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暢遊祖國好河山》第十三篇:海歸期間 – 金沙永陵三星堆
前一篇講述我在四川省樂山大佛的旅遊經曆,本篇講我在四川省的旅遊行程,主要是成都市的金沙遺址和永陵,以及廣漢市的三星堆。
2009年5月27日,早上8點,我從成都市的“昭覺寺”公交總站出發,乘坐長途大巴去廣漢市。再從廣漢市轉乘公交車,上午9點,到達“三星堆博物館”。下圖是我在博物館的大門,在再下圖是博物館的廣場,第三圖是博物館的入口。
圖1. 我在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的大門
圖2. 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的廣場
圖3. 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的入口
在三星堆博物館的廣場上,有一個“古代南方絲綢之路零公裏”的標記。
圖4. 三星堆博物館“古代絲綢之路零公裏”的標記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的鴨子河畔,屬於青銅時代文化遺址。由於其域內有起伏相連的三個黃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遺址的年代為公元前2800-1100年,三星堆遺址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期為寶墩文化(前蜀,公元前2500-1750年),第二三期為三星堆文化(古蜀,公元前2000-1400年,中原為夏商時期),第四期為十二橋文化(古蜀,主要遺跡存在於金沙遺址,中原為商末周初時期)。
1987年,三星堆被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三星堆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三星堆遺址正在聯合金沙遺址申請世界遺產。三星堆遺址證明了長江流域在上古時期並非是蠻荒之地,而是與黃河流域一樣,擁有高度的文明。
1929年,廣漢縣南興鎮真武村月亮灣的村民燕道誠一家,在家門口清理水溝時,發現一個長方形的坑道。坑道由石板圍成,坑內放滿了玉石器。燕道誠攜同家人把坑內的400多件玉器搬回家中,藏於家中各個角落,並不讓家人告訴別人。
燕道誠終究在成都古玩市場上,用不高昂的價格出售了部分玉器。被精明的古董商追溯到來源,廣漢的月亮灣很快因“廣漢玉器”而出名。成都著名金石學家龔熙台曾經從燕家購買了4塊玉器,寫作一篇《古玉考》發表了,因此在廣漢地區掀起了挖掘高潮。
1931年,時任廣漢福音堂(Gospel Church)牧師的英國傳教士,劍橋大學博士董宜篤(Vyvyan Donnithorne),非常關注“廣漢玉器”。透過當地駐軍旅長,他的信徒陶宗伯,向燕家借了五件文物帶到華西協和大學,經美籍地質學家戴謙和鑒定為商周遺物。
同年6月,戴謙和與董宜篤在陶旅長的協助之下,來到月亮灣一帶調查。燕道誠聽說自己挖出的寶物對研究很重要時,便將家中收藏的一部分器物交給戴謙和帶回華西協和大學的博物館保管。時任廣漢縣長羅雨蒼認為,出土古物應歸國家所有,下令禁止私人挖掘。
1934年,在羅雨蒼的邀請之下,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館長,文化人類學與考古學教授,美籍浸禮會傳教士葛維漢,與副館長林名均組建考古發掘隊,開始在月亮灣進行發掘工作,揭開了中國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持續十多天的第一次正式發掘,共出土文物600多件。
之後,葛維漢編寫完成了《漢州發掘簡報》,在報告中他提到這批器物的年代上限為銅石並用的時代,下限約為公元前1100年。這是曆史上第一份有關三星堆的科學報告。後來成渝鐵路施工時,工人們多次挖到大量文物,西南博物館進行了大規模文物收集工作。
1953年,西南博物院院長馮漢驥等人重新提出三星堆一帶古文化遺產的可能。1956年,四川省博物館的王家佑與江甸潮在三星堆和月亮灣一帶進行考古調查。1960年,四川大學曆史係考古研究組全麵調查了三星堆和月亮灣等地的文化遺存。
1980年,四川省考古隊對三星堆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龍山時代和3000-4000年前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出土數百件陶器,石器,玉器和數萬片陶片的標本。1982年,中國國家文物局決定對三星堆,進行專款專項考古發掘。
1986年,廣漢縣南興鎮第二磚廠的工人在挖磚坯土時,挖斷了一塊玉環,工人遂報告給當地的考古隊,這裏就是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同年8月,四川省考古所在領隊陳德安,副領隊陳顯丹帶領下對三星堆進行大規模發掘工作,發現兩座與商代同時期的大型祭祀坑。
坑內出土了1,700多件青銅器,玉器,漆器,陶器等,還有80根象牙,4,600多枚當時的貨幣,海貝,銅貝等。2021年,“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在成都舉行,宣布在三星堆新發現的3號至8號的六座祭祀坑中,出土了古蜀時期的文物。
這些文物包括黃金麵具,青銅人像,青銅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等500多件重要的文物。用碳14對炭屑樣品分析,推斷三星堆屬於商代晚期。同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新聞通氣會。
三星堆博物館分兩個展館:“綜合館”和“青銅館”。下圖是 “綜合館”,再下圖綜合館的展覽大廳。
圖5. 三星堆博物館第一展館的標識“綜合館”
圖6. 三星堆博物館第一展館的展覽大廳
下圖是第一展館中展示的“金麵具”,再下圖是第一展館中展示的“金玉樹”。
圖7. 三星堆博物館第一展館展出的“金麵具”
圖8. 三星堆博物館第一展館展出的“金玉樹”
下圖是第二展館的標識“青銅館”,再下圖是第二展館裏的青銅器。
圖9. 三星堆博物館第二展館的標識“青銅館”
圖10. 三星堆博物館第二展館裏的青銅器
下麵的三張圖是第二展館裏的青銅麵具。
圖11. 三星堆博物館第二展館裏的青銅麵具
圖12. 三星堆博物館第二展館裏的青銅麵具
圖13. 三星堆博物館第二展館裏的青銅麵具
兩個展館都看完後,我來到外麵的廣場,環境很優美,下圖是三星博物館周圍的竹林。
圖14. 三星堆博物館周圍的竹林
三星堆博物館的特色展品是“青銅突眼人”。下圖左是廣場上仿製品,下圖右是館內真品。
圖15. 三星堆博物館的特色展品“青銅突眼人”
關於三星堆遺址,近年來有許多傳說。由於“青銅突眼人”與中國人的麵部特征差異很大,所以有人說,三星堆的“青銅突眼人”是埃及人或歐洲人移民過來的。還有人說,三星堆的“青銅突眼人”,是古代的外星人來到地球定居。我不太相信這些傳說。
當天上午11點,我離開三星博物館,中午12點到達廣漢。午餐後,乘長途大巴回成都。下午1點,我到達成都市新都區,按原計劃參觀“寶光寺”。下圖是寶光寺的圍牆,再下圖是寶光寺的大門。
圖16. 成都市新都區“寶光寺”的圍牆
圖17. 成都市新都區“寶光寺”的大門
“寶光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寶光寺占地麵積10萬平方米,由400餘根大石柱構成。寶光寺初建於唐,明代焚毀大部,清康熙後重建。1956年,公布為四川省曆史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光寺內置有文物:蜀漢的章武銅鼎,唐代舍利寶塔,唐代顯慶陶塔,梁代玉佛和石雕的舍利塔,元代用金銀粉寫成的《華嚴經》,以及舍利子,優曇花和貝葉經等。大雄寶殿高五丈,清初笑宗印密初建,乾隆年間恢章和尚改建,道光年間妙勝和尚重建。
大雄寶殿全殿用四十二根石柱支撐,雄偉莊嚴。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兩旁立迦葉,阿難兩尊者。殿正中懸掛一副揭遏:“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法非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下圖是寶光寺內“大雄寶殿”的牌匾,再下圖是“大雄寶殿”的殿堂。
圖18. 寶光寺裏“大雄寶殿”的牌匾
圖19 寶光寺裏 “大雄寶殿”的殿堂
下圖是寶光寺裏的“一代禪宗”殿堂,再下圖是寶光寺裏的“第一禪林”大門。
圖20. 寶光寺裏的“一代禪宗”殿堂
圖21. 寶光寺裏的“第一禪林”大門
下圖是寶光寺裏的“天王殿”,再下圖是 “地藏殿”,第三圖是的“羅漢堂”。
圖22. 寶光寺裏的“天王殿”
圖23. 寶光寺裏的“地藏殿”
圖24. 寶光寺裏的“羅漢堂”
下圖是寶光寺外廣場上的“金鍾”樓,再下圖是寶光寺外廣場上的“法鼓”樓。
圖25 寶光寺外裏的“金鍾”樓
圖26. 寶光寺外裏的“法鼓”樓
2009年6月4日,我去參觀成都的金沙遺址博物館,下圖是“金沙遺址博物館”。
圖27. 成都的“金沙遺址博物館”
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的城西,蘇坡鄉金沙村,是一處中國青銅器時代的遺址。金沙遺址在摸底河的沿岸,麵積超過5平方公裏,金沙遺址距離三星堆遺址50公裏。金沙文化所處的年代大約是公元前1250-650年,在公元前1000年時最為繁榮。
金沙文化與三星堆文化文化很相似,但是沒有城牆。大約相當於三星堆文化的最後一期,代表古蜀政治中心的一次轉移。2002年,金沙遺址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沙遺址聯合三星堆遺址,正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下圖是我在“金沙遺址博物館”的留影,背景是出土的太陽神鳥放大樣品。
圖28. 我在“金沙遺址博物館”的留影
下圖是金沙遺址發掘地現場,再下圖是“太陽神鳥”出土地,第三圖是“金麵具”出土地。
圖29. 成都金沙遺址發掘地的現場
圖30. 金沙遺址“太陽神鳥”的出土地
圖31. 金沙遺址“金麵具”的出土地
下圖是博物館裏展出的太陽神鳥(左)和金麵具(右),再下圖是金沙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
圖32. 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左)和“金麵具”(右)
圖33. 金沙遺址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
同一天,我又去參觀“成都永陵博物館”,下圖是成都永陵博物館的大門。
圖34. 成都永陵博物館的大門
成都永陵,俗稱王建墓,現為成都永陵博物館,位於成都市金牛區永陵路10號,陵墓主人是前蜀高祖王建。後蜀皇帝孟知祥曾經下令保護此陵,但自北宋起,陵墓的所有附屬建築,因各種原因逐步被毀,最後僅剩封土和墓室。
人們將司馬相如的傳說以及諸葛亮的傳說附會在封土之上,這座封土遂得名“撫琴台”。1940年,人們在撫琴台下挖掘防空洞時,又發現了一座古代墓葬,經馮漢驥等專家確認,該墓的主人是前蜀皇帝王建。下圖是“王建墓”的標識牌。
圖35. 成都永陵王建墓的標識牌
王建(847-918),字光圖,河南舞陽人,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的開國皇帝。王建在少年時為無賴,以屠牛驢和販私鹽為業,鄉間裏稱他為“賊王八”。黃巢起事時期投效唐朝軍隊,長安淪陷時奮不顧身護駕,被唐僖宗封為西川節度使。
唐僖宗還都長安後,升王建為禦林軍宿衛將領。公元886年,唐僖宗又逃往漢中,任命王建為清道使,以後他向四方發展勢力。公元891年,王建以精兵兩千奔襲成都,為陳敬瑄所阻。不久王建攻占成都占據西川,殺陳敬瑄,田令孜,王建肇,顧彥暉。
公元897年,王建占有東川與渝州,遂有兩川與三峽之地。公元902年,王建取得山南西道控製權。公元903年,唐昭宗封他為蜀王,遂成為當時的最大割據勢力。公元903年,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改元天祐,王建不承認,繼續使用唐朝年號。
公元907年,唐哀帝死,唐朝亡。王建因不服後梁自立為帝, 定都成都,史稱“前蜀”。公元908年,建年號“武成”。他在位的12年,勵精圖治開疆擴土,注重農桑興修水利,實行與民休息政策,蜀中大治。死後諡號神惠皇帝,廟號高祖,葬於成都永陵。
下圖是王建墓的“神道”,再下圖是王建墓“墓室”的大門,第三圖是王建墓的內部。
圖36. 成都永陵王建墓的“神道”
圖37. 永陵王建墓“墓室”的大門
圖38. 永陵王建墓“墓室”的內部
下圖是王建墓裏發掘出的王建像(左)和周後像(右)。
圖39. 永陵王建墓發掘出的王建像(左)和周後像(右)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北郊斧頭山側的淺丘上,是一個集大熊貓科研繁殖,公眾教育和教育旅遊為一體的研究機構和旅遊目的地,也是一個專門從事瀕危野生動物研究,繁育,保護,教育和旅遊的非營利性機構。
成都大熊貓基地於1987年建立,以初期從野外搶救的6隻大熊貓為基礎。截至2015年,占地總麵積1530畝,大熊貓圈養數量增加到152隻,成為全球最大的圈養大熊貓人工繁殖種群。另外基地也有小熊貓,金絲猴及其它瀕危野生動物。
2009年6月4日下午,我又去參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下麵三張圖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標識。
圖40.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標識
圖41.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標識
圖42.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標識
在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裏,到處都是爬來爬去的大熊貓,見下麵的兩圖。
圖43.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裏的大熊貓
圖44.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裏的大熊貓
下圖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裏的“大熊貓博物館”。
圖45.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裏的“大熊貓博物館”
下圖是博物館裏大熊貓“新生兒”,再下圖是大熊貓“幼仔”,第三圖是大熊貓“少年郎”。
圖46. 博物館裏展出的大熊貓“新生兒”
圖47. 博物館裏展出的大熊貓“幼仔”
圖48. 博物館裏展出的大熊貓“少年郎”
我到中國大陸時,也是到處人滿為患,但我隻找人少的地方拍照,算是鬧中取靜吧。
與你相似,我86年以訪問學者身份來加拿大 Windsor 大學。接著讀PhD,然後在加拿大工作,再然後在美國工作,再再然後就退休了,現在定居溫哥華。《哈軍工5係62級》微信群的三位創辦人,我隻認識焦豔霞,是哈爾濱人,焦德福的妹妹。劉保華是我們班的副班長。我的詩詞功底不好,就不勉強湊合了。
我86年以訪問學者身份來到加拿大McMaster大學。以後就留下來了。2009年底退休後在渥太華養老。
有 虞美人 詞一首
人生易老天難老,往事知多少!
六二年到哈爾濱,風華正茂入伍當了兵。
軍工校友多安在,隻是容顏改。
當年戎裝雄糾糾,如今解甲歸田退了休。
我去過中國大陸好幾個地方,人都是烏泱烏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