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民眾不滿情緒增長背後的原因思考

(2023-05-22 19:23:10) 下一個

民眾正在覺醒!

民智正在開啟!

民眾對自身利益的訴求意識正在提升!對社會醜惡以及亂象有了敢於說不的勇氣!

需要說明的是:善意的質疑與批評不是反對,而是一種責任與擔當,民眾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與不滿,更多的是一種激勵與鞭策!

應該說,口罩事件成了社會的分水嶺,在這之前,社會環境相對和諧,當然並不是說形勢一片大好沒有問題,而是缺少一個情緒觸發的點。幾年的口罩風波猶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加上一些社會公共事件的推波助瀾,社會麵的抱怨情緒一下子多了起來,民眾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表達著自己的意見與訴求。尤其是網絡,更是成了廣大網民的宣泄處,網上充斥著各種抱怨,質疑甚至批評聲音。有對當下政策的不滿意,有對某些亂象的不理解,有對生活的無奈,有對社會的抱怨,當然,也有對國家建設有益的建議與良策。

打開電視形勢一片大好,翻看網絡民眾怨聲載道,為何會出現如此截然不同的兩麵,我想,一方麵是民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多了,主流的聲音被更多理性的議論掩蓋。另一方麵,說明我們的社會發展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確實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歸納起來,民眾的不滿主要集中在這些方麵:

一、民生方麵問題較多:民生需求得不到改善,相反還成了民眾的負擔。當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問題,我們的發展究竟還有何意義?這是廣大民眾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民眾在麵臨失業,收入單一還不穩定,高支出時除了被動應對,基本上束手無策。隻有更加勤奮努力,才能勉強維持生活的平衡,坦誠地說,這並不是老百姓想要擁有的生活。

令人不解的是,明明這些年我們的經濟搞上來了,按理說,老百姓的生活應該更無憂了,可為什麽民眾依然感覺壓力如山。實際上,是真的有新的"大山"壓在老百姓身上,如醫療,各種欠款,教育,就業,養老等,這些行業將老百姓的財富幾乎收割一空。資本鼓吹所謂的超前消費觀念,僅僅一個房地產就將老百姓未來的錢提前忽悠走了一大半,民眾有一種被愚弄被欺騙的感覺,不是房子修的不好,而是老百姓,真的買不動了。

民生問題是國家根本問題,民眾滿意才會和諧安寧,民眾這個基本盤不穩,社會也將不穩。民生問題不妥善解決,任何發展都是徒勞,因為所有的發展歸根結底都是為人服務的。衷心希望國家現階段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改善民生上,拿出誠意與實際行動一件件地去解決,讓廣大民眾重燃生活的信心,看到未來的希望。

二、不合理現象太多:比如公平原則嚴重失衡,導致社會矛盾突出。如法律不公,對好人的小錯太嚴苛,對壞人的大罪又太人性化,許多影響大,比較關注的熱點事件看不到公正的處理結果,盡管呼聲排山倒海,依然是我行我素,將民意與呼聲當作耳旁風。如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在分配的過程中失去監督,廣大民眾不但無法享受到應有的權益,反而被有權有勢的人占為己有。如財富流通渠道不暢通,很難正常流通到田間地頭,街角胡同老百姓手中。如待遇不公,有才的人得不到重用,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提拔,幹實事的人隻能混個溫飽,溜須拍馬有關係的人混得風生水起。如體製內外不公,待遇上天壤之別,人為將人分為三六九等。

如養老待遇差距過大,退休政策要與時俱進,要兼顧大多數老年人。個人認為,除個別功臣以及具有特殊貢獻的人才外,其他人員的退休待遇隻允許有地區實際生活水平,退休年齡上的差異。退休前的指標不應納入參考標準,因為現在他們隻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退休老人。

抓貪的力度雖然很大,但不理解的是懲治貪腐的力度又太小,根本不能震懾貪心。貪腐已經成為嚴重阻礙社會發展的因素,如果不能有效治理貪腐問題,我們的發展會嚴重受阻。

三、生活的體驗感下降:不知道是我個人的理解還是普遍現象,總覺得現在的生活缺少那種踏實感安逸感,心裏與腦袋裏空空的,總覺得少了那種人間煙火氣息。誠信沒有了,善良隱藏了,感情變淡了,親情冷漠了,友情物化了,人們的一切互動關係,都變成了各種利益交易。競爭激烈生存艱難加上人心複雜,讓生活沒有了放鬆感,愉悅感。內心缺少寧靜,人心浮躁焦慮,對眼下狀態總是不滿意,對未來形勢又不確定,希望薄如蟬翼甚至看不到希望,我們的內心越來越迷茫。

其實,幸福有時候真的與物質沒有直接關係。更多的是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真誠,來自於那份與生俱來的互相信任,來自於心與心的靠近,來自於內心的獲得感與滿足感,而這些,正是當下社會欠缺的,也是人們內心裏非常渴望的。一旦生活達不到人們的預期,抱怨聲隨之而來,這也是社會麵為什麽負麵情緒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當然,不滿的地方還有很多,這裏無法一一列舉。需要說明的是,表達不滿並不是反對一切,並不是否定國家取得的成就,看到問題及時反映,是一名國人的責任。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美好,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祖國越來越強大繁榮。有問題不可怕,無視問題或者掩蓋問題才可怕,正視不足才是勇氣與擔當。想要解決這些問題與矛盾其實不難,拿出壯士斷腕之決心,亮出破釜沉舟之勇氣,調動一切可調動力量,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用坦誠態度與實際行動一件一件去糾正治理。當亂象得到糾正時,當民眾看到希望時,怨氣與不滿會自然會減少,民心慢慢靠攏,民力自然凝聚:

如此,則萬事可成!

 


作者:辦公室主任老筆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