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看完清華畢業生去向,我沉默不語

(2025-02-12 10:02:46) 下一個

最近,《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正式發布,有多少水分誰也不知道,先看看數據吧。

清華大學本屆畢業生共8003人,與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其中,本科生3197人(39.9%)、碩士生2657人(33.2%)、博士生2149人(26.9%)。男生5135人(64.2%)、女生2868人(35.8%),男女比例為1.8:1。

各位是否已留意到,清華大學的本科生人數猶如稀世珍寶,多年來始終穩定地保持在三千餘人左右。相比之下,研究生的招生規模在短短三年內便實現了翻倍增長,達到9926人。

放眼全球,學曆貶值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在就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眾多學生選擇繼續深造,這無疑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然而,隨之而來的一個重大挑戰是:當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學曆從昔日的“稀缺資源”轉變為“大眾商品”時,其市場價值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動?

從整體情況來看,清華大學本屆畢業生的畢業去向落實率高達98.0%。其中,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占比達到35.4%,出國深造者占7.1%,國內深造者占28.3%。而占比高達62.7%(共計5015人)的學生則選擇了就業之路,其中簽訂三方協議的占比高達52.5%,相較於去年的49.3%,有了顯著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本科生的就業率僅為17.3%,而深造比例卻高達80%。

IT大廠依然是眾多畢業生的首選之地,且比例大幅上升。從畢業生的就業行業分布來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以及金融業等行業成為了熱門選擇。

在本屆簽約人數排名前列的單位中,華為、中芯國際、國家電網、中航科技、中國兵器、中核工業、比亞迪、騰訊、阿裏等企業赫然在列。

對於碩士畢業生而言,IT業依舊是他們就業的首選行業,吸收了三分之一的碩士畢業生,占比位居第一。而在本科生的就業行業分布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IT互聯網行業依然占據頭部位置,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有三分之一的人選擇了進入IT大廠。

令人驚訝的是,金融業成為了碩士畢業生就業的第二大熱門行業!這與本科生的行業分布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7.9%的碩士畢業生選擇了金融業,比本科生的3.3%高出了近14個百分點。這無疑表明,金融圈在學曆方麵的競爭愈發激烈。曾經僅憑清北複交的本科學曆和光鮮履曆便能輕鬆踏入金融圈大門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複返。

總體而言,畢業生去向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3.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5.4%)、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10%)。值得注意的是,本科畢業生選擇教育行業的比例從去年的10%下降至6.4%。

對於博士學位的畢業生而言,有36%的人選擇了教育行業,另有17.3%的人從事科研和技術行業。總體而言,畢業生去向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是教育(3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7.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7.1%)、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8%)、製造業(7.9%)。

當前,清華畢業研究生除了在大廠寫代碼,就是在金融行業搞理財,這也許就是大多數清華畢業研究生的現狀,也是我國行業景氣度的現狀。

曾幾何時,坊間流傳著一個觀察行業興衰的趣談,即通過觀察清華畢業生的就業流向,可一窺行業是否已達巔峰。

回溯至2005年,當清華學子紛紛湧入寶潔、聯合利華等外資巨頭時,這些企業的輝煌時期似乎也隨之觸頂,隨後外企的發展便逐漸放緩。

轉眼到了2008年,清華畢業生又紛紛投身石油、移動等壟斷性國有企業,而緊接著,這些國企便迎來了薪酬限製的政策調整。

時間推進至2020年,清華校園內興起了一股考公務員、爭編製的熱潮,然而,即便是公務員這一“鐵飯碗”,也麵臨著政府財政緊縮的挑戰。

2024年,清華學生紛紛進大廠,搞金融理財......

 

 

 

 

作者:難得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初春時節 回複 悄悄話 是風向標,有指示意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