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追尋美國總統的足跡》第十三篇 --- 杜魯門,轟炸日本,侵略朝鮮

(2021-05-13 00:13:35) 下一個

第33任總統:哈裏-杜魯門(Harry Truman),任期:1945-1953

哈裏-杜魯門(Harry Truman)

哈裏-杜魯門(Harry Truman),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美國政治家,第33任美國總統(1945年-1953年),民主黨人,1945年1月20日,出任副總統,同年的4月12日, 羅斯福總統在任上逝世,他隨即上位,成為總統。

杜魯門總統任內,特別是初期,世界上發生了不少大事,首先是盟軍戰勝納粹德國,美國在廣島長崎投放兩顆原子彈,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二戰之後,聯合國成立,馬歇爾計劃杜魯門主義以對抗共產主義,冷戰開始,中國國共內戰北約成立,以及朝鮮戰爭爆發。

2006年,由美國著名曆史學家所評比出的“美國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中,哈裏-杜魯門排名第二十一,在總統排名中,在傑克遜之後,位居第十一。

家庭背景

1884年5月8日,杜魯門出生在密蘇裏州拉馬爾(Lamar,Missouri),父親是約翰-安德森-杜魯門(John Anderson Truman),母親是馬莎-埃倫-楊(Martha Ellen Young),他是長子,下麵還有一個弟弟約翰(John)和一個妹妹瑪麗(Mary)。

他的父親是一位農夫和家畜商販,在他11個月大的時候,全家遷移到了密蘇裏州格蘭德維尤(Grandview,Missouri),他的祖父母在那裏擁有一個農場,在他6歲的時候,為了方便上學,全家又遷移到了密蘇裏州獨立城(Independence,Missouri)。

早年經曆

從事神職人員

1901年,17歲時,杜魯門從高中畢業後,從事了一係列的神職人員工作。1906年,22歲時,他回到了格蘭德維尤的農場並在那裏度過了大約十年的時光。

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美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杜魯門加入了密蘇裏州的國民警衛隊擔任軍官,並在法國帶領了一支炮兵部隊。在體能方麵,他的右眼視力20/50,左眼20/40,但由於他在體能測試前,秘密地記誦了視力檢查表,所以他仍然通過了測試而從征。

杜魯門上尉(Captain Truman)

法國,杜魯門上尉的炮兵連表現得十分卓越,他們雖然受到攻擊,但他仍能夠做出十分有效的抵抗。後來他獲得晉升成為國民警衛隊的陸軍中校,他一直也為自己在軍隊中服役的背景而感到自豪。

婚姻和早期商業生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杜魯門回到了獨立城,1919年6月28日,在他35歲的時候,迎娶了一直深愛的貝絲-華萊士(Bess Wallace),婚後,兩人生有一女,取名瑪格麗特(Margaret)

一個月後,他把在海外服役所賺到的本錢,與好友雅各布森開辦了一家專賣男裝的店鋪,名為“杜魯門與雅各布森”(Truman & Jacobson),雅各布森是杜魯門的畢生好友。

在最初的兩年中,服裝店經營得非常成功,但是到了1922年,由於穀物市場不景氣,連帶小麥和玉米價格下降,使絲質衣服供過於求,所以服裝店最後還是以破產結業而告終。

哈裏-杜魯門和貝絲-華萊士(Harry Truman & Bess Wallace)

投身政治

杜魯門是最後一位沒有大學學位的美國總統,但他曾經於20世紀20年代在堪薩斯城的法律學校(Kansas City Law School),即後來的密蘇裏州立大學-堪薩斯城(University of Missouri Kansas City)的法律分校,讀過了兩年法律學位的課程。

傑克遜郡法官

堪薩斯城民主黨領袖湯姆-彭德格斯特(Tom Pendergast)的幫助下,杜魯門於1922年當選為密蘇裏州傑克遜郡法院的法官,這個職位的性質與郡首長相近,都是具有行政性質,而不負責審理案件。

參議員

在1934年的美國參議院選舉中,湯姆-彭德格斯特支持杜魯門,去競逐密蘇裏州的參議院席位,並且支持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但是後來彭德格斯特在與政敵的競爭中失勢了。

1940年,聖路易斯的民主黨領袖羅伯特-漢尼根(Robert Hannegan)支持杜魯門,成功地連任了參議員。後來在1944年,漢尼根又協助杜魯門成為羅斯福的副總統。

杜魯門委員會

1941年6月23日,即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第二天,參議員杜魯門發表演說:“假如德國比蘇聯強,我們應該幫助蘇聯一方,但是若果占優勢的是蘇聯,那我們便應該幫助德國,而且要盡量地讓他們大開殺戒。”

杜魯門在戰時領導一個委員會,通稱杜魯門委員會,負責調查軍方有關行政混亂,浪費和詐騙資源等醜聞,為他搏得了不少名聲和讚譽,使他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敬重。

最初,這個委員會被認為可能會損害軍隊的士氣,但事實證明委員會是一個很大的成功,因為它為軍方節省了總共110億美元,而杜魯門也因此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麵上。事實上,杜魯門曾經9次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麵上,其中在1945和1949年更被選為“風雲人物”。

副總統

曾經支持杜魯門連任參議員的聖路易斯民主黨領袖羅伯特-漢尼根,時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由於副總統亨利-華萊士(Henry Wallace)過分崇尚自由主義,羅斯福總統希望予以撤換。在芝加哥舉辦的1944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漢尼根推薦了杜魯門,194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出現了“羅斯福—杜魯門”的組合,這個組合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第一屆總統任期(1945年-194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杜魯門是在羅斯福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的時候,被任命為副總統的,任職副總統的時間隻有82天,因此他們兩人之間並沒有開展重要的合作,一些主要活動如曼哈頓計劃,杜魯門也沒有參與。

在1945年4月12日,杜魯門被傳召到白宮,到達後, 埃莉諾-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告訴他羅斯福已經身故。於是杜魯門問道可以為她做點什麽,但這位前第一夫人卻反問道:“我們有什麽事情可以為你們效勞的嗎?你現在可是身陷困境。”

杜魯門曾經告訴傳媒:“我的感覺就像月亮,星星和所有星球都要墜落到我身上”。以下摘錄了杜魯門上任後頭五個月所發生的大事:

4月25日-各國代表在加裏福尼亞的舊金山決定成立聯合國(United Nations);

4月28日-意大利的獨裁者墨索裏尼(Mussolini)被殺;

5月1日 -德國的希特勒(Hitler)已被宣布自殺身亡;

5月2日 -蘇聯紅軍(Soviet Red Army)攻克柏林

5月7日 -納粹德國向盟國(Allies)投降;

5月8日 -歐戰勝利紀念日

7月17日至8月2日-盟國召開波茨坦會議,商討如何重建戰後秩序;

波茨坦會議“三巨頭”(“Big Three” in Potsdam Conference)

8月6日 -美國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

8月8日 -蘇聯對日宣戰,紅軍進入東北;

8月9日 -美國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

8月15日-日本同意投降,對日戰爭勝利

杜魯門宣布日本投降(Truman Announcing Japanese Surrender)

9月2日 -日本在密蘇裏號戰艦上正式投降;

日本的密蘇裏戰艦投降儀式(Japanese Surrender Ceremony in USS Missouri)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聯合國

杜魯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意識到美國和蘇聯不再存在共同敵人,因此他在政策方針上明顯有抗衡蘇聯的傾向。杜魯門強烈支持成立聯合國,在前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的襄助下,促成了首次聯合國大會的召開,以回應社會上對戰後渴求和平的願望。

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

雖然杜魯門謙稱自己不熟悉外交事務,國會又被共和黨所控製,但是他仍然憑借國內人民的支持,發表了“杜魯門主義”,和落實了“馬歇爾計劃”。

“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實行“圍堵政策”的開端,他先後請國會撥款4億美元,支援希臘土耳其對抗共產主義,為了使國會通過對“馬歇爾計劃”的撥款,杜魯門盡量把國會的目光移向共產主義,指出共產主義正在歐洲的落後地區興旺發展。

另一方麵,為了強化美國在冷戰時期對抗共產主義,他簽署了《1947年國家安全法案》,又分別成立了國防部中央情報局美國空軍,和國家安全委員會

良政

經過民主黨多年來在國會取得多數優勢和持續由民主黨人出任總統,國民開始出現了厭倦,以致共和黨在1946年中期選舉中重新在國會取得了多數優勢。

杜魯門一向在外交事務上與共和黨領袖有密切的合作,但是在國內事務上,兩黨卻存在很大的分歧。1950年,由於朝鮮戰爭爆發,杜魯門再次向國會要求加稅,以便擴軍備戰。

杜魯門簽署文件宣布朝鮮戰爭(Truman Signs Document Announcing Korean War)

1948年的大選,杜魯門聲言自己是民主黨的一分子,會貫徹“新政”的傳統,因而在政綱中提出了不少的建議,這些政綱在後來歸類為“良政”。然而杜魯門的“良政”計劃並不獲普遍支持,當中隻有一項主要的法案得到了通過。

承認以色列

杜魯門在1939年已支持錫安主義的運動,有一份策劃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1946年,英美調查委員會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逐步建立兩個國家,以防猶太人或阿拉伯人在該地區取得支配地位。這個建議在杜魯門的支持下,在1947年的聯合國大會中獲得了通過。

當時,杜魯門與國務院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出現了明顯分歧,與此同時,美蘇關係也日趨緊張。最後,杜魯門在以色列單方麵立國後的11分鍾,即承認其主權,但是這個決定,在國內外均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柏林空運

1948年6月24日,蘇聯在未經谘詢盟軍的情況下,單方麵中斷了前往柏林的美,英,法占領區的陸地通道,柏林正位於蘇聯所占的東德之內,顯示出蘇聯有迫使盟國撤出西柏林的意思。

結果,按照美國駐德國美占區司令的建議,對西柏林進行大規模的空運物資,以示公義。空運本身將以完全和平的方式進行,但是如果空運隊伍遭受攻擊或被迫中斷,就應該做出防衛。

然而,杜魯門聽取了意見後,表示憂慮,害怕會觸發戰爭。最後在6月25日,盟國仍然決定對柏林空運,直到1949年5月11日,前往西柏林的道路重開後,空運行動才告結束。

國共內戰

1947年,杜魯門命令組成調查團再度訪華。有報告警告說,國民黨在軍事上已處於劣勢,中共很可能統一中國。在杜魯門支持下,喬治-馬歇爾(George Marshall)下令從1946年7月29日到1947年5月26日,美國政府對國民政府實行武器禁運。

喬治-馬歇爾(George Marshall)

1948年4月,美國國會通過《援華法》,經杜魯門批準後對國民政府援助4億美元,其中1.25億美元特別贈款,用於自行購買軍事物資而非直接援助 。由於各方的拖延,直到1948年底,第一批物資才運抵中國。

杜魯門政府清楚自己的對華政策,軍事和經濟援助,調停行動均使中華民國政府走向失敗,決定趕在國共分出最後勝負之前,采取“袖手旁觀”的政策,在中華民國全麵崩潰前盡快脫身。

第二屆總統任期(1949年-1953年)

1948年大選

1948年11月2日,在美國總統選舉中,杜魯門出乎眾人預料之外,在大選中勝出。當時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是紐約州州長托馬斯-杜威(Thomas Dewey)。

杜威在民意調查中被認定穩操勝券,在大選前兩個星期,還有14% 遊離票,停止了民意調查。結果,民意測驗的創造者喬治-蓋洛普犯了一個大錯誤,他總結:“遊離票總是站在執政的一方。”

核武僵局

蘇聯在比預期快的情況下,成功研發出原子彈,1949年8月29日進行首次了試爆,從而促成了二戰後的軍備競賽。1953年1月7日,杜魯門向外界宣布,美國已經成功試爆威力更大的氫彈

新中國

1948年11月2日,杜魯門競選連任成功,擊敗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托馬斯-杜威。1948年11月28日,蔣介石為了爭取美國對他的再次支持,又派遣宋美齡前往美國,然而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態度相當冷淡。

1949年初,蔣介石下野,李宗仁做代總統,但是蔣介石仍然以“國民黨總裁”的身份在幕後操控政局。中國內部戰事方麵,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突破長江防線,攻陷了國府首都南京,中共在全國戰事明顯占了上風,中華民國大勢已去。

時任美國駐華大使的司徒雷登在中共占領南京後,並未隨同各國公使一起南下廣州,而是留在了南京,試圖與中共接觸,隨後即被召回美國。

1949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嚴厲批評了蔣介石,表示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的失敗,是國民黨本身的領導問題,與美國無關,美國在戰後中國情勢已經盡力,最後失敗應由國民黨負起全責。

白皮書發表之後,美國停止了對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但也不承認中共,杜魯門在1950年1月5日發表了“不介入台灣海峽爭端”聲明。

在1950年初,中國與蘇聯正式簽訂了新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國投入了蘇聯懷抱。1950年1月5日,杜魯門發表聲明,“美國將不以任何方式幹預中國目前的局勢,或進行足以使美國牽涉於中國內戰的措施。”

阿爾傑-希斯與麥卡錫主義的興起

在1948年8月3日,《時代周刊》資深編輯在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的聽證會上,提交一份名單,上麵載有自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在美國政府內暗中活動的共產黨員。該名單上載有阿爾傑-希斯(Alger Hiss)的名字,希斯是國務院的一位官員,曾參與過創立聯合國。

1950年2月9日,共和黨威斯康星州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McCarthy)在西弗吉尼亞州的共和黨婦女大會上發言,指責國務院涉嫌與共產黨員糾纏不清。

當時蘇聯正在試爆核武,中國又成為共產國家,國內又有阿爾傑-希斯一案,結果麥卡錫透過在國內冒升出來的反共主義,成功地從公眾取得相當多的支持,揭開了“麥卡錫主義”時代的序幕。

朝鮮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南征大韓民國,差不多占領了整個朝鮮半島。杜魯門立即強烈要求聯合國做出幹預,故此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指揮的聯合國軍在1950年10月成功地把朝鮮人民軍擊退到中國邊境一帶。

195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保全自身,以朝鮮的名義對戰事做出幹預,麥克阿瑟立即建議杜魯門出兵襲擊中國在鴨綠江一帶的軍事基地,在必要情況下,可以動用原子彈。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援朝的情況下,聯合國部隊被迫南撤,而戰線在1951年春天的時候,更退回戰爭爆發前的地區。但是杜魯門卻不同意麥克阿瑟的觀點,擔心他的方案會使蘇聯介入,使戰爭升級,最後有爆發核子戰爭的可能。

於是麥克阿瑟在總統反對的情況下,公開廣播出他對戰事的意見,表示馬歇爾訪華是美國外交史上最大的失誤之一,根本不服從杜魯門總統的指令。結果,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解除了麥克阿瑟的職務,召他回國。此後朝鮮戰爭成為了僵局。

放任中國赤化,造成了這場原本可以不會發生的朝鮮戰爭,後來又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使得杜魯門在國內變得極不受歡迎,更促使他在1952年的大選中不再尋求連任。

翻新白宮

與其他美國總統不同的是,杜魯門入住白宮的時間非常之短,屋宇結構專家在他上任之後不久就指出白宮隨時有倒塌的危險,在1812年戰爭中,白宮的牆壁和地基曾被火焚燒,結構上出現了問題。

於是杜魯門對白宮的地基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工程,另外又在白宮的南翼柱廊的第二層,加建了一個陽台(杜魯門陽台),杜魯門一家則搬到附近的布萊爾宮,作為自己的“白宮”。

險遭刺殺

1950年11月1日,兩名波多黎各民族主義者,企圖在布萊爾賓館內行刺杜魯門,但行刺失敗,一名凶手被裁定謀殺罪成,判處死刑,不過後來得到杜魯門減刑為終身監禁

事件發生後,杜魯門決定在波多黎各舉行一次民主的公民投票,以決定波多黎各的地位和與美國的關係。最終波多黎各製定了自己的憲法,並確定成為美國自治領

曾簽署的重要法案

國家安全法-1947年7月26日

杜魯門主義-1947年3月12日

馬歇爾計劃-1948年4月3日

卸任總統以後

1952年總統大選

195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22號修正案》,防止總統尋求第三屆任期。1951年夏季,杜魯門在解除麥克阿瑟職務後不久,邀請艾森豪威爾(當時尚未決定加入什麽政黨),為民主黨競選總統,自己當他的副總統,但遭到拒絕。

到了新罕布什爾州初選的時候,由於杜魯門沒有對任何民主黨候選人作明確支持,自己又沒有宣布放棄競逐,結果杜魯門的名字出現在選票上。然而,杜魯門在新罕布什爾州初選中,被黨內的對手所擊敗。

同年3月,杜魯門宣布放棄競逐連任,轉而勸說伊利諾州州長阿德萊-史蒂文森參選,最終史蒂文森成為了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後來兩次敗給了艾森豪威爾。

杜魯門圖書館與回憶錄

杜魯門卸任後離開首都華盛頓,搬到他嶽母在密蘇裏州獨立城的居所,到全國各地發表演說和撰寫回憶錄,他又模仿前任羅斯福,1957年出資成立杜魯門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

這也是從《1955年總統圖書館法案》通過以來第一所建成的總統圖書館,以後每位卸任總統都會建立一所總統圖書館。我於2011年8月26日曾經到過杜魯門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去參觀訪問。

杜魯門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Truman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

圖書館內保存了他在總統任內的文件,資料和各種物品,下圖是進門大廳裏他的立像。

杜魯門總統圖書館中的立像(Truman Statue in Presidential Library)

杜魯門任總統時曾經落實了通過對退休公務員發放退休金。但他認為卸任總統接受任何的捐贈,都有損於全國最高領導人的形象和尊嚴,因而加以拒絕。雖然他卸任後從撰寫回憶錄賺取到600,000美元,但是當中的大部分款項均用作交稅和支付協助撰寫回憶錄的人員的薪水。

杜魯門分別在1955年和1956年出版了兩本回憶錄:

《Memoirs by Harry S. Truman: Year of Decisions》(第一集)

《Memoirs by Harry S. Truman: Years of Trial and Hope》(第二集)

鑒於杜魯門的財政狀況,國會在1958年通過了《卸任總統法案》,向卸任總統每年發放25,000美元的退休金。當時另一位在世的前任總統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雖然並不缺錢,但是也領取了這份退休金,據了解是為了避免使得杜魯門尷尬。

晚年生活

1956年,杜魯門伉儷出訪歐洲,一時間成為了全球的焦點。在英國,獲得了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所頒發的民法學榮譽學士學位,並且最後一次與老朋友丘吉爾(Churchill)會麵。

杜魯門年屆80歲的時候,獲得宴請到首都華盛頓,準備在參議院發表講話,但是因為他在歡迎儀式上大受感動而不能言語。

1964年,杜魯門在浴室跌倒,撞傷了額頭,折斷了兩條肋骨,眼鏡也撞碎了。自此,他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中斷了以往每天到總統圖書館的習慣。1965年,約翰遜總統在杜魯門圖書館簽署了《醫療保健法案》,並把最早的兩張醫療保健卡發予杜魯門和妻子貝絲。

1972年12月5日,杜魯門因肺炎引發肺氣腫,被送往堪薩斯城研究醫院及醫療中心。最終於12月26日因器官衰竭而逝世,享年88歲。他死後被安葬於杜魯門圖書館

杜魯門總統和夫人的陵墓(Tomb of Truman & His Wife)

約翰遜是唯一的一位出席了杜魯門葬禮的在世前總統,但他自己也在一個月後因病逝世。

曆史遺跡

杜魯門國家曆史遺跡:包括在獨立城(Independence,Missouri)的華萊士大廈和在密蘇裏州格蘭德維優(Grandview,Missouri)的家族農場。

杜魯門出生地州立曆史遺址:位於密蘇裏州拉馬爾(Lamar,Missouri),杜魯門在那裏出生,曾經在那裏住了11個月。

杜魯門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位於獨立城(Independence,Missouri)的總統圖書館

杜魯門總統的“小白宮”,是位於佛羅裏達州基韋斯特(Key West,Florida),是他的冬季別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雪中梅:
謝謝跟讀,大家平安。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跟著學曆史,謝謝介紹,平安是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