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飛花

怕什麽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胡適)
個人資料
正文

第六篇 神的恩典代代傳:從亞倫到以斯拉(之二)

(2022-06-14 10:20:50) 下一個

第六篇 神的恩典代代傳: 從亞倫到以斯拉

——三、被神賜約的非尼哈

        在《出埃及記6:16-25》中第一次提到利未家族時,就專門提到了亞倫之子以利亞撒娶了普鐵的一個女兒為妻,她給他生子非尼哈。這非尼哈果然非同小可,他以一次決絕的刺殺出場,卻與聖所的器皿和號角伴隨終身,繼續奏響著亞倫家族的黃鍾大呂。

       (一)什亭之地嫉惡如仇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四十年後,過了撒烈溪,先後擊敗亞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兩戰成名,“天下萬民聽見你的名聲都驚恐懼怕,且因你發顫傷慟”( 《申命記2:25》 )。

       當聽說以色列人到了約但河東的摩押平原,對著耶利哥安營,摩押王巴勒就驚恐萬狀,聯合了米甸人重金邀請先知巴蘭咒詛以色列人,上帝卻施展大能的手,讓聖靈降在巴蘭身上,讓他的四次咒詛都變成了祝福( 《民數記22-24》、《尼希米記13:1-3》 )。但這“貪愛不義之工價的先知”巴蘭卻不死心,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教導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麵前,叫他們吃祭偶像之物,行奸淫的事”,用詭計誘惑意誌薄弱的以色列人,聖經有七卷書都提到了這個貪財且心懷不軌的先知巴蘭( 《申命記23:4-5》、《尼希米記13:1-3》、《約伯記42:2-3》、《彌迦書6:5》、《彼得後書2:15-16》、《猶大書11》、《啟示錄2:14》 )。

       於是在什亭之地,以色列百姓徹底敗壞,與摩押女子在一起行淫亂、拜假神、吃祭物,完全悖逆了神的律法,神的怒氣發作,一是讓摩西殺了與外邦偶像巴力毗珥連合的人,二是使瘟疫橫行。一時間以色列人死傷無數,當摩西與以色列全會眾正在會幕門口為死去的以色列人哀哀痛哭時,西緬支派的一個首領撒路的兒子心利卻置若罔聞,竟公然帶著米甸一個首領的女兒哥斯比在會幕附近行淫,卻被非尼哈看見了,非尼哈就綽起槍來,跟隨二人,將他倆自腹中刺穿,當場了結。肆虐的瘟疫就止息了,卻已死了24,000人。

       

    【注】上圖來自網絡。

       以色列人剛出埃及第三個月,第一代神的百姓就在亞倫的帶領下發生了拜“金牛犢事件”;在行將結束曠野四十年漂流踏入應許之地前,第二代以色列人又重蹈覆轍,在什亭拜外邦人的偶像巴力毗珥,這兩次都與亞倫家有關。

       如下表:

       以色列百姓在曠野兩次拜偶像的區別

內 容

第一次拜偶像金牛犢

第二次拜偶像巴力毗珥

1.聖經出處

《出埃及記32》

《民數記25:1-9》

2.時間

出埃及後第三個月

出埃及後第四十年

3.地點

曠野西乃山下

曠野最後一站什亭

4.拜偶像的人

出埃及後第一代以色列百姓

出埃及後第二代以色列百姓

5.後果

以色列百姓被殺3,000人

以色列百姓遭瘟而死24,000人

6.後果程度不同的原因

以色列百姓當時尚不知律法,情有可原。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7.除罪的人

利未的子孫

亞倫之孫、以利亞撒之子非尼哈

8.除罪的方式

擊殺百姓

用槍將犯淫亂的兩人由腹中刺透

       亞倫當年辦了糊塗事,差點被神滅絕;他的孫子非尼哈卻頭腦清醒、處事果決,他的正直忠誠、嫉惡如仇消除了神的怒氣,耶和華神稱讚非尼哈有為神忌邪的心( 《出埃及記34:14》 ),因為他的作為,使得以色列人“既脫離世上從情欲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 《彼得後書1:4》 ),上帝就因此算做他的義,祝福非尼哈和他的後裔,賜給他平安的約,非尼哈及其後裔將永遠擔當祭司的職任,為以色列人贖罪,世世代代直到永遠( 《民數記25;31:14-17》、《曆代誌上23:13》、《詩篇106:28-31》 )。《希伯來書1:9》說,“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

       這個永約在士師時代曾有中斷,但在所羅門王統一王國時代乃至被擄後歸回後,又以奇妙的方式回歸到非尼哈的後裔身上,見證了耶和華神的信實和恩典。

       (二)吹號助陣攻打米甸

       摩西在曠野帶領以色列人打的最後一仗,是與米甸人的複仇之戰。除了各支派派出的12,000人外,還有一位帶著奇怪“武器”的同行人,這人就是非尼哈,他遵從摩西的吩咐,手裏拿著聖所的器皿和吹大聲的號筒一同出戰,用以招聚會眾、起行,並吹號助陣,因為神曾允諾,當亞倫的後代祭司吹起這號時,“便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麵前得蒙紀念,也蒙拯救脫離仇敵”( 《民數記10:1-9》 ),以色列人果然大獲全勝,殺五王、滅巴蘭,男丁盡死,掠物盡得。摩西特別強調,米甸已婚的婦女不可存留,因為正是她們助紂為虐,為虎作倀,被先知巴蘭利用,禍害了以色列民遭瘟而死( 《民數記31》、《約書亞記13:22》 )。

       (參看

       1.“利未家的事兒”第三篇一門三傑之摩西第十三部分:六次聖戰與一次爭戰之第六次聖戰:與米甸人的複仇之戰。

       2.“利未家的事兒”第三篇一門三傑之亞倫第三部分:恩典與責任之(二)祭司及利未人的職責與要求之6.吹號助陣)。

       (三)基列之地化敵為友

       過了約旦河,攻打下神的應許之地迦南後,祭司以利亞撒和約書亞給各支派分好了地,其中流便支派、迦得支派和瑪拿西半支派按照與摩西、約書亞當初的約定,到約但河東的基列地去承接地土,到了靠近約但河的迦南地,他們就為神築了一座高大的祭壇,想著為自己的後代子孫作個見證,證明耶和華是可敬可畏的神,沒想到卻差一點引來了戰事。

       在曠野的最後一站什亭,以色列人因為拜巴力毗珥遭瘟致死24,000萬人,這慘痛的教訓和高昂的代價使以色列餘民細思極恐,心有餘悸,他們一聽說約但河東的兩個半支派自己築了一座壇,就怕他們又悖逆神的律令,犯下拜偶像之罪,引發耶和華的怒氣發作,從而連累到其他以色列人,因為以色列人曾因猶大支派謝拉的後人亞幹一人犯罪就導致兵敗艾城,以致“眾民的心就消化如水”( 《約書亞記7》 )。

       他們聚集在耶和華神約櫃所在之地示羅,做好準備,要攻打兩個半支派。他們的策略是先禮後兵,先在每個支派裏選了一位首領,同時也是軍中的統領,由祭司非尼哈帶領,去基列地與流便支派、迦得支派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談判:

       如果你們執意悖逆耶和華神,不跟從神,神的憤怒必然臨到所有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全會眾必再遭重創;

       如果你們願意離開那約但河東那不潔淨之地,回轉到約但河西神的應許之地,以色列九個半支派也願意分出自己的土地供他們居住;隻是絕不可在耶和華神的壇以外為自己再築壇,什亭拜巴力毗珥的餘罪至今尚未洗淨,當初遭瘟而死的家庭哭聲未絕,切切不可重蹈覆轍了!

       兩個半支派的回答卻讓這十一人代表團鬆了一口氣:原來他們特意照著耶和華壇的樣式築壇,一不是為了拜偶像,二不是為了獻別的祭,而是為後代子孫著想,築壇作個見證,證明在我們中間耶和華是唯一的真神;以免約但河兩岸以色列人的後代子孫不認識以色列人的神,以為以約但河為界,在約但河東的兩個半支派就不是神的百姓了;我們的用心天地可鑒,日月可昭,如果我們有悖逆神的意思,離棄耶和華神,求神自己親自討罪,不再保佑我們。

       非尼哈和九個半支派聽了這話“都以為美”,這才放下心來,一場差點燃起來的戰火消弭於無形。非尼哈雖然年紀輕輕,卻通曉事理,行事謹慎,他作為祭司代表十個支派安撫他們:我們現在知道了你們的心意,大家都是同宗兄弟,通過解釋消除了誤會,化幹戈為玉帛,避免了以色列人同室操戈,再次證明了耶和華神確實在我們中間。兩個半支派就給壇起名叫“證壇”,用以證明耶和華是神( 《約書亞記22》 )。

       (參看“利未家的事兒”第三篇一門三傑之摩西第十二部分:七次嚴重的內部分裂危機之(七)十二支派分裂之二—兩個半支派眼中的產業)。

       (四)迦南之地作大祭司

       進入迦南地後,以色列人有四次大的聚集:

       第一次是在示羅會幕門口耶和華麵前,拈鬮分地,設立逃城( 《約書亞記14-21》 );

       第二次是當九個半支派的人聽說另兩個半支派的人在約但河東築了一座壇,他們就聚集在示羅,準備攻打他們,後來被非尼哈帶領的眾首領調解後化解( 《約書亞記22》 );

       第三次是約書亞臨終前,在示劍之地神的麵前與民立約,百姓信誓旦旦,答應選定耶和華事奉祂,聽從祂的話( 《約書亞記19:51;24》 );

       第四次聚集卻是為了一樁悲哀的事彼此相爭,自相殘殺( 《士師記19-21》 )。

       緣由是一個住以法蓮山地的利未人之妾,被一群住在便雅憫支派基比亞城的匪徒殘暴地淩辱至死,這利未人就將妾的屍體切割成十二塊,傳送到以色列四境。這樁令人發指的暴行激起了全民公憤,凡看見的人都說:“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直到今日,這樣的事沒有行過!也沒有見過!”以色列的十一個支派的“眾民都起來如同一人”( 《士師記20:1,8,11》 ),迅速集結了40萬拿刀的步兵,聚集在米斯巴耶和華麵前,要聯合起來共同攻打便雅憫支派。

       便雅憫支派雖然理虧,卻態度強硬,不管不顧神的律法,無視神的公平公義,也“不肯聽從他們弟兄以色列人的話”,反而糾集了2.67萬人準備頑抗到底,他們也確實作風強悍,驍勇善戰,前兩日連奏凱歌,以少勝多,殺了4萬以色列人,相當於聯軍總人數的十分之一;第三日卻形勢反轉,中了以色列聯軍詐敗之計,近3萬便雅憫人慘遭自己的兄弟屠殺,隻餘600人逃到臨門磐苟延殘喘,便雅憫支派所在地也被趕盡殺絕,城毀被燒,人畜無存。

       這時,以色列人才清醒過來,他們殺到手軟的不是敵人,竟是自己的弟兄,以色列十二支派差一點就要失去便雅憫這個支派了,他們痛悔不已,不由地在伯特利神的麵前痛哭,真正感受到手足相殘的痛苦。

      (參看本人將完成的另一個專題“《士師記》裏的故事”第十二篇”臨門磐之殤——險被滅族的便雅憫支派“)

       在這場內戰開始前,以色列聯軍曾到伯特利神的約櫃所在地求問過神,當時正是非尼哈作大祭司,侍立在約櫃前( 《曆代誌上9:20》 )。

       但聯軍求問神的,不是這場內戰該不該打,不是求神幫助他們該如何處理此事,而是求問神哪個支派先上陣,求神按照他們的計劃安排行事。他們在求問神之前,已經預設了自己的立場,憑一腔血氣審判了自己的弟兄,定意要自己去教訓頑梗的便雅憫人,行自己認為對的事;他們的心裏並沒有真正尊重神,為滿足自己的私欲,完全忽視了神的主權,求問神、禁食哭號、獻祭都淪為宗教儀式,把耶和華神等同於迦南地的偶像,結果就是兩場慘敗,最後以色列聯軍雖然勝了,也是兩敗俱傷。

       離棄神的兄弟相爭沒有贏家,自以為義的爭戰不是正義,這是神給他們的深刻教訓。

     《士師記》的最後五章記述了兩個利未人的故事,一個因為自己的私欲導致了北麵的但支派拜偶像敬別神,另一個則因為南麵的便雅憫支派的人犯淫亂,一個利未人的家事直接引發了一場悲催的兄弟爭戰,雙方都損失慘重,甚至差一點失去了一個支派。神的仆人利未人本是眾百姓屬靈的榜樣,應身體力行教導以色列人律法,卻因一己私欲導致了神的百姓屬靈生命的分裂,《雅各書1:14》說:“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牽引誘惑的。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正是這兩個利未人的寫照。可見自從約書亞去世後,在迦南這個曾經的罪惡之地,以色列人終未能出汙泥而不染,由上而下人心渙散、道德淪喪,他們順從己意,偏行己路,偏離了神的道,最終走向了以色列曆史上靈性最低迷的士師時代。

       麵對這樣的全員靈性低潮,非尼哈以一人之力也難以挽回, 士師時代祭司內部發生了怎樣的變故不得而知,到《撒母耳記》開篇的時候,祭司與士師合二為一,在示羅耶和華的殿中服事的是祭司以利,他也作以色列人的士師40年( 《撒母耳記上4:18;14:3》 ),而這以利,卻是亞倫的另一個兒子以他瑪的後人。

       【注】

        ①《士師記》沒有按照時間順序記述以色列人在士師時代的曆史。

       《士師記》的最後五章兩個利未人的故事發生的年代應該是士師時代的早期,於宏潔牧師在他講解的《士師記》裏,提出了四個證據:

        其一,米迦和但支派的故事裏提到的少年利未人就是摩西的孫子約拿單( 《士師記18:30》 ),而約書亞是摩西的助手和繼承人,說明是約書亞去世後不久。

       其二,但支派的故事裏,當時“但支派的人仍在尋地居住,因為到那日子,他們還沒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為業”( 《士師記18:1》 ),約書亞招聚全以色列人在示羅聚集分地時,還有七個支派耽延時日,沒有按照神的指示趕走迦南人占領地業,其中就有但支派( 《約書亞記18:1-10;40-48》 ),可見時間間隔不遠,但支派強占拉億後更名為“但”,就此走上了拜偶像的邪路。

        其三,便雅憫支派基比亞城匪徒的暴行導致的十二支派內戰,期間提到當時是非尼哈作大祭司( 《士師記20:27-28》 ),非尼哈是亞倫的孫子,與摩西之孫約拿單是同一時代的人,兩人還是堂兄弟。

        其四,《士師記19:10》中提到那個利未人將自己的妾從娘家準備帶回家,途經耶布斯,“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利未人因不願意夜宿在這“外邦城”,執意要去便雅憫支派的基比亞城,才導致了後麵的係列慘事。可見,當時耶布斯仍叫原名,尚未被攻下並更名為耶路撒冷,這段記述是發生在早期的事情;依據是《士師記1:8》中記述了猶大支派率先攻下了耶路撒冷城,到《士師記1:21》時便雅憫支派沒有按照神的旨意趕走耶布斯人,而是與外邦人混居。

        綜上,《士師記》不是按照時間順序記述的,有聖經學者認為最後五章是《士師記》的附錄。

        ②《士師記》為什麽要采用這樣的敘事方式?

       原因一:《士師記》與《路得記》在希伯來文聖經中原是同一部書,把兩個因為離棄神而導致神的百姓靈命迷失的故事安排在《士師記》後半部,與《路得記》中因為一個外邦女子單純仰望神而被神祝福的故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也是神的警示。

       原因二:《士師記》反複提到的一句話是“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士師記17:6;18:1;19:1;21:25》 ),在結尾也被當作是士師時代的總結;而在《路得記》的結尾,是大衛王的家譜,也就是耶穌的家譜,清楚地表明了以色列和世人的希望在大衛王和他的後裔耶穌的身上;也暗示了士師時代的終結和君王時代的開啟,為《撒母耳記》作了鋪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