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爆發的一場軍事衝突,差點就把俄烏戰爭的風頭都給搶走了,因為雙方號稱出動了多達125架戰鬥機進行了空戰,印巴的高層領導還表示要使用核武器。
這場戰爭的起因是印度聲稱成功對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分子訓練營”發動了精確的空襲;巴基斯坦隨即發動反擊,擊落了印度的戰機並俘虜飛行員。印度隨後又對巴基斯坦的一個空軍基地進行了空襲,打死幾名巴方的軍事人員。
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雙方都宣布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巴基斯坦的電視台上幾乎天天都在上演擊落印度戰機的電視片,而印度居然宣布全國放假十天來慶祝對巴基斯坦的勝利。
於是問題來了,在這次軍事衝突中,究竟是誰占了上風?
首先,這次衝突是由印度先挑起的,按照印度說法,他們發動了一場“先發製人的打擊”。據印度軍方通報,其戰機越境打擊了位於巴控克什米爾境內的“恐怖分子營地”,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但根據事後的衛星圖像顯示,印度空軍的這次打擊範圍和精度都十分有限,很難說能給巴方造成什麽重大的傷亡和財產損失。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正臨近印度的大選前夕,在這個時候發動一場跨越邊境的軍事行動,顯然對莫迪當局的選情是有利的。
因此,印度這次的行動,可以說是非常突然,也很大膽,但從軍事角度看,戰果還是有限的。但是充分表達了印度強硬的外交姿態,在國內的宣傳效果十分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也就不能不出手了,巴方隨即派出多架戰機穿越實際控製線,並在空戰中擊落了至少一架印度戰機,還俘虜印度的飛行員阿比納丹·瓦爾塔曼(Abhinandan Varthaman)。
不過,巴方還是聲稱;這次行動是有限的行為,僅僅是為了警告印度。巴基斯坦隨後發布了被俘飛行員的視頻,並宣布釋放這名飛行員。
巴基斯坦的這一波反擊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在軍事、外交和宣傳三方麵都搶走了印度的風頭,不僅奪回了宣傳的節奏,還搶占了道德製高點。
之後,美國等國際社會介入進行調解,雙方一度宣布停火,但在軍事上吃了虧的印度又以巴基斯坦沒有遵守停火要求為名,對巴基斯坦的一個空軍基地進行了空中打擊。
根據多家媒體和專業機構的分析:雖然印度和巴基斯坦雙方在宣傳上的說法很厲害,甚至要使用核武器,但是從公開的衛星圖像上顯示,這次戰爭對雙方造成的損害都非常有限,是一次典型的、雙方都非常克製的有限的戰爭。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這次軍事衝突中的主要軍事行動總共進行了四天,雙方都使用了無人機和導彈來測試對方的防空係統、打擊對方的軍事設施,並都聲稱給對方造成了嚴重破壞。目前可以明確的戰果是:雙方都有戰鬥人員傷亡,印度承認有5名士兵陣亡,巴基斯坦則報告了11人死亡。
對印度來說,在這次戰爭中最丟麵子也是嚴重的損失,就是戰鬥機被擊落了。印度一向都以自己的空軍對巴基斯坦有絕對優勢自居,但這次被公開打臉。目前,印度官方沒有公布這次衝突中的戰鬥機損失的數量,但根據印度官員和一些外交人士表示,印度至少有兩架戰鬥機被擊落,實際可能更多。
不過,印度雖然損失了戰機,但是他們成功突破了巴基斯坦的防空設施,打擊了巴方的空軍基地等軍事設施。印度軍方表示,他們特別針對巴基斯坦一些關鍵空軍基地的跑道及其他設施發動了打擊。
衛星圖像顯示,印度打擊了距離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卡拉奇不到100英裏的博拉裏空軍基地,印度國防官員稱,他們使用精確打擊摧毀了一座飛機機庫。衛星圖像證實了這個說法。
印度還打擊了努爾汗空軍基地,這個基地距離巴基斯坦陸軍總部和總理辦公室隻有約15英裏,距離負責監管和保護巴基斯坦核武庫的部隊也不遠,可能是印度此次打擊中最為敏感的軍事目標。
印度軍方還表示:他們使用精確武器打擊了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薩戈達空軍基地跑道的兩個區域。5月10日,巴基斯坦承認拉希米亞爾汗空軍基被襲擊,稱該基地跑道已無法使用。
巴基斯坦軍方也聲稱自己打擊了24個印度軍事設施和基地,而印度官員隻承認有四座空軍基地遭受了“有限破壞”。對於巴基斯坦聲稱打擊的這些地點, 並沒有證據顯示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據巴基斯坦國家媒體報道:巴基斯坦已經“摧毀”了印度的烏德漢布爾空軍基地。印度一名士兵的家屬還證實了他在該基地陣亡。但5月12日拍攝的衛星圖像顯示,該基地並沒有明顯的損毀。
可見,印度的攻擊確實對巴基斯坦的設施造成了破壞, 雖然破壞範圍有限,但體現了印度打擊的精準性。而巴基斯坦對印度境內目標的打擊則明顯效果不佳。
事實上,一場戰爭中,進攻打擊可以展示武力,但防禦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巴基斯坦這次在進攻中得了一分,但是在防守能力上顯然是丟分了。
總之,這次衝突中,雙方雖然襲擊的範圍非常廣泛,但給對方造成的損害都不大,至少是比他們說的聽起來的要小很多。可以看出來,在如今的這個高科技的戰爭年代,印巴對對方的打擊,都經過了小心翼翼地精心策劃,既要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又不至於徹底激怒對方引發局勢失控。
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後,就馬上宣布自己取得了勝利。印度政府稱自己成功“捍衛國家尊嚴”,展示了“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巴基斯坦政府則宣布自己在“不訴諸戰爭的前提下贏得國際聲譽”,既“保護了主權”,又“展示了大國風度”。然後接受國際社會的斡旋宣布停戰。
其實,印巴兩國的這種戲碼在曆史上已經上演了多次了,雖然每次的腳本都不一樣,但最終結局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就像有些評論員說的那樣,其實印巴對克什米爾那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其實都興趣不大,但由此帶來的領土爭端卻是兩國政客在大選或國內出現危機時候煽動民粹主義、回避矛盾的一個好抓手。
在這個問題上,印巴雙方似乎已經有了某種默契。還是那句話,他們的這種軍事衝突,就是逗全世界玩呢。
作者:老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