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回滬足跡 一 首遊上海北外灘

(2024-06-22 10:36:50) 下一個

回滬足跡 一 首遊上海北外灘


回滬後有個心願,見見沒見過的北外灘,特別是朋友同學都說那裏景致如何如何好。

昨天太太隨朋友們開心去了,我也就有了自由活動時間。 下午晚些時候拿起手機和乘車卡直奔北外灘而去。選擇晚些去,想象中夕照陸家嘴會格外美。想歸想,但天上多雲。

依小紅書上網紅所說,地鐵12號線到國際客運中心後由3號出口直達北外灘。 現在地鐵四通八達,從出門到北外灘也就半個多小時。 3號出口走不遠,就進了北外灘公園,正值各式鮮花盛開,我無心戀花,急於要看北外灘長什麽樣子。穿過公園,迎麵是碩大的遊輪,可見同胞們生活上了一個檔次,乘豪華遊輪周遊世界開啟了,北外灘的遊輪碼頭成了一大看點。 我無心看遊輪,因為畢竟在外看多了,再說也擋視線。

我走向遊輪碼頭的左側,也就是向浦江下遊走去,吸引我的不是北外濰,而是對岸的陸家嘴,就跟外灘的遊人不回頭看那個萬國建築博物館,而是扶著欄杆眺望大江和對岸的陸家嘴一個道理。 從北外灘看陸家嘴,確實更壯觀,更漂亮,因為從外濰看過去,許多建築被排在前麵的高大建築埋沒了。 從北外灘看陸家嘴,幾乎所有建築一覽無餘。 除此以外,浦江下遊兩岸建築和百舸爭流的畫麵也在此盡現。

從北外灘看陸家嘴

 

民眾生活上了新台階 - 開啟了遊輪時代

往浦江下遊走不太遠,北外灘的觀光線也就到頭了,我轉身回走向遊輪碼頭的右側,遊覽道路寬闊,右側鮮花五彩繽紛,左側江水滔滔,對岸陸家嘴盡收眼底,原來這裏才是北外灘的主體部分。 走不多遠,一塊大牌子豎立,上書“北外灘”,其下是英文“Northern Bund”。 許多人可能不知,過去黃浦區是英租界,英國人稱外灘為“The Bund”。我一陣興奮,這才真是我今天慕名而來的地方。 我忙不迭地拿出手機,準備收獲。

從北外灘看外灘老建築群

本質上,北外灘沒有多少吸引人的風景,鮮花盛開的小公園,許多地方都有,一幢接一幢的玻璃摩天大樓,人們已司空見慣,僅有的老建築,也就浦江飯店和上海大廈曆史悠久,有些故事。 但這不妨礙北外灘成為新的旅遊聖地,因為她是絕佳的觀景處。 首先,在這裏陸家嘴盡收眼底,在外灘躲在更高樓後麵的特色建築現了身;被稱為萬國建築博物館的外灘老建築在這裏可拍到全貌;黃浦江在北外灘和外灘交接處轉了個近乎90度的大灣,浦江上遊和下遊兩岸建築,百舸爭流的畫麵一目了然。在這裏放眼浦江上遊,我看到遠處十六鋪碼頭的高樓大廈特別感觸,因為幾十年前我曾從那裏乘船南下溫州上班,北上老家探望老父,那時髒亂的碼頭,簡易的船舶至今曆曆在目。 蘇州河在北外灘和外灘交接處流入黃浦江,見證了曆史的外白渡橋原來是跨越蘇州河的要道,現在又成了北外灘和外灘之間的紐帶,我從北外灘拍下了她飽經風霜的全貌。 橋下原本臭氣熏天的蘇州河水,如今清澈見底,堪稱奇跡。

見證了曆史外白渡橋,如今又鏈接起北外灘和外灘

遊罷北外灘,享受了視覺盛宴,收獲滿滿,留下了近百張美照。 上海,這座美麗的城市,我的第二故鄉,十餘年的工作與生活,有過享受,有過眼淚和汗水,如今,更喜看她前進的步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江夏堂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unfengfeng' 的評論 : 好詩! 佳作準確地表達了我的心境! 謝謝!
chunfengfeng 回複 悄悄話 第二故鄉情更濃,北外灘上尋舊蹤。
千帆過後水清淨,外白渡橋喜相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