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蹤新語

追蹤記憶, 分享旅途拾零
個人資料
正文

參加世界和平大會始末 - 北上記事(中)

(2021-06-03 19:37:59) 下一個

參加世界和平大會始 

- 北上記事(中)

 

1949年4月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和之後成立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是東西方鐵幕落下的產物。二戰後,由於核武器的發展,民眾不願再遭受新的大戰浩劫及毀滅性核災難,在許多國家開展聲勢浩大的反對核軍備競賽和保衛和平的運動。蘇聯極力推動世界和平理事會,是因為當時美國擁有蘇聯還沒有的原子彈,擔心美國以優勢武器攻擊蘇聯。在中國方麵,從1948年下半年起,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陸續北上。49年3月中共中央進駐北平,新政府為了爭取國際影響,決定派遣代表團參加世和會,由北上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組成,團長郭沫若。60-70年代,由於中蘇關係惡化,中國常住代表受到理事會和駐在國刁難,而退出世和理。9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瓦解後,在經曆了一段低潮之後,世和理改變策略,度過危機生存下來,轉變成獨立於大國和國家集團的世界性和平力量。以下內容摘自親曆者"世界和平大會印象"一文,原文載於《世界知識》20卷8期(1949年8月5日)和9期(8月12日)。

參加世界和平大會的經過

… 沒有想到在同年(1949年)三月二十九日,又得一個很好的機會,參加中國代表團,從北平出發,到歐洲去出席擁護世界和平大會。
 

大會召集的通告,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五日才在巴黎發出的,主持的團體,是國際文化工作者聯合會和世界民主婦女聯盟。大會的召開,馬上得到像潮水一般的響應。
 

中國代表團實際出席的共三十八人,另有醫生、護士、翻譯等工作者六人,共四十四人。代表的名單,和他們的代表方麵如下: 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解放區青年聯合會籌備會,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中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中華全國文藝協會及華北文協,中國學術工作者協會、解放區新聞記者聯合會及中國青年記者學會、上海各團體聯合會、宗教界和大學教授代表。其中趙樹理君沒有去參加,陸璀女士因在巴黎,沒有出席,實際在布拉格開會的隻有三十八人(名單略)。工作人員是: 王綱(醫生)、張式瑜(護士)、石少華(攝影)、蔡英平、計晉仁、李莉(翻譯)。
 

三月二十九日,我們乘專車從北平出發,四月三日在滿洲裏改乘蘇聯特別給我們預備的國際列車,經由西伯利亞,於四月十一日到達莫斯科。為護照簽證的便利起見,在莫斯科住了兩夜,我們就乘火車去捷克的都城布拉格,於十七日到達。
 

世界和平大會預定於四月二十至二十五日在巴黎開會到了布拉格。我們馬上就去法國領事館請求入境的簽證。我們在出發的時候,就預料到簽證會有問題。果然,法國領事告訴我們: 中國代表隻有八人可取得簽證。蘇聯的代表,東歐各國和亞洲各國的代表,也受到同樣數目的限製。對於中國出席的八位代表,他們還附帶一個條件,就是要向駐天津的法國領事館補辦手續。這是一個無理的要求。因為中國的人民政府還沒有同任何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根本不能承認駐華法國領事館的存在。中國代表團堅決地拒絕了這個要求,結果是全體代表留在布拉格,沒有到巴黎去開會。
 

這時候,還有一百多位各國代表,遭受同樣的阻礙,他們都一致地對法國統治者表示極度的憤慨。過了一天,他們忽然以閃電的速度,通過一個決議 - 在布拉格同時舉行一個擁護和平大會。經短短兩天的籌備,這個會居然開成了。參加這個布拉格大會的共有十七個國家,二百七十六人,連參加巴黎大會的算在裏麵,總共是七十二個國家,二千零五人。這些代表,是從一千零四十二個全國性的或國際性的人民團體遺派來的,他們所代表的人數是六億五千六百五十八萬四千人。
 

在布拉格大會中,除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郭沫若先生外,在大會發言的中國代表還有劉寧一、馬寅初、李德全、洪深四位。
 

在這一次和平大會中,中國代表團所得到的光榮是空前的。"偉大的民主中國"、"光榮、勇敢的中國人民" - 這是許多代表經常用來稱讚我們的話。四月二十日 - 大會開幕的日子,就是人民解放軍奉命渡江的日子; 四月二十三日,南京解放了; 當消息到達會場的時候,全體代表一致起立,鼓掌歡呼。一群女學生向中國代表獻花; 在狂歡中,一位中國代表被高舉到空中去,這個熱烈的場麵,繼續達十分鍾之久。那天晚上,在中國代表的旅館門外,有一千多男女青年,高呼慶祝中國解放的口號。四月二十五日,在一個兩萬人的群眾大會裏,他們又為中國人民歡呼,… 最後還高喊著: "到上海去"。他們為什麽對中國的勝利,表示這樣的興奮和愉快,原因就是: 中國革命的成功,是世界和平最有力的保障。
 

訪問蘇聯

我們在莫斯科前後住了兩個星期,一部分的代表也去過列寧格勒。我們去看過一個經濟展覽會,一個農業展覽會,和莫斯科附近一個較小的集體農場。我們參觀過列寧博物館、革命博物館、莫斯科大學、真理報、圖書館、畫苑、和東方博物院。我們看過許多次戲,尤其是表演足尖舞的戲。
 

我們是在《五一》前兩天到了莫斯科,所以很幸運地能夠參加這一天的慶祝。我們參觀的座位就在列寧墓旁邊。史大林元帥和蘇聯政府其他重要首領就站在列寧墓的頂上。檢閱是在十時開始; 行列是各種隊伍和各種武器,同時還有許多飛機在空中飛過,其中一種的速度比聲浪的速度還快。從十一時起,人民團體開始遊行,直至下午五時才結束,參加的人數至少有一百五十萬。每一個團體都拿著美麗的旗子,浩浩蕩蕩的走過。… 晚上,全城的燈火照耀如同白晝; 在各個廣場上,有跳舞的,有看表演的,也有在人潮中擠來擠去看熱鬧的。五一節的慶祝,共有三天,在這三天中,大部分的工作都停頓了,人們是在狂歡中生活著; 《五一》已經變成他們的神聖節目。
 

招待我們住宿、參觀、旅行的,是蘇聯"對外文化關係委員會",他們派了好幾個人,經常照顧我們。他們主張我們在莫斯科至少住三星期,但我們隻住了十二天。因為時間短促,安排非常困難; 我們實在對他們不起。
 

蘇聯對於文化事業,是非常重視的; 他們所印刷的書籍,每版都是數萬以至幾十萬冊。書的價錢,非常便宜,一本精裝厚厚的書,隻要十幾個盧布。除了鼓勵本國的創作外,外國比較有名的書,他們都立刻翻譯,銷路也非常的廣。
 

蘇聯另一種便宜的東麵就是醫藥用品。一支體溫表隻要四個半盧布,比一塊冰激淩的代價隻多了一個盧布。除了醫藥用品外,其它日用必需品,像食物、布匹等都是很便宜的。現在蘇聯的製度,還是社會主義,勞力的報酬,還是"各取所值"。一個最普通的工人,每月大概隻得六百盧布,而一個技術人員,或一個電影明星的薪水,可以達到一兩萬盧布。但是,雖然他們的待遇差別是如此的大,因為日用品價廉,所以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得到水平線上的保障。工作的機會是隨處都有的,工人的頭上,並不像資本主義國家工人一樣,永遠掛著失業恐謊的一片黑雲。
 

莫斯科地下電車的美麗舒適,是我們所沒有想到的。全部建築都用有名的烏拉石,五色繽紛,光采奪目。過道的地方,還有與勞動有關係的各種雕刻; 電燈的設計,也非常講究。每一個車站,各有它的特殊風格; 總之,一切都出於匠心的經營。
 

歐洲各國,大都還有配給製度,但蘇聯已經取消了; 一般人的生活水平,是大大的提高了。這次代表團中有李德全先生; 她六個月前剛從莫斯科回國,現在又到莫斯科去。在幾件事情上,她看出莫斯科極大的進步: 六個月前,一雙女襪要二十個盧布,現在隻要十二個半; 六個月前,公共汽車大半是破舊的,現在多數換成新車; 六個月前,她所住的旅館,用掃帚掃地,現在改用真空吸塵器; 以前蘇聯的婦女,非常樸素,現在卻打扮入時; 擦脂粉的,穿高跟鞋的,已經非常普遍; 這都證明一般人民的生活,已經大大的改進。
 

金色的布拉格

布拉格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地方。街道是潔淨的;   市民所穿的衣服,雖不華貴,卻很整齊; 在一個公園的地上,你不會找到一根香煙頭,或一張廢紙,因為每隔幾步,就有一個垃圾桶,而大家都很守規矩,把廢物往裏麵丟。戰後的捷克是貧困的; 他們都束緊肚帶去生產。他們的整潔不是由於富足,而是像一個勤儉的主婦,把家裏的東西布置得很好。
 

整個布拉格是一個"美"字: 建築美; 風景美; 市內的橋梁街道美; 郊外的河流山嶺美。幾乎每一個郊外的住戶都有一個小小的花園; 我們到布拉格的時候,正是他們的春天,郊外的園林就像一堆堆燦爛的錦繡。
 

捷克是一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 她的軍火工業是有名的。在輕工業方麵最特殊的是玻璃器皿和婦女飾品。在中國有名的拔佳鞋總廠是在布拉格附近,有十幾位中國代表被請,乘一小時飛機,到廠裏參觀,每人贈送一雙皮鞋。捷克工業化的程度,可以使她很快地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
 

尾聲

四月二十九日,我們從布拉格乘飛機到莫斯科,五月十日又從莫斯科乘飛機到新西伯利亞,住了一夜,第二天直飛赤塔,從那裏乘火車到滿洲裏國境。代表團中有十位,因為心髒病或其它原因,必須乘火車,所以其他的代表便在哈爾濱住了三天,在沈陽住了六天,等候他們。五月二十四日,他們到了,全體代表便乘火車,於五月二十五日下午五時到達北平。
 

到滿州裏的時候,沒有想到還是風雪交加,但地方當局給我們一個溫暖的歡迎。我們吃了一頓豐美的中國飯,得到許多國內最近的消息。到了哈爾濱,車站上有政府首長,和各界代表一千人歡迎我們。第二天,在兆麟公園又有一個二萬人的群眾大會。五月十七日,我們在長春停留了三個小時。這個城市的整潔幹淨,一切建築物和街道的現代化,幾乎使我們懷疑這是中國國境內的一個城市。這是日本人的一個夢: 東北是《大東亞共榮圈》最重要的一環,而長春就是這一個重要區域的首都。長春的建設,是他們的百年大計,但沒有想到,他們的苦心經營,結果卻是物歸原主。
 

在沈陽,我們曾經到附近的鞍山煉鋼廠和撫順煤礦去參觀過。時間不許可我們做詳細的研究,但匆匆地一看,已經使我們感到: 這些工業的規模宏大,和它們未來發展的可能。
 

在沈陽,最使我感動的是東北烈士館裏麵,楊靖宇、陳翰章、汪亞臣三位將軍的頭顱,他們都是死於抗日遊擊戰的。他們的頭顱象征了十八年來為中國人民解放而獻出生命的無數戰士的壯烈犧牲。
 

從沈陽到北平所經過的每一個車站,不管我們停不停,也不管是在白天或深夜,都有一群民眾拿著旗子,喊著口號來歡迎我們。在北平的天安門,歡迎我們回來的是十萬的群眾,黨政軍的首長都來參加。這一個熱烈的場麵,正是巴黎和布拉格兩個熱烈場麵響亮的回聲。這是人民的呼聲 - 從世界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終於像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又像長江大河,沛然莫之能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萍蹤新語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井觀天' 的評論 : 謝謝井大俠閱讀! 不敢裝人之孫:),史也沒有親生子女。世和會參加始末,看過郭沫若一篇文章,實在沒有看頭,通篇政治報告。這篇文章登在49年的雜誌上,現在也找不到,又有一些細節,轉載供大家一閱,記錄一段史實吧。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我懷疑這是史良那一代人的日記。您是孫女。
萍蹤新語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古樹羽音' 的評論 : 謝謝"寶馬"騎士!
古樹羽音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分享一個曆史的記錄,學習了。
萍蹤新語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ofty076' 的評論 : Covid-19後遺症
lofty076 回複 悄悄話 這一陣,為啥沒國外生活內容的文章特別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