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對澳洲最奇葩言論的回應

(2022-07-07 18:08:19) 下一個

他們終其一生都在左右搖擺,中國與澳洲之間難以割舍; 

意識形態被灌輸馬列主義,又被灌輸一些科學思想,又來了一些自由發展;

認知言行被灌輸唯物主義,又被灌輸一些西洋哲學,又來了一些基督教義;

思維邏輯被灌輸絕對政治,又被灌輸一些生而平等,又來了一些普世價值。

在澳洲就有一小部分這樣的華人,對工作的理解還停留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思想還處於適者生存的狀態,收入代表地位是他們衡量他人的標誌。嘴上雖講公平、平等、法製,更甚者還拿著宗教來佐證自己。骨子裏卻認同權威至上、階級鬥爭、叢林法則與人種優劣論。

在這種思維下,固有的舊認知與普世認知發生碰撞時,他們所表現出的詫異與不適,使他們本能的排斥澳洲的生活方式,導致他們來澳不久,因擔心舊有認知與價值觀崩塌所帶來的內心陣痛,自覺地與澳洲社會隔絕。

為了永葆初心,他們有選擇地把時間放在符合自己認知基礎的媒體上,每日頭條、微信雜文便是他們學習首選之地。為了豐富知識,閱讀了大量的野史秘聞,把虛無縹緲拿上台麵,來充實自己的演講。為了表明純正,強行揉搓本就毫不相幹的曆史人文與宗教學說。

每當碰壁無法作答,澳洲每日時間21點之後的半小時或許是最大的慰藉。

未來會怎樣沒人知道,但人總是會選擇趨利避害。哪邊發展好,工資高,福利好,更安全就會去哪。至於火了快20年的湧進體製熱潮,是人們渴望跨越階級的夢想,是鐵飯碗的優越與高薪誘惑,顯然也是大多數人認同避險的最優選擇。

筆者早年曾在浙江一家成立不久的小型企業工作,該公司的一大特點就是沒完沒了的加班,而且從不支付加班費。

理由是:大部分人都“自願”加班你好意思嗎?

企業剛剛起步,提加班費你好意思嗎?

老板都辛苦加班,你想休息好意思嗎?

美名其曰:團結、紀律、忠誠、奉獻。離職之後,一次巧遇,遇到該公司的一位員工,閑聊得知,這位酷愛加班的老板,在短短幾年內已經積累了十多套房產。

從小父母努力培養我成為他們所期盼的樣子,學校老師則努力把我教育成高分數思想正的好學生,好不容易大學畢業走向社會後,又被現實生活逼迫成麻木不仁的木偶。社會就像一條濁浪翻滾奔流不息的江河,逆流而上怎奈力單勢薄,即便選擇隨波逐流,洪流也毫不留情將你卷入河底,即便是無奈躺平。

當然,更有能力的人會選擇走得更遠,去一個新的地方。

喝了這麽多年的添加劑假雞湯,喝不飽也不解渴,再傻也知道這裏麵有問題。每每提到加薪與福利,就會被畫大餅,再搭配上老板們慣用說詞:我年輕的時候比你苦,受過許多冷眼,找了很多路子,走了許多關係,費了不少金銀,就是這樣不計得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社會在前進,思想在解放,素質在提高,眼界在開闊,許多本該被修正的錯誤,反而成了成功學的基礎。你在年輕時感受到的世間冷漠、社會不公、地域歧視、人情淡薄等等,如今有了能力依舊不願改變,反而在奉獻與犧牲自己的旗幟下,把本該屬於他人的基本權力,來慰藉自己,那麽!尊嚴置於何處?法律置於何處?信仰置於何處?

如果要說通貨膨脹的速度,企業無情翻臉的普及,一個平平無奇的年輕人,很難明顯地改變自己的生活,更別談階級的跨越。當了一輩子的農民工父母們,好不容易供自己上了三本,二本,甚至是一本,幾年之後發現工地上本科文憑占多數。

再來回顧一下澳大利亞的價值觀:

尊重個人的平等價值,尊嚴和自由,言論自由,宗教和世俗政府的自由,結社自由,支持議會民主和法治,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男女平等,機會平等,和平平等主義的精神,恪守寬容、相互尊重以及同情有需要的人。

或許有些人會說這些價值觀不切實際,哪個國家能全部做到。的確,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事物,即便如此,您也會感到,哪裏更接近於您心中的期望。

從人情社會來到法製社會的轉變,並不代表生活二十年就能活明白。以十分狹隘的認知為基礎,搭配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的套路,如此強行開腦洞的泛泛而談,隻能愚弄一些涉世未深與不諳世事之人;但凡有學識與見識之人聽到這些野史秘聞與偽科學、都會心生輕蔑避而遠之。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如果真的想去了解一件事,是需要自己願意走出家門,親身經曆去看、去感受。當然,那些正在經曆996與007的年輕人在國內,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沒有您孩子那麽幸運,但我們要學會思考,問問自己,您孩子的幸運源自哪裏?但事實是,您不信任澳洲GP,卻想讓自己的孩子去學醫或成為科學家,因為這是能最快實現階級跨越的方式。

筆者發現,在華裔移民的後代身上,那些所謂的傳統思維,在逐漸被現代思維所取代,他們身上更具有獨立自強的性格特征,更懂得用法律來捍衛自己的權益。然而筆者也看到,當隱忍不發、光宗耀祖、犧牲自己、忽略個性、忍辱負重、先大家後小家、人情大於法理等概念,在新一代華人心中崩塌時,一小部分老華人所表現的固執與執著,都化成諄諄教誨和對以往的懷念。

事實上,苦難畢竟是苦難,艱難必定是艱難,苦難能帶來成功,艱難能磨練意誌,不過是因為你避無可避逃不掉罷了,如果有得選誰願意去受苦。

筆者相信人類所有的科技發明與文化成果,絕不是生活在苦難之中的人所能創造,因為苦難隻能催生平庸與絕望。

當盲目走在擁擠且狹長山路,你對未來充滿未知,好奇心讓你另辟蹊徑脫離主流,這不是大逆不道,因為隻有勇於嚐試,才有機會知道更多可能,尋到更多機會,這需要勇氣。

所以快點付諸行動,買張單程機票!去!勇敢打破思維定式與傳統認知那堵牆。

他們指向左

他們指向右

你們不用說

你們不用做

那裏生活多美好

 

 

 

作者:自由的限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