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西南歐埃及三周遊》第三篇:埃及-開羅(上)
上一篇講我們在葡萄牙裏斯本的旅遊經曆,本篇講我們在埃及第一天的旅遊行程。2025年5月1日下午12點半(東一區),我們從葡萄牙裏斯本(LIS)出發,下午1點(東二區),到達西班牙馬德裏(MAD)轉機,兩地時差1小時。下午4點半起飛,飛往埃及開羅(CAI)。
下圖是我們在裏斯本機場的候機室裏等候登機。
圖1. 裏斯本機場裏的候機室
裏斯本機場與眾不同的是,真正的候機室麵積很小,旅客的座位也很少。所以,旅客們必須在候機區(Waiting Area)等候廣播通知,旁邊還有食品庭(Food Court),旅客們可以在那裏就餐。登機口的候機室分為南北兩部分,我們的9號登機口在南部。
下圖是裏斯本機場裏衛生間的指示標記。
圖2. 裏斯本機場衛生間的指示標記
有趣的是,無論男女都沒有上肢,是“無臂女(男)郎”。但是,從飄飄長發和細腰裙裝,可以明顯看出是女衛生間。
在馬德裏轉機時,我們必須通過海關,在護照上蓋章,算是離開歐盟了,歐盟算一個國家。當天下午4點半(東二區),從馬德裏起飛,飛行五個小時。晚10點半(東三區),到達開羅機場(CAI),開羅與馬德裏時差1小時。下圖是開羅機場的夜景。
圖3. 開羅機場的夜景
當地的導遊(很像納賽爾)到機場接機,幫我們辦理落地簽證和蓋章入境埃及。“納賽爾”向我們介紹第二個導遊(叫麥克),然後第一導遊“納賽爾”就離開了。他的任務隻是接機和簽證。“麥克”負責開車安排我們入住酒店。下圖是我們下榻的“瑞士酒店”。
圖4. 開羅酒店的夜景
上次在裏斯本城堡使用電子地圖,我就有保留意見。這次,我想借機討論一下電子機票的優缺點。馬德裏到裏斯本和裏斯本到開羅兩段飛行,我們使用電子機票。
我兒在起飛前24小時,就已經(Check-in)了。所以到機場,直接去安檢。掃描手機二維碼,確實方便。
但是飛行過後,手機上的二維碼就消失了,連個記錄都沒有。我每次出遊,都會保留基本資料,紙質機票算是最基本的。比如這次,三個國家三個文件夾:葡萄牙,埃及,西班牙。每個文件夾的首頁都是飛行記錄,包括紙質機票。現在倒好,機票沒啦,記錄不完整。
我們這次出遊,乘坐飛機12次,隻有5次紙質機票,其餘的7次電子機票,都沒記錄了。一次高鐵,電子車票,也沒了。兩次火車,其中一次電子車票,也沒了。隻有一次長途大巴,紙質車票是出遊前在家裏打印的,才得以保留。
為寫出高質量遊記,基本資料是必要的。每到一個國家或城市,應該寫出當地的地理曆史,政治製度,經濟結構,宗教信仰,語言文化,風土人情。材料要真實,用詞要準確。既給讀者增添知識,也給自己留存記憶。正所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不枉在人世間走過一趟。
但是,有人寫遊記,常常是一些照片堆徹,評語都是“好可愛嗷”,“美噠噠呀”。這樣遊記太膚淺,浪費時間。好了,不想說得太多。
迄今為止,我已經到過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甚至南極洲,我也到過了。但對於非洲大陸,始終未曾踏足。如今來到非洲的埃及,想想一個人,世界上的七塊大陸,全都到過,心情不免有些激動,興奮不已。
早在中學時代,我們就知道,人類古代有四大文明(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國)。古中國就不說了,古巴比倫(今伊拉克),似乎永遠戰火紛飛。古印度(今印度),似乎到處垃圾疾病。這兩處古代文明(今兩個國家),令人望而卻步,恐怕今生無望了。
圖5. 四大文明古國位置示意圖
唯獨對古埃及(今埃及),幽長的尼羅河,巍峨的金字塔,巨大的法老像,神秘的木乃伊,仍然令我念念不忘,心馳神往。盡管我已經老邁年高風燭殘年,但也決心在有生之年了卻心願。如今,恰好利用遊輪取消的一周,前去埃及一睹風采。
我們這次去埃及旅遊,參加兩個中文旅行社舉辦的隨團遊:開羅的四日三夜團,阿斯旺的尼羅河兩岸半自由行。這裏說的“中文旅行社”,不是傳統的“華人旅行社”。因為旅行社裏沒有華人,隻有會講中文的阿拉伯埃及人,廣告也用中文,在中國廣為散發。
開羅的四日三夜團,每人團費520美元,小費40美元,埃及落地簽證25美元。兩人總共1170美元。預交訂金100美元,接機後當麵遞交現金1070美元。我們覺得隨團遊很值得,不然的話,語言不通,文字不認,怎麽出行?
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Arabic Republic of Egypt),麵積100萬平方公裏,疆域橫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另外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部。埃及西靠利比亞,南鄰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接壤,北麵是地中海。
下麵是埃及地圖。
圖6. 埃及地圖
埃及全境有95% 是沙漠。最高峰凱瑟琳峰海拔2629米。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Nile River)從南到北流貫全境,境內長達1350公裏。尼羅河兩岸形成一個寬為3-16公裏的狹長河穀,在首都開羅以北形成一個2.4萬平方公裏的尼羅河三角洲(Nile Delta)。
兩岸河穀及三角洲地帶,雖然隻占埃及全國總麵積的4%,但卻是埃及99%的人口聚居所在。蘇伊士運河是連接亞,非,歐三洲的交通要道。阿斯旺大壩形成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納賽爾湖(Lake Nasser,5000平方公裏)。
圖7. 埃及部分的尼羅河
埃及全境幹燥少雨。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地中海型氣候,1月12℃,7月40℃。其餘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幹燥,沙漠地區氣溫可達47℃,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毫米。每年3-5月間常有“五旬風”,飛沙走石,使農作物受害。
埃及的政治製度是總統共和製。總統是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由人民議會提名,公民投票選出,任期4年。可以任命副總統,總理和內閣部長,以及解散人民議會。特殊時期可以采取緊急措施。在人民議會(立法機關)閉會期間,還可通過頒布法令進行統治。
人民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議會的主要職能是:提名總統候選人,主持製定和修改憲法,決定國家總政策,批準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國家預算決算,並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下圖是埃及國旗,紅白黑三個橫條,中間有一隻金鷹。
圖8. 埃及國旗
埃及的曆史久遠漫長,古埃及是世界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古埃及經曆了前王朝時期,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和後王朝時期,共三十王朝。雖然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古埃及文明和文化知識在滅國後斷代了,並沒有被傳承下來。
直到現代,古埃及才被考古學發現,重新被世人認知。雖然有許多考古遺址的發掘,但是人們對古埃及曆史的了解卻非常有限。延綿數千年的古埃及文明已經被阿拉伯文明所取代。現代的埃及人,對宏偉的金字塔,神秘的木乃伊,崇敬的巨石像,已經一無所知。
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出現一係列城邦。公元前3400年,蠍子王兼並了這些城邦,建立了統一王朝。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分裂為上下埃及,最後重新統一。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7世紀,斷斷續續被亞述,波斯,馬其頓和羅馬帝國征服。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入侵,建立阿拉伯帝國。公元640年,埃及完全被阿拉伯人占領,埃及已經徹底被阿拉伯化。12世紀,埃及已經普遍使用阿拉伯語,皈依伊斯蘭教。1249年,埃及被馬木留克統治。1517年,埃及被土耳其人征服。
埃及在經過土耳其人統治數百年後,先後被法國和英國等國家侵略占領,期間有穆罕默德-阿裏-帕夏等本土王朝崛起。1798-1801年,一度被拿破侖占領。1882年,被英國軍隊占領。1914年,埃及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22年2月28日,英國被迫承認埃及獨立。
1952年,以納賽爾為首的軍官組織推翻帝製,成立革命委員會。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國。1971,改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埃及先後出現如下幾位總統所代表的時代:納賽爾時代,薩達特時代,穆巴拉克時代,塞西時代。下圖是前任總統納賽,再下圖是現任總統賽西。
圖9. 埃及前任總統納塞爾
圖10. 埃及現任總統塞西
埃及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埃及的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1956年5月17日,埃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年5月30日,埃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埃及的國土大致上可以分為五個地區:1.開羅周邊,2.尼羅河河穀,3紅海海岸與西奈半島,4.北部海岸,5.西部沙漠。埃及的一級行政區劃為省(27),分別由上埃及,下埃及,中部, 西奈半島等部分所組成。省下設若幹市鎮,為二級行政區劃。
埃及經濟主要依賴於農業,石油出口,旅遊業,以及勞務出口。農業:埃及的耕地麵積占總麵積的2.92%,在氣溫的條件下,埃及農田可以一年兩獲,采行輪種方式。采礦業:石油是埃及礦產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旅遊業:資源豐富,原因是長久的曆史和神秘的文化。
2025年5月2日早上,我們按時起床,按時吃自助早餐,餐後在酒店周圍轉了一圈。瑞士酒店確實不同凡響,既有高水平的客房,還有戶外遊泳池,大樓旁邊還有一個麵積很大的高爾夫球場。我兒興致很高,在戶外遊泳池旁照相留念。
然後我們到大廳等候導遊來接。上午9點,第二導遊“麥克”來到酒店接我們,我們當麵遞交現金1070美元給他。他說,今天我帶你們到吉薩去,那裏還有一個專門的中文導遊,他會帶領你們參觀金字塔。
下圖是我(左)與我兒(右)在下榻的瑞士酒店門前的留影。
圖11. 我(左)與我兒(右)在下榻的瑞士酒店門前的留影
我們今天要參觀吉薩金字塔,所以先了解一下關於吉薩金字塔的知識。“吉薩金字塔群”(Group of Pyramids in Giza,Egypt),指一片埃及吉薩的古埃及法老陵墓群,1979年,登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陵墓群建於埃及第四王朝,主要由三個金字塔組成,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大金字塔),同時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中,最古老和唯一尚存的建築物,現在,在金字塔群的旁邊,還設立了太陽船博物館。
次大的是卡夫拉金字塔,最小的是孟卡拉金字塔。此外,在這三個主要金字塔旁有著名的獅身人麵像和三座屬於皇後的小型金字塔。吉薩金字塔群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的一部分。
胡夫金字塔是三者中最古老,最高,最大的金字塔,埋葬埃及第四王朝時期的法老胡夫。它的四個邊分別對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誤差很小。胡夫金字塔由230萬塊巨石搭建而成,最重的石塊可達15噸,最小的也有1.5噸。
胡夫金字塔的外麵原先還有白色的石灰岩,因為地震,偷竊等原因,如今外部的石塊已經不複存在。根據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學者希羅多德(Herodotus)的記載,建造這樣的金字塔,需要10萬人連續勞動20年。
卡夫拉金字塔是僅次於胡夫金字塔的第二大金字塔,由胡夫的繼任者卡夫拉建造。雖然它的高度隻有136米不及胡夫的金字塔,然而它建在了一塊高地上,看上去似乎更為高大,同時周圍的附屬設施也更為複雜。
卡夫拉金字塔麵前是著名的獅身人麵像斯芬克斯,長57米,高20米,有卡夫拉的臉型。但獅身人麵像的意義以及其製造者都是個謎。斯芬克斯(Sphinx)其實是希臘的舶來品,在希臘神話中,這是一種獅身人麵長著翅膀的雌性。
孟卡拉也是第四王朝時期的法老,孟卡拉金字塔遠小於前兩座金字塔,它的高度隻有65米,總體積大約隻有卡夫拉金字塔1/10。孟卡拉金字塔的周圍還有三座小型金字塔,不過似乎都沒有完工。
下麵是吉薩金字塔群的平麵圖。
圖12. 吉薩金字塔群的平麵圖
2025年5月2日上午9點,“麥克”開車送我們去吉薩。9點半,到達景區入口處。把我們介紹給第三個導遊“高明”(埃及名字不知道)。中文導遊“高明”,是個熱情的埃及小夥,去過中國多次,中文講得很地道,看起來,導遊也當得很盡責。
在吉薩金字塔景點的在入口處,早已人山人海。大多數遊客乘坐旅遊大巴前來參觀,也有許多遊客開車前來。我們的小麵包車停在指定的停車場。高明到售票處去買門票,每人LE700(埃鎊),門票是由團費包的,我們不必再出錢。我沒事就到處看看,到處照相。
下圖是金字塔景區大門外的標記“歡迎參觀吉薩金字塔”,再下圖是我在標記前麵的留影。接著,高明帶領我們來到一個觀察處,從這裏可以遙望金字塔。下麵的第三圖是我在景區遙望金字塔觀察處的留影。
圖13. 埃及吉薩金字塔景區的標記
圖14. 我在吉薩金字塔景區標記前麵的留影
圖15. 我在吉薩金字塔景區觀察點處的留影
在景區遙望金字塔觀察處,旁邊的一個小夥子很勇敢,站在台階上照相。但還是有點心虛,身體前傾,努力堅持,搖搖晃晃。回家後看著照片,不由得會心一笑。
然後,高明帶領我們坐車來到兩座金字塔之間的停車點,那裏是個小廣場,遊客們可以遠近隨意地觀察和拍攝兩邊的金字塔。下圖(左)是卡夫拉金字塔和前麵的遊客,下圖(右)是我在卡夫拉金字塔前麵的留影。
圖16. 卡夫拉金字塔前麵的遊客(左),與我在金字塔前麵的留影(右)
之後,高明又帶領我們去參觀獅身人麵像(Sphinx),那裏有一個專門的平台,平台不大,人很擁擠。但我還是擠上去照了相,下圖是我在獅身人麵像前麵的留影。
圖17. 我在獅身人麵像前麵的留影
在離開之前,我再一次拍攝了獅身人麵像。
圖18. 獅身人麵像
上午11點,我們結束了金字塔景區的遊覽。高明帶領我們坐車去禮品店,我買一本中文書《古埃及大觀》,17美元,下圖是《古埃及大觀》的封麵。
圖19. 中文書《古埃及大觀》的封麵
上午11點半,中文導遊高明帶領我們去參觀位於吉薩的大埃及博物館。大埃及博物館門票每人LE1270(埃鎊),自然是由團費出。他買票把我們送進去,約好下午1點再來接我們,然後就離開了,我們自己進去參觀。
“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GEM),亦稱“吉薩博物館”(Giza Museum),是埃及吉薩高原總體規劃的一部分,號稱世界最大的一個考古文明博物館綜合體。原計劃在2019年開放,但建築工程因為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動蕩而停擺。
2014年,在國際貸款的幫助下恢複建造。由於2019年的COVID-19疫情造成經濟不穩定,也曾耽誤繼續修建。如今,博物館的建築主體已經基本落成,2024年10月16日正式開放。大埃及博物館內設有12個展廳,其中最大的永久性展廳將展出10萬件古埃及文物。
大埃及博物館建築物的外麵有一個很大的廣場,廣場的中央立有一個方尖碑。博物館外立麵的設計,采用半透明的石質立麵,讓室內形成隨著日照光影而變幻的視覺效果。博物館的入口處,是仿照金字塔的設計,周圍牆上的磚塊滿牆都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大埃及博物館館內大廳的中央,矗立著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雕像,而門口缺失的磚塊,則是為了讓特定時間的陽光照射在法老的臉上。
下圖是大埃及博物館外廣場中央的方尖碑,再下圖是我在博物館外廣場上的留影,第三圖是我兒在博物館外廣場上的留影。
圖20. 大埃及博物館外廣場中央的方尖碑
圖21. 我在大埃及博物館外廣場上的留影
圖22. 我兒在大埃及博物館外廣場上的留影
我們剛進入博物館的大廳,就見到一尊立式雕像,不看名字就知道,肯定是拉美西斯二世(Ramsses II)。下圖(左)是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下圖(右)是我站在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前麵的留影。
圖23. 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左),與我在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前麵的留影(右)
下圖是大埃及博物館裏的法老雕像,排列在幾段階梯型的平台上。
圖24. 大埃及博物館裏階梯型平台上的法老雕像
大埃及博物館裏有很多法老雕像,有立式的,有坐式的,有單獨一人的,也有幾人一組的。方方麵麵,林林總總,多種多樣,不一而足。下麵展示幾個典型的法老雕像。
圖25. 典型的法老雕像-12
圖26. 典型的法老雕像-34
圖27. 典型的法老雕像-5
下圖是我(左)與我兒(右)在大埃及博物館裏的留影。這裏是大埃及博物館裏的最高處,後麵有一個打開的窗戶,透過這個窗戶,可以遙望遠方的金字塔。
圖28. 我(左)與我兒(右)在大埃及博物館裏的留影
下圖(左)是拉美西斯二世(Ramsses II),與其王後奈菲爾塔莉(Nefertari)的雕像。下圖(右)是我拍攝的一個窗戶,透過這個窗戶,可以遙望遠方的金字塔。這是真窗戶,不是擺畫像的那種裝飾櫥窗。
圖29. 拉美西斯二世與其王後的雕像(左),與大博物館後麵的窗戶(右)
下午1點,高明開車來接我們回酒店。我兒在路上買了幾個麥當勞的“大麥克”(Big Mac),權當午飯和晚飯。回到酒店,整理照片,撰寫日記,早早地休息了,明天遊覽開羅市內的景點:埃及博物館和薩拉丁城堡。
今天參觀一天金字塔,談到“金字塔”,不能不談“古埃及”。曼涅托(Manetho)是古埃及的祭司和史學家,他用希臘文寫成《古埃及史》,把古埃及曆史劃分為30個王朝,至今仍為學術界所沿用。下麵簡單概述一下古埃及的曆史,也就是法老的曆史。
從公元前3100年到公元前343年,將近3000年,劃為七個時期,30個王朝:
為敘述簡便起見,括號裏數字的年份,一律省略“公元前”三個字。
古埃及的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這一時期,尼羅河流域存在著許多氏族部落。他們之間為了爭奪土地,水源和人口,互相征伐或者互相聯合,逐漸形成了一些城邦小國(4000-3100)。
隨著小國之間的互相兼並,尼羅河的上下遊分別完成了統一。上遊的南方被稱為上埃及,下遊的北方被稱為下埃及。兩個國家為了爭奪整個埃及的控製權,繼續進行尼羅河流域的統一戰爭。3100年,上埃及的蠍子王發動北伐戰爭,統一了上下埃及,建立了第1王朝。
當時,上埃及的國王戴白色王冠(下圖的左上方),下埃及的國王戴紅色王冠,(下圖的左下方)。統一後的國王戴雙王冠,內白外紅(下圖的右方),象征著國家的統一。
圖30. 上下埃及統一前(左)後(右)的王冠
這時古埃及曆史的時間線也進入了前王朝時期(Pre-Dynastic Period,3100-2686)。定都於孟菲斯(Memphis),開羅南20公裏的尼羅河西岸。孟菲斯成為整個古埃及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中心,數十個王朝都曾定都於此。這一時期,古埃及人已經開始製作木乃伊。
經過第1和第2王朝的漫長發展後,古埃及接下來進入了另一個新的階段,“古王國時期”(Old Kingdom Period,2686-2181)。古王國包括第3-6王朝,這段時期也叫“金字塔”時期。光聽名字就知道,古埃及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金字塔。
第3王朝的第二任法老喬賽爾(Djoser),修建了埃及第一座金字塔,開啟了修建金字塔的曆史先河。之後,進入最鼎盛的第4王朝,第一任法老斯尼夫魯(Sneferu),修建了第一座四棱錐型的金字塔。而他的兒子胡夫(Khufu),更是建造了全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由500萬塊巨石組成,平均每塊重2.5噸,最重的石塊超過15噸。一共花費了20年的時間,2560年才完工,每年動工人數超過10萬。最終,打造了這座高146.6米,相當於40層摩天大樓高度的巨型金字塔。
之後,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Khafre),他在胡夫金字塔的一側修建了埃及曆史上第二大的金字塔。雖然哈夫拉金字塔的高度沒有超過胡夫金字塔,但是修築在高台上,從視覺效果上來看,顯得比胡夫金字塔還要高大。
再之後,是哈夫拉的兒子孟卡拉(Menkaure),在哈夫拉金字塔的另一側修建了第三大的金字塔。胡夫,哈夫拉,孟卡拉三座金字塔和獅身人麵像的所在地,位於開羅附近的吉薩,因此稱為吉薩金字塔群,成為去埃及旅遊必到的打卡聖地。
下圖是埃及吉薩的金字塔群。
圖31. 埃及吉薩的金字塔群
正所謂“奇觀誤國”,因為整個古王國時期,古埃及的曆任法老一登基就開始修建這些大型建築,導致國庫日漸空虛,人民也日益疲憊,為埃及曆史上第一次大混亂時代的到來埋下了伏筆。接下來是第5王朝和第6王朝,第6王朝後期的法老是佩皮二世(Pepi II)。
他6歲繼位,活到100歲,在位94年。佩皮二世作為帝王,活得太久不見的是一件好事,晚年老年癡呆。他死後,兒子剛繼位就被大貴族殺死,另立佩皮二世的女兒尼托克裏斯(Nitocris)為法老。她是古埃及曆史上的第一位女法老,繼位後便想盡一切辦法為哥哥報仇。
女法老修築了一座大型地下聚會廳,在落成當天,邀請所有參加殺害他哥哥的大貴族前來赴宴。在這些大貴族沉醉在晚宴時,她突然將水閘門打開,河水一股腦湧入地下宮殿中。河水淹死了全部來赴宴的人。完成了複仇,她也自盡身亡。
由於被淹死的人全是地方大貴族,他們的子弟紛紛揭竿而起,整個埃及陷入了一片混亂。隨著軍閥大混戰,也宣告古王國時期走到了終點。古埃及曆史進入了“第一中間期”(Fist Intermediate Period,2181-2040)。
在這一時期,雖然皇族支係先後在孟菲斯舊都重建了第7和第8王朝。但是,軍閥混戰,割據自立,法老權威早已名存實亡。在混戰中,某家族統一了北部,先後建立了第9和第10王朝。但南方貴族並沒歸順,另一貴族在南方建立了第11王朝,形成南北對峙的局勢。
在近一百年的對峙過程中,較為弱小的第11王朝,采取拉攏打壓的手段,逐漸瓦解了北方政權的統治。第11王朝的第四任法老曼圖霍特普(Montuhotep),終於再次統一了埃及,曆史時間線便進入了“中王國時期”(Middle Kingdom Period,2040-1786)。
在這之後,王位被另外一個貴族所篡奪,建立了第12王朝。第12王朝的法老,為了修築各種水利設施所需要的礦石,南征努比亞。將埃及疆域擴張到尼羅河第二瀑布,第12王朝也到達了鼎盛階段。
後來,各種勢力互相傾軋,王權逐漸衰落,舊貴族和新貴族再次醞釀一次新的分裂陰謀。第12王朝的第六任法老死後,隻留下了一名年紀尚小的私生子。在各種政治勢力的操作下,他的妹妹索貝克涅弗魯(Sobekneferu),繼承了王位,成為古埃及曆史上的第二位女法老。
在上一次,古埃及第一任女法老死後,埃及就進入了第一中間期的大混亂時代。這一次也不例外,女法老在位三年後便去世。由於無嗣,他哥哥的私生子涅弗爾霍特普(Nefreihotep),繼承了王位,這便是古埃及的第13王朝。
私生子繼位是有違禮法的,所以第13王朝剛一建立,駐守在北方地區的將軍立即宣布獨立,建立了第14王朝。除此之外,許多地方的貴族也紛紛割據自立,與第13和第14王朝混戰在一起.。古埃及的曆史便進入“第二中間期”(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1786-1567)。
在埃及內部陷入分裂期間,由於內耗,喪失了抵禦外族入侵的力量。讓處在巴勒斯坦地區的遊牧民族找到了機會。1674年,一群來自西亞的遊牧民族“喜克索斯人”(Hyksos),成功入侵埃及,占領了東北部地區,先後在這裏建立了第15和第16王朝。
在喜克索斯人的武力碾壓下,南方的第13王朝成為傀儡。第14王朝也被擠壓到西北邊境,甚至最後被滅國。1650年,南方貴族為了反抗外族統治,起兵推翻作為喜克索斯人傀儡的第13王朝,取而代之的是第17王朝。第17王朝的最後一任法老是卡梅斯(Kamose)。
卡梅斯在北伐戰爭即將取得勝利時,卻英年早逝,沒能等到這一天。最終由他的弟弟阿赫摩斯(Ahmose),驅逐了喜克索斯人,實現了埃及的重新統一,建立了第18王朝。古埃及曆史也進入了最輝煌的時代“新王國時期”(New Kingdom Period,1567-1085)。
埃及人在趕走外族統治者之後,繼承和吸收了他們的先進技術,實現了軍事上的改良並完成了國家統一,開始對外侵略擴張。十八王朝從第一任法老開始,就以追擊喜克索斯人為理由,打進巴勒斯坦地區。他的兒子阿蒙霍特普(Amenhotep)在位時期,又向西邊和南邊用兵。
兒子阿蒙霍特普死後隻有女兒,他的女婿圖特摩斯一世(Tuthmosis I),繼承了法老之位。女婿原本就是將軍出身,所以特別會打仗。在南方,他將埃及疆域擴展到尼羅河第三瀑布。正是他在軍事征服上的勝利,洗刷了埃及人被外族統治一個多世紀的屈辱曆史。
女婿一生創下了許多豐功偉績,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事情上,卻犯了難。他的王位是繼承嶽父而來,所以理應由他和王後所生的兒子來繼承王位。雖然他和王後生下了兩男兩女,但是兩個兒子卻早夭,王位隻能傳給側妃所生的兒子(名字長為簡便)圖二世(Tuthmosis II)。
側妃所生的兒子繼位,正統性明顯不足。所以娶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姐姐,國王圖一世的嫡生女兒,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哈特謝普蘇特是一個非常有政治頭腦的女性,丈夫圖二世自己體弱多病,讓王後管理國家,有點類似唐高宗和武則天“二聖同朝”一般。
哈特謝普蘇特也和武則天一樣,慢慢地取代了自己丈夫圖二世,成為國家的實際統治者。他們隻生育一個女兒,丈夫圖二世死後,王位傳給側妃所生的兒子圖三世。當時圖三世年紀小,她以繼母身份攝政,最後直接宣布自己是埃及法老,她是古埃及的第三位女法老。
哈特謝普蘇特的王位是篡奪來的,不合法。她的做法也和武則天一樣,除了控製朝政之外,聲稱自己是太陽神的女兒,繼位合法。武則天在內政和經濟建設上抓得挺好,但是在軍事上卻明顯不足。哈特謝普蘇特統治期間,內政和經濟搞得不錯,但軍事上卻不成功。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貴族們在1458年爆發了一場埃及版的“神龍政變”。執掌國家二十多年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就此在古埃及曆史上消失。她的繼子圖特摩斯三世,重新登基為王。哈特謝普蘇特最後的結局,史學家尚無定論。
下圖是圖特摩斯三世。
圖32. 圖特摩斯三世
圖三世被譽為“古埃及的拿破侖”。光聽稱號就知道他特別會打仗。他進行過17次遠征,成功的控製了周邊地區。西亞諸國受到極大震動,主動要求成為埃及盟友或者附庸。這些努力使第18王朝成為古埃及30個王朝中,時間最長,版圖最大,國力最強的朝代。
第18王朝的法老圖坦卡蒙繼位時才9歲,在位10年就去世了。雖然他在曆史上基本上沒什麽大的作為,但是他的名字在考古學界卻很出名。他在埃及博物館裏的黃金麵具,早已成為去埃及遊客的最愛。
下圖是圖坦卡蒙的黃金麵具。
圖33. 圖坦卡蒙的黃金麵具
圖坦卡蒙19歲匆匆去世後,沒有子嗣。之前許多王族因為宗教改革事件而被清算,導致第18王朝到這裏就絕嗣了,圖坦卡蒙的王後便成了國家的暫時攝政者。但是這位寡婦卻幹了一件蠢事,她沒有和埃及朝臣商量,便寫信要與赫梯王子聯姻,答應所生兒子可以繼位。
埃及王宮立刻爆炸了,赫梯是埃及的宿敵,王後做這件事被視為叛徒,赫梯王子剛到埃及就被貴族們殺死了。至此埃及和赫梯之間展開了長達近一個世紀的爭霸戰爭。後來,埃及宰相阿伊(Ay)被選為新法老,但阿伊在位四年後去世,王位傳給他的女婿霍倫海布。
霍倫海布(Horemheb)是埃及的大將軍,能征善戰。在與赫梯的戰爭中,也取得很多勝利,收複了許多失地。霍倫海布還是一個堯舜式的人物。他沒有選擇自己的親屬作為繼承人,而是選擇跟自己征戰多年,此時正在擔任國家宰相的拉美西斯(Ramsses)為繼承人。
1295年,霍倫海布去世,他欽定的繼承人拉美西斯一世(Ramsses I)正式登基,古埃及也迎來其最後一個輝煌時代,第19王朝。雖然拉美西斯一世被視為第19王朝的開創者,但他繼位時,年事已高,在位不到兩年便去世,兒子塞提一世(Seti I)繼位。
塞提一世統治期間,古埃及曆史進入文化大爆炸時期。他的陵墓是帝王穀中最具有藝術的一座,裝飾異常華美。除了他在文化上留下了許多奇觀外,在與赫梯的戰爭中,也逐漸掌握了主動權,為他的兒子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的決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拉美西斯二世(Ramsses II,1304-1214)是古埃及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他從小跟隨父親南征北戰,文武雙全。他還是一個超長待機的選手,25歲繼位,在位66年,一直活到90歲才去世。也因為在位時間長,所以修建了許多著名的奇觀建築。
圖34. 拉美西斯二世
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被稱之為“拉美西斯宮”的阿布辛貝神廟(Abu Simbel Temple),如今已成為今天去埃及旅遊必到的一個景區。另外,他在位初期,還親自指揮埃及軍隊與赫梯王國之間展開了一場著名的戰鬥,卡迭什戰役。
這場戰爭,雙方都損失慘重,埃及也隻算是慘勝收場,從此之後雙方都無力再戰。戰後沒多久,赫梯老國王去世,新國王繼位後,主動向拉美西斯二世拋出橄欖枝。1258年,雙方締結和約,用兩國文字分別刻在兩塊銀板上麵,史稱《銀板和約》。
赫梯在海上民族的打擊下,逐漸衰落,最終被另外一個西亞強國亞述所取代。古埃及也在海上民族的打擊下,喪失了對許多地區的控製。在19王朝的末年,人民和奴隸也爆發起義,被奴役的敘利亞人也奮起反抗。在各種混亂中,古埃及第19王朝最終宣告覆滅。
最後,一個將軍控製了局勢,趕走了敘利亞人,建立了第20王朝。整個20王朝的法老都取名拉美西斯(三世到十一世),因此被稱之為“拉美西斯時代”。不過再也沒有回到拉美西斯二世的時代,在各種內部鬥爭和外族入侵下不斷衰落,第20王朝隻存在了一百多年。
因為王權和神權的矛盾,加上外族的入侵,最終結束了第20王朝的統治,古埃及的曆史進入最黑暗的“後王朝時期”(Post-Dynastic Perriod,1085-332)。後王朝時期總共誕生了十個王朝。除了古埃及人自己建立的幾個短命王朝外,大多都是外族入侵所建立的王朝。
整個埃及在這一時期簡直混亂不堪。在亞曆山大大帝到來之前,古埃及的這段曆史,幾乎沒有什麽再值得詳細敘說的地方。古埃及簡史就說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