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更後,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自由發展是工業社會的必然邏輯》),裏麵提到農業文明社會與工業文明社會有著不同的結構和運行的底層邏輯。農業文明的特點之一是叢林競爭,而工業文明的特點是合作共贏。
有年輕的讀者朋友提出疑問:為什麽所謂工業文明的美國要遏製和打壓農業文明的俄羅斯,美國不應該是合作共贏嗎?
好問題。下麵稍微談一談社會心理學裏對合作博弈研究的幾個重要結論。
研究中,區分了兩種不同的合作博弈參與者:合作者和競爭者。合作者的特點是傾向於遵守契約,合作共贏;競爭者的特點是傾向於不遵守契約,背叛能獲得比遵守契約更大的短期利益。
在多輪次博弈的研究者中發現,合作者很容易識別出博弈對方是與自己一樣的合作者,還是與自己不一樣的競爭者;競爭者很難識別出博弈對方是合作者還是競爭者,他們傾向於把博弈對方一律視為與自己一樣的競爭者。這是第一個結論。
競爭者不僅難以識別出對方到底是合作者還是競爭者,而且競爭者在持續博弈的過程中還很容易激發對方的競爭性,也就是說,競爭者的博弈對方即使是合作者,也很容易被激發出競爭性來。這是第二個結論。
對於長期博弈的雙方,合作者的最優策略是“以牙還牙”(tit for tat)。簡單地講就是:不首先背叛;對方一旦背叛,立即背叛;對方改正了,原諒對方。這是第三個結論。
用這三個結論來看看美國和俄羅斯的各自的合作博弈記錄。
在1992年以前,被稱為“冷戰”時代,美國和俄羅斯的前身蘇聯分別組織了二戰後的兩大國家集團互相對峙,北約和華約。北約迄今仍然存在,華約早在冷戰結束時就作了鳥獸散。
北約宣稱自己是一個防禦集團,成立到現在,所有的北約成員國都沒有被入侵的記錄,確實如同它宣稱的那樣集體保護了每一個成員國。這是曆史記錄。基於此,華約解散後的東歐原華約成員國都紛紛加入北約。
華約雖然成立不到半個世紀就解散,但是華約成國屢屢被蘇聯侵略,曆史記錄表明:1956年華約成員國匈牙利被蘇聯侵略;1968年華約成員國捷克斯洛伐克被蘇聯侵略。不僅如此,1969年蘇聯入侵同為社會主義陣營中國的邊境島嶼珍寶島;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
基於此,華約解散後的東歐原華約成員國都紛紛加入北約;包括蘇聯解體後原蘇聯歐洲部分的加盟共和國也在謀求加入北約。
1994年,為了促進蘇聯解體後新成立的烏克蘭放棄核武器,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美國、英國與烏克蘭在布達佩斯達成並簽署《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代表俄羅斯簽署的是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其中的核心協議為:
1、美利堅合眾國、俄羅斯聯邦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根據歐安會[歐洲安全與合作委員會]最後文件的原則,重申它們對烏克蘭的承諾,尊重烏克蘭的獨立和主權以及現有邊界。
2、美利堅合眾國、俄羅斯聯邦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重申,除非在出於自衛以及其他符合聯合國憲章的規定情況下,否則絕不使用任何武器,危害烏克蘭的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
……
4、美利堅合眾國、俄羅斯聯邦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重申它們對烏克蘭的承諾,烏克蘭以無核國家身份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之後,如烏克蘭麵臨或遭到侵略危險,三國將立即推動聯合國安理會采取措施對烏克蘭提供援助。
……
……
《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
俄羅斯首先得到西方國家的接納,1991年蘇聯解體後新成立的俄羅斯聯邦就獲邀參加西方七國首腦會議(G7)的部分會議,1997年被接納為成員國,正式成為八國首腦會議(G8)的一員。
1999年,俄羅斯時任總統葉利欽辭職,由普京擔任代總統,從此俄羅斯開啟了普京時代。2008年,俄羅斯侵略格魯吉亞(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是格魯吉亞人),煽動南奧塞梯“獨立”;2014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吞並克裏米亞半島,並煽動烏克蘭東部兩州“獨立”。同年,俄羅斯被逐出G8。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再度全麵入侵烏克蘭,引發迄今仍在繼續的戰火。美國、英國根據《布達佩斯安全備忘錄》的約定對烏克蘭進行援助是履約行為;俄羅斯從2014年吞並克裏米亞開始,就是公然違背自己簽署的《布達佩斯安全備忘錄》,是背叛行為。
這不是俄羅斯第一次背叛。
二戰結束後,1945年,蘇聯與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1950年蘇聯又與新成立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署《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有效期30年,取代1945年與國民政府的舊條約。僅僅過了6年,中蘇就開始交惡,開始反目成仇。1969年中蘇交惡達到頂峰,蘇聯撕毀《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悍然入侵中國邊境島嶼珍寶島,受到中國邊防軍的英勇阻擊後並未得逞。
以上曆史記錄不難印證社會心理學在合作博弈的幾個研究結論。至於權力者怎麽說,怎麽標榜,怎樣宣傳,那都是語言陷阱。曆史記錄以及事實才是理解和判斷的依據。
作者:唐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