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安遊記《西南歐埃及三周遊》第二篇:葡萄牙-裏斯本(下)

(2025-07-02 02:44:37) 下一個

老安遊記《西南歐埃及三周遊》第二篇:葡萄牙-裏斯本(下)

上一篇講我們在葡萄牙裏斯本第一天的旅遊經曆,本篇講我們在裏斯本第二天以及第三天在辛特拉的旅遊行程。2025年4月29日,我們繼續在裏斯本的市內遊覽。昨天全城停電,今天來電了。所以我們計劃遊遍裏斯本,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是聖喬治城堡。

聖喬治城堡(葡:Castelo de S. Jorge,英:St George Castle),位於裏斯本的一個山上。在城堡觀景台上可以俯瞰城景和特茹河,聖喬治城堡是裏斯本主要的曆史古跡和旅遊景點。聖喬治城堡的位置,見前麵第一篇遊記裏的裏斯本地圖中的第5點。

早飯後9點半,我們出發,先乘地鐵綠線到ROSSIO站,再轉乘737路公共汽車,一路爬坡。大約11點,來到聖喬治城堡的入口。兩人門票27.5歐元,老人有優惠。我向售票員索取景區導遊圖,她說進大門之後就有。

下圖(左)是聖喬治城堡景區的售票處,下圖(右)是聖喬治城堡景區的入口。

圖1. 聖喬治城堡景區的售票處(左),與景區的入口(右)

不料,她所說的是電子導遊圖,要用手機去掃描二維碼。我大失所望,這與多數景點不同,那裏有圖在手,一目了然。誰高興一邊走,一邊低頭看手機呢?我兒卻毫不猶豫地用手機掃描了二維碼,邊走邊看。我雖心裏嘀咕,也隻好跟著走。

下圖是聖喬治城堡景區導遊圖。

圖2. 聖喬治城堡景區導遊圖

這個導遊圖是我後來在網上下載的,看了之後,也沒有太大的助益。時至今日,我對聖喬治城堡裏的景點分布,依舊是一片茫然。

進門不久,就在一個平台上看到一尊高大的雕像,阿方索一世(Afonso I)。上篇已說過,他是葡萄牙王國的“奠基者”(the Founder)和“大帝”(the Great)。下麵的(左)圖是阿方索一世的站立像。下麵的(右)圖是城堡外廣場上的若昂一世騎馬像,後麵會講到。

圖3. 阿方索一世的站立像(左),與若昂一世的騎馬像(右)

阿方索是法國封建領主勃艮第的亨利之子。亨利因為與卡斯蒂利亞雷昂王國國王(阿方索六世)的私生女特蕾莎結婚,所以亨利獲得了“葡萄牙伯爵”的稱號,這就是“葡萄牙”這個國名的來源。

1112年,亨利於去世,極為年幼的阿方索繼承了葡萄牙伯爵的封號,並被宣布為這塊領地的領主,由母親特蕾莎為他攝政。然而,母親狂熱地愛上了加利西亞貴族斐迪南-佩雷斯,為了這個情夫,她似乎想要剝奪阿方索的繼承權。

1128年,已經成年的阿方索打敗了自己的母親,迫使她與佩雷斯離開葡萄牙。這樣,他就獲得了對這塊領地無可爭議的統治權。1129年,他宣布自己為葡萄牙親王。最終於1139年,使葡萄牙成為獨立的王國,自稱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一世。

1139年,阿方索一世擊敗了一支摩爾人的軍隊。此後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與摩爾人進行鬥爭,以擴大統治地域。他取得了一係列的勝利,1147年奪取聖塔倫,在第二次十字軍的幫助下,1147年也攻占裏斯本

阿方索一世征服了今天葡萄牙南部的一些地區。另外,為了有助於葡萄牙國家未來的擴展,阿方索一世設法使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在葡萄牙設立分團。阿方索一世在晚年與兒子桑喬一世分享權力,直到1185年去世。

如果從繼承葡萄牙伯爵的時候開始,阿方索一世是歐洲在位時間最長的統治者之一(46年)。葡萄牙人把他稱為“奠基者”(the Founder)和“大帝”(the Great),還稱他為“國父”(Father of the Nation)。在最偉大的葡萄牙人中,他排名第四。

下麵再講一下若昂一世。若昂一世(João I,1385-1433年在位),是葡萄牙國王佩德羅一世(Pedro I,1357-1367)的私生子,母親是特蕾莎-盧倫索(Teresa Lourenso),6歲時被父親封為阿維什騎士團首領。

1383年,若昂的同父異母哥哥斐迪南一世逝世,沒有男性繼承人下,由斐迪南一世唯一的女兒比阿特麗斯公主繼任。比阿特麗斯公主要與卡斯蒂利亞國王胡安一世結婚。當時民心不希望他倆結婚,害怕葡萄牙被卡斯蒂利亞吞並,1383-1385年間發生了空位時期。

1385年4月6日,國會召見身為阿維什騎士團的首領若昂,會麵後宣布為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這實際上是對卡斯蒂利亞宣戰,因為胡安一世一直覬覦葡萄牙王位。不久之後,胡安一世率軍入侵葡萄牙,希望攻陷裏斯本並要求若昂一世退位。

胡安一世勾結法國軍隊,若昂一世則取得了英國軍隊的支持,成功抵抗了卡斯蒂利亞入侵。1385年8月14日,若昂一世在阿勒祖巴洛特戰役中殲滅入侵的敵軍,保住了葡萄牙王位。8月14日,也就成為葡萄牙人每年固定慶祝的“獨立日”。

若昂一世在胡安一世死後無嗣的情況下,和平地統治葡萄牙,積極追求國家的經濟發展。1415年,若昂一世派軍隊包圍和征服休達。通過占領休達,壓製摩爾人,控製了非洲海岸的航行,為中世紀的歐洲打開了通往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步。

他安排21歲的兒子恩裏克王子擔任休達總督,展開其名留千古的偉大航海事業。實際上,已經開始了葡萄牙探險家的航海時代。若昂一世也重組了葡萄牙的官僚體係並改革法律和司法,使之更加有效率。

當時的作家形容若昂一世是一個非常有才智的君主,他熱衷於集中君主權力的同時,又有仁慈和善良的個性。年輕時因為學習成績好,成為宗教秩序的學者,這使他不尋常地成為歐洲中世紀期間一位有教養的國王,被人稱為“若昂大帝”(Joao the Great)。

若昂一世熱愛知識和文化的本性也傳遞給他的兒子:未來的國王杜阿爾特,是一位詩人和作家,科英布拉公爵佩德羅,是一位博學的王子,維塞烏公爵恩裏克王子,開辦航海學校,以及投入巨資支持航海事業,促進了海洋科學的發展。

我們沿著指引的路線,來到了城堡的製高點,遠眺裏斯本的市容。下圖的照片是我們俯瞰裏斯本的城景和特茹河。裏斯本的城區有大片青磚紅瓦,特茹河上的跨海大橋也依稀可見。我與我兒拍攝了很多這樣的照片。

圖4. 在聖喬治城堡上俯瞰裏斯本城景與特茹河

再往前走是幾個拱門,從前是作為軍事用途的,如今隻是一個景點。不過,你還有選擇,既可以從門下穿過,也可以繞道而行。下圖是我所拍攝的兩個連串的拱門。

圖5. 聖喬治城堡裏的拱門

接著是一個小花園,裏麵有許多孔雀。意想不到的是它們的嗓門很大,嘎嘎的像鵝一樣叫。孔雀也不怕人,專門到人前覓食。下麵的兩張圖是我所拍攝的兩隻孔雀,一隻向前,一隻朝後,它們的尾羽非常漂亮。

圖6. 聖喬治城堡上的孔雀-1

圖6. 聖喬治城堡上的孔雀-2

到此為止,引導之路已經走完了,該進入真正的“聖喬治城堡”了。聖喬治城堡的城牆和堡壘顯得巍峨高大,城堡門前的遊客絡繹不絕。想要躲開人群單獨照個相,也很不容易。路上的孔雀東走西跑,根本不在乎把人絆倒。

下圖是我(左)與我兒(右)在聖喬治城堡大門外麵的留影,再下圖是聖喬治城堡的城牆與堡壘,第三圖是聖喬治城堡上的旗幟迎風飄揚。

圖8. 我(左)與我兒(右)在聖喬治城堡大門外麵的留影

圖9. 聖喬治城堡的城牆與堡壘

圖10. 聖喬治城堡上的旗幟迎風飄揚

裏斯本的孩子們很幸福,由老師帶著來參觀城堡,也許是春遊。我兒猜想,他們今晚可要忙了,老師一定會布置家庭作業,題目有可能是“春遊一日”或者“我在城堡看見了什麽”之類的。看起來,孩子們都很乖,都很聽話。

下圖是孩子們在城堡裏傾聽老師講故事。

圖11. 孩子們在城堡裏傾聽老師講故事

下圖是我在聖喬治城堡裏的留影。

圖12. 我在聖喬治城堡裏的留影

我們在聖喬治城堡遊覽一個多小時,中午12點,結束了城堡遊覽。我們反向乘737路公共汽車離開城堡,目的是去參觀裏斯本大教堂。裏斯本大教堂不免費,每人5歐元。裏斯本大教堂的位置,見前麵第一篇遊記的裏斯本地圖中的第6點。

下圖是裏斯本大教堂的外觀(左)與內部(右)。

圖13. 裏斯本大教堂的外觀(左)與內部(右)

時間是下午1點,我們又一次來到商業廣場(Commercial Plaza),就是昨天打不到出租車,改乘“觀光車”的那個廣場。廣場中央是若澤一世的騎馬像,廣場西邊大樓的一樓中間,有一個房間是裏斯本信息中心,我在那裏拿到一張裏斯本地圖。

我原本想要在信息中心買一本關於葡萄牙或裏斯本的中文書,但是沒有。除了葡萄牙文外,隻有西班牙文,法文,英文的資料。我猜想,可能葡萄牙人對中國收回澳門一事耿耿於懷,但又不好明說,隻好搞小動作。還不如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豁達。

下圖是裏斯本的信息中心,大大的字母“i”,十分醒目。

圖14. 裏斯本的信息中心

商業廣場西側的北邊是“奧古斯特拱門”,拱門的北邊是奧古斯特步行街。下圖(左)是我在奧古斯特拱門前麵的留影,下圖(右)是奧古斯特拱門,拱門前後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圖15. 我在奧古斯塔拱門前麵留影(左),與奧古斯塔拱門(右)

下圖(左)是我兒在奧古斯特拱門前麵的留影。下圖(右)是我兒背後的奧古斯特步行街。街上人來人往遊人眾多,男女老少不一而足,攜家帶口應有盡有。

圖16. 我兒在奧古斯塔拱門前麵留影(左),與拱門後的奧古斯塔步行(右)

本想在奧古斯特步行街上找個餐館吃午飯,但是看了招牌就覺得倒胃口。走著走著,恰好看到一個商場(fnac)有麥當勞,就是它了。兩人一頓飯28歐元,與美加差不多。3點了,連吃飯帶歇腳一個半小時。然後繼續逛裏斯本,西邊還有兩個宮殿呢。

下一個目標是“聖本篤宮”,如今是葡萄牙議會大廈。我們在乘公共汽車轉車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大廣場,不知道是什麽廣場。回到客棧後一查地圖,原來是“龐巴爾侯爵廣場”。那麽,廣場中央的立像,必定是“龐巴爾侯爵”了。

龐巴爾侯爵廣場的位置,見前麵第一篇遊記的裏斯本地圖中的第7點。下圖(右)是我所拍攝的龐巴爾侯爵立像(下午逆光),立像下麵的一對小夫妻也很礙眼。下圖(左)是我回到客棧後,在網上下載的龐巴爾侯爵立像(上午順光),拿過來湊個數。

圖17. 龐巴爾侯爵的雕像-朝陽麵(左),與背陽麵(右)

龐巴爾侯爵(Marquês de Pombal),原名塞巴斯蒂昂-若澤-德卡瓦略-梅洛,18世紀葡萄牙政治家,外交家。1750-1777年擔任葡萄牙王國國務大臣,掌握朝政,權力相當宰相。龐巴爾侯爵至今仍被認為是葡萄牙曆史上最具爭議性和話題性的人物之一。

龐巴爾侯爵,出生於裏斯本,父親是地方鄉紳,在萊裏亞擁有家產。就讀於科英布拉大學,曾短暫服役,退伍後移居裏斯本。與後來的妻子特蕾莎-德門東薩-阿爾馬達相識。雙方不顧父母反對,私奔成婚,1737年,特蕾莎逝世。

龐巴爾侯爵行事果斷,表現出色的智慧和才幹,震後重建的新式建築風格被稱為“龐巴爾風格”。他也因此掌握大權,開啟“龐巴爾改革”。他在經濟領域建立商業活動規範和質量標準,獎勵工商業,建立起數家商業公司以及主管商業活動的行會。

龐巴爾的改革以理性啟蒙為名義,遍及行政,教育,經濟和宗教領域,影響重大而深遠。但其統治也遭到不少批評,認為他獨裁,限製個人自由,壓製批評言論等。龐巴爾侯爵深受王後瑪麗亞-安娜寵愛。國王若昂五世不喜歡他,1749年將他撤職。

1750年,若昂五世逝世,其子即位成為若澤一世。若澤一世重用龐巴爾侯爵,依照太後旨意任命其為外交大臣,並逐漸任由其掌握朝政。從1750年起,龐巴爾侯爵任首席國務大臣。由於留英期間見識到英國經濟發達,所以他在主政期間推行英國式的經濟改革。

1755年,裏斯本大地震,裏斯本城區被夷為平地。龐巴爾侯爵幸運生還,並主持重建工作。留下名言“現在該怎麽辦?埋葬死者,關心生者”。盡管死傷慘重,裏斯本並未爆發瘟疫,在一年之內便完成了初步重建。

1762年,葡萄牙卷入七年戰爭,遭西班牙入侵。龐巴爾侯爵聯係英國,獲英軍援助,擊退了西班牙入侵。1770年,他被封為蓬巴爾侯爵。但1777年,若澤一世(Jose I,1750-1777)不幸駕崩,就是在商業廣場有騎馬像的那個國王。

即位的女王瑪麗亞一世(Maria I,1777-1816)不滿其專政作風,撤銷他的職務。1782年,龐巴爾侯爵死於自家住宅。作為一名在當時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貢獻仍被後世所紀念。裏斯本市其中一處最為繁忙的廣場和地鐵站以他命名,廣場上亦建有他的紀念雕像。

我們歪打正著地看到了龐巴爾侯爵的雕像,然後,我們乘公共汽車來到聖本篤宮(Palacio de Sao Bento),如今的葡萄牙議會大廈。從車站步行走過去太遠,我們不想走,隻是遠遠地照了一張相。下圖是我所拍攝的聖本篤宮(葡萄牙議會大廈)。

圖18. 聖本篤宮(葡萄牙議會大廈)

“聖本篤宮”,1851年建,原來稱科爾特斯宮。這座宮殿起源於1598年在裏斯本建立的,第一個本篤會修道院。在葡萄牙君主立憲製時期,這座宮殿一直是葡萄牙議會的所在地,一直到1910年。聖本篤宮的位置,見前麵裏斯本地圖中的第8點。

這幢長方形的大樓有一座教堂,教堂的兩側有兩座塔樓,四個回廊,宿舍,廚房等。當新建築的建築工程幾乎完成時,1755年的裏斯本大地震破壞了它。聖本篤公館是葡萄牙總理的官邸,位於“聖本篤宮”庭院內。

今天的最後一個景點是埃斯特雷拉聖殿(Basilica de Estrela)。埃什特雷拉聖殿,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位於裏斯本埃什特雷拉廣場。1779年開始動工建設,1790年全部完成。現在成為裏斯本的一個旅遊景點。

埃斯特雷拉聖殿的位置,見前麵裏斯本地圖中的第9點。下圖是我所拍攝的埃斯特雷拉聖殿正視圖(左),與旁視圖(右)。

圖19. 埃斯特雷拉聖殿的正視圖(左),與旁視圖(右)

今天一口氣連續參觀了6個景點,直到下午5點才結束。所以很累,回到客棧倒頭便睡。將近半夜才醒來,吃晚飯,查地圖,傳照片,寫日記。明天將乘火車去辛特拉。辛特拉鎮位於辛特拉山山麓,距大西洋18公裏,距裏斯本30公裏,火車45分鍾。

辛特拉鎮有星羅棋布的皇家莊園和城堡,許多建築完成於15-19世紀之間,包括摩爾城堡,佩納宮辛特拉宮。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我們在辛特拉主要參觀三個景點:摩爾城堡,佩納宮和辛特拉宮。

下圖是摩爾城堡,再下圖是佩納宮,第三圖是辛特拉宮。

圖20. 辛特拉的摩爾城堡

圖21. 辛特拉的佩納宮

圖22. 辛特拉的辛特拉宮

2025年4月30日,早晨8點,我們就從客棧出發,去參觀裏斯本大區的小鎮辛特拉(Sintra)。先乘地鐵綠線(Metro)到ROSSIO站,找到火車站。買了兩個人的火車票,包括三個景點的交通票,29歐元。售票員告訴我們,景點大巴的司機要驗票,不要把票弄丟了。

上午8點40,火車從裏斯本出發,9點20,火車到辛特拉,我們買一張辛特拉景點導遊圖。天上雖然還下著小雨,我們照樣冒雨出發前去參觀摩爾城堡,佩納宮和辛特拉宮。下圖(左)是裏斯本火車站,下圖(右)是辛特拉景點的宣傳畫。

圖23. 裏斯本火車站(左),與辛特拉景點的宣傳畫(右)

上午10點,我們到達辛特拉景點售票處,買了兩人的門票:摩爾城堡20.90歐元,佩納宮18.05歐元,兩處均有老人優惠。佩納宮的附加交通費6歐元,辛特拉宮不收費(當天內部不開放)。下麵是辛特拉景點導遊圖。

圖24. 辛特拉景點導遊圖

辛特拉景點導遊圖包括:1.摩爾城堡,2.佩納宮,3.辛特拉宮。

上午10點半,我們開始參觀“摩爾城堡”(葡:Castelo dos Mouros,英:Moorish Castle)。摩爾城堡,是葡萄牙裏斯本大區的一座中世紀城堡,位於辛特拉山山頂上,可以俯瞰全鎮。摩爾城堡,興建於8-9世紀阿拉伯人占領期間,屬於世界遺產辛特拉文化景觀的一部分。

下圖(左)是摩爾城堡的指路標,下圖(右)是摩爾城堡的大門,進門的時候要驗票了。我走得很慢,我兒在門口等我呢。

圖25. 摩爾城堡的指路標(左),與摩爾城堡的大門(右)

下麵的三張圖,是我在參觀時拍攝的照片。有時路很窄,有時台階很陡,對於年輕人不算什麽,但對於我這個老弱病殘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最後一張圖,是我兒在台階下麵等我呢。

圖26. 辛特拉的摩爾城堡-12

圖27. 辛特拉的摩爾城堡-34

圖28. 辛特拉的摩爾城堡-56

下圖是摩爾城堡裏的旗幟迎風飄揚,(左)圖旗幟不認識,(右)圖的旗幟是葡萄牙國旗。

圖29. 摩爾城堡裏的旗幟迎風飄揚

下圖是從摩爾城堡俯視辛特拉宮,白色尖塔是它的明顯標誌。

圖30. 從摩爾城堡俯視辛特拉宮

下圖是摩爾城堡裏的一麵旗幟,寫著阿拉伯文,不認識。

圖31. 摩爾城堡裏的阿拉伯文旗幟

上午11點半,我們從摩爾城堡回到售票處,她指給我們去佩納宮的路。本來有汽車可坐,而且附加票也買了,但排隊的遊客很多。我們以為不遠,就決定徒步上山。沒想到這段路特別陡峭,累的我們大汗淋漓。中午12點,我們終於爬到山頂,到達佩納宮。

佩納宮的位置,見前麵辛特拉景點導遊圖中的第2點。

下圖是我(左)與我兒(右)在佩納宮外麵的留影,再下圖是我與我兒抬頭仰望佩納宮的建築,第三圖是我(左)與我兒(右)在佩納宮裏麵的留影。

圖32. 我(左)與我兒(右)在佩納宮外麵的留影

圖33. 我與我兒仰望佩納宮的建築

圖34. 我(左)與我兒(右)在佩納宮裏麵的留影

下午12點半,我們又累又餓,趕緊在佩納宮的食品庭裏吃午飯,稍微緩解一下爬山的疲勞。馬上就要離開佩納宮了,臨走前拍攝了一株不太鮮豔的天堂鳥。

圖35. 佩納宮裏的天堂鳥

下午1點,我們離開佩納宮,坐434路汽車去參觀辛特拉宮。路很遠,無論如何也走不到,隻能坐車。辛特拉宮內部不開放,隻能在外邊照相。下圖是我在辛特拉宮前麵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兒辛特拉宮前麵的留影,第三圖是辛特拉宮的全景。

圖36. 我在辛特拉宮前的留影

圖37. 我兒在辛特拉宮前的留影

圖38. 辛特拉宮的全景

下圖是我在辛特拉宮俯瞰下麵的辛特拉鎮,再下圖是我在辛特拉宮仰望上麵的摩爾城堡。

圖39. 從辛特拉宮俯視辛特拉鎮

圖40. 從辛特拉宮仰望摩爾城堡

終於結束了辛特拉三個景點的遊覽,我們回到辛特拉火車站,下圖是即將出發的火車。

圖41. 辛特拉火車站上的火車

3點15分火車出發,4點整到達裏斯本。乘綠線地鐵,再轉公交車,最後回到客棧。

明天,我們將從葡萄牙裏斯本飛往埃及開羅。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