢包看到這個人的形象,那幽默感就蕩然無存了”,新的情境可能是:當你奶奶丟掉錢包時,錢包“看到”的這個扭曲、誇張的臉部特寫讓原本的幽默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某種尷尬或荒唐的感覺。幽默感的變化來自預期與現實的落差,強調了臉部的怪異讓笑點變得沉重。

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啊?它的邏輯開始有點亂套了。

:我奇怪的是按你以前的能力是可以發現這種種族幽默的,諷刺黑人、貧窮、偷盜、濫性、以及經典的長相。為什麽你現在否定這些呢,真的是看不出來?

Grok:我能理解你對圖片潛在含義的關注。的確,誇張的麵部特征和丟棄錢包的場景可能被一些人解讀為涉及種族刻板印象、貧窮或偷盜等元素。然而,我的分析是基於圖片本身的視覺和文字組合,旨在抓住其幽默的核心——荒誕的視角和黑色幽默效果。是否包含更深層的諷刺可能因人而異,但我不認為圖片明確指向這些具體主題,而是更多依賴誇張和意外性來製造笑點。

好吧,我放棄了,轉向 ChatGPT 看看它是不是能客觀一點(我原來覺得 Grok 是更客觀一些的)。

:請解釋一下這張圖片的幽默點。

ChatGPT:1. 誇張變形的視角 – 圖片中人物的臉被極度畸變,特別是鼻子和嘴巴,這種“廣角鏡頭+貼臉特寫”的效果常見於搞笑視頻或表情包,營造一種滑稽、荒謬甚至“壓迫感”的視覺效果。

2. 文字與畫麵形成荒謬的情景 – 文字說:“這是你奶奶的錢包在被丟進小巷之前最後看到的畫麵。” 這創造了一個奇怪的視角——從“錢包”的第一視角看這個人。這種擬人化錢包的想法本身就很荒唐,而“被丟進小巷”又帶有一種戲劇性誇張,給人一種“錢包即將被搶劫或丟棄”的幽默暗示。

3. 輕微的“反社會”幽默 – “搶奶奶錢包”是一個明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行為,但這裏被以誇張搞笑的方式呈現出來,營造出惡趣味的幽默。這種“你明知道不對但就是會笑”的反差,是很多網絡迷因(meme)的常用手法。

4. 語言小錯誤增加喜感 – 文本中“ally”應為“alley”(小巷),這個拚寫錯誤讓句子看起來有點不嚴肅,意外地加強了喜劇效果(仿佛是倉促中寫出來的,更“草台班子”)。

綜上:這張圖的幽默來源於荒誕畫麵 + 擬人視角 + 惡趣味設定 + 輕微語言錯誤,形成了一種“莫名其妙但好笑”的網絡迷因風格。

不錯,ChatGPT 起碼加入了“搶奶奶錢包”這個梗,雖然沒有承認是黑人幹的。於是我把 ChatGPT 的答案喂給 Grok,不料 Grok 居然同意ChatGPT(我估計是沒有提及黑人)。可我一追問落實,它又開始拽起來:

:既然你同意,就是說,作者的意思是這個錢包是被黑人偷走,然後扔掉的?

Grok:圖片本身並沒有明確指出作者的意圖是錢包被黑人偷走然後扔掉。幽默點主要來自誇張的視角(錢包“看到”的畸形臉)和荒誕的情境(被丟進巷子),而不是具體的種族或偷竊行為。任何關於偷竊或種族的解讀更多是觀者的推測,而不是圖片直接表達的內容。

:但這是 ChatGPT 給出的分析,你也同意啊?

Grok:我同意 ChatGPT 分析的幽默點,如誇張視角、擬人化情景和反社會幽默,但這些分析並未明確指出作者意圖錢包是被黑人偷走並扔掉。那部分解讀可能是你從特征推測出來的,而非 ChatGPT 或圖片本身直接確認的。幽默的核心還是荒誕和反差,而非具體事件細節。

: 圖中文字裏用“你奶奶”,意味著是“你”偷了奶奶的錢包後扔掉的。而鼻子和嘴的特征都是黑人,所以這裏在說你就是那個小偷。不是嗎?

Grok:從圖中文字“你奶奶”的角度來看,確實可以推測出一種情境,即“你”可能是偷了奶奶錢包並扔掉的人。而鼻子和嘴的誇張特征可能被一些人聯想為黑人特征,從而聯想到“你”可能是黑人小偷。不過,圖片的幽默核心還是基於荒誕的視角和誇張效果,而不是明確指向種族或偷竊的特定指控。這種解讀更多依賴個人推測,而非圖片本身直接表達的意圖。

Sigh!

好了,我徹底服了,到此結束。Grok 也得吃飯,萬一它攤上官司,一龍的麻煩也就大了。我隻是不清楚它是如何過濾政治正確的,如此嘴硬。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