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美國車牌背後的故事》第五篇:第16-20州

(2023-10-05 00:32:49) 下一個

老安遊記《美國車牌背後的故事》第五篇:第16-20州

上一篇講到美國的第11-15州,本篇講美國的第16-20州。

第16州: 田納西(Tennessee,TN)

田納西州的車牌上寫著它的別稱,“誌願者州”(Volunteer State)。

圖1. 田納西:誌願者州

田納西州的入口指示牌上也寫著同樣的別稱。

圖2. 田納西州的入口指示牌

為什麽呢?這要從美國的1812年戰爭說起。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之後,英國雖然承認了美國獨立,但仍不死心,總想把這個新生的合眾國扼殺在搖籃中,於是發動了1812年戰爭。有人甚至稱其為美國的第二次獨立戰爭,因為它關係到美國的生死存亡。

時任美國總統麥迪遜號召組織誌願軍。田納西當即招集了1200多名誌願者參加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指揮的誌願軍。後來成了反抗英軍的主力,在新奧爾良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因此,田納西州獲得“誌願者州”的光榮稱號,傑克遜將軍也成了衛國戰爭中的英雄。

田納西州的地圖很像一個扁長的平行四邊形,其長度遠大於寬度,長寬比大約是四比一。平行四邊形的南北邊界是兩條長長的直線。東南邊界不太整齊的斜邊是阿帕拉契亞山脈。西北邊界不太整齊的斜邊是彎彎曲曲的密西西比河。

田納西州不靠海,它的東南麵是北卡羅納州。南麵是喬治亞州,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以北緯35度線為界。西北麵是密蘇裏州和阿肯色州,以密西西比河為界。北麵是肯塔基州和弗吉尼亞州。下麵是田納西州的地圖。

圖3. 田納西州(Tennessee,TN)的地圖

田納西州的地理勢態分為三個區域:東部山區,中部丘陵和西部平原。田納西的州旗上有三顆星,分別代表這三個區域。東部地區的藍嶺山區有著一排排的山脊和峽穀,還有許多河流小溪,都匯入到田納西河。田納西河發源於東部山區的諾克斯維爾,幾經周折後注入俄亥俄河。

中部地區是丘陵地帶和納什維爾盆地,氣候適中,土壤肥沃,是個農業畜牧業區。首府納什維爾(Nashville)是這個地區的中樞,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這裏。西部地區是密西西比河衝積平原,肥沃的土壤適合種植棉花。本州最大的城市孟菲斯(Memphis)就在這個區域。

2010年12月24日,我到納什維爾參觀“田納西州議會大廈”(Tennessee State Capitol)。當時還是中午。我知道放假期間是不可能入內參觀的,於是就在四周轉悠。因為大樓所在的地勢很高,從正麵都看不到樓頂,所以我繞到後麵拍下了一張照片。

下圖是我在“田納西州議會大廈”後麵的留影。

圖4.  我在“田納西州議會大廈”後麵的留影

它與大多數州的議會大廈不同,它沒有標誌性的圓頂,而是一個完全對稱的,一方一園的塔樓。據說這是希臘式的古典建築風格。受古希臘的影響的納什維爾建築還不止於州議會大廈,在本市西郊的一個公園裏還有一個全尺寸的“帕特農神殿”(The Parthenon)。

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帕特農神殿仿製品,與希臘雅典衛城上的帕特農神殿一模一樣。但這不是廢墟,而是一個實體建築。我當天下午也去了那裏參觀,當然,隻能看外圍而進不到裏麵。有人說,納什維爾是美國南方的雅典,這話還真有點道理。

圖5.  納什維爾的“帕特農神殿”

同一天,我還參觀了市區內的“範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和“200周年紀念的州議會大廈大草坪州立公園”(Bicentennial Capitol Mall State Park)。下圖是“200周年紀念的州議會大廈大草坪州立公園”,圖中遠方的建築物是田納西州議會大廈。

圖6.  200周年紀念的州議會大廈大草坪州立公園

在田納西州東部與北卡羅來納州的交界處有一個“大霧山”(Great Smoky Mountain),由於濕度大而產生了遠看是藍色的植物蒸汽,使得這裏總是霧汽漫漫,因而獲得了“大霧山”之名。在歐洲人到來之前,這裏是印第安切諾基人的家鄉。

大霧山是本州著名的休閑度假風景區,美國國家公園局把此地開辟為“大霧山國家公園”(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2002年9月1日,我曾經到過此地遊覽。從位於田納西州的北大門進入,遊覽後再從北卡羅萊納州的南大門出去。

在“大霧山國家公園”的中間位置,有一個瞭望站,位於田納西州的最高點。我登高遠望,但是霧氣重重,景色看不太清楚。真不愧為大“霧”山。下圖是我在瞭望站上的留影。

圖7.  我在“大霧山國家公園”瞭望站上的留影

十八,十九世紀,田納西地區是英國人,法國人和西班牙人探險打獵和貿易的地方。獨立戰爭後,英國承認此地為美國領地。田納西最初屬於卡羅來納,後來歸為北卡羅來納,1796年6月1日,田納西批準了聯邦和憲法,成為美國的第16個州,納什維爾(Nashville)被選作首府。

1838年開始,住在本州的切諾基印第安人在一係列強製性的法令下被迫西遷。在長達220多英裏的西遷路上,竟有4000多人中途死亡,占總人數的四分之一。所以稱這條路為“血淚之路”(Trail of Tears),後來被開辟為 “國家曆史小路”(National Historic Trail)。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時,雖然田納西州加入了南方聯盟,但許多人仍然同情北方並為北方作戰。所以內戰時期好幾次大型的戰役都發生在本州。1863年11月23日的“契卡茂加和查塔努加” 戰役之後,北軍控製了鐵路交通樞紐,為進攻亞特蘭大奠定了基礎。

2012年9月14日,我曾到“契卡茂加和查塔努加國家軍事公園”(Chickamauga & Chattanooga National Military Park)參觀過。下圖是我在景點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圖是炮台和大炮。

圖8. 我在“契卡茂加和查卡努加國家軍事公園”指示牌前的留影

圖9. “契卡茂加和查卡努加國家曆史公園”的炮台和大炮

內戰後,田納西州雖然重新加入美國,但仍麵臨著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尤其是黑白對立日益尖銳。1866年,蓄奴主義分子成立一個種族主義的“3K”黨,以威脅和暴力手段對付黑人。後來雖然公開的“3K”黨銷聲匿跡,但種族主義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

1968年4月4日,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被暗殺。現在,在他被害的“洛林汽車旅館”(Larraine Motel),開辟了“國家民權博物館”,2001年11月20日,我曾經到那裏參觀過。下圖是孟菲斯的“國家民權博物館”(National Civil Right Museum)。

圖10. 孟菲斯的“國家民權博物館”

1942年,美國政府在該州的“橡樹嶺”(Oak Ridge)建立了一個基地,專門從事原子彈研究,這也為該州提供了不少就業的機會。我曾經在一個學術會議上見到過一位與會者,名片上的地址就是這個“橡樹嶺”,因為位置偏遠又保密,所以我未曾造訪。

查塔努加是田納西州東南地區的中樞,城市南麵的“守望山”(Lookout Mountain),更是知名的旅遊區。2001年11月17日,我曾經到過這裏遊覽。其中的“紅寶石瀑布”(Ruby Falls),非常奇特。在地下1200英尺的深處,竟有一個高度落差為145英尺的瀑布。

下圖是查塔努加的“紅寶石瀑布”。

圖11. 查塔努加的 “紅寶石瀑布”

守望山上還有一個“石頭城花園”(Rock City Garden)。在鑽過蜿蜒崎嶇的石縫小徑後,來到一個大平台,周圍插著7麵州旗。站在這個平台的上麵,晴天時可以看到鄰近的7個州。下圖是守望山上的“石頭城花園”。

圖12.  守望山上的“石頭城花園”

“查塔努加水族館”(Aquarium of Chattanooga),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族館。但是我看過之後,感覺與其它的海洋水族館沒有太大區別,下圖是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水族館”。

圖13.  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水族館”

田納西州共出了三位美國總統。第一位是第7任總統(1829-1837)傑克遜(Jackson),1812年衛國戰爭中的英雄。另一位是第11任總統(1845-1849)波爾克(Polk)。第三位是第17任總統(1865-1869)約翰遜(Johnson),是在林肯總統(1961-1865)遇刺後,以副總統遞補上去的。

在田納西州議會大樓後麵的山坡上,分別有他們三人的紀念物。傑克遜是“躍馬揮帽”騎馬像,約翰遜是站立像,波爾克是他和他夫人的墓地。看到這樣集中的紀念性標誌,我毫不猶豫地掏出相機,逐一拍照存檔。

1767年,傑克遜(Jackson)出生在南北卡的邊界小鎮“瓦克斯豪斯”(Waxhaws)。1788年,移居到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Nashville),1802年,任田納西州民兵司令,參加1812年戰爭。1815年,贏得新奧爾良之戰,成為抗英衛國的民族英雄。1829年,當選為美國總統。

下圖是安德魯-傑克遜總統的標準像。

圖14.  安德魯-傑克遜總統的標準像

傑克遜總統的紀念地是“厄米塔日”(Hermitage),是他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郊區的莊園故居。厄米塔日是法語,中文翻譯成“隱士蘆”。俄羅斯聖彼得堡也有一個厄米塔日,是昔日俄國沙皇的冬宮,現在是世界上著名的五大博物館之一。

2012年9月15日,我曾經參觀過厄米塔日。下圖是我在“厄米塔日”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圖是傑克遜總統的故居,一座綠樹環抱的白色二層小樓。

圖15.  我在“厄米塔日”指示牌前的留影

圖16.  傑克遜總統的故居

波爾克總統的紀念地是他在田納西州小鎮“哥倫比亞”(Columbia)的故居,位於納什維爾西南方大約兩個小時車程,現在是個博物館。2012年9月15日,我曾經到過那裏去參觀。這位總統在美國的名氣好像不太大,但是參觀後才知道,他在美國中期的領土擴張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下圖是波爾克總統在哥倫比亞的“故居博物館”。

圖17.  波爾克總統在哥倫比亞的“故居博物館”

波爾克總統的任上(1845-1849),四個州加入聯邦:佛羅裏達,德克薩斯,愛荷華和威斯康星。他發動對墨西哥的戰爭,勝利後又獲得了三個州:加裏福尼亞,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從而使得美國的國土麵積,一下子就增加了100多萬平方英裏。

他還與英國政府談判,並簽訂了俄勒岡條約(Oregon Treaty),劃定北緯49度線為美加邊界。在他的任期內,美國最後成為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雙沿海國家。波爾克是個拚命三郎工作狂,隻做了四年總統,卻有兩年的時間是戰爭。最後拒絕競選連任,退職三個月後,以54歲英年早逝。

雖然他在領土擴張的過程中有很大功勞,但似乎沒有被美國人恰當地評估。可能的一個原因是,靠戰爭搶來的領土不太光彩,不像華盛頓依靠抵抗而獨立,傑斐遜依靠購買而得地,都占據道德上的至高點。但田納西人似乎完全承認他的功蹟,不然他的墓地怎麽會放在州議會的山坡上?

約翰遜總統的家鄉在本州東邊的小鎮“格林維爾”(Greenville)。他原先是隻一個傳統裁縫,從政後因堅決反對奴隸製而被林肯挑選為副總統,又因林肯被刺殺而遞補為總統。然而,戰後的美國需要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能夠與國會合作,才能使國家恢複和重建。

但是他的能力不行,最後被趕出白宮,隻做不滿4年的總統,還是林肯總統剩下的第二個任期。2013年6月18日,我去參觀了“約翰遜國家曆史遺址”(Johnson National Historic Site)。下圖是這個景點的指示牌。

圖18.  “約翰遜國家曆史遺址”的指示牌

在“坎伯蘭裂縫國家曆史公園”附近,在田納西州與肯塔基州的交界處,有一個小城“哈羅門”(Harrogate)。因為要去參觀約翰遜故居而路過這個小城,所以我進去轉了轉。這裏既不是林肯的出生地,也不是他的活動地,卻有一所“林肯紀念大學”(Lincoln Memorial University)。

下圖是我在“林肯紀念大學”校門口的留影。

圖19.  我在“林肯紀念大學”校門口的留影

進校園一看,還有一個關於林肯的博物館。館內陳列著一些有關他的油畫和雕像,其中一座胸像竟然出自古宗-博格魯姆(Gutzon Borglum)之手,也就是那個在南達科他州開鑿“總統山”(M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的天才雕刻家。所以,我對這所不出名大學的印象很深。

第17州: 俄亥俄(Ohio,OH)

俄亥俄州車牌的下麵寫著“航空誕生地”(Birthplace of Aviation),上麵寫著“俄亥俄200周年”(Ohio Bicentennial),左上角標出(1803),右上角標出(2003)。

圖20. 俄亥俄州:航空誕生地

這塊車牌提供出兩條信息:1)俄亥俄州的別稱是“航空誕生地”,2)2003年是俄亥俄州建州200周年(1803-2003)。為什麽俄亥俄州的別稱是“航空誕生地”呢?

1903年12月17日, 俄亥俄州的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在他們的家鄉代頓(Dayton),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並且試飛成功。萊特兄弟被公認為飛機的發明者,美國航空的先驅。他們的家鄉俄亥俄州自然就是“航空誕生地“。

美國國家公園局在萊特兄弟的家鄉建立了“代頓航空遺產國家曆史公園”(Dayton Aviation Heritage National Historic Park)。這個公園由幾個部分組成,其核心部分是“萊特兄弟航空中心”(Wright Brothers Aviation Center)。下圖是“萊特兄弟航空中心”的指示牌。

圖21.  “萊特兄弟航空中心”的指示牌

2012年6月4日,我參觀了“萊特兄弟航空中心”。這裏陳列著他們製造的雙翼飛機,還有他們經營過的自行車廠,第一架飛機就是在這個自行車廠裏製造出來的。

下圖是“萊特兄弟航空中心中”的萊特兄弟的雕像。左圖是哥哥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1867-1912),右圖是弟弟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1871-1948)。

圖22.  萊特兄弟的雕像

這兄弟倆貌不驚人,也不是出自“東西兩佛”(哈佛和斯坦福),隻是修理自行車的工人。可是他們不滿足於在地麵上騎車飛奔,騎著騎著,越騎越快,最後真的飛上了天。然而,他們的發明卻改變了曆史,也改變了世界,是人類踏出通往太空的第一步。

俄亥俄州這個別稱也來之不易,北卡羅來納州一直與其相爭。因為萊特兄弟第一次試飛成功是在北卡海邊完成的。官司一直打到美國眾議院,最後投票表決,俄亥俄州贏得了“航空誕生地”。北卡的“第一個飛上天”也被默認。兩家別搶了,都給派糖吃,不過這兩個別稱也都符合事實。

前麵都講俄亥俄州的別稱“航空誕生地”。下麵講俄亥俄州地理概貌和簡明曆史。本州的東麵是賓西法尼亞州,東南麵是西弗吉尼亞州,南麵是肯塔基州,西麵是印第安納州,北麵是密西根州和伊利湖。俄亥俄河是本州與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亞州的邊界線。

下麵是俄亥俄州的地圖。

圖23. 俄亥俄州(Ohio,OH)的地圖

本州地理樣貌分為三個區域。第一個是東部阿帕拉契亞高原,北邊比較平坦,南邊有陡峭的山脊和幽深的峽穀。第二個是中西部中央低地,是平緩的丘陵和平原,土壤肥沃適合農牧業。第三個是中南部內陸低高原,有深穀陡崖和洞穴。南邊的俄亥俄河既是水運交通線,又是休閑度假區。

18世紀中葉,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爭奪此而地打了許多年,後來法國人退出,英國人獨占了這個地區。獨立戰爭之後,英國人把它交給美國。以後的一些年,美國軍隊與印第安人發生了許多次流血戰爭。1794年,失敗的印第安人被迫進入保留地,後來保留地也沒有了,印第安人分散了。

1803年3月1日,俄亥俄批準了聯邦憲法,成為美國的第17個州。前麵的本州車牌已經明確指出:2003年是俄亥俄建州200周年。首府最先在吉利科特(Chillicothe),然後在紮奈斯維爾(Zanesville),最後在1816年,遷到了現在的哥倫布(Columbus)。

1825年,伊利運河開通,本州的經濟開始繁榮。大量新移民蜂擁而至,多數移民來自新英格蘭和南方各州,也有的來自德國和愛爾蘭。1861-1865年的南北戰爭,俄亥俄州派兵參加北方軍團,還出現了兩位出色的將軍:格蘭特(Grant)和謝爾曼(Sherman)。

人們談到俄亥俄時,會聯想到三個大寫字母C,三個最大城市:哥倫布(Columbus),克利夫蘭(Cleveland)和辛辛那提(Cincinnati)。哥倫布是俄亥俄州的首府,位於本州的地理中心。2012年6月6日,我來到哥倫布(Columbus)參觀俄亥俄州議會大樓(Ohio State House)。

雖然是下午4點多了,但仍然藍天白雲,陽光明亮,於是在樓前拍了一張照片。由於馬路對麵有高層建築,造成了大樓正麵有陰影。但圓形樓頂依然清晰可見,據說是希臘複興風格經典建築,其特點是具有高度的對稱性。

下圖是哥倫布的“俄亥俄州議會大樓”。

圖24.  哥倫布的“俄亥俄州議會大樓”

克利夫蘭(Cleveland)在本州東北部。2003年10月20-23日,我去參加一個學術會議,地點在 “俄亥俄航空航天研究所”(Ohio Aeronautical & Space Institute)。我有一個原中國科技大學的同事在那裏工作,我去拜訪了他。時過十七八年,各自經曆不同,談起來自然不勝感歎。

下圖是我在研究所會議大樓外麵的留影。

圖25. 我在研究所會議大樓外麵的留影

辛辛那提(Cincinnati)位於本州的西南部,與哥倫布(Columbus)和克利夫蘭(Cleveland),恰好構成本州的對角線。2012年6月5日,我到辛辛那提參觀第27任總統(1909-1913)威廉-塔夫脫(William Taft,1857-1930)出生地的故居。

下圖是出生地“塔夫脫國家曆史遺址”(William Taft National Historic Site)的指示牌。

圖26.  “威廉-塔夫脫國家曆史遺址”的指示牌

談到總統,最令俄亥俄人驕傲的是本州出了八位美國總統,現將他們的紀念地簡要地羅列如下:第一位是第18任總統(1869-1877)格蘭特(Grant,1822-1885),出生在西南部小鎮“快樂點”(Point Pleasant),死後葬在紐約(New York City)。

2012年6月6日,我來到“快樂點”參觀“格蘭特出生地”(Ulysses Grant Birthplace)。下圖是他出生的房屋,看起來的確是一位出身貧寒的“小木屋”總統。

圖27.  格蘭特總統的出生的“小木屋”

第二位是第19任總統(1877-1881)海斯(Rutherford Hayes,1822-1893),出生在伊利湖南邊的小城弗萊蒙特(Fremont),死後也葬在了那裏。現在那裏建立了“海斯總統中心”(Hayes Presidential Center),2012年6月3日,我曾經參觀過這個景點。

下圖是在“海斯總統中心”裏海斯總統的石膏像。

圖28.  海斯總統的石膏像

第三位是第20任總統(1881-1881)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1831-1881),他出生在伊利湖東部的小城門托爾(Mentor),那裏有“加菲爾德國家曆史遺址”(Garfield National Historic Site)。他的陵寢在克利夫蘭的“湖景公墓”(Lakeview Cemetery)。

2012年6月9日,我參觀了這兩個地方。出生地的故居很一般,死後的陵墓卻很有氣魄。下圖是 “加菲爾德國家曆史遺址”的指示牌,再下圖是“湖景公墓“裏的加菲爾德陵墓。

圖29.  “加菲爾德國家曆史遺址”的指示牌

圖30.  “湖景公墓”裏的加菲爾德陵墓

第四位是第23任總統(1889-1893)本傑明-哈裏森(Benjamin Harrison,1833-1901),出生在本州西南角的“北灣鎮”(North Bend),之後隨家遷到印第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他在那裏從政,後來當選為總統,死後也葬在那裏。

第五位是第25任總統(1897-1901)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1843-1901),出生在東北部的小城奈爾斯(Niles),那裏有他的故居博物館。“麥金利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的陵墓,都在中東部的小城坎通(Canton)。2012年6月8日,我造訪了奈爾斯和坎通這兩個小城。

下圖是奈爾斯的“麥金利總統故居博物館”,再下圖是坎通的“麥金利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

圖31.  奈爾斯的“麥金利總統故居博物館”

圖32.  坎通的“麥金利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

第六位是第27任美國總統(1909-1913)塔夫脫(William Taft,1857-1930),出生在他的家鄉辛辛那提,死後葬在首都華盛頓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前麵已經提到過。2012年6月5日,我曾經到那裏去參觀。

第七位是第29任總統(1921-1923)哈定(Warren Harding,1891-1921),出生在他的家鄉小城麥瑞因(Marion),死後也葬在那裏。2012年6月7日,我曾經參觀“沃倫-哈定博物館”(Museum of Warren Harding)。下圖是麥瑞因的“沃倫-哈定博物館”。

圖33.  麥瑞因的“沃倫-哈定博物館”

第八位是第9任總統(1841-1841)威廉-亨利-哈裏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1773-1841),他雖然出生在別的州,但是舉家遷到本州的“北灣鎮”(North Bend)。他在本州從軍從政後,直到當選為總統,死後也葬在這裏。他是第23任總統本傑明-哈裏森的祖父。

唯一可以與俄亥俄州相比的是弗吉尼亞州,也出了八位總統。然而那裏的八位總統,都是貨真價實出生在弗吉尼亞的貴族。這裏所謂的貴族,是指早期殖民地的莊園主,以區別後來在小木屋裏出生的拓荒者。如此看來,哈裏森爺孫給俄亥俄州打了折扣,該州是屈居於弗吉尼亞州之下了。

現在我們回到俄亥俄州的“航空故事”。2012年6月4日,我在代頓市逗留了一整天,除了參觀“代頓航空遺產國家曆史公園”,還參觀了“美國空軍博物館”(US Air Force Museum)。下圖是我在“美國空軍博物館紀念園區”的留影。

圖34. 我在“美國空軍博物館紀念園區”的留影

美國空軍博物館裏麵,陳列著360多架航空航天飛行器。有一個總統座機的專門展廳,包括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和約翰遜的座機。我還跟隨導遊參觀了博物館外幾架飛機的內部設置。包括戰鬥機,轟炸機和運輸機。下麵的兩圖分別是館內和館外的兩架飛機。

圖35.  “美國空軍博物館”內的一架飛機

圖36.  “美國空軍博物館”外的一架飛機

俄亥俄州不僅是“航空誕生地”,還是“航空展覽地”。本州 I-75號公路第111號出口處西邊,有個小城“瓦帕科奈塔”(Wapakoneta),小城是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的家鄉。小城裏有個“阿姆斯特朗航空與太空博物館”(Armstrong Air & Space Museum)。

1969年7月20日,他乘坐的阿波羅11號(Apollo 11),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2013年6月20日,我去參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可惜他剛剛離世。下圖是“阿姆斯特朗航空與太空博物館”的大門。

圖37.  “阿姆斯特朗航空與太空博物館”的大門

在這個航空航天博物館裏,我了解到很多宇航員的故事。第一個是約翰-葛倫(John Glenn)。1962年2月20日,他在佛羅裏達的“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由火箭發射升空,操縱著太空船友誼7號,成功地進入地球軌道。

當時的美國太空計劃正需要一個領頭先鋒,葛倫就是時勢造就出來的英雄。36年後的1998年,葛倫乘坐發現號太空船再度升空,成了年齡最大的現役宇航員。他退役後,還當選過多年的聯邦參議員。活到2015年95歲才安詳離世。下圖是宇航員約翰-葛倫的展示板。

圖38.  宇航員約翰-葛倫的展示板

美國國家公園局在他的家鄉,本州東南部的小城“新康科德”(New Concord),開辟了“約翰-和安妮-葛倫曆史紀念遺址”(John & Annie Glenn Historic Site)。由於位置略顯偏遠,我一直無緣造訪,將來如有機會絕不錯過。

另一個是較年輕的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博物館內陳列著他曾經穿過的太空服和用過的物品。在一張照片的說明書上還特別強調,他是左腳先著“地”,當然不地球的“地”。下圖是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的展示板。

圖39.  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的展示板

第三個是女宇航員朱迪斯-瑞斯尼克(Judith Resink),1986年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時犧牲的烈士,她的照片和事跡也排在展示板上。我的一個同事與她是同學,聽說她出事,悲痛不已。給我們講了一些她的往事,我們聽了也感到很沉痛。下圖是女宇航員朱迪斯-瑞斯尼克的展示板。

圖40.  女宇航員朱迪-瑞斯尼克展示板

我是學航空航天的,在航空概論的課堂上,老師告訴我們說,是俄國人茹可夫斯基(Jukowski)第一個發明飛機的,俄文教科書也是這樣寫的。但英文參考書卻不一樣,說第一個發明飛機的是美國的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

當時正值冷戰(Cold War)時期,美蘇兩國爭霸,都想爭世界第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種國際官司可不像州際官司那樣打,可以由上麵裁決。怎麽打?隻有靠實力。1961年,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Gagarin),乘坐宇宙飛船東方號(Vostok)飛上了天。

後來又出現了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女宇航員,下圖是女宇航員瓦蓮金娜-泰萊什科娃。

圖41.  前蘇聯女宇航員瓦蓮金娜-泰萊什科娃

這可急壞了美國人,肯尼迪總統馬上下令啟動龐大的太空計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終於讓約翰-葛倫1962年成功地飛上了地球軌道,總算為美國扳回了一局。後來在蘇東波之後,前蘇聯解體,俄羅斯淪為二流國家,肚皮都添不飽,哪裏還有力氣去爭什麽第一第二?

本州還有一個“庫亞霍加河穀國家公園”(Cuyahoga Valley National Park),在克利夫蘭南麵的不遠處。公園裏的河流林木和濕地構成了自然美景,是本州人和外來人休閑娛樂的好地方。2010年7月25日,我來到這個公園遊覽半天。下圖是我在公園指示牌前的留影。

圖42.  我在“庫亞霍加河穀國家公園”指示牌前的留影

公園內有一列貫通南北的火車,到站一停,跳下來一群騎自行車的年輕人。他們隨時上下,到某個地段騎車健身。真羨慕他們這麽年輕充滿活力,下圖是一大群騎自行車的年輕人。

圖43.  從車上跳下來一大群騎自行車的年輕人

在本州的伊利湖裏,有個小島“放進海灣裏”(Put-in-Bay),要坐20分鍾渡輪才能到達。島上有個“佩裏勝利與國際和平紀念塔”(Perry Victory & International Peace Memorial)。這是一座高塔,為的是紀念在1812年戰爭中,美英海軍在激戰後一次成功的和平談判。

下圖是“佩裏勝利與國際和平紀念塔”的指示牌,再下圖是“佩裏勝利與國際和平紀念塔”的近景。

圖44.  “佩裏勝利與國際和平紀念塔”的指示牌

圖44.  “佩裏勝利與國際和平紀念塔”的指示牌

2010年7月26日,我曾經乘船過去參觀。但因內部整修而不能登塔,隻好在外麵照個像。從碼頭到高塔有一段距離,可以租用自行車或“高爾夫”小車前往。本人對這種貴族遊戲的玩意兒一向不甚在行,不過還是試了試,果然得很不順手,換了自行車就自在多了,卻花了雙份租車費。

本州也有一些地下溶洞,位於前麵所述的“內陸低高原”。2012年9月17日,我曾參觀一個,叫“俄亥俄溶洞”(Ohio Caverns)。麵對著這個絢麗多彩的地下奇觀,在彩色燈光照射之下,花花綠綠,五彩繽紛,令人驚豔,頗為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圖是溶洞內的一景。

圖46.  “俄亥俄溶洞”內的一景

本州文化教育事業很發達,在三個大寫字母C的城市中,各有一所著名大學:哥倫布的“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辛辛那提的“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克利夫蘭的“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第18州: 路易斯安納(Louisiana,LA)

路易斯安納州的車牌上寫著它的別稱,“河口州”(Bayou State)。

圖47. 路易斯安納:河口洲

為什麽叫“河口州”呢?請看路易斯安納州的地圖,有點像一個腳尖朝東的大靴子,一腳踏進墨西哥灣的淺水區,引起水花四濺。靴子的腳尖和腳掌都很破爛,因為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不是通常的三角洲衝積平原,而是有著數不清的島嶼,半島,湖泊,海灣,沙灘和峭壁的複雜地形。

路易斯安納州外海的海底有石油和天然氣,岸邊的造船業和海運業,漁民的捕魚業,全靠大海。所以本州這個靠大海的別稱“河口州”恰如其分。下麵是路易斯安納州的地圖。

圖48. 路易斯安納州(Louisiana,LA)的地圖

但是,靠海吃海的同時,也深受其害。沿海的沼澤地裏有大量的蚊蟲,帶來了許多疾病。例如1853年的黃熱病(Yellow Fever),僅新奧爾良就死了12000多人。2005年的卡翠娜颶風(Katrina Hurricane),幾乎摧毀了整個新奧爾良。

路易斯安納州的北麵是阿肯色州,邊界是直線。東麵是密西西比州。東南麵和南麵是墨西哥灣。西麵是德克薩斯州,邊界的形狀比較複雜。北部是一小段直線,中部和南部是河流湖泊。本州的首府是巴吞魯日(Baton Rouge),最大的城市是新奧爾良(New Orleans)。

路易斯安納州的整州地勢是低矮的海岸平原,平均海拔隻有100英尺。新奧爾良的很多地方甚至低於海平麵,是全國第二低的地區,僅次於加裏福尼亞州的死穀(Death Valley)。本州屬於亞熱帶的濕熱氣候,夏天平均氣溫高達華氏90度,冬天氣候溫和,很少下雪。

1541年,西班牙的赫爾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曾經來到過此地,但沒有停留很久。1682年,法國探險家拉薩爾(La Salle)航行進入密西西比河,宣稱整個河穀地區為法屬,並以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1643-1715)之名,命名此地為路易斯安納(Louisiana)。

1762年,法王路易十五(Louis XV,1715-1774)把此地贈送給其表弟,西班牙國王查理三世(Charles III,1759-1788)。1800年,法國皇帝拿破倫(Napoleon)又重新收回來。1803年,傑斐遜總統派人與拿破倫談判。買下80多萬平方英裏的土地,即著名的“路易斯安納購買”。

這次購買的土地不局限於現在的路易斯安納州,而是密西西比河和密蘇裏河流域的廣大地區。這是世界上最大最便宜的土地交易,平均每公頃隻花三分錢,國土麵積卻在一夜之間翻了一倍。1812年4月30日,路易斯安納成為美國的第18個州,首府是巴吞魯日(Baton Rouge)。

2010年12月28日,我駕車來到巴吞魯日去參觀“路易斯安納州議會大廈”(Louisiana State Capitol)。當時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找好位置在大樓前拍下了一張照片。下圖是我在“路易斯安納州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圖49.  我在“路易斯安納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路易斯安納州的議會大廈很特別,不是像許多州議會大廈都有標誌性的圓頂,而是像紐約帝國大廈那樣的摩天大樓。大樓共有34層,450英尺高,是美國各州議會大樓中最高的一個。在350英尺高的第27層上有一個瞭望台,可以俯瞰巴吞魯日全城和西邊的密西西比河。

在上圖的右方,有一個雕像站在大理石基座上,麵對著大樓。這人就是本州的傳奇人物“灰狼”(Huey Long)。這位“狼”先生是美國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州長。他力排眾議,提出建造新政府大樓的方案,並說服立法院議員投票獲得通過預算, 1932年建成了這座大樓。

從此他的聲望也達到頂峰,廣受民眾愛戴。但也遭到政敵嫉恨,三年後被人打死在州長辦公室。為了紀念他對本州的傑出貢獻,他的陵墓被安放在大樓前麵,旁邊還聳立他的塑像。我花了一整個上午參觀大樓,還登上瞭望台俯瞰四周的景色。下麵的兩圖是我在大樓頂上拍攝的照片。

圖50.  我在州議會大廈頂上俯看巴吞魯日市區

圖51.  我在州議會大廈頂上俯看密西西比河

另外,在密西西比河的岸邊,有個“戰爭紀念博物館”,其中的“紀德艦”停泊在密西西比河的岸邊。這是一個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驅逐艦,可以上去參觀,我也就不客氣地上去參觀了,下圖是“紀德艦”(USS KIDD)。

圖52.  密西西比河岸邊的紀德艦

“戰爭博物館”門外吊起了兩架飛機,其中的一架是中國人所熟悉的“飛虎隊”(Flying Tiger)戰鬥機,畫著兩排凶猛的白牙齒。旁邊還有“飛虎隊長”陳納德將軍(General Chennault)的站立像。下圖是飛虎隊戰鬥機,再下圖是陳納德將軍的站立像。

圖53.  戰爭博物館門外的“飛虎隊”戰鬥機

圖54.  “飛虎隊長”陳納德將軍的站立像

2010年12月27日,我到新奧爾良參觀遊覽,主要地點是市中心的法蘭西地區。這裏的建築都帶法蘭西風味。尤其是“聖路易大教堂”(St. Louis Cathedral),白色的教堂,均勻對稱,一大兩小的三個黑色尖頂,直指蒼穹,是新奧爾良最受遊客喜愛的景點之一。

在“聖路易大教堂”北麵的“傑克遜廣場”(Jackson Square)中央,矗立著傑克遜將軍的騎馬青銅雕像,展現出他獨特的“躍馬揚帽”的威武雄姿。下圖是我在“聖路易大教堂”前的留影,再下圖是安德魯-傑克遜將軍騎馬的青銅雕像。

圖55.  我在“聖路易大教堂”前的留影

圖56.  安德魯-傑克遜將軍的騎馬像

1812年戰爭後期的1815年,安德魯-傑克遜將軍(Gen. Andrew Jackson),率領抗英軍在新奧爾良大敗英軍,從而保衛了美國的主權獨立。他也成了衛國戰爭中的英雄。在1828年的大選中,脫穎而出,當選為第7任美國總統(1829-1837)。

新奧爾良不僅是棉花和其它農作物的進出港口,也是南方最大的奴隸買賣市場。林肯總統就是親眼目睹了這種極不人道的市場交易,因而極力主張廢除奴隸製度。內戰時期,該州加入了南方,但新奧爾良地區卻控製在北方手裏。北方的海上封鎖更使該州經濟頻臨崩潰,戰後才逐漸恢複。

十八世紀,說法語的加拿大阿卡迪亞人(Acadian),被英國人趕出來遷居到此地,也把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化帶了過來。居住在本州西南部的這些人,仍然自稱是阿卡迪亞人。但居住在其他地區的後代,不知出於什麽原因,卻自稱為卡洪人(Cajun),風俗文化卻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改變。

法蘭西地區有一個“法蘭西市場”,有叫賣的商家小販,有雜耍的街頭藝人,再加上我們這些外來的遊客,人頭攢動,熙熙嚷嚷,熱鬧得很。在一個拐角處,還看到一個貼金的“聖女貞德”的騎馬像,她騎著高頭大馬,左手握韁,右手持旗,昂首挺胸,英姿颯爽。

下圖是新奧爾良的“法蘭西市場”(French Market),再下圖是新奧爾良的“聖女貞德”(Joan of Arc)騎馬像。

圖57.  新奧爾良的“法蘭西市場”

圖58.  新奧爾良的“聖女貞德”騎馬像

另外,我還參觀了“新奧爾良藝術博物館”(New Orleans Museum of Art),特別對它附屬的“雕像花園”(Sculpture Garden)印象深刻。作品都是用樹根,鐵皮,塑料等便宜材料製成,有的形象逼真,有的幽默誇張,充分顯示出藝術家們的豐富想象力。

下麵的兩個圖是其中的例子。

圖59.  新奧爾良藝術博物館的雕像

圖60.  新奧爾良藝術博物館的雕像

在新奧爾良,爵士樂(Jazz)是個時尚,想避都避不開,街頭巷尾到處都有街頭藝人敲打吹奏,神情十分投入的。從資料上看,還有一個“新奧爾良爵士樂國家曆史公園”(New Orleans Jazz National Historic Park)。本人對狂躁型音樂,患有頭痛過敏心律過動症,從不敢光臨。

在新奧爾良,還有一個法蘭西文化遺產特有形式的“狂歡節”,法文叫(Mardi Gras),意思是“胖星期二”(Fat Tuesday)。這是一個從18世紀就有的節日,既使卡翠娜颶風來襲,也照樣慶祝不誤,正如有人所說,這種狂歡節是新奧爾良人的靈魂。

我來到此城時不是節日期,但是從小冊子上麵看到的照片,感覺化妝有點怪模怪樣,不太可愛。它的遊行與迪士尼樂園的“獅子王”遊行相比,差得遠了。這是我個人的感受,讀者如有機會,自可去親身體驗,不必為我的偏好所左右。

從新奧爾良到巴吞魯日有好幾條路可走,I-10號公路最近,隻需要一個多小時。但我看到地圖上有一個跨湖大橋,想體驗一下,就選擇了這條路。大橋的正式名稱是“潘恰特蘭湖堤道”(Causeway of Lake Pontchartrain)。

這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湖公路大橋,有24英裏長。我第一次來不敢開得太快,由南向北開大約40多分鍾才通過。下圖是“潘恰特蘭湖”的衛星照片,湖中間的一條豎線是跨湖大橋,再下圖是垮湖大橋的南入口。

圖61.  “潘恰特蘭湖” 的衛星照片

圖62.  “潘恰特蘭湖堤道”的南入口

第19州: 印地安納(Indian,IN)

印地安納州的車牌上寫著它的別稱,“美國的十字路口”(Crossroads of America)。

圖63.  印地安納:美國的十字路口

為什麽叫“美國的十字路口”呢?因為橫跨美國的高速公路幹線有好幾條都通過此州。東西方向的有 I-94,I-80/90,I-74,I-70和I-64。南北方向的有 I-65和 I-69。無論是東西方向,還是南北方向,印第安納州都提供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下圖是印地安納州的地圖。

圖64.  印第安納州(Indiana,IN)的地圖

印第安納州的地圖像一個豎立的長方形。東麵是俄亥俄州。南麵是肯塔基州,但是邊界彎彎曲曲不太整齊,那是該州與肯塔基州分界的俄亥俄河。西麵是伊利諾伊州,西南角的邊界也彎彎曲曲不太整齊,那是該州與伊利諾伊州分界的瓦巴什河。北麵的西段是密西根湖,東段是密西根州。

印第安納州的地圖像一個豎立的長方形。東麵是俄亥俄州。南麵是肯塔基州,但是邊界彎彎曲曲不太整齊,那是該州與肯塔基州分界的俄亥俄河。西麵是伊利諾伊州,西南角的邊界也彎彎曲曲不太整齊,那是該州與伊利諾伊州分界的瓦巴什河。北麵的西段是密西根湖,東段是密西根州。

印第安納州的地理樣貌可以分為三個區域。第一個是北部大湖區,由於古代冰川的侵蝕,這裏有眾多的沼澤,濕地,溪流,小湖和森林。本州的主要工業,就在這個地區。第二個是中央平原,平緩的丘陵和肥沃的土壤,是本州農業的核心地帶。主要的農產品有玉米,大豆,疏菜和水菓。

第三個是南部山區和低地,有崎嶇的山巒和森林,還有許多小溪,沉坑和溶洞。全州地勢向西南傾斜,大河小溪都流向西南,匯入瓦巴什河,瓦巴什河又注入俄亥俄河向西流去。該州西北部的密西根湖邊上,由於西北風把黃沙吹到此處並積累成堆,形成許多沙丘。

沙丘再加上沼澤,濕地和小湖,是個很好的旅遊風景區。目前開辟為“印第安納沙丘國家湖岸”(Indiana Dunes National Lakeshore)。2010年6月6日,我曾經到過這裏遊覽觀光。下圖是這個景區的指示牌,再下圖是“印第安納沙丘國家湖岸”的遊客。

圖65.  “印第安納沙丘國家湖岸”的指示牌

圖66.  “印第安納沙丘國家湖岸”的遊客

1679年,法國探險家拉薩爾(La Salle)曾經來到過這裏,並且宣布此地為法屬領地。1763年,法國人放棄了此地給英國人。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後,印第安納被美國劃歸為西北領地,後來因為西北領地太大而分成了幾個小的。

1800年,威廉-亨利-哈裏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1773-1841)被任命為印第安納領地的總督,後來他當選為第九任美國總統(1841-1841),下圖是印第安納領地總督威廉-亨利-哈裏森。

圖67.  印第安納領地總督威廉-亨利-哈裏森

這個地區自從獨立戰爭以來,美國人與印第安人的衝突就不斷。尤其是英美之間的1812年戰爭,印第安人甚至幫助英國人。直到1815年,英國人戰敗撤離而去,印第安人被趕到了指定的地區,與印第安人的衝突才停止。1816年12月11日,印第安納成為美國的第19個州。

自從印第安納加入聯邦之後,大量的拓荒者蜂擁而來,這個期間印第安納州的經濟發展得很快,修建了很多公路。再加上運河的開通,水路可以直達大湖區。鐵路也已經開始修建,發達的交通也帶動了本州工農業的發展。

內戰時期,印第安納州加入北方,派兵參加作戰。南方的奴隸因不堪被虐待而逃亡到北方,其中著名的“地下鐵路”就是通向印第安納的。在大蕭條年代,本州與全國一樣經濟低迷,但是兩次世界大戰也刺激了經濟的恢複。近年來,本州的工業和農業都得到了平衡的發展。

由於印第安納州是“美國的十字路口”,所以我曾多次經過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但是大多數隻是路過,停留兩三個小時,在熱鬧的地方照照相而已。2011年1月1日是新年,是我在美國南部各州之行的最後一天,我打算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好好遊覽一番。

這天一大清早,我就來到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參觀“印第安納州議會大廈”(Indiana State Capitol)。大廈是個帶有圓屋頂的石灰石建築物,內部設置與其它州差不多,有參眾兩院的會議廳,州長辦公室等。

特殊的是,1865年4月30日,裝有林肯總統遺體的專列在此停留過一天,以供民眾瞻仰。據說有5萬多人參加了這一活動。2011年1月1日這天雖然天氣很冷,陽光也不太強,但是路上的車輛比較少,所以我抓緊時間,拍下了一張照片。

下圖是我在“印第安納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圖68.  我在“印第安納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市中心,有一個南北方向長達七八個街區的紀念性建築群,在這個建築群街區的最南麵,是第23任美國總統本傑明-哈裏森(Benjamin Harrison)的站立像。下圖是本傑明-哈裏森總統的站立像。

圖69.  本傑明-哈裏森總統的站立像

再由南向北有:印第安納世界戰爭紀念地(Indiana World War Memorial),越戰與韓戰紀念地(Vietnam & Korean Wars Memorial),第二次世界大戰紀念地(WW II Memorial),美國軍團全國總部(American Legion National HQ),最後一個是中央圖書館(Central Library)。

下麵的四張圖是這些建築物的照片。

圖70.  印第安納世界戰爭紀念地

圖71.  越戰與韓戰紀念地

圖72.  第二次世界大戰紀念地

圖73.  印第安納波利斯中央圖書館

在這個紀念性建築群街區的西邊,還有一個很漂亮的蘇格蘭大教堂。

圖74.  建築群西邊的蘇格蘭大教堂

從州議會大廈向西的不遠處,是“印第安納州立博物館”(Indiana State Museum)。這是個集自然曆史,地理朔源與文化發展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館裏麵有好幾個展廳,有油畫,草圖,雕塑和裝潢藝術品。還有一個巨大的鍾擺在塔樓裏,記錄著地球自轉的過程。

2011年8月27日,我來到這個博物館入內參觀。在館內逗留了好幾個小時,還在裏麵的IMAX-3D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下圖是“印第安納州立博物館”的大門。

圖75.  “印第安納州立博物館”的大門

印第安納州的第一名人是第23任美國總統(1889-1893)本傑明-哈裏森(Benjamin Harrison,1883-1901)。他雖然不是出生在本州,但是從21歲就遷到印第安納波利斯,開始是執業律師,後來從軍從政,直至當選總統。離職後又回來了,死後也葬在了這裏,被視為本州的總統。

但是印第安納人很謙虛,隻是說本州是副總統的母親(Mother of Vice Presidents),並開列出五個人的名單。我在州議會大廈的山坡上看到的好幾個雕像都是副總統。美國的總統大權獨攬,副總統隻是禮儀性的儲位,很少能得到如此待遇,印第安納州與其它州很不同。

哈裏森總統的故居(Home of President Benjamin Harrison)在城北,離市中心不太遠,是一座維多利亞式的莊園。哈裏森從這個莊園裏開始競選總統,曾經在門前麵對著三十多萬支持者發表講演。2012年7月19日上午,我曾經到過這裏參觀訪問。下圖是哈裏森總統的故居。

圖76.  哈裏森總統的故居

哈裏森總統出身於名門世家,父親是兩任國會議員,祖父是第一任印第安納領地總督,曾祖父是獨立宣言的簽名者之一。他的夫人是牛津女子學院的畢業生,學習美術和音樂。從畫像上來看,一副端莊典雅雍容華貴的淑女模樣,他們在這裏生下子女各一。

原配夫人去世後,從外地續娶了第二任夫人,也生了一個女兒。但是我在導遊老太太的介紹中,聽得出她很敬佩哈裏森的原配夫人,對第二位夫人卻頗有微詞。看起來,人不親鄉土親的觀念,在美國也不乏其人。

 

哈裏森總統去世後,葬在本市北郊的“皇冠山公墓”(Crown Hill Cemetery)。我於同一天下午也去了這個墓地。看到了他的陵寢,旁邊還有他的兩任夫人和孩子。在同一個公墓裏,我還看到幾位副總統的陵墓,墓碑都很大氣。看來本州對副總統的尊崇,由來有自,從生到死。

在印第安納州南部的“林肯城”(Lincoln City)附近,有一個很重要的景點“林肯青少年時期國家紀念地”(Lincoln Boyhood National Memorial)。這是林肯渡過青少年的地方,從7歲到21歲,然後隨家搬到伊利諾伊州。

下圖是我在“林肯青少年時期國家紀念地”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圖是“林肯青少年時期國家紀念地”裏的林肯故居。

圖77.  我在“林肯青少年國家紀念地”指示牌前的留影

圖78.  “林肯青少年國家紀念地”裏的林肯故居

2012年7月21日,我來到“林肯青少年時期國家紀念地”參觀遊覽。在紀念地的訪客中心前,有一個弧形大理石牆,牆上有四組浮雕,代表他四個時期的經曆:肯塔基出生,印第安納成長,伊利諾伊從政,首都華盛頓當總統。

1816年,他的父母從肯塔基州搬到這裏,並且開辟了一個農場。林肯的母親和姐姐都死在這裏,所以還有她們的墓地。看到“林肯青少年時期國家紀念地”裏的林肯故居,林肯的“小木屋”(Cabin)出身,的確名副其實。

由於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密蘇裏州的聖路易斯,所以我決定在路過印第安納小城“埃文斯維爾”(Evansville)停留一晚。第二天進城一看,出乎意料地發現,小城的故事還挺多。原來在蒸汽輪船的時代,這裏是本州繁忙的內河水運港口,所以有許多曆史性的地標。

“埃文斯維爾”的政府辦公大樓,郡法院,市政廳,郵政局和圖書館,都是古色古香的花崗岩或大理石建築。下圖是“埃文斯維爾”的市政廳,再下圖是“埃文斯維爾”的公共圖書館,第三圖是中國傳統寶塔式(Pagoda)模樣的“埃文斯維爾”訪客中心。

圖79.  埃文斯維爾市政廳

圖80. 埃文斯維爾公共圖書館

圖81.  埃文斯維爾訪客中心

在文化教育方麵,印第安納州有幾個比較出名的大學:“布魯明頓”(Bloomington)的“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南灣鎮”(South Bend)的“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西拉法葉特”(West Lafayette)的“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

本人曾經在國內外大學工作多年,所以每到一處,總會到當地著名大學的校園看一看。下圖是南灣鎮“聖母大學”的指示牌,再下圖是布魯明頓“印第安納大學”的體育場。

圖82.  南灣鎮“聖母大學”的指示牌

圖83.  布魯明頓“印第安納大學”的體育場

第20州: 密西西比(Mississippi,MS)

密西西比州的車牌上寫著它的別稱,“木蘭花州”(The Magnolia State)。 

圖84.  密西西比州:木蘭花州

密西西比州的別稱是“木蘭花州”,因為該州盛產木蘭花(Magnolia)。木蘭花樹可高達5米,花朵開放之時,傲立枝頭,純白聖潔。木蘭花樹是先開花,花謝後才長葉,因此木蘭花盛開時,滿樹皆白,毫無雜色,讓人陡生敬仰之感。蘭花代表高尚的靈魂,下圖是盛開的木蘭花。

圖85.  盛開的木蘭花

該州的正式名稱“密西西比”(Mississippi),源自北美印第安語,意思是“大河”(Great River)。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最長的河流,也是北美最廣的水係,流域麵積達到300萬平方公裏。源頭在明尼蘇達州,流經中央大平原,向南注入墨西哥灣,全長6020公裏,居世界第4位。

密西西比河支流眾多,美國人尊稱“老人河”。與非洲尼羅河,南美洲亞馬遜河和中國長江合稱世界四大長河。密西西比河的集水範圍是美國中西部的分界,其流域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 “密西西比”的“大河”之稱,的確名副其實。下圖是密西西比河的河道流域及主要支流。

圖86. 密西西比河的河道流域及主要支流

密西西比州的北麵是田納西州,以北緯35度線為界。東麵是阿拉巴馬州,邊界是折線。南麵的東段是墨西哥灣,西段是路易斯安納州。西麵的南段還是路易斯安納州,北段是阿肯色州。該州西部與路易斯安納州和阿肯色州的邊界是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蜿蜒曲折的河道把邊界切割成許多齒痕,有十幾個地方還被切斷,形成許多“牛軛”(Oxbow)形狀的小湖。下麵是密西西比州的地圖。

圖87. 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MS)的地圖

密西西比州是典型的“深南州”(Deep South),其特點是低矮肥沃的平原和起伏平緩的丘陵,平均海拔隻有300多英尺。豐沛的雨量和肥沃的土壤,有益於農作物的生長,特別是棉花。另外本州還有海產,石油,天然氣,旅遊等資源。

然而,本州在享受這些江河湖海恩惠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第一是江河泛濫,第二是海岸颶風。1927年的密西西比河洪水泛濫,造成了本州27000多平方英裏的災區。2005年的卡翠娜颶風(Katrina Hurricane),橫掃本州沿海地區,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1540年,西班牙人赫爾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來到過密西西比河流域。1699年,法國人在“大洋泉”(Ocean Springs)建立了第一個要塞和居民點。後來,英國人控製了此地, 1783年,英國人把此地交給了獨立後的美國。但是西班牙人不甘心,仍然企圖奪回。

以後的許多年,歐洲人,美國人,還有當地的印第安人,不斷地互相攻打,又不斷地互相貿易。1798年,美國在這裏設置密西西比領地。1817年12月10日,密西西比批準聯邦憲法,成為美國的第20個州,首府設在傑克遜(Jackson)。

1830年代,當美國人發現這裏種植棉花的潛力時,就開始大量移民,很快就建立起了龐大的棉花種植園帝國。種植,加工,出售棉花製品。讓那些白人種植園主過著帝王般的豪華生活,而黑人則淪為他們的奴隸。到1860年為止,全州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是黑人。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時,該州脫離美國,緊跟著南卡羅萊納州,成為加入南方聯盟的第二個州。不僅派出大量的軍隊參加戰鬥,而且還出現了一個南方聯盟(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的總統傑斐遜-戴維斯(Jefferson Davis)。

內戰中本州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發生在本州的大小戰役有700多次,25000多名士兵喪失性命,首府傑克遜被大火焚燒過三次。1863年,在密西西比河邊的小城維克斯堡,曾發生過圍城戰役,附近的公墓裏埋葬著雙方上萬名陣亡的將士。

內戰後是本州最艱難的年代,貧窮落後和種族對立是最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在經濟上,由於黑奴的解放,靠棉花種植園和廉價勞動力而發財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黑白種族對立嚴重地影響著本州的發展,那時的密西西比成了全國最窮的州。

沿著墨西哥灣的海岸,包括密西西比州,美國國家公園局設置了“海灣島嶼國家海岸”(Gulf Islands National Seashore)。雖然有颶風的威脅,但是本州沿海的藍天,綠樹,碧海,黃沙,仍然吸引著無數遊人前來觀光遊覽和度假消費。

2010年12月26日,我曾沿著US-90號公路,由東向西駕車走過一遍。下圖是密西西比州的入口指示牌,再下圖是我在“海灣島嶼國家海岸”指示牌前麵的留影。

圖88.  密西西比州的入口指示牌

圖89. 我在“海灣島嶼國家海岸”指示牌前麵的留影

為了發展本州的經濟,除了傳統的農業,林業和捕魚業之外,賭博也立法通過了,沿海的博彩業蓬蓬勃勃地發展了起來。本州博彩業一度達到全國第二,僅次於內華達州。沿著US-90號公路,有許多賭場旅館和別墅。雖然是冬天,還是熙熙嚷嚷,人頭攢動,非常熱鬧。

在這個地區的中心小城“比洛克西”(Biloxi),有一個南方聯盟總統戴維斯的故居(Home of Jefferson Davis)。傑斐遜-戴維斯(Jefferson Davis,1808-1889),在美國內戰期間,曾擔任過“美利堅聯盟國”的總統(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

  戴維斯的家族在美國曆史中源遠流長。其祖父從威爾士移民美國,曾在弗吉尼亞州馬裏蘭州擔任公職人員。其父與叔伯,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加入北美大陸軍。在1812年戰爭中,他的兩位哥哥與英軍作戰,隸屬安德魯-傑克遜將軍的麾下,因作戰英勇獲傑克遜本人的表揚。

戴維斯出生於肯塔基州,幼時全家曾遷移數次。1811年,搬到路易斯安那州,1812年,遷至密西西比州。1818年,入學密西西比傑斐遜學院。1824年,進入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四年後的1828年,完成軍校學業,畢業後授予少尉軍銜。

內戰之前,戴維斯曆事密西西比州議會,美國眾議院參議院。他在美墨戰爭中,以軍事誌願上校的身份領軍作戰。後來富蘭克林-皮爾斯(Franklin Pierce)總統任期(1853-1857)加入內閣,擔任美國戰爭部長。下圖是內戰時期的南方聯盟總統傑斐遜-戴維斯。

圖90.  南方聯盟總統傑斐遜-戴維斯

種族對立一直都是密西西比州最大的問題。內戰之後雖然黑人解放了,但仍然深陷在貧困和種族歧視之中。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都出現過民權領袖被殺的事件。直到1995年,本州才通過廢奴法案,但是問題還遠遠沒有解決。

傑克遜(Jefferson)是本州首府和最大的城市,早年隻是一個貿易站,弗吉尼亞人和卡羅萊納人經常來做買賣。後來發展成一個小城“珍珠河”(Pearl River)。1821年被選作首府,重新命名為傑克遜,用以紀念1812年抗英戰爭中的英雄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

“密西西比州議會大廈”Mississippi State Capitol)是1903年建成的,這是一座很漂亮的藝術型建築物,頂上還有一個鍍金的飛鷹。距離州議會大廈不遠處,有該州的州長官邸(Governor Mansion)和傑克遜市政廳(City Hall of Jackson)。

下圖是我在“密西西比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再下圖是密西西比州的州長官邸,第三圖是安德魯-傑克遜將軍手持著軍刀的站立塑像。

圖91.  我在“密西西比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圖92. 密西西比州的州長官邸

圖93.  市政廳前安德魯-傑克遜將軍的雕像

談到密西西比州,有一個兒童玩具熊的有趣故事。1902年,時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到這裏打獵。他的助手怕他打不著而失望,就把一隻已經筋疲力盡的老熊綁在樹上讓他射擊。但當他看到這個可憐的動物時,卻搖頭拒絕了。下圖是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圖94.  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後來在媒體的卡通漫畫中,把這件小事從道義的高度上政治化了。西奧多-羅斯福的昵稱是“泰迪”(Teddy),可愛的小玩具熊也就被叫作“泰迪熊”(Teddy Bear)。下圖是可愛的小玩具“泰迪熊”。

圖95.  可愛的小玩具“泰迪熊”

不過卡通歸卡通,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對自然環境保護的貢獻倒是真的,在他的任內,有4200多萬公頃的土地被列為聯邦自然保護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