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那些否定市場價值的國家,沒一個把經濟搞上去了

(2024-02-14 16:20:33) 下一個

中國著名的奧派學者朱海就在《市場的合作與秩序》一書中寫道:

“放眼全球,那些否定市場、實施計劃體製的國家,沒有一個在經濟上取得成功。”在這方麵,中國也有深刻的曆史教訓,從基本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到改革開放後越來越富足,這一成就主要歸功於市場經濟。

然而市場經濟就像空氣一樣,誰都離不開,平時人們卻幾乎察覺不到。隻有認識市場,才能捍衛市場。在市場經濟遭遇越來越嚴峻挑戰的當下,認識市場經濟的四大要素,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

-01-

市場的基石:製度

在“大躍進”時期,中國人很勤奮,幹得熱火朝天,然而卻陷入貧困之中,還發生了大饑荒。發達國家的國民不怎麽勤奮,卻依然很富裕。為什麽會這樣?朱海就認為,“合作”比“勤奮”更重要。文明就係於合作秩序。

在《市場的合作與秩序》這本書中,朱海就總結了市場合作的三個特征:基於私有財產的遞增性,基於個人自由的匿名性,基於企業家創新的動態性。

以上三者既是製度的一部分,也需要製度的保護。如果製度本身抑製市場的發展,經濟就難免走向衰退。

-02-

市場的發動機:企業家

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動物精神”驅動的,也就是以“物”的滿足為目的,什麽賺錢抓什麽。“動物精神”有一個巨大缺陷,一旦外部機會消失,經濟就會停止增長。這正是現在中國經濟麵臨的問題。

怎麽辦?朱海就認為,唯有以“自我”為主導的企業家精神才能打破這一現狀。

企業家精神不隻注重“機會發現”,更注重創造力,而創造力是財富之源。由此驅動的經濟增長是長期的、可持續的,因為它不依賴於外部機會,而是依賴於自我的提升,這樣的提升是無止境的。所以朱海就在《市場的合作與秩序》中寫道:中國經濟增長的轉換,歸根結底是要從“動物精神”向“企業家精神”轉化。

-03-

市場的指針:價格

當今社會充斥著形形色色、不同價格的商品,它們是如此常見,以至於普通人很難注意到價格的重要性。

可事實上,卻如朱海就在《市場的合作與秩序》中所說:“市場經濟的運行,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價格的作用。價格傳遞了有關商品稀缺性和豐裕程度的信息,它指引人們生產、消費和投資。”

朱海就認為,一個有效率的市場,必定是價格“靈活”的市場。但是現實製度往往壟斷生產要素價格,導致價格信號失靈,還影響效率和正義。解決的辦法隻有一個:放棄人為控製價格政策,主動改革價格背後的製度因素、產權因素,使市場的自發作用成為價格的決定力量。

-04-

市場的守護神:產權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新聞:某地舊城改造、房屋拆遷或土地征用過程中,總有一些釘子戶抵禦強拆,甚至釀成流血悲劇。其實,這些都是轉型經濟中經常會遇到的產權糾紛問題。

哈耶克認為,“產權”是解決糾紛的辦法,產權如果不清楚,不能得到有效保護,那麽悲劇就難以避免。

在《市場的合作與秩序》中,朱海就承襲了哈耶克的觀點,認為法律、財產與自由是三位一體的。法律最重要的目的是保護財產權,如果沒有財產權,自由也隻不過是一種幻覺。

在這樣的理論中,政府的作用就是保護財產權。如果不能保護好一切合法的財產權,那它就還需要繼續完善。

製度、企業家、價格與產權,相互獨立又相互聯係,構成了市場經濟的四大要素。但這些並非市場經濟的全部,若要全麵地理解市場,還需要係統的知識。朱海就所著《市場的合作與秩序》就是這方麵的一本絕佳的入門書。

該書不僅係統介紹了上麵提到的市場經濟四大要素,還在經濟理論和思想層麵對它們進行了詳細的論述,邏輯嚴謹、說理通透,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人類的市場經濟之路走得遠非一帆風順,而是反反複複、曲曲折折。而多一個人理解市場經濟,市場經濟體製就會多一份保障。就此而言,朱海就老師這本《市場的合作與秩序》,值得每一位關心中國未來的讀者閱讀、品鑒。

 

 

 

 

作者:聞道不分朝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niu' 的評論 : 嗬嗬。
ahniu 回複 悄悄話 農民不需要市場。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