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走遍美國五十州》之第17州---俄亥俄,航空誕生地

(2021-03-04 15:16:15) 下一個

第17州:俄亥俄(Ohio,OH)

俄亥俄州(Ohio)首府哥倫布(Columbus)

每當人們談到俄亥俄州(Ohio)的時候,都會聯想到三個大寫的字母 C,就是本州三個最大的城市,哥倫布(Columbus),克利夫蘭(Cleveland)和辛辛那提(Cincinnati)。2012年6月6日,當我來到首府哥倫布州議會大樓(State House)的時候,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但仍然是藍天白雲,陽光明亮,於是在樓前拍下了這張照片(見上圖)。由於馬路對麵有高層建築,造成了大樓正麵有陰影,但是圓形樓頂依然清晰可見,據說這是希臘古典風格的建築,準確對稱是其主要特色。

該州的地圖像一個深深的大碗,其東麵是賓西法尼亞州(Pennsylvania)和西弗吉尼亞州(West Virginia)。南麵是肯塔基州(Kentucky)。西麵是印第安納州(Indiana)。北麵是密西根州(Michigan)和伊利湖(Lake Erie)。俄亥俄河(Ohio River)是該州與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亞州的邊界線。上圖中右上角的小圖標出了它在美國的相對位置,下麵是該州的地圖。

俄亥俄州(Ohio)地圖

俄亥俄州的地理樣貌可以分為三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是東部的阿帕拉契亞高原(Appalachian Plateau),高原的北邊比較平坦,但南邊有很多陡峭的山脊和幽深的峽穀。第二個區域是中部和西部的中央低地(Central Lowland),占全州總麵積的一大半,是平緩的丘陵和平原,土壤肥沃,適合農牧業。第三個區域是中南部的三角地帶,叫內陸低高原(Interior Low Plateau),有深穀,陡崖和洞穴。本州南邊的俄亥俄河既是貨運的水路交通,又是度假休閑的地方。

北邊的伊利湖有一個通向勞倫斯海路(Lawrence Seaway)的國際貨運通道。本州的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砂石,石膏,煤和鹽。工業有化學工業,汽車製造,工業機器,食品加工等。農業方麵,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可以耕種,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和大豆。服務行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有醫療衛生,金融財務,文化教育等。俄亥俄州的氣候適中,冬天平均氣溫華氏31度,夏天71度。

18世紀中葉,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爭奪此而地打了許多年,後來法國人退出,英國人獨占了這個地區。獨立戰爭之後,英國人把它交給了美國。戰爭中的退伍軍人是第一批到俄亥俄尋求永久居留地的新移民。以後的一些年,美國軍隊與印第安人發生了許多次流血戰爭。直到1794年,失敗了的印第安人被迫進入狹小的保留地,1843年以後連保留地也沒有了,所以如今本州沒有任何印第安部落的保留地。

 1803年3月1日,俄亥俄批準了美國憲法,成為美國的第17個州。州的首府最先在吉利科特(Chillicothe),然後在紮奈斯維爾(Zanesville),最後在1816年,遷到了現在的哥倫布。由於1825年伊利運河(Erie Canal)的開通,本州的經濟開始繁榮,大量的新移民蜂擁而至,多數來自新英格蘭和南方各州,也有的來自德國和愛爾蘭。

發生在1861-1865年的南北戰爭,俄亥俄州派兵參加了北方軍團,雖然本州喪失了3500多條生命,但卻產生了兩位出色的將軍,格蘭特(Ulysses S. Grant)和謝爾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1903年,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在他們的家鄉代頓市(Dayton)製造了第一架飛機並試飛成功,也為本州贏得了航空誕生地(Birthplace of Aviation)的美名(見第一圖中左下角小圖的本州車牌)。

我於2012年6月4日曾經在代頓市逗留了一整天,參觀了美國空軍博物館(US Air Force Museum)和代頓航空遺產國家曆史公園(Dayton Aviation Heritage National Historic Park)。

美國空軍博物館(US Air Force Museum)

美國空軍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最老的軍事航空博物館。這裏陳列著360多架航空航天飛行器。從萊特兄弟早年的雙翼飛機到最現代化的無人駕駛飛機都有展出。還有一個總統座機的專門展廳,包括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和約翰遜的座機。

館內的3D電影形象地再現了各種飛機飛行的驚險場景。另外,我還跟隨導遊參觀了外麵的幾架飛機的內部設置,戰鬥機,轟炸機和運輸機都看到了。

代頓航空遺產國家曆史公園分為好幾個部分,其核心的部分是萊特兄弟航空中心(Wright Brothers Aviation Center)。

萊特兄弟航空中心(Wright Brothers Aviation Center)

這裏陳列著他們製造的雙翼飛機,還有他們經營過的自行車廠,第一架飛機就是在這個自行車廠裏製造出來的,下麵兩圖是他們兄弟倆的雕像。

韋爾伯-萊特(Wilbur Wight)

奧威爾-萊特(Orville Wight)

這兄弟倆貌不驚人,也不是出自東西兩佛(哈佛和斯坦福),隻是修理自行車的工人。可是他們不滿足於在地麵上騎車飛奔,騎著騎著就越騎越快,最後還真的飛上了天。然而,他們的發明卻改變了曆史,也改變了世界,使人類踏出了通往太空的第一步。

說起來,俄亥俄州這個航空誕生地的稱號也來之不易,因為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一直與其相爭而互不相讓。理由是萊特兄弟的第一次試飛成功是在北卡海邊的小鷹鎮(Kitty Hawk)完成的。官司一直打到美國的眾議院,最後眾議院投票表決,俄亥俄州贏得了航空誕生地的稱號。同時,北卡自稱的第一個飛上天也被默認。兩家別搶了,全都派糖給吃,不過兩個州的稱號也都符合事實。

俄亥俄州還出了兩個著名的宇航員,第一個是約翰-葛倫(John H. Glenn Jr.)。他於1962年2月20日,從佛羅裏達的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由火箭發射升空,操縱著太空船友誼7號,成功地進入了地球軌道。

當時的美國太空計劃正需要一個領頭先鋒,葛倫就是時勢造就出來的英雄。36年後的1998年,葛倫乘坐發現號太空梭(Space Shuttle Discovery)再度升空,成了年齡最大的現役太空人。葛倫退役後還當選過多年的聯邦參議員,活到2015年95歲才安詳離世。

約翰-葛倫(John H. Glenn Jr.)

國家公園局(National Parks Services)在他的家鄉,即本州東南麵的小城新康科德(New Concord),開辟了一個曆史紀念地(John & Annie Glenn Historic Site),由於位置略顯偏遠,我一直無緣造訪,將來如有機會絕不放過。

另一個是比他年輕的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他於1969年7月20日乘坐阿波羅11號(Apollo 11)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他的家鄉是本州中西部的小城瓦帕科奈塔(Wapakoneta),位於 I-75號公路第111號出口處的西邊。

我於2013年6月20日曾經去參觀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航空與太空博物館(Armstrong Air & Space Museum),可惜他剛剛離世。

阿姆斯特朗航空與太空博物館(Armstrong Air & Space Museum)

博物館內陳列著他曾經穿過的太空服和用過的物品,在一張照片的說明書上還特別強調,他是左腳先著“地”,當然,不地球的“地”。

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

還有一位女性航天員叫朱迪斯-瑞斯尼克(Judith A. Resink),是在1986年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時候犧牲的烈士,她的照片和事跡也排在了展示板上。我有一個公司的同事與她是同學,聽說她出事了,悲痛不已,給我們講了一些她的往事,我們聽了也感到很沉痛。

朱迪-瑞斯尼克(Judith A. Resnik)

我是學航空航天的,在航空概論的課堂上,老師告訴我們說,是俄國人茹可夫斯基(Jukowski)第一個發明了飛機,俄文教科書也是這樣寫的。但英文參考書卻不一樣,說第一個發明飛機的是美國的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

當時正值冷戰(Cold War)時期,美蘇爭霸,什麽都爭世界第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種國際官司可不像州際官司那樣,可以由上麵裁決。怎麽打?隻有靠實力。1961年,前蘇聯的宇航員加加林(Gagarin)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上了天,後來又有一個女宇航員也飛上了太空。

前蘇聯女宇航員瓦蓮金娜-泰萊什科娃(Valentina Tereshkova)

這可急壞了美國人,肯尼迪總統馬上下令啟動龐大的太空計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終於讓約翰-葛倫1962年成功地飛上了地球軌道,總算為美國扳回了一局。後來在蘇東波之後,前蘇聯解體,俄羅斯淪為二流國家,肚皮都添不飽,哪裏還有力氣去爭什麽第一第二?

俄亥俄州還有一個別稱叫七葉樹州(Buckeye State),我曾到過該州多次,但從未數過樹上有幾片葉子,更別說識別這種樹了。不過沒關係,對我來說,“航空誕生地”這個稱號已經足夠了,不必去理會樹上有幾片葉子了。

2003年10月20-23日,我去參加一個學術會議(CAA-4),地點就在位於克利夫蘭西郊的俄亥俄航空航天研究所(Ohio Aeronautical & Space Institute)。我有一個原在中國科技大學的同事在那裏工作,所以我就去拜訪了他。時過十七八年了,各自經曆不同,見麵談起來自然發出感歎,下麵是會議期間的留影。

我在克利夫蘭開會(CAA-4 Conference in Cleveland)

俄亥俄州還有一個庫亞霍加穀地國家公園(Cuyahoga Valley National Park),位於克利夫蘭的南麵。公園中的河流,林木和濕地構成了自然的美景,還有此地特有的各種動植物,都吸引著大量外來遊客,也是本州人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庫亞霍加穀地國家公園(Cuyahoga Valley National Park)

我於2010年7月25日曾經到過這個公園參觀遊覽。公園內還有一列貫通南北的火車,到站一停,跳下來一大群帶著自行車的年輕人,他們可以隨時上下,到喜歡的地段騎車健身,真羨慕他們這麽年輕充滿活力。

車上下跳來一大群帶著自行車的年輕人(Young People with Bicycles from Train)

本州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個叫做“放進海灣裏”(Put-in-Bay)的地方,是位於伊利湖中的一個小島,要坐20分鍾的渡輪才能到達。島上有一個培瑞的勝利與國際和平紀念地(Perry’s Victory & International Peace Memorial),是一座高塔,為的是紀念在1812年的戰爭中,美英海軍在湖中激戰後的一次成功的和平談判。

培瑞的勝利與國際和平紀念地(Perry’s Victory & International Peace Memorial)

培瑞的勝利與國際和平紀念地(Perry’s Victory & International Peace Memorial)

我於2010年7月26日曾經乘船過去參觀,但因內部整修而不能登塔,隻好在外麵照個像。從碼頭到高塔有一段距離,可以租用自行車或“高而富”小車前往。本人對這種貴族遊戲的玩意兒一向不甚在行,不過還是試了試,果然開得很不順手,還是換了自行車,方便自在多了,但卻花了雙份的租車費。

本州也有一些地下溶洞,位於前麵所述的“內陸低高原”,我於2012年9月17日曾經參觀過一個,叫俄亥俄溶洞(Ohio Caverns)。麵對著這個絢麗多彩的地下奇觀,在彩色燈光的照射之下,花花綠綠,五彩繽紛,令人驚豔,頗為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俄亥俄溶洞(Ohio Caverns)

在本州的土地上,早期有過許多原住民的部落,現在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是還有一些曆史遺跡,有的已經開辟為公園,譬如在中南部小城吉利科特附近,就有一個霍普維爾文化國家曆史公園(Hopewell Culture National Historic Park)。

霍普維爾文化國家曆史公園(Hopewell Culture National Historic Park)

我於2012年6月6日去哥倫布之前,曾經到這裏參觀過,是一些大土堆,埋藏著這個文化的遺跡,沒有發掘,看過之後,還是不甚了了。

霍普維爾文化國家曆史公園(Hopewell Culture National Historic Park)

俄亥俄州的文化教育事業也很發達,在三個大寫字母 C 的城市中各有一所著名的大學:哥倫布的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辛辛那提的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和克利夫蘭的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我隻是在2012年6月9日路過克利夫蘭時,參觀過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

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最令俄亥俄人驕傲的是本州出了八位美國總統,現將他們的紀念地簡要地羅列如下。第一位是第18任總統(1869-1877)格蘭特(Ulysses S. Grant),即內戰時期的北軍統帥,出生在本州西南部小鎮快樂點(Point Pleasant),成長於不遠處的小城喬治敦(Georgetown),死後的陵墓在紐約。我於2012年6月6日參觀了這個景點,下麵兩圖是他出生的地方,看來的確是出身貧寒的“小木屋”總統。

格蘭特出生地(Birthplace of Ulysses S. Grant)

格蘭特出生地(Birthplace of Ulysses S. Grant)

第二位是第19任總統(1877-1881)海斯(Rutherford B. Hayes),出生在距伊利湖不遠的小城弗萊蒙特(Fremont),死後也埋在了那裏。弗萊蒙特小城建立一個海斯總統中心(Rutherford B. Hayes Presidential Center)來紀念他,我於2012年6月3日參觀了這個景點。

海斯總統中心(Rutherford B. Hayes Presidential Center)

海斯總統中心(Rutherford B. Hayes Presidential Center)

第三位總統是第20任(1881-1881)的加菲爾德(James A. Garfield),出生在伊利湖東北的小城門托爾(Mentor),他的陵寢在克利夫蘭的湖景公墓,我於2012年6月9日參觀了這兩個地方,出生地的故居很一般,死後的陵墓卻很有氣魄。

加菲爾德國家曆史遺址(James A. Garfield NHS)

加菲爾德陵墓(James A. Garfield Tomb)

第四位是第23任總統(1889-1893)本傑明-哈裏森(Benjamin Harrison),出生在本州西南角的北灣鎮(North Bend),之後隨家遷到了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並在那裏從政後當選為總統,死後也埋在了那裏。

第五位是第25任總統(1897-1901)的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出生在東北部的小城奈爾斯鎮(Niles),那裏有他的故居。他的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以及陵墓紀念地都在中東部小城坎通(Canton)。我於2012年6月8日參觀了這兩個地方。

麥金利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William McKinley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

麥金利總統陵墓紀念地(Memorial of President William McKinley)

第六位是第27任總統(1909-1913)威廉-塔夫脫(William H. Taft),出生在他的家鄉辛辛那提,死後埋在首都華盛頓的阿靈頓國家公墓。下圖是在他的出生地建成的國家曆史遺址(William H. Taft National Historic Site),我在2012年6月5日曾經去參觀過。

塔夫脫國家曆史遺址(William H. Taft National Historic Site)

第七位是第29任總統(1921-1923)沃倫-哈定(Warren G. Harding),出生在他的家鄉,哥倫布北邊的小城麥瑞因(Marion),死後也埋在了那裏。我在2012年6月7日曾經參觀過他的故居(Home of Warren G. Harding)。

沃倫-哈定故居(Home of Warren G. Harding)

沃倫-哈定故居(Home of Warren G. Harding)

第八位是第9任總統(1841-1841)威廉-亨利-哈裏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雖然出生在別的州,但後來舉家遷到本州西南角的北灣鎮,並在本州從軍從政後當選為總統,死後也埋葬在這裏,他是第23任總統本傑明-哈裏森的祖父。

唯一可以與俄亥俄州相比較的是弗吉尼亞州,也出了八位總統,包括葬在這裏的第9任總統的威廉-亨利-哈裏森。然而那裏的八位總統,都是貨真價實出生在弗吉尼亞的貴族(Aristocrat),這裏所謂的貴族,不是指英國的爵士,而是指早期殖民地的莊園主,以區別後來出生在小木屋(Cabin)裏的拓荒者。如此看來,哈裏森爺孫倆給俄亥俄州打了點折扣,所以該州應該是屈居於弗吉尼亞州之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亮亮媽媽,讓我們共同為航天館點讚,名人堂我尚無機會去,以後記住它。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內容很豐富。那個航天館我們去過,很棒!克利夫蘭有流行音樂名人堂 The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