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楓葉之國加拿大》第八篇:西部草原三省(中)

(2022-05-08 00:17:44) 下一個

老安遊記《楓葉之國加拿大》第八篇:西部草原三省(中)

前一篇講我在1號國道上橫跨西部草原三省的旅遊經曆,本篇繼續講我在1號國道上橫跨西部草原三省的旅遊行程,除了草原三省的阿爾伯塔省之外,再加上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下圖是阿爾伯塔省與加拿大的相對位置,紅色陰影區是阿爾伯塔省,再下圖是阿爾伯塔省的地圖。

圖1. 阿爾伯塔省與加拿大的相對位置

圖2. 阿爾伯塔省地圖

2011年8月13日,我從薩斯卡切溫省的裏賈納出發,沿著加拿大的1號國道,經過阿爾伯塔省的藥草帽市。一路開到阿爾伯塔省的卡爾加裏。阿爾伯塔省的藥草帽和卡爾加裏兩市的地理位置,分別見上麵阿爾伯塔省地圖中的第1點和第2點。

當天下午8點,我住進預定的“如意”家庭旅館(Goodwill Home Hotel),女主人琳達(Linda)熱情地安排我住下,72加元,住兩天。

卡爾加裏市(City of Calgary),是阿爾伯塔省南部落基山脈山麓丘陵地帶的一個城市,亦是該省最大的城市,麵積790平方公裏,人口124萬。卡爾加裏市是加拿大第四大城,是溫哥華多倫多之間最大的城市。

卡爾加裏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位於卡爾加裏市的西北部,是加拿大排名前七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它的前身是阿爾伯塔大學的卡爾加裏分校,1966年開始獨立授予各級學位。卡爾加裏大學有工學院,醫學院商學院法學院等。

卡爾加裏大學的體育館是1988年卡爾加裏冬季奧運會的比賽場地之一,裏麵有北美第一個室內速度滑冰場。世界上很多國家包括中國的滑冰隊都曾經在這裏訓練過。盡管這是一個世界級的溜冰場,但是它對在校學生,教職員工和社會人士都是開放的。

2011年8月14日上午,我首先到卡爾加裏大學做懷舊之旅。下麵的兩張圖是在我曾經工作過的,漂亮的紅白兩色辦公大樓,外麵的留影。

圖3. 我在卡爾加裏大學裏的留影

圖4. 我在卡爾加裏大學裏的留影

接著我又在卡爾加裏大學的校園裏轉了一圈,拍下了下麵的幾張照片。

圖5. 卡爾加裏大學校園裏的金屬雕塑藝術品

圖6. 卡爾加裏大學校園裏的1988年冬奧會標誌

圖7. 卡爾加裏大學校園裏的1988年冬奧會體育館

然後我到卡爾加裏塔去遊覽。下圖是卡爾加裏塔的外觀,再下圖是卡爾加裏塔的入口。

圖8. 卡爾加裏塔的外觀

圖9. 卡爾加裏塔的入口

我買票登上了卡爾加裏塔。下麵的兩張圖是我在卡爾加裏塔觀景台上俯瞰市區。

圖10. 我在卡爾加裏塔觀景台上俯瞰市區

圖11. 我在卡爾加裏塔觀景台上俯瞰市區

我從卡爾加裏塔裏出來之後,就去參觀卡爾加裏的百年紀念公園(Centenary Park)。百年紀念公園實際上是個動物園,下圖是百年紀念公園的大門。

圖12. 卡爾加裏百年紀念公園的大門

下麵的幾張圖是我在百年紀念公園裏拍攝的各種動物。

圖13. 卡爾加裏百年紀念公園裏的火烈鳥

圖14. 卡爾加裏百年紀念公園裏的老虎

圖15. 卡爾加裏百年紀念公園裏的野豬

圖16. 卡爾加裏百年紀念公園裏的長頸鹿

圖17. 卡爾加裏百年紀念公園裏的斑馬

圖18. 卡爾加裏百年紀念公園裏的駱駝

圖19. 卡爾加裏百年紀念公園裏的河馬

2011年8月15日上午8點,我離開了阿爾伯塔省的卡爾加裏市,沿著1號國道繼續往西開,方向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最後的目標是溫哥華(Vancouver)。上午9點,我到達班芙國家公園(Banff National Park)。下圖是公園的入口指示牌。

圖20. 班芙國家公園的指示牌

不過我沒有到公園裏去遊覽,因為我以前去過很多次。我沿著1號國道繼續往西開。上午9點半,我進入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境內。下圖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遊客中心。

圖21.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遊客中心

不列顛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BC),是加拿大最西部的一個,西邊瀕臨太平洋阿拉斯加狹地,北邊隔北緯60°線,與育空地區和西北地區相連,東邊隔加拿大落基山脈,與阿爾伯塔省接壤,南邊隔北緯49°線,與美國華盛頓州蒙大拿州為鄰。

下圖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與加拿大的相對位置,紅色陰影區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再下圖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地圖。

圖22.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與加拿大的相對位置

圖23.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地圖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麵積94萬平方公裏,是加拿大麵積第3大的省,僅次於安大略和魁北克。人口520多萬,為加拿大第三,亦僅次於安大略和魁北克。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首府在溫哥華島上的維多利亞市,最大的城市是大陸上的溫哥華市。

該省的傳統產業主要是林業礦業漁業,近年來旅遊業影視產業金融事業教育出口服務行業也正在興起,國民生產總值在加拿大排名第四。

上午10點半,我到達加拿大幽鶴國家公園,該公園的地理位置,見前麵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地圖中的第1點。下圖是該公園的指示牌,再下圖是該公園的遊客中心。

圖24. 加拿大幽鶴國家公園的指示牌

圖25. 加拿大幽鶴國家公園的遊客中心

加拿大幽鶴國家公園(Yoho National Park),坐落在加拿大落基山脈上,北美洲大陸分水嶺的西坡。該公園位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東部,南麵是庫特尼國家公園,東麵是班芙國家公園。該公園的名稱“幽鶴”(Yoho),來自原住民的克裏語,表示“驚異”。

加拿大幽鶴國家公園,是臨近的四個加拿大國家公園中麵積最小的一個。該公園與三個國家公園(賈斯珀,庫特尼,班芙),以及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三個省立公園(阿西尼博因山,羅伯森山,漢伯)合在一起,組成了世界遺產加拿大落基山脈自然公園群”。

加拿大幽鶴國家公園有一條盤旋隧道(Spiral Tunnels),下圖是盤旋隧道的宣傳板。

圖26. 加拿大幽鶴國家公園盤旋隧道的宣傳板

盤旋隧道是一個令人驚歎的鐵路工程。由於鐵路的特殊設計,也成為幽鶴國家公園的特殊景觀之一。當火車蛇形而上落基山的大陸分水嶺時,火車深深地繞入山穀裏的盤旋隧道。由於盤旋隧道盤旋而上,所以遊客能夠有機會看到在隧道裏盤旋的火車。

如果正好遇上火車的行駛時間,在觀景點的觀察口,就有機會看見上麵隧道口的火車頭已經開了出去,而尾端的車廂才正要進入下麵的隧道口。盤旋隧道有兩條,所以有兩個眺望觀景點。下圖是我所拍攝的火車在盤旋隧道裏麵盤旋。

圖27. 加拿大幽鶴國家公園盤旋隧道裏的火車

下午2點半,我到達加拿大冰川國家公園。下圖是加拿大冰川國家公園的指示牌。

圖28. 加拿大冰川國家公園的指示牌

加拿大冰川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 of Canada),位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落基山脈上,東部通往幽鶴國家公園,西部通往灰熊山國家公園。該公園以巨大的冰川而著稱,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橫貫加拿大公路貫穿其中。下圖是加拿大冰川國家公園裏的冰川。

圖29. 加拿大冰川國家公園裏的冰川

這裏的冰川多達50多條,山水絕美,值得一探。它的魅力不亞於班芙國家公園,冰川國家公園裏的所見之景,幾乎都是連綿不絕的雪山。山裏的積雪常年不化,所以才有十分壯觀的“白雪世界”。下圖是我在路上拍攝的加拿大冰川國家公園一瞥。

圖30. 加拿大冰川國家公園一瞥

在加拿大冰川國家公園裏,有一個石頭花園。下圖是石頭花園的標記。

圖31. 加拿大冰川國家公園裏石頭花園的標記

下午3點,我到達加拿大灰熊山國家公園(Mount Revelstoke National Park)。下圖是加拿大灰熊山國家公園的指示牌。

圖32. 加拿大灰熊山國家公園的指示牌

下圖是加拿大灰熊山國家公園的典型地貌。

圖33. 加拿大灰熊山國家公園的典型地貌

下圖是我在加拿大灰熊山國家公園裏開車前行。

圖34. 我在加拿大灰熊山國家公園裏開車前行

在加拿大灰熊山國家公園裏的公路旁邊,有一些木製棧道。下圖是“大雪鬆”(Grand Cedars)棧道指示牌,再下圖是高大年久的大雪鬆樹。

圖35. 灰熊山國家公園裏的大雪鬆棧道

圖36. 灰熊山國家公園裏的大雪鬆樹

下圖是灰熊山國家公園裏的“臭鼬菜”(Skunk Cabbage)棧道指示牌,再下圖是“不臭的”的“臭鼬菜”。

圖37. 灰熊山國家公園裏的“臭鼬菜”棧道

圖38. 灰熊山國家公園裏的“臭鼬菜”

下午6點,我到達曆史名城灰熊鎮(Historic Revelstoke),灰熊鎮的地理位置,見前麵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地圖中的第2點。下圖是灰熊鎮的入口指示牌。

圖39.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曆史名城灰熊鎮的指示牌

灰熊鎮的英文名(Revelstoke),連準確的中文譯名都沒有,說明這不是個大地方。(Revelstoke)這個名字,也與動物“灰熊”毫無關係,而是英國一家銀行老板的名字。1885年,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工程進行到最後的關鍵時刻,遭遇財政危機,工程難以為繼。

(Revelstoke)先生旗下的銀行伸出援手,買下了太平洋鐵路公司沒有賣出的全部債券,從而挽救了鐵路公司。太平洋鐵路公司為了表示感謝,以恩公之名命名了這座鐵路小鎮。至於“灰熊鎮”這個別稱,隻是聽當地華人這麽稱呼,什麽原因呢?

說是當年修建鐵路的華工常見有灰熊在這一帶出沒,便為此地取了這麽個別名。另外小鎮的鎮口上有一座醒目的灰熊雕像,於是“灰熊鎮”這個形象又好記的中文名,替代了冗長拗口的(Revelstoke)。下圖是灰熊鎮口的灰熊雕像。

圖40. 灰熊鎮鎮口的灰熊雕像

下圖是1號國道在灰熊鎮外的跨河大橋。

圖41. 1號國道在灰熊鎮外的跨河大橋

灰熊鎮除了與鐵路結下不解之緣之外,十九世紀60年代“橫貫加拿大公路”的建設,十九世紀80年代“灰熊鎮水庫大壩”工程的建設,又先後給灰熊鎮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此外,采礦業和旅遊業也是小鎮的支柱產業。

說到旅遊業,灰熊鎮有兩點優勢。第一是地利,這裏是落基山脈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一側的大門,從溫哥華前往班芙,必從此“門”而入,另外小鎮的北麵就是“灰熊山國家公園”。第二是天時,灰熊鎮每年的降雪量很大,所以是滑雪者的天堂。 

下午9點,我到達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坎盧普斯鎮(Kamloops),坎盧普斯鎮的地理位置,見前麵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地圖中的第3點。下圖是坎盧普斯鎮的進城指示牌。

圖42.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坎盧普斯的進城指示牌

坎盧普斯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一個城市,轄區人口8萬多。印第安語“Kamloops”意為“河流交匯處”,因該市位於湯普森河的兩條支流匯合處。我在坎盧普斯的“橫貫加拿大汽車旅館”(Trans-Canada Motel),住一天,74.25 加元。

2011年8月16日清晨6點半,我離開坎盧普斯,沿著1號國道往西開。但是在卡奇溪小鎮(Cache Creek),離開1號國道,轉到99號省道。上午9點半,到達大理石峽穀省立公園(Mable Canyon Provincial Park)。下圖是大理石峽穀省立公園的景色。

圖43.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大理石峽穀省立公園

下圖是我在大理石峽穀省立公園裏照相留念。

圖44. 我在大理石峽穀省立公園裏照相留念

下午2點,我到達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小鎮潘伯爾頓(Pemberton)。下圖是小鎮潘伯爾頓的進城指示牌。

圖45. 小鎮潘伯爾頓的進城指示牌

當天下午3點,我到達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旅遊勝地惠斯勒度假村(Whistler Village)。惠斯勒度假村的地理位置,見前麵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地圖中的第4點。下圖是惠斯勒度假村的入口指示招牌。

圖46.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惠斯勒度假村的指示牌

惠斯勒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省轄鎮之一,在溫哥華市以北125公裏的太平洋海岸山脈中。惠斯勒是一個度假勝地,當地的常住人口隻有9000人,但每年到訪的遊人卻有200萬人次,主要是為舉世聞名的高山滑雪場地慕名而來。

在過去的15年裏,惠斯勒多次被多份滑雪雜誌選為北美最佳滑雪場地之一。另外惠斯勒在2010年冬季奧運會2010年冬季殘奧會期間,都協辦過部分賽事。我在惠斯勒吃過簡單的午餐之後,繼續沿著99號省道往前開。

2011年8月16日下午7點,我終於到達終點溫哥華。溫哥華的地理位置。見前麵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地圖中的第5點。當天住進中國人在列治文開的華星家庭旅館(China Star Home Hotel,Richmond,BC,Canada),90 加元,住三天。

把前麵的兩篇遊記總結一下,這次在橫跨半個加拿大的1號國道自駕遊,曆時7天6夜,行程4330公裏,經過9個市鎮,5個國家或省立公園。一次性地橫跨加拿大西部草原三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這在我的一生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記憶,下麵是我的自駕路線圖。

圖47. 我在1號國道上的自駕路線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