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楓葉之國加拿大》第二篇:安大略省(上)
前一篇講加拿大概況,本篇講我在安大略省的旅遊經曆。
安大略省(Ontario,ON),簡稱安省,位於加拿大東部,麵積大約100萬平方公裏,人口大約1千500萬,安大略是加拿大聯邦人口最多的省份,加拿大首都渥太華也在安大略省。下圖是安大略省與加拿大的相對位置,紅色陰影區是安大略省,再下圖是安大略省的地圖。
圖1. 安大略省與加拿大的相對位置
圖2. 安大略省地圖
安大略省,北達哈得遜灣,東鄰魁北克省,西接馬尼托巴省,南部邊界是美國明尼蘇達,密歇根,俄亥俄,賓西法尼亞與紐約等州。安大略省同美國的邊界基本上都是河流或湖泊,從西部的森林湖,經中部的五大湖區,到東部的聖勞倫斯河。
安大略省與美國湖區邊界包括五大湖中的四個:蘇必利爾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安大略由此得名)。“安大略”在易洛魁語中的意思是“美麗的湖泊”。安大略全省大約有2千500多個湖泊,以及全長10萬多公裏的河流。
安大略省可以分為三個地理區域:第一個區域是北安大略,基本上都是崎嶇的山地。全省最高點就在那裏,是所謂的“加拿大地盾”。那裏土地貧瘠,礦產豐富,河流和湖泊眾多。第二個區域是東北部的哈得遜灣低地,多森林和沼澤。
第三個區域是東南部的五大湖和聖勞倫斯河穀地,氣候溫暖,人口眾多,工業發達,農業興旺。通過聖勞倫斯的河道可以直通大西洋。來自全世界各國的移民,特別是前往多倫多地區的移民,令安大略省的文化更加多樣化。
安大略省在曆史上,是上加拿大(Upper Canada),即五大湖區北岸地區的英國殖民地(1791-1841)。與如今是魁北克省的下加拿大(Lower Canada)相比,上加拿大在聖勞倫斯河的上遊,下加拿大在聖勞倫斯河的下遊。故以此命名,情況跟上埃及和下埃及一般。
安大略省所有地區都根據多倫多的坐標來確定。例如“安省南部”,其實是“多倫多南部”,從多倫多到溫莎,或者從渥太華到溫莎,大約有95%的安省居民,都住在“安省南部”。其餘的5%住在“安省北部”。
多倫多(Toront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首府,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區。多倫多市人口達2千800萬,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倫多市是大多倫多地區的心髒城市。多倫多市的地理位置,見前麵安大略省地圖中的第1點。
多倫多在經濟上的領先地位在於金融財貿,商業服務,電信,航太,媒體,藝術,電影,電視,出版,軟件,醫藥,教育,旅遊,體育等產業。有1/3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多倫多兩小時車程內的郊區,加拿大約1/6的就業機會在多倫多。
多倫多的國際性人口,體現出它是前往加拿大移民的重要落腳點。而市內49% 的人口是在加拿大以外誕生,多倫多是世界上多元文化和多種族的城市之一,多倫多當地的華僑及華裔人口多達40萬。下麵是多倫多市區的地圖。
圖3. 多倫多市區地圖
1987年5月25-26日兩天,我參加了加拿大航空航天學院第34屆年會。會議地點是多倫多的威斯特伯裏飯店(Westbury Hotel)。下圖是多倫多的威斯特伯裏飯店。
圖4. 多倫多的威斯特伯裏飯店
加拿大航空航天學院(Canadian Aeronautics and Space Institute,CASI),是一個非盈利性機構,該機構力求進一步推動科學和工程事業,尤其是如下領域:空間科學,航空學和遙感學,並為航空和航天界內部的人脈關係提供機會。
加拿大航空航天學院成立於1954年,由當時設在蒙特利爾的飛機技術人員學會,渥太華航空學會和美國航空科學研究所的加拿大分支機構合並而成,最後建立加拿大航空航天學院。該學院由15個分支機構所組成,為1600名成員提供服務
本屆年會的五個主題之一是《關於計算流體動力學的空氣動力學研討會》(Aerodynamics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下圖是這次會議論文集的封麵(左)和航空航天學院出版的最新一期雜誌的封麵(右)。
圖5. 多倫多會議論文集的封麵(左)與航空航天雜誌的封麵(右)
下圖是在會議上講演者的合影,左一是大會主席丹尼斯-瓊斯(Dennis Jones),右一是我。
圖6. 多倫多會議上講演者的合影
這次會議的詳細情況,加拿大航空航天雜誌第33卷第3期(Canadian Aeronautics & Space Journal,Vol.33,No.3)作了詳細報道,上麵的照片也發表在那裏。
第二天,1987年5月26日,在會議的午餐會上,加拿大女宇航員邦達爾博士(Dr. Bondar)應邀做了精彩的講演。下圖是她在午餐會上做講演。
圖7. 多倫多會議論上邦達爾博士在講演
羅伯塔-邦達爾(Roberta Bondar),是加拿大首位女宇航員。1992年1月,她搭乘美國宇航局(NASA)的發現號航天飛機(Discovery)進入太空,成為加拿大曆史上的第一位女宇航員。回到地球後,作為宇航專家,她參與過十四個國家,四十多個實驗室的科學研究。
下圖是加拿大女宇航員邦達爾博士。
圖8. 加拿大女宇航員邦達爾博士
1945年12月4日,羅伯塔-邦達爾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聖蘇瑪麗(Sault Ste.Marie,Ontario,Canada)。她在那裏完成了小學和中學教育。他的大學教育在圭爾夫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和麥克馬斯特大學,1977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1983年,羅伯塔-邦達爾被選為加拿大宇航員。1992年的太空飛行之後,她離開了宇航局,專注她的科學研究和對攝影的興趣。她曾舉辦過幾次攝影作品展覽,包括2000年的“激情展望”,記錄了加拿大的國家公園。
羅伯塔-邦達爾曾經獲得許多榮譽,包括加拿大和安大略省獎項,美國航空航天局空間獎章,還有超過22個榮譽學位,她還被邀請進入加拿大的醫學名人堂(Hall of Fame of Canadian Medicine)。
1987年5月26日,下午7點,是參會者的盛大晚宴。航空航天學院的頭麵人物,個個身穿大禮服頸係花領結出席宴會,頗有英國紳士的派頭。下圖是航空航天學院的現任主席(左)與當選主席(右)交接職位的合影,宴會上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圖9. 加拿大航空航天學院新老主席交接職位的合影
宴會後,我要求與邦達爾博士合影,她愉快地答應了。下圖是我們的合影。
圖10. 我在多倫多會議上與班達爾博士的合影
下圖是我與合作者巴倫博士在會議上的合影,再下圖是我在會議上的留影。
圖11. 我在多倫多會議上與巴倫博士的合影
圖12. 我在多倫多會議上的留影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anadian National Tower),通稱CN 塔,是一座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的電視塔。塔高553.33米,1976年建成,被認為是多倫多的地標(Landmark)。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自從1976年落成後,一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紀錄為世界最高建築物。電視塔由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建造,目的是為了顯示加拿大的工業實力。電視塔內建有1,776級的金屬階梯,這些階梯隻用於緊急用途。
2008年,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被高度為634米的日本東京天空樹(Tokyo Skytree)所取代。2010年,阿聯酋迪拜的哈裏發塔(Khalifah Tower),以樓層總數169層,總高度828米,超過所有的高塔,成為世界最高的建築物。
1987年和1988年,我曾經數次到過多倫多旅遊。下圖是我在多倫多CN塔下的留影。
圖13. 我在加拿大國家電視塔下的留影
我還與王愛民登上CN塔頂,在旋轉餐廳裏吃午餐。下圖是我(右)與王愛民(左)的合影。
圖14. 我(右)與王愛民(左)在CN塔旋轉餐廳裏的合影
多倫多市政廳(Toronto City Hall),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的市中心,是多倫多市政府總部的駐地。多倫多市政廳由兩座不同高度的大樓所組成,兩座大樓的平麵均呈弧狀。東大樓樓高99.5米,27層,西大樓樓高79.4米,20層。
呈飛碟形狀的市議會議事廳,坐落在兩座大樓之間,整體布局好像有一雙手守護著議事廳。從高空俯瞰則有如一隻睜開的眼睛。市政廳獨特的外形,令其成為多倫多市的重要地標。下圖是我所拍攝的多倫多市政廳。
圖15. 我所拍攝的多倫多市政廳
多倫多的伊頓中心(Toronto Eaton Center),是一組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中心的商場及辦公室大樓。伊頓中心是多倫多人流最旺盛的旅遊景點,有230間商戶,食肆和一個美食廣場,是加拿大東部最大以及全國第三大的商場。
伊頓中心的內部與多倫多市中心由地下通道相連接,多倫多地鐵也於伊頓中心附近設有兩個車站。伊頓中心的建築群中包括三座辦公室大樓,以及懷爾遜大學(Ryerson University)的管理學院。下麵的兩圖是我在多倫多伊頓中心的留影。
圖16. 我在多倫多伊頓中心的留影
圖17. 我在多倫多伊頓中心的留影
多倫多唐人街(Toronto Chinatown),泛指多倫多市及其周邊城鎮的華人居民和商戶林立的地區。華人從1870年起遷移到多倫多,到1900年市內約有200名華人和95家華人商戶,並出現了多倫多的首個唐人街。
位於多倫多市中心的丹達斯西街(West Dundas St)夾斯巴丹那道(Spadina Ave)的中區唐人街,在1960至1970年代成型。隨著中區唐人街的房價上揚,部分華人上個世紀70年代遷至多倫多市東部的河穀區,從而形成了東區唐人街。
多倫多東北的士嘉堡(Scarborough),北麵的萬錦(Markham)和列治文山(Richmond Hills),亦成為華人的熱門聚居地點。現在大多倫多地區約有40萬華人,是北美最多華人居住的都會區之一。下圖是我在中區唐人街的留影。
圖18. 我在多倫多中區唐人街的留影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是一所公立聯邦製研究型大學,亦是加拿大乃至全球最頂尖的學府之一。它的主校區坐落在多倫多市中心,主要建築分布在皇後公園四周,與安大略省政府及省議會大廈相毗鄰。
多倫多大學與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並稱加拿大 “大學三強”。在學術研究上,多倫多大學在多個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多倫多大學每年發表的科研論文數量,在北美僅次於哈佛大學。
有3名加拿大總督,4名加拿大總理,14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教授中還包括美國文理科學院外籍院士15名,美國科學促進會外籍院士20名,美國國家學院外籍院士10名,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16名。有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圖靈獎獲得者。
下圖是多倫多大學的校園。
圖19. 多倫多大學的校園
安大略遊樂園(Ontario Place),是一座位於多倫多市的多用途文娛設施,位於多倫多市中心以西約4公裏。安大略遊樂園坐落在安大略湖湖畔的一個人工島上。裏麵的設施有:水上遊樂園,IMAX球形電影院和私人娛樂及宴會場所。下圖是安大略遊樂園的外景。
圖20. 多倫多安大略遊樂園的外景
1987年6月7日,我遊覽了安大略遊樂園。下麵的三張圖是我在安大略遊樂園裏的留影。
圖21. 我在多倫多安大略遊樂園的留影
圖22. 我在多倫多安大略遊樂園的留影
圖23. 我在多倫多安大略遊樂園的留影
在安大略遊樂園的球形電影院裏,我看了兩場電影。一場是航天飛機發現號(Discovery)升空,航天員太空行走,吃飯睡覺,刷牙梳頭等生活場麵。另一場電影是“多倫多風光”。電影後又觀賞了一個音樂會,一個美國女歌星又唱又跳,載歌載舞,很受歡迎。
1991年11月21日,我到多倫多參加“加拿大第三屆空氣動力學研討會”(Third Canadian Symposium on Aerodynamics),地點仍是威斯特伯裏大酒店(Westbury Hotel)。嚴格來說,不是“參加”會議,而是“傾聽”會議,我沒有論文要宣講。下圖是會議論文集和酒店。
圖24. 加拿大第三屆空氣動力學研討會論文集(左)和威斯特伯裏大酒店(右)
這次來多倫多的目的,是會見西安大略大學教授弗勞瑞安(Floryan),探討到他那裏做博士後研究的可能性。我出國前曾經收到過他的邀請函,但是後來找到更合適的地方,沒有去他那裏。他委婉地否決了博士後研究的可能性,建議我去找渥太華的丹尼斯-瓊斯。
卡薩羅馬城堡(Casa Lima Castle),是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的一處名勝。它是一座仿中世紀的城堡,1914年,由加拿大富翁亨利-佩洛特爵士(Sir Henry Perrot)建成。卡薩羅馬城堡共有98個房間,是當時加拿大最大的私人宅邸。
卡薩羅馬城堡雖由佩洛特爵士出錢建造。但是佩洛特一家隻在裏麵住了不足10年,就被迫把它賣掉了。1937年,同濟會俱樂部把它租下並發展成為一個旅遊勝地。卡薩羅馬城堡在(Davonport Rd & Spadina Rd)的交叉口附近。下圖是卡薩羅馬城堡。
圖25. 多倫多的卡薩羅馬城堡
1994年6月26日,我遊覽了卡薩羅馬城堡。下麵的兩圖是我在卡薩羅馬城堡裏的留影。
圖26. 我在卡薩羅馬城堡裏的留影
圖27. 我在卡薩羅馬城堡裏的留影
2011年5月24日,我再次來到多倫多專程旅遊,住在中國人開的家庭旅館“小楓苑”(Maple Park Inn),100加元,住四天。第二天,2011年5月25日,我去參觀了多倫多的安大略科學中心(Ontario Science Centre)。
安大略科學中心是一座隸屬於安大略省政府的公共科技館。1964年,安大略省政府委任一位建築師設計建造一座“百年科技中心”,用以慶祝1967年的加拿大建國100周年。工程1966年開工,曆時三年完成,1969年正式對外開放。下圖是安大略科學中心。
圖28. 多倫多的安大略科學中心
安大略科學中心是一座以“實踐”為核心理念的科技館,鼓勵參觀者親自體驗和探索科學,八個展廳內共配備了500多個互動裝置,涵蓋地質學,自然科學,解剖學等領域。後來,擴展到神經科學,生理學,生物力學和運動醫學等領域,幫助參觀者探索人類體能的極限。
安大略科學中心的第二層還設有一個 IMAX 電影院,放映科學中心拍攝的 五部科學影片。科學中心還建有一個畫廊,三個戶外探索區,以及多倫多唯一的公共天文館。還有一個寬敞的餐廳分布在兩個樓層,餐廳提供令人愉悅的公園景觀。
第三天,2011年5月26日,我去參觀多倫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位於多倫多的市中心,是加拿大最大的世界文化和自然曆史博物館。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912年創立,1914年開業。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收藏展品包括恐龍,礦物和隕石,近東以及非洲藝術品,東亞藝術品,歐洲曆史,加拿大文化曆史等。博物館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來自伯吉斯頁岩的化石群收藏,包括超150,000個樣本。下圖是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圖29. 多倫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第四天,2011年5月27日,我去參觀萬錦(Markham),列治文山(Richmond Hill),以及士嘉堡(Scarborough),
萬錦(Markham),中文音譯馬卡姆,是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地區約克區的一個城市。2012年7月1日,萬錦由“鎮”(Town)升格為“市”(City)。該市曾經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市鎮,位於多倫多市以北,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
萬錦的人口為30萬,是大多倫多地區第四大城鎮,排在多倫多,密西沙加及賓頓市之後。多家高科技公司將其加拿大分公司總部設於萬錦,因此常被喻為“加拿大的高科技首都”。萬錦也是加拿大少數族裔比例最高的城市,華裔占全市的46%。
太古廣場(Pacific Mall),是多倫多甚至是北美最大的亞洲購物室內商場,同時也是大多倫多地區最大的零售商業大廈。是一個具有東方傳統特色的旅遊購物景點。商場所在的萬錦市有很多華人,是華人和亞洲消費者經常光顧的商場之一。
太古廣場1996年建成,貨品琳琅滿目,種類繁多,中西兼備。美食廣場和酒樓食肆,提供美酒佳肴。其中太古民族村是一間擁有全新概念的中國色彩的百貨公司,內部擁有百多間富有民族色彩的商店,售賣各種傳統物品及中外美食。下圖是太古廣場的正麵。
圖30. 多倫多萬錦市的太古廣場
士嘉堡(Scarborough),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東部的一個地區。經過200多年發展,士嘉堡曾一度在大多倫多市(Metropolitan Toronto)內,具有市級行政的地位,但自從1998年“大多六市”合並後,已經成為多倫多市的一部分。
雖然如此,“士嘉堡”一名仍受民眾廣泛使用,加拿大郵政仍然接受隻填“Scarborough”而沒有“Toronto”的地址。“士嘉堡”一名,由上加拿大首任總督夫人所取。士嘉堡瀕臨安大略湖湖岸峭壁,令該夫人想起英格蘭約克郡士嘉堡的石灰岩懸崖,因而得名。
1793年,英國殖民政府在此展開勘探,1796年,開放給英裔殖民定居。1850年,士嘉堡正式設鄉,由鄉長管理。隨著多倫多市往東伸展,士嘉堡也發展成為住宅區,並帶動區內對公共交通的需求。1967年,士嘉堡由鄉改區,鄉長一職被區長取代。
1998年,士嘉堡(Scarborough)連同約克(York),北約克(North York),東約克(East York),怡陶碧穀(Etobicoke)和舊多倫多(Old Toronto),“大多六市”合並成為新的多倫多市(City of Toronto)。下圖是多倫多士嘉堡市中心。
圖31. 多倫多士嘉堡市中心
列治文山(Richmond Hill),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約克區中南部的一個城市,在多倫多市以北約15公裏處,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列治文山人口為19萬。1953-1956年,列治文山管轄範圍有所擴張,先後吞並一些土地。1957年,更改建製成“鎮”。
1971年,約克郡改組成多倫多的約克區,列治文山的北界亦同時往北伸展。1990-2000年,列治文山人口繼續上揚,2019年,列治文山改製為“市”。下圖是列治文山市政廳。
圖32. 多倫多列治文山市政廳
我在2011年5月24-28日的多倫多之行時,照了很多照片,但是沒能及時打印,電子文件也全部遺失,本篇遊記全憑日記寫成。至今為止,還沒有找到照片和電子文件,成為終生的遺憾。
歡迎到加拿大看楓葉,會喜歡的。
謝謝糾正,同意。
“多倫多人口6,200,000”應該是大多地區總人口。
謝謝點評,“行萬裏路 讀萬卷書”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順便提一個小小的糾正:那位Roberta Bondar女士既是醫生也是博士。1974年她在多倫多大學獲得了神經科學領域的博士學位 (Doctor of Philosophy);1977年她在麥克馬斯特大學獲得了醫生學位(Doctor of Medicine)。隻有Doctor of Philosophy才是博士, 其餘的doctor學位都是職業資格學位,比如醫生和律師。
————多倫多人口6,200,000。
按常理應該是可以的,但不知疫情後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