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追尋美國總統的足跡》第三篇 --- 小羅斯福,推行新政,領導二戰,連任四屆

(2021-05-03 00:07:31) 下一個

第三十二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任期:1933-1945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姓名簡稱為FDR,民主黨籍政治人物,第32任美國總統荷蘭裔美國人,是美國1920-1930年代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中心人物之一。

從1933年至1945年間,連續出任四屆美國總統,是唯一連任超過兩屆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遠房堂兄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是第26任美國總統,所以在中文世界裏,經常稱呼富蘭克林-羅斯福為“小羅斯福”總統,而稱西奧多-羅斯福為“老羅斯福”總統。

家族與家庭

羅斯福是英語化了的荷蘭姓“van Rosevelt”,原意為“玫瑰原野”。作為紐約州最富有和最古老的家族之一,羅斯福家族在政治以外的其他領域也卓然有成。羅斯福的母親用她最喜歡的叔父富蘭克林-德拉諾的名字為他取名。德拉諾家族的第一位祖先於1621年來到美洲,名字叫菲利普-德拉諾耶(Philipe de la Noye)。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1882年1月30日出生在紐約州哈德遜河穀中的海德公園鎮(Hyde Park),父親詹姆斯-羅斯福一世(James Roosevelt I)和母親薩拉-德拉諾(Sarah Delano),分別來自紐約州富裕的荷蘭裔法裔大家族,富蘭克林是他們唯一的孩子,他出生的房子現在被國家公園局開辟為博物館。

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出生地(Birthplace of Franklin Roosevelt)

富蘭克林五歲(1887)的時候,跟隨父親去見當時的總統格羅佛-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總統曾給他一個奇怪的祝願:“祈求上帝永遠不要讓你當美國總統”。可是他後來卻成了美國曆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總統,也是最有威望的總統之一。

他在優越的環境下長大,薩拉是一個有強烈支配欲的母親,而詹姆斯則是一個年老而冷淡的父親(富蘭克林出生時他已54歲了)。母親對他的早年生活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頻繁的歐洲旅行使得他對德語法語熟稔,另外他還學會了騎馬射擊劃船,打馬球網球

富蘭克林進入哈佛大學時,他的遠房堂兄西奧多-羅斯福是在任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精力旺盛的領導作風和改革的熱情是他的英雄榜樣。1902年,富蘭克林在白宮一次招待會上遇到了未來的妻子,西奧多的侄女埃莉諾(Eleanor),埃莉諾和富蘭克林是隔了五代的堂兄妹(注:這輩份把我弄糊塗了,至今也沒有搞清楚,堂兄的侄女怎麽成了堂妹?)。

他們都是克拉斯-馬滕斯-凡-羅森斐(Claes Martensz van Rosenvelt)的後裔。羅森斐在1640年代從荷蘭移民到新阿姆斯特丹曼哈頓)。羅森斐的兩個孫子約翰內斯和雅各布分別開始了長島哈得遜河的兩個羅斯福家族分支。西奧多和埃莉諾來自約翰內斯的一支,而富蘭克林則來自雅各布的一支。

富蘭克林1903年(21歲)取得哈佛大學曆史學士,1904年(22歲)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但是1907年輟學,因為他已通過了紐約州律師考試。1908年(26歲)被聲譽卓著的華爾街卡特-萊迪亞德和米爾本律師事務所雇用,主要處理有關公司法的法律事務。

1905年3月17日,23歲時,盡管母親強力反對,富蘭克林還是與埃莉諾結婚。埃莉諾的伯父西奧多-羅斯福代替已經去世的父親埃利奧特-羅斯福(Elliot Roosevelt)出席婚禮。這對年輕夫婦搬進了羅斯福家族的產業斯普林伍德莊園(Springwood),他們共生了六個孩子,其中的一個早夭。

富蘭克林的婚外生活也很精彩,埃莉諾的社交秘書露西就是與其有染的女人之一。他們的關係從1914年,露西剛剛被雇用後不久就開始了。1918年9月,埃莉諾從富蘭克林的行李中發現兩人的互通的信件(當時他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歸來),從此他們的風流韻事被揭發了出來。

不過,他們在顧問路易斯-豪非正式地調停下勉強和好,富蘭克林答應永不再見到露西。母親莎拉亦加入了調停,並且告訴富蘭克林說如果他離婚的話,家族會因此而蒙羞,並且“不會再給他一分錢”。

埃莉諾瓦爾基爾的海德公園建造了一幢獨立的房屋獨自居住。他們的婚姻在美國被稱作“權宜婚姻(marriage of convenience)”。富蘭克林和露西之間仍保持了禮貌性的書信來往,但他們再也沒有去看對方,廣大民眾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知曉這個緋聞。

富蘭克林與埃莉諾的五個子女在他的陰影下過著紛亂的生活。四個兒子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軍並因英勇作戰而獲得了勳章,其中的兩人當選過美國的眾議院議員,兩者皆數次尋求更高職位,但都遭到了失敗。

早期政治生涯

1910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從海德公園選區當選紐約州參議員,他挾家族之盛名,財富和威望,以及那年民主黨在選舉中的大勝,把他送進了紐約州首府奧爾巴尼(Albany)。1911年,羅斯福進入州參議院,很快成為紐約州民主黨的新星,1912年再次當選為紐約州參議員,1913年3月17日(31歲)辭去了參議員的職務。

原因是新當選的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任命羅斯福為海軍部助理部長,以協助部長的工作。在任助理部長期間,羅斯福一直致力於擴大規模,建立了美國海軍預備隊,下圖是成為海軍助理部長時的羅斯福。

海軍助理部長羅斯福(Roosevelt as Naval Assistant Secretary)

羅斯福在海軍中的經曆影響著他的一生,他展示出了卓越的管理能力,迅速學會了如何與國會和其他政府部門談判以爭取財政預算。他還是潛艇的積極推動者,為了打擊威脅盟軍航運的德國潛艇,他建議在北海海域內建立水雷陣。

1918年,羅斯福前往英國法國視察美國海軍的軍事設施。視察期間,他第一次遇到了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雖然他反對完全解散海軍的計劃,但在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仍然被指派去處理軍隊複員事務。1920年7月,他辭去了海軍助理部長一職。

1920年的民主黨全國大會上,羅斯福被推舉為美國副總統的候選人,與俄亥俄州州長詹姆斯-考克斯搭檔共同參加1920年美國總統選舉,但最終被共和黨候選人沃倫-哈定(Warren Harding)所擊敗。選舉失敗後,羅斯福回到了紐約的法律界。

1921年8月,在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坎波貝洛(Campobello)度假時,在冷水中遊泳後,突然患疾病,被確診為小兒麻痹後遺症(脊髓灰質炎),導致其腰部以下完全永久性癱瘓。在此後的生命裏,羅斯福一直拒絕接受這一事實,並進行了大量的治療,包括水療。後來,美國國家公園局在那個度假村開辟了一個國際公園(Roosevelt Campobello International Park)。

羅斯福的坎波貝洛國際公園(Roosevelt Campobello International Park)

1926年,羅斯福購買了喬治亞的沃姆斯普林斯(Warm Springs,Georgia)的一處溫泉,建立起一個專為脊髓灰質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水療中心。在成為總統後,羅斯福又協助建立了美國國家脊髓灰質炎基金會。他對這個組織的領導建設,是其頭像被放上10美分硬幣以玆紀念的原因之一。

10美分硬幣上的羅斯福頭像(c10 with Roosevelt Avatar)

羅斯福知道:如果競選公職身體狀況良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使用金屬支架來支持臀部和腿部,艱苦地利用旋轉軀體並借助拐杖的支撐作短距離的移動,從而使人們相信他的身體狀況很好。

他在私下場合使用輪椅,但在公共場合他會格外謹慎以免被別人看到,通常由助手或兒子攙扶著筆直站立。當時的美國媒體也從不報導羅斯福已經無法自己站立,所以大多數美國人在羅斯福生前並不知他們的總統有肢體障礙。1924年(42歲),羅斯福當選為紐約州長。1930年(48歲),再次當選。

總統任上(1933-1945)

羅斯福在美國人口最多的紐約州政治基礎堅實,這使他理所當然地被提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民主黨內初選戰況很激烈,勝出者很有可能贏得之後的總統選舉,因為當時在位的總統,共和黨人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由於大蕭條而臭名昭著,隻是一隻待宰的羔羊。

最後,羅斯福贏得了除6個州以外的其他所有州,選舉人票贏得472張,比胡佛的59張多很多。1933年2月(51歲),尚未就任總統的羅斯福逃過了一個暗殺企圖,不久,他在特勤衛隊的保護下,身穿便衣到達首都華盛頓,在國會山莊的廣場上發表了就職演說。

第一任期(1933-1937)

羅斯福於1933年3月4日就職時,美國正處於史上大蕭條的最穀底。有四分之一的勞動人口失業,有200萬人無家可歸,48州中的32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當地銀行都已經關閉,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在5日無法開門,因為巨額國庫存款早已被擠兌一空。

羅斯福1933年3月4日的就職正好發生在銀行擠兌的當頭,在此情勢下他發表了著名的言語:“我們唯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第二天,他宣布“銀行假日”,並宣布了一項計劃讓銀行得以重新開放。然後馬上推行“新政”(New Deal),以應對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

“新政”立法中的社會保障法案建立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從而為老人,窮人和病人提供了經濟保障,保證了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羅斯福簽署法案建立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羅斯福的第一個任期內主要的外交政策是睦鄰,是一個美國自己對其拉丁美洲政策的重新評估。美國軍隊撤出海地,與古巴巴拿馬締結新約,結束了他們跟美國之間的被保護國關係。1933年12月,羅斯福簽署公約,放棄了對拉丁美洲國家單方麵幹預事務的權力。

1936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羅斯福挾其新政餘威與共和黨的堪薩斯州州長蘭登競爭選總統寶座。蘭登接受了許多新政措施,但仍加以反對,認為這是對企業的敵視,並牽涉到太多的浪費。

羅斯福贏得了60.8%的選票,除緬因州佛蒙特州外,獲得了所有州的選舉人票。受新政祝福的民主黨人在國會贏得更多的席位。羅斯福深受廣大選民愛戴,其中包括全國各地的傳統民主黨人,小農民,“紮實的南方”州,天主教徒大城市機器工會,北部非裔美國人猶太人知識分子自由派

這個經常被稱為“新政聯盟”的族群,在民主黨內基本上保持原封不動約40年,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依據美國憲法第二十修正案,以後當選總統的就職日期由3月4日提前到1月20日。

第二任期(1937-1941)

第二任期與第一任期對比鮮明的是,僅有少數幾項重大立法在第二任內通過。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死亡和退休,讓羅斯福可以幾乎沒有爭議地自行任命頂替人選。1937年至1941年間,他總共任命了8位最高法院大法官。

1933年,德國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的擴權,還有1935年,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的時候,都引起了世人對引發新世界大戰的擔心。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爆發之後,輿論開始倒向中國,所以羅斯福得以用各種方式協助中國。

1937年10月,羅斯福發表演說指向侵略者的國家。他說,好戰的國家應被視為一種對國際社會健全性的威脅,應該將其“隔離”。與此同時,加速建立可以封鎖日本的遠程潛艇秘密計劃。

1938年9月4日,時值歐戰即將一觸即發,戰爭危機又在慕尼黑協定的簽訂之時達到了最高點。當內維爾-張伯倫從慕尼黑會議返回倫敦,羅斯福給他拍了兩個單字的電報:“好人”(Good Man)。這舉動一直受到許多學者的爭論,大部分學者看法是,電報的含義僅是表達祝賀。

1938年10月,羅斯福開始與法國當局秘密會談,就如何繞過美國中立法,允許法國購買美國的飛機,彌補法國飛機產業生產力不足的問題展開談判。法國總理愛德華-達拉第於1938年10月發表評論說,“如果我有3千或4千架飛機,慕尼黑協定就永遠不會發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在1939年爆發,羅斯福揚棄了威爾遜自決主義的中立立場,並尋求如何以軍事行動幫助英國和法國。他開始於1939年9月經常與英國大臣丘吉爾秘密書信往來,討論如何支持英國。羅斯福與丘吉爾彼此之間結成了密友關係,丘吉爾在1940年5月當選為英國首相

1940年4月,德國入侵丹麥挪威,5月又入侵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德國在西歐的一連串勝利,使得英國勢單力孤。羅斯福認為英國不應該被打敗,在當時利用迅速變化的公眾輿論扶植了已經秘密進行的軍援。

巴黎於1940年6月的陷落震驚了美國輿論界,孤立主義情緒因而有所下降。當時政壇對軍費開支已經大大擴展了共識。

不過,美國應該冒著多少卷入戰爭危險,幫助英國的意見並沒有達成一致。1940年7月,羅斯福任命了兩名帶幹預主義色彩的共和黨領袖,史汀生諾克斯,分別擔任戰爭部長海軍部長

共和黨與民主黨雙方都支持他迅速擴軍的計劃。但孤立主義者警告說,羅斯福將使美國卷入與德國之間不必要的戰爭。1940年他成功地敦促國會,頒布在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平時征兵草案

羅斯福利用他的個人魅力,建立起支持幹預的政治勢力。他告訴爐邊談話的聽眾說,美國應該是“民主國家的兵工廠”。 1940年9月2日,羅斯福公然違抗中立法案,通過了基地驅逐艦協定,讓美國提供50艘驅逐艦給英國。

英國在1940年年底時財政資源就已經用盡了,當時參眾兩院的孤立主義情緒已消退,而美國國會在1941年3月就通過了租借法案,允許美國向英國,中國和後來的蘇聯輸送軍用物資。國會表決承諾從1941年至1945年間投資500億美元的軍事物資。

自從喬治-華盛頓在1797年拒絕就任第三任期以來,美國總統連任隻限兩任一直是不成文的傳統,過去曾經有兩屆美國總統,尤利塞斯-格蘭特西奧多-羅斯福,皆因曾經企圖取得第三次的任期而飽受抨擊。

羅斯福有組織有計劃地削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裏的傑出人士,羅斯福把民主黨大會移到芝加哥舉行,在那裏他有城市機器的大力支援,在大會上反對勢力組織鬆散。羅斯福表示他不會參與競選,除非黨征召他,所以州代表們都可以自由投票給任何人。

代表們大吃一驚;然後禮堂喇叭大聲廣播著“我們需要羅斯福……世界需要羅斯福!”最後代表們以946票對147票,讓羅斯福當選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候選人是亨利-華萊士。他是自由派知識分子,曾任農業部長

在羅斯福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競爭裏,他強調自己是受過考驗有經驗的領導,以及他打算盡一切可能讓美國遠離戰爭。最後贏得了1940年大選55%的大眾選票和48個州中的38個州的選舉人票。

第三任期(1941-1945)

羅斯福第三任期主要重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以及太平洋戰區。他從1938年開始慢慢地重新備戰,到1940年,在兩黨的支持下,備戰進行得如火如荼。一部分是擴軍和重新裝備陸軍海軍,另一部分是成為“民主國家兵工廠”以支持英國法國中國和(1941年6月以後的)蘇聯

1940年12月29日,他發表了“民主兵工廠”的爐邊談話,他在談話中敦促美國人民直接參與。而在一個星期之後的1941年1月,他發表了著名的四大自由演說,進一步規劃出美國在世界各地捍衛基本權利的藍圖。下圖是在首都華盛頓的羅斯福紀念地(Roosevelt National Memorial)牆壁上鐫刻的“四大自由”。

羅斯福總統的“四大自由”(Four Freedom of President Roosevelt)

軍事發展刺激了經濟的增長。到了1941年,失業人口已下降到低於一百萬人。整個國家主要製造中心的勞動力短缺越來越普遍,加快了來自美國的南部非裔美國工人,還有來自全國各地農村地區和小城鎮等地就業不足的農民和工人。

納粹德國在1941年6月入侵蘇聯時,羅斯福為蘇聯延長租借期限。在1941年期間,羅斯福亦同意讓美國海軍,護航同盟國艦隊物資前往最遠到大不列顛。如果納粹德國海軍潛艇在美國海軍區域內攻擊同盟國船艦,美國海軍可開火還擊。

截至1941年為止,美國的航空母艦在英國本土與地中海戰區間運送英國戰鬥機,英國皇家海軍可以在美國海軍基地進行維修和補給。

1941年8月14日,為了發展大西洋憲章,羅斯福在威爾士親王戰艦(Prince of Wales)上會見了英國首相丘吉爾,這是第一個召開的戰時會議。1941年7月,羅斯福總統下令戰爭部長史汀生,開始規劃美國完全軍事介入戰爭。

羅斯福會見丘吉爾(Roosevelt Meets Churchill)

在1940年年底日本占領法屬印度支那北部時,他授權對中華民國增援。1941年7月,日本占領剩餘的印度支那,他切斷石油銷售,使得日本失去了95%以上的石油供應。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毀損了艦隊大部分的戰艦,並造成了2400多名美國軍事人員和平民的傷亡。

在偷襲發生幾周後,日本征服了菲律賓,以及英屬與荷屬東南亞的殖民地,1942年2月攻下新加坡,並在5月前從緬甸推進到英屬印度的邊境,切斷了中國的陸路補給線。

美國大眾的決戰情緒一夜之間形成,並且團結在羅斯福的領導之下。正逢此時,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說”,於第二天的1941年12月8日簽署了對日戰爭的聲明。

羅斯福簽署對日戰爭的聲明(Signing Declaration of War Against Japan)

盡管珍珠港事變後憤怒浪潮席卷美國反日,但羅斯福還是以打敗納粹德國為優先。1941年12月11日,當德國和意大利向美國宣戰時,羅斯福1941年12月11日簽署了對德戰爭的聲明。

羅斯福簽署對德戰爭的聲明(Signing Declaration of War Against Gerany)

羅斯福在12月下旬會見了丘吉爾,在美國,英國,中國和蘇聯之間計劃進行廣泛的非正式同盟關係。同盟的三個目標是,阻止德國在蘇聯和北非的不斷擴張,發動西歐攻勢,粉碎納粹德國之間的兩條戰線,以及擊敗日本拯救中國。

由於擔心恐怖主義間諜活動,以及其他破壞活動,社會上鼓吹關押住在美國西海岸的,日本人和日裔美國人的聲浪越來越大。1942年2月19日,羅斯福總統簽署9066號行政命令,囚禁了一世(日語羅馬拚音 Issei,第一代移民美國的日本人)和他們的子女二世(日語羅馬拚音 Nisei,生為美國公民)。

根據這一命令,美國在西部若幹荒涼地區設立了臨時集中營,下圖是設立在愛達荷州密尼道卡的臨時集中營國家紀念地(Minidoka Interment National Monument)。

密尼道卡臨時集中營(Minidoka Internment National Monument)

同盟國的“三巨頭”(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連同介石之間的非正式合作:美國和英國的部隊集中在西部戰線,蘇聯軍隊在東方戰線作戰,而中英美三國的軍隊則在太平洋地區作戰。

西線作戰的行動一半由美國一半由英國負責。羅斯福挑選了新興將星杜崴特-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為統帥,領導盟軍進行跨海峽登陸作戰。該行動於1944年6月6日的(D Day)揭開序幕。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去世時,盟軍部隊正在包圍柏林。

然後美國海軍在中途島海戰擊敗日本海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美國和澳大利亞部隊隨後開始緩慢且代價昂貴的跳島作戰,其目的是摧毀日本的空軍基地,最終入侵日本本土。這一戰略是羅斯福對民眾與國會做出的讓步,他本人始終堅持對德作戰優先。

1943年年底,盟軍戰勝納粹德國的形勢變得更加明顯,同盟國高層領導人對戰爭取向,以及戰後歐洲政治未來的決策漸形重要。1943年11月,羅斯福在開羅會議上會見了英國的丘吉爾中國蔣介石,然後前往伊朗的德黑蘭與丘吉爾和斯大林磋商。

羅斯福在開羅會晤丘吉爾和蔣介石(Meeting with Churchill & Chiang in Caro)

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和丘吉爾告知斯大林,盟軍將於1944年攻打法國的計劃,羅斯福亦提到戰後成立新國際組織的計劃。斯大林堅持要求重新劃分波蘭的邊界,支持羅斯福設立聯合國的計劃,並且承諾在打敗德國90天之後對日宣戰。

羅斯福在德黑蘭會晤丘吉爾和斯大林(Meeting with Churchill & Stalin in Tehran)

到1945年年初,盟軍軍隊推進到德國境內,蘇聯也已控製了波蘭,問題開始表麵化。該年2月,羅斯福在健康不斷惡化的狀況下,仍前往蘇聯克裏米亞雅爾塔,再次與丘吉爾和斯大林會晤,製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世界新秩序。

羅斯福在雅爾塔會晤丘吉爾和斯大林(Meeting with Churchill & Stalin in Yalta)

在戰後,東歐裔美國人批評雅爾塔會議讓蘇聯控製東歐國家得到合法化,而羅斯福則感到局勢失去控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戰後跟斯大林談判。

羅斯福希望在戰時與斯大林保持良好的關係,可能是他不願意遵循丘吉爾的建議去違背斯大林的意願,以幫助波蘭人在華沙的起義

羅斯福到1944年時已經62歲,從1940年開始健康狀況逐漸下滑。20多年的癱瘓所造成的緊張以及補償癱瘓所需的體力消耗,再加上經年的精神壓力,與終其一生的老煙槍毛病都腐蝕了他的身體。

時至1944年時,羅斯福已經疾病纏身,包括慢性高血壓肺氣腫動脈粥狀硬化心絞痛,以及末期心髒病。由於意識到羅斯福會在第四任期內過世的危險,民主黨中堅份子堅持提名時任副總統亨利-華萊士,但他被認為過於親蘇而被取消副總統資格。

羅斯福提出以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參議員哈利-杜魯門(Harry Truman),取代華萊士作為副總統的候選人。同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羅斯福和杜魯門贏得53%的全民選票以及36個州的選舉人票,共和黨的對手是紐約州州長湯瑪斯-杜威

最後的日子(1945)

1945年2月12日,羅斯福總統離開雅爾塔會議飛往埃及,登上在蘇伊士運河附近大苦湖裏航行的昆西號巡洋艦。第二天,會見了埃及國王法魯克一世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

1945年2月14日,他與沙特阿拉伯的奠基者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舉行的曆史性的會晤,這次會議對美沙兩國關係來說,即使在今天來說也是意義深遠的。羅斯福與丘吉爾的最後一次會晤之後,昆西號駛向阿爾及爾

羅斯福返回美國之後,在3月1日向美國國會匯報雅爾塔會議。然而許多人對看到當時外表蒼老又枯槁的羅斯福感到震驚。他在國會上發表談話時是坐在扶手椅上的,這是對其身體能力前所未有的讓步。但在精神上,他對自己仍舊是緊抓不放。

1945年3月30日,羅斯福前往喬治亞的沃姆斯普林斯小憩後,以便參加聯合國成立大會。4月12日下午,羅斯福說:“我頭痛得要命。”,被攙扶進了臥室,羅斯福在當晚去世。醫生診斷說,他有大量的腦出血

在羅斯福腦溢血發作時,他正在正襟危坐地讓畫家伊麗莎白-邵曼托夫(Elizabeth Shoumatoff)描繪肖像,這就是著名的《未完成的羅斯福肖像》之由來。

未完成的羅斯福肖像(Unfinished Roosevelt Portrait)

如羅斯福生前所願,他被安葬在羅斯福家族在海德公園史普林伍德宅院裏的玫瑰花園。

羅斯福墓地裏的石棺(Roosevelt Coffin in His Tomb)

羅斯福墓地裏的頭像(Roosevelt Avatar in His Tomb)

1962年11月7日埃莉諾過世後,她被安葬於羅斯福總統的身邊。

爭議

民權問題

羅斯福的民權記錄一直受到很大爭議。他對廣大的弱勢族群來說是一個英雄,特別是當時的非裔美國人,美國的原住民天主教徒,以及猶太人,他非常成功地吸引了加入民主黨的“新政”聯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斯福於1942年做出最後決定下令拘留日裔意大利裔,和德裔美國人(許多人一直到戰後才釋放)。

從20世紀60年代起,他被指控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不采取果斷的行動來製止德國納粹大屠殺,從而造成六百萬猶太人的死亡。批評者指出,在1939年大屠殺發生時,936位猶太難民,在聖路易斯號客輪上被剝奪了庇護權,不允許他們進入美國。

外交問題

從20世紀80年代起,他被由蘇聯占據的國家逃到西方國家的難民批評,與丘吉爾雅爾塔會議上對斯大林的侵略坐視不理,導致東歐被蘇聯及其扶植的極權政權統治數十年。

另外在雅爾塔丘吉爾斯大林會麵並簽訂了《雅爾塔密約》,也使得中國,英國部分政治人物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的不滿,正是《雅爾塔密約》的簽訂,造成了冷戰的開端。

任期問題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總統製的國家,憲政視野下的總統限任製便始於美國。總統限任製啟蒙於湯瑪斯-潘恩對君主製,終身製和世襲製的批判。

1787年製憲會議前後,美國對總統任期及能否連選連任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最終憲法正文未規定總統限任製。華盛頓,傑斐遜等做出榜樣,任滿兩屆,即告退休,形成了“總統任期不超過兩屆”的先例。

1933年至1945年,羅斯福連續四次擔任總統,打破了這一先例。1947年,美國國會通過憲法第二十二條修正案,複活了“總統任期不超過兩屆”的傳統,該修正案於1951年最終生效。

紀念羅斯福

羅斯福始終被列為曆史最偉大的美國總統之一,與亞伯拉罕-林肯喬治-華盛頓並列。1999年C-SPAN的民調發現,學術界的曆史學者廣泛地認為亞伯拉罕-林肯喬治-華盛頓和富蘭克林-羅斯福是三位最偉大的美國總統,這與其他的民調結果相符。

這都是因為他長期擔任總統,在兩個重大危機中對人民的貢獻,以及他個人強大的人氣。羅斯福紮實地確立了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的領導作用,就如他四大自由演說所揭示的,在戰時及戰後為美國所扮演角色奠立了基礎。但也有某些人指責羅斯福政府過於遷就斯大林。

羅斯福死後對於美國和世界政治而言,其妻埃莉諾仍然是一個強有力的存在。她出席會議並決定聯合國的設立。許多羅斯福政府的成員在杜魯門政府,肯尼迪政府,以及約翰遜政府中都擔任主要角色,這些人沒有一個不是懷抱著羅斯福的政治遺產的。

羅斯福在海德公園鎮的家,現在是羅斯福故居國家曆史遺址(Home of Roosevelt National Historic Site)及其羅斯福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Roosevelt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的所在地,我於2012年9月20日曾經到過那裏去參觀。

羅斯福總統圖書館與博物館(Roosevelt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

這個紀念地占地麵積很大,有他的故居和他們夫婦的墓地,還有很多展廳,其中的一個是社會安全署(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的專門展廳。我本人是享受社安退休年金的長者,一向對社安的事物很關心,所以在這個展廳中逗留了很長時間,還觀看了20多分鍾的電影。下圖是羅斯福夫婦在紀念地院內的青銅雕像。

羅斯福夫婦的青銅雕像(Sculpture of Roosevelt & His Wife)

喬治亞沃姆斯普林斯的羅斯福的小白宮(Little White House,WarmSprings,Georgia),我於2012年9月12-13日曾經去參觀過。

羅斯福的小白宮(Little White House)

小白宮中的溫泉浴池(Spring Bath Room in Little White House)

小白宮中羅斯福的拐杖(Crutches in Little White House)

他在坎波貝洛的夏天別墅目前名為羅斯福坎波貝洛國際公園(Roosevelt Campobello International Park)由美國和加拿大政府所共同維護。

羅斯福國家紀念地(Roosevelt National Memorial)坐落於首都華盛頓,與傑斐遜紀念堂(Jefferson Memorial)為鄰。

羅斯福國家紀念地(Roosevelt National Memorial)

在美國之外,也有一些羅斯福的紀念地:

 

荷蘭聖尤斯特歇斯的一座機場

法國裏昂有條街道名為富蘭克林-羅斯福。

1945年 - 1949年間,中國天津市和平區和平路,當時曾名為羅斯福路。

1945年,為紀念美國總統羅斯福,決議籌設“國立羅斯福圖書館”以永垂紀念。

1947年,國立羅斯福圖書館在重慶正式建成開放。

1949年,國立羅斯福圖書館更名為“國立西南人民圖書館”。

1955年,又更名為“重慶市圖書館”。

2007年,重慶圖書館遷往新址後,原址作為“羅斯福圖書館舊址”對外開放。

1944年,羅斯福寫成了《致重慶市民的紀念狀》,

這份文件收藏於1947年建成的抗戰勝利紀功碑(現名為解放紀念碑)的碑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雪中梅:
有忘了回複,謝謝,抱歉。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跟著學曆史,謝謝介紹,平安是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