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安遊記《大不列顛自由行》(之五)英國北部

(2022-01-12 09:46:02) 下一個

老安遊記《大不列顛自由行(之五)英國北部

上一篇講到,2017年7月21日,我們從英格蘭的曼徹斯特出發,乘火車到達蘇格蘭愛丁堡威弗利火車站(Waverley Train Station)。住進預定的“命運學生宿舍”(Destiny Student Accommodation)。愛丁堡位於蘇格蘭東南部沿海,其地理位置,見下麵圖1中的第10點。

圖1. 英國地圖

蘇格蘭(Scotland),是英國的一部分,位於大不列顛島的北部,占有全島麵積的三分之一。蘇格蘭大西洋環繞包圍,東部濱臨北海,西南濱臨北海和愛爾蘭海蘇格蘭的地理富於變化,從農村的低地到荒蕪的高地,既有大都市也有無人居住的小島。

地理上,蘇格蘭唯一在陸上接壤的鄰居是英格蘭。蘇格蘭可以分為兩個明顯不同的區域:北部和西部的蘇格蘭高地,南部和東部的蘇格蘭低地。高地地區地形多山,低地地區地形平緩,蘇格蘭的大多數人口居住於此,蘇格蘭以格子呢風笛樂和城堡建築聞名於世。

行政上,蘇格蘭雖然在外交,軍事,金融,宏觀經濟政策等事務,受到英國政府英國議會的管轄,但蘇格蘭對於內部擁有高度的自治權,在英國內部的規模僅次於英格蘭。雖然格拉斯哥是蘇格蘭最大的都市,但首府愛丁堡卻是蘇格蘭的政治中心。

曆史上,蘇格蘭的正式記載啟於公元一世紀羅馬帝國的北方勢力在不列顛省大為減弱,從安東尼長城退回到哈德良長城,導致今蘇格蘭西部和威爾士的地域,被騎士司各特(Scotia)家族所控製,從此該地域稱為司各特之地,或簡稱蘇格蘭(Scotland)。

公元九至十一世紀,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蘇格蘭王國逐漸成形。在此之後數百年間,因為領土,宗教,政治等不同的原因,蘇格蘭與南麵英格蘭,西麵愛爾蘭,歐洲大陸的法國,北歐的挪威王國之間,有過錯綜複雜的聯盟,婚姻和戰爭的關係。

公元十七至十八世紀,蘇格蘭王國最終與英格蘭王國合並,形成現在聯合王國的主要部分。曆史上的蘇格蘭,有其獨特的文化傳統,強烈的民族意識。湧現出大批各界的傑出人物,對歐洲甚至世界近代史的發展,都有過相當重要的影響。

愛丁堡(Edinburgh),位於蘇格蘭東南海岸,是蘇格蘭首府和第二大城市。愛丁堡有著悠久的曆史,許多曆史名勝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例如愛丁堡城堡荷裏路德宮聖吉爾斯大教堂等。愛丁堡的舊城新城,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國家美術館等文化機構,都位於愛丁堡。在經濟上,現在的愛丁堡,是倫敦以外英國最大的金融中心。在教育上,英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愛丁堡大學坐落於此。愛丁堡已經成為僅次於倫敦的英國第二大旅遊城市。

2017年7月22日,我與我兒早早地從“學生宿舍”出發,到市中心的威弗利橋,那裏有許多蘇格蘭特色的城堡式建築,比如下麵幾個圖的商業大樓和大教堂。

圖2. 愛丁堡市中心的商業大樓

圖3. 愛丁堡市中心的商業大樓

圖4. 愛丁堡市中心的大教堂

威爾遜公爵(Duke Wellington)的騎馬像(左)和李文斯頓(Livingston)的站立像(右)。

圖5. 威靈頓公爵的騎馬像(左)和李文斯頓的站立像(右)

還有一個司各特紀念碑(Scott Monument),用以紀念蘇格蘭詩人瓦爾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紀念碑的中央是他的坐像,如下圖所示。

圖6. 瓦爾特-司各特紀念碑

沃爾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 1771-1832),18世紀末蘇格蘭著名曆史作家及詩人。1783年,12歲的司各特進入愛丁堡大學。1805年第一部詩作《最後一個吟遊詩人之歌》問世,1808年之後出版了一係列詩歌。司各特的詩充滿浪漫的冒險故事,深受讀者歡迎。

當時的詩人拜倫遮蔽了他的才華,司各特轉向小說創作,從而開創了英國曆史小說的先河,為英國文學提供了30多部巨著。司各特關於英國曆史的小說有膾炙人口,情節浪漫複雜,語言流暢生動,影響了後世的許多優秀作家。

再走一會兒,我們看到了蘇格蘭哲學家休謨的紀念雕像。

圖7. 蘇格蘭哲學家休謨的紀念雕像

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1776),是蘇格蘭哲學家經濟學家曆史學家,他是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休謨的哲學受了到經驗主義哲學家的影響,也受到一些法國作家的影響。

另外他還吸收了英格蘭知識分子,艾薩克-牛頓法蘭西斯-哈奇森亞當-斯密等人的理論。雖然現代人對於休謨的研究,聚焦在哲學思想上,但他最先成名是以曆史學家出現的。他所著的《英格蘭史》,是當時英格蘭史學界的基礎著作。

前麵我們曾經說過:蘇格蘭以格子花呢風笛音樂而聞名於世。今天我們終於領略到了。在我們去愛丁堡城堡的路上,遇到了兩個典型的蘇格蘭男人,他們都穿著花格呢裙。一個給人指路,一個演奏風笛。

圖8. 蘇格蘭男人穿花格呢裙,一個給人指路(左),一個演奏風笛(右)

愛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e),是蘇格蘭愛丁堡的重要象征。它坐落在愛丁堡市內的城堡岩頂上,十分顯眼,從市中心的各角落都可看到。愛丁堡城堡海拔高度120米,從城堡上麵可以俯瞰愛丁堡全城的景色。

愛丁堡城堡從公元12世紀到16世紀,一直都是蘇格蘭的皇家城堡,它見證了蘇格蘭的多次戰爭,17世紀起成為軍事基地。城堡內的大多數建築在16世紀的長期圍城事件中被毀,隻有少數建築挺過這次圍城。

愛丁堡城堡是愛丁堡的重要象征,目前對公眾開放,其中一些建築內部也允許遊客參觀。是蘇格蘭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迎接從世界各地前來的有120多萬名遊客。城堡內有幾個軍事博物館,陳列各類實物,並記述了蘇格蘭,英國及歐洲的軍事曆史。

圖9. 高聳在城堡岩上的愛丁堡城堡

上午10點,我們來到愛丁堡城堡,遊人們已經排成長隊(下圖左),等候進入城堡的大門(下圖右)。我們趕快跑去排隊買票,我還在售票處買了一本中文書《愛丁堡城堡》。

圖10. 愛丁堡城堡的入口大門

愛丁堡城堡大門的兩旁,有兩個“守衛武士”的雕塑,這兩個人可不簡單。右邊的那個叫威廉-華萊士(William Wallace),左邊的這個叫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Bruce),兩人都是蘇格蘭獨立戰爭中的英雄。

圖11. 愛丁堡城堡大門旁的兩位 “守衛武士”

威廉-華萊士(William Wallace;1270年-1305),是一名蘇格蘭騎士,是蘇格蘭獨立戰爭中的大英雄。1297年,他在斯特林橋戰役中,擊敗英格蘭軍隊,被指定為蘇格蘭護國公。1305年,他被英格蘭人擒獲,英王愛德華一世下令處死。電影《勇敢的心》主角就是他。

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Bruce,1274-1329),也是蘇格蘭獨立戰爭中的中的一個關鍵人物。在威廉-華萊士犧牲之後,他挑起了獨立戰爭的大梁,帶頭反抗英格蘭入侵,最後成為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Robert I,r.1306-1329)。

我們進入愛丁堡城堡之後一直下雨,我們早上匆匆忙忙的忘了帶雨傘,也管不了許多了,繼續跟著隊伍參觀。下麵的兩圖是在城堡內參觀的遊客人群。

圖12. 在愛丁堡城堡裏參觀的遊客人群

圖13. 在愛丁堡城堡裏參觀的遊客人群

再下圖是我兒在愛丁堡城堡上麵的留影。

圖14. 我兒在愛丁堡城堡上麵的留影

在愛丁堡城堡上麵的王冠廣場上,有個慶典大廳,皇宮和“蘇格蘭之光”展覽室。我們都參觀了。蘇格蘭之光是指“王冠”,“權杖”和“護國寶劍”三件寶物。1818年,司各特獲得允許,打開了封存多年的箱子,使蘇格蘭之光重見天日,他也因此名揚天下。

下圖是愛丁堡城堡裏的蘇格蘭王冠(左)和查理王子(右)的屏風畫。

圖15. 蘇格蘭王冠(左)和查理王子(右)的屏風畫

從11世紀到16世紀,愛丁堡城堡上的皇宮都是王室的主要居所。但是從詹姆斯五世開始,王室更重視荷裏路德宮(Palace of Holyroodhouse)。1566年,蘇格蘭瑪麗女王舍棄舒適的荷裏路德宮,選擇在愛丁堡城堡的皇宮裏分娩,生下了未來的國王詹姆斯。

小孩子出生剛14個月,父親亨利就被謀殺,瑪麗女王也被廢黜,繈褓中的嬰兒詹姆斯,加冕為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James VI of Scotland, r.1567-1603)。後來他又當上了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r.1603-1625),曾回來參加1617年登基50周年慶典。

在愛丁堡城堡裏,除了“蘇格蘭之光”之外,另一件寶物是“命運之石”(Stone of Destiny),亦稱“加冕石”,是曆代蘇格蘭國王加冕時所坐的一塊砂岩。幾個世紀以來,蘇格蘭國王都坐在此石上舉行加冕典禮,因此命運之石也成為蘇格蘭的國家象征之一。

圖16. 蘇格蘭的 “命運之石”

129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Edward I,r.1272-1307),將此石作為戰利品,擄奪到英格蘭,安置在西敏寺為英王加冕的寶座之下,象征英格蘭蘇格蘭統一在英王的主權之下。在之後的許多年裏,蘇格蘭多次要求拿回此石,但一直都未獲結果。

1996年,英國政府終於決定將命運之石歸還給蘇格蘭。在兩“蘭”的邊境上,英國內政部蘇格蘭部的代表舉行了一個交接儀式。從此之後,命運之石被帶回愛丁堡城堡安放至今。

我們參觀的那天是個雨天,到處灰蒙蒙的,下圖是我從城堡上遠眺市區時所拍攝的照片。

圖17. 我從愛丁堡城堡上遠眺愛丁堡市區

下圖是我在愛丁堡城堡圍牆前麵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兒在愛丁堡城堡圍牆前麵的留影。

圖18. 我在愛丁堡城堡圍牆前麵的留影

圖19. 我兒在愛丁堡城堡圍牆前麵的留影

愛丁堡城堡裏還有蘇格蘭皇宮,蘇格蘭國家戰爭紀念館,皇家騎兵軍團博物館,皇家步兵軍團博物館,還有一個聖瑪格麗特禮拜堂。這些我們都參觀了。在那些軍團博物館的裏麵,我拍了很多照片,但都差不多,這裏就不出示了。

兩個小時後,大約中午12點,我們覺得差不多了,就離開了愛丁堡城堡。下圖是我在愛丁堡城堡外麵大街上的留影,再下圖是人們仍然在排隊準備進入城堡內參觀。

圖20. 我在愛丁堡城堡外麵大街上的留影

圖21. 愛丁堡城堡外麵排隊準備入內的人群

走著走著,我與我兒走散了,我看看地圖,決定坐車(Hop-On-Hop-Off)去參觀蘇格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cotland),下圖是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的入口。

圖22. 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入口

博物館的入口大廳很有氣派,三層樓高的天棚陽光明亮(左圖)。連一個小小的仙鶴模型,都放在一個漂亮的小亭子裏(右圖)。

圖23. 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的入口大廳

博物館裏有好幾個展廳,下圖是亞洲展廳裏的中國佛像(左)和印度佛像(右)。

圖24. 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裏的中國佛像(左)和印度佛像(右)

下圖是兩位名人的大理石頭像,(Charles MacLean,左)和(Joseph Hume,右)。

圖25. 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裏的名人大理石頭像

在中國館裏,有一幅很有意思的書法屏風,展示著膾炙人口的“名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和平崛起”。旁邊還有一個全身鎧甲雙手合十的武將(趙雲?)。

圖26. 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裏的中國書法屏風和中國武將

我坐車沿著“皇家一英裏大道”(Royal Mile Avenue),來到蘇格蘭的議會大廈(Scottish Parliament),於是就進到內部參觀了一下。說實在話,看過倫敦的議會大廈之後,蘇格蘭的議會大廈無法相比。反正參觀是免費的,坐下來喝杯咖啡也好。

圖27. 愛丁堡的蘇格蘭議會大廈

喝咖啡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了照片上打印的日期不對。原來我在曼徹斯特給相機充電時,忘了重新設置日期,結果相機自己按照出廠年代,“自動”設置成2008。這個“傻瓜”相機,愚弄了我這個真正的“傻瓜”。對於讀者可能的誤導,“傻瓜”在此說聲對不起了。

以後的照片才是正確的日期。

從議會大廈再往東走(坐車),不遠就是女王美術館(Queens Gallery)。我沒有進去參觀,隻是在外麵照了相。下圖是女王美術館的正麵。

圖28. 愛丁堡的女王美術館

荷裏路德宮(Palace of Holyroodhouse),前身是荷裏路德修道院,位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皇家一英裏大道最東端。荷裏路德宮是英國女王主要居停地之一,也是英國女王夏季在蘇格蘭臨時居住的行宮,荷裏路德宮裏有一個蘇格蘭女王瑪麗之家。

在荷裏路德宮門前,我與我兒相遇了,各自訴說自己的經曆。他去海邊逛了一陣子。由於今天下雨,我們都弄得渾身濕透了。下麵兩圖是我與我兒在荷裏路德宮門前的留影。

圖29. 我兒在愛丁堡的荷裏路德宮門前留影紀念

圖30. 我在愛丁堡的荷裏路德宮門前留影紀念

蘇格蘭的女王瑪麗一世(Mary I, Queen of Scotland,r. 1542-1567),在英國曆史上很出名,是個傳奇性的悲劇人物。她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James V, r.1513-1542)唯一幸存的婚生子女。父親去世後,僅有六天大的瑪麗繼承了蘇格蘭王位。

圖31. 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

她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法蘭西度過的,蘇格蘭則由母後攝政。1558年,她嫁給了表弟法蘭西王儲弗朗索瓦。後來弗朗索瓦登上法蘭西王位,稱弗朗索瓦二世(Francis II,  r. 1559-1560),瑪麗也一度成為法蘭西王後,直至丈夫第二年去世。

寡居的瑪麗於1561年返回蘇格蘭。四年後嫁給她的另一個表弟達恩利勳爵亨利-斯圖亞特(Henry Stuart,Lord Darnley)。1567年的一場爆炸摧毀了他的住所,達恩利死於謀殺。博斯維爾伯爵詹姆斯-赫本(James Hepburn,Earl Bothwell),被認為策劃了這一陰謀。

但他卻獲判無罪,並且迎娶了瑪麗。當時爆發了起義反對這對夫婦,瑪麗被囚禁在列文湖城堡。1567年,她被迫遜位給她與達恩利所生的兒子,一歲的詹姆斯。瑪麗意欲奪回王位,失敗後逃到南方英格蘭,向其表姑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尋求保護。

瑪麗曾一度聲稱伊麗莎白的王位應該屬於自己,許多英格蘭的天主教徒也視瑪麗為英格蘭的合法君主。伊麗莎白視她為威脅,把她囚禁在英格蘭的城堡和莊園裏。經過十八年半的監禁,瑪麗被宣判曾經密謀暗殺伊麗莎白,1587年被斬首。這就是蘇格蘭瑪麗的故事。

瑪麗的兒子是第六個詹姆斯。蘇格蘭國王的名字重複率很高,連續六個詹姆斯,瑪麗夾在最後的一個之前。之前有四個馬爾科姆,三個亞曆山大,三個唐納德,三個羅伯特,兩個鄧肯,一個埃德加,一個瑪格麗特,一個約翰。

好了,現在我們繼續講我們的活動。

我與我兒在荷裏路德宮外商量了一陣,決定不進去參觀了,轉而去參觀蘇格蘭國家美術館(Scottish National Gallery)。在路上我們看到了兩幅立式雕像,就把他們拍攝了下來,名字不太熟悉,與“Black Watch”有關。

圖32. 愛丁堡的 Black Watch 雕像

蘇格蘭國家美術館相當不錯,有很多著名的雕塑和油畫。下麵的左圖是司各特爵士的頭像,右圖是貝亞德將軍的頭像。

圖33. 蘇格蘭美術館裏司各特爵士的頭像(左)和貝亞德將軍的頭像(右)

下麵左圖是維納斯(Venus)的立像,右圖是坎貝爾姐妹(Campbell Sisters)的立像。

圖34. 蘇格蘭美術館裏的維納斯的立像(左)坎貝爾姐妹的立像(右)

蘇格蘭國家美術館裏還有一些著名的油畫。下麵的左圖是倫布朗(Rambrandt)的自畫像,右圖是魯本斯(Rubens)畫的老人像。

圖35. 蘇格蘭美術館裏的倫布朗自畫像(左)和魯本斯的老人像(右)

下圖是魯本斯畫的《哈羅德的宴會》。

圖36. 蘇格蘭美術館裏魯本斯的油畫《哈羅德的宴會》

再下圖是魯本斯畫的《墨丘利手托小精靈上天》。

圖37. 蘇格蘭美術館裏魯本斯的油畫《墨丘利手托小精靈上天》

結束了蘇格蘭國家美術館的參觀之後,我們回到“學生宿舍”。外麵雨下得很大,不願意出去吃,打電話叫來外賣,吃完就洗漱休息了,準備明天乘坐長途大巴返回倫敦。

2017年7月23日, 我們早早起床,退掉“學生宿舍”,在愛丁堡的長途汽車站(Bus Station)上車。10點出發。在一個中間服務站休息了一個小時吃午飯。我們今天吃的是美國人喜愛的(Fish & Chips)。下圖是我兒在大巴前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大巴前的留影。

圖38. 我兒在愛丁堡去倫敦的大巴前留影

圖39. 我在愛丁堡去倫敦的大巴前留影

大巴行駛十個小時,晚上9點到達倫敦的維多利亞長途汽車站,我們還住在原先的“巴克斯頓房間”.又續了兩天,76.80 美元。長途跋涉一天下來很累,晚飯後洗個澡就休息了。

2017年7月24日,是我們自由安排的一天。我上一次在劍橋沒玩夠,決定再去玩一次。我兒不想去,想留在倫敦隨便看一看,我自己就出發去劍橋了。詳細的情況已經在前麵的劍橋部分講了,這裏就不重複了。

2017年7月25日,是我們在英國的最後一天。清早起來退掉房間,7點到達長途汽車站,乘坐去機場的大巴,車票是預定的往返票。7點開車,9點到蓋特威克機場。找到加航櫃台托運行李,通過安檢移民局和海關。然後到餐廳吃午飯,下圖是機場餐廳“紅獅子”。

圖40. 倫敦蓋特威克機場的餐廳“紅獅子”

下圖是我兒在準備登機,再下圖是我在準備登機。

圖41. 我兒在倫敦蓋特威克機場準備登機

圖42. 我在倫敦蓋特威克機場準備登機

在倫敦機場(LGW)貨幣兌換處,我們把剩下的英鎊換成美元,366 英鎊 = 416 美元。格林威治時間中午12點,加航班機(AC 1935)在(LGW)起飛,飛行10小時,當天下午2點到達溫哥華(YVR)。

下麵的左圖是倫敦蓋特威克機場的貨幣兌換處,右圖是飛機越過積雪的高山。

圖43. 倫敦蓋特威克機場的貨幣兌換處(左)和飛機越過積雪的高山(右)

到此為此,為期兩周的“大不列顛自由行”,順利安全地結束了,我的“不列顛情結”也得到了滿足。

這次旅遊的總消費金額,折合美元如下:兩人往返機票1570美元,十三天住宿費800美元,當地交通與通訊600美元,購買書籍和禮品300美元,參觀景點買門票300美元,再加上餐飲和零星花費,總計4400美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