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幅必將載入史冊的照片。
7月13日,特朗普臉上流著鮮血,在美國特勤局特工們的簇擁下,倔強地舉起不屈服的拳頭,向他的支持者們連呼三聲:“戰鬥!”在其頭頂上,飄揚著一麵美國國旗。
活脫脫一幅為國家流血的硬漢形象。
特朗普是現任美國總統拜登的直接挑戰者。在當天於賓州舉行的競選集會上,特朗普正在肆意攻擊現任總統拜登時,來自暗殺者的子彈射向了他。
這幅畫麵,堪稱是美國精神的形象寫照---持不同政見就是愛國。
特朗普遭槍擊時,美國特工們的表現可謂搶眼。一名特工及時開槍,擊斃了向特朗普射擊的槍手。另外一群黑衣特工蜂擁而上,用身體護住特朗普,抬著他撤離現場。
獲知生著一根毒舌讓自己傷痕累累的競爭對手特朗普遭槍擊受傷,美國總統拜登立刻發表對全國人民的講話,強烈譴責這起槍擊事件,表示“美國不應該容忍這種暴力行為。”
發表講話前,拜登總統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表示為特朗普祈禱,同時對保護了特朗普安全的美國特勤局表示感謝。
隨後,脫離危險的特朗普也發出聲明:“我要感謝美國特勤局和所有執法人員,感謝他們對剛剛發生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的槍擊事件做出的快速反應。”
美國特勤局是美國聯邦政府執法機構,隸屬於美國國土安全部,歸白宮直接管轄。在《美國特勤局》一書中,中國學者王國章這樣描述說---
在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幾乎每天都穿著黑色的西服、黑色的皮鞋,整日麵無表情,所有的心事都隱藏在他們鼻梁上的那副黑色的墨鏡內......他們就是被世人稱為“白宮第一保鏢”的美國特勤局特工。
而透過7月13日特朗普遇刺這件事來看,美國特勤局的特工們絕不僅僅是總統的忠實保鏢,而且也是反對派的忠實保鏢。
槍擊案發生後,中文網絡上有人猜測說,殺手是拜登所屬的民主黨人,要殺死總統的挑戰者。然而警方調查很快出爐,殺手是來自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陣營。
美國特勤局特工們在保護最大的反對派特朗普時的表現,在美國人眼裏就像“1+1=2”一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沒有什麽值得驚奇。然而,如果把這個場景切換到俄羅斯,則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大家能想象嗎?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在演講中,忽然遭到襲擊,克裏姆林宮的特工們及時出手,用自己的身體護住納瓦爾尼,同時擊斃向納瓦爾尼開槍的暗殺者。
如果這一幕成為可能,納瓦爾尼也不會死在俄羅斯的監獄裏了。
早在十八世紀,美國就建立起“尊重反對派”的政治倫理製度,這個製度從根本上避免了不少國家權力轉移中常常發生的暴力和動蕩。
美國法學家約翰.加納德說,我們設計了許多不同的方法來保護持不同意見的人。我們普遍認為應該傾聽正反兩方的意見。總之,我們的傳統、固有的態度和特定的社會安排會確保那些與主流思想格格不入的觀點不被擯棄。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羅斯福總統要求國會批準對日宣戰。當時聯邦參議院82票對0票通過,眾議院388票對1票通過。為保護投反對票的那個女議員的人身安全,國會專門派人派車,護送她上班回家。這個女議員1973年去世,國會大廈前樹立起她的雕像,對她敢於堅持不同意見的精神表示敬意。
在《自由的階梯》一書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錢滿素寫道:“在美國人的思維中,政治是一種利益的對弈,這其中不需要流血犧牲,不需要英雄烈士,需要的是競爭、協商、妥協、磨合,是一係列的合法程序。反對派的存在為現代政治提供了安全,提供了活力,提供了創新的空間。”
美國對持不同政見者的保護,乃是基於這樣一種信念。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有罪性,國家領導人也是如此,沒有一個人是永遠正確的。如約翰.加納德所說,今天社會中健康積極的方麵,明天也可能就會變質,;今天正確運用的權力,也許明天就會帶來腐敗。
所以在美國,除了議會、媒體、民眾等對國家領導人的監督以外,還有民主選舉製度,有反對派對國家領導人直接提出的挑戰。就像河水的波濤不斷向前湧流,正是在反對派生生不息的挑戰中,才會給這個社會帶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
作者:劉樹鵬
我認為,對對美國特勤局來說,是無所謂保護“反對派”的。
為政要提供保護是他們的工作,與政黨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