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饒毅老師的一篇文章,他講的幾點振聾發聵:
1,從1949年到也許是2000年左右的50年間,因為不敢做官發財,中國人願意做自然科學的較多,也許是中國曆史上不僅空前、還絕後的對科學興趣最高的年代。
2,條件的上升曲線和人才的下降曲線將決定我們中國科學最後的高度,不一定是不斷上升,而可能出現平台,而平台的高度不一定能夠達到我們希望的高度。
3,科學技術對於中國來說,可能迄今主要作用還是培養可以山寨國外成果的人員。科學在中國產生的原創性工作不多,能直接支撐產業的不多。
4,如果我們的產出不能超過西方、不能超過美國,難以想象我們能單純通過商業模式的變更或分配方式的技巧走到前列?人家做發明、你來分配,天底下恐怕沒有這般好事。
“華人是一個盛行實用主義的群體,不論是國內還是海外。”這個判斷為中國未來的發展罩上了一層重重的陰影。如果把中國比作一艘火箭,實用主義一直以來是它最強勁的發動機。因為我們以前有足夠的燃料供它使用,所以火箭越躥越高。但是現在舊燃料基本快燒光了,火箭的速度卻還沒有突破宇宙第二速度,如果不能及時更換發動機,這艘火箭隻會圍繞地球無限“內卷”,永遠無法進入深空。
我們老說被別人卡脖子,但如果我們的誌向不是星辰大海,而是刷刷抖音喝喝奶茶罵罵水深火熱中的外國佬,那麽是談不上卡脖子的。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星辰大海,那麽我們需要一款新的發動機——原創號發動機。 別再幻想彎道超車,別再大談模式創新,別再抱怨、詛咒,別再躺在老祖宗的花名冊和世界第二的虛名上自我麻醉。以真實的自己,麵對真實的世界,是成長的前提。
實用主義顧名思義在很多領域都實用,但是偏偏搞不了原創。中國人不愛搞原創,不隻在科學技術領域為然。
商業領域我們有多少原創?藝術領域我們有多少原創?娛樂領域我們有多少原創?詐騙領域我們有多少原創?好吧,最後一項可能真的有。
對原創性的呼喚已經成為中國各行業有識之士共識。北大朱青生教授說: 今天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就在於原創性。不要指責中國的科學家或工人沒有原創性,而是中國教育出的這一代人,或者說幾代人、幾十代人都沒有足夠的覺悟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做任何事情應該具有原創性並極盡所能,而不是一味服從前人的規範或他人的好惡,無論前人的規範或他人的好惡所形成的“經典”有多好,一旦成了牽製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強製性規範,都會成為一副枷鎖、一個牢籠。枷鎖就是枷鎖,哪怕用寶玉雕成;牢籠還是牢籠,哪怕用金子鑄就。
朱教授倡導把當代藝術精神作為公民美育常識,去激發培養年輕一代的原創性。這或許是一條路,但我不知道該如何操作。因為像藝術、精神、美育、常識這些詞,同樣很容易被我們玩成實用主義那一套。
我曾經想要做一個“無用沙龍”,因為我發現每個人都在拚命追求更加有用、永遠有用,一睜眼就在琢磨如何最大化自己的交換價值。但是我後來發現,我們特別擅長把一切無用的東西有用化。
就拿最近走紅的短視頻賬號“張同學”來說,每一期看起來都非常“無聊”“無用”原生態,所以他能走紅,因為真實之中包含著海量的細節,這種鮮活是人們無法抗拒的。但是屏幕上的真實不是真正的真實。張同學自稱,從拍到剪炮製一條視頻平均約花9小時,最久一次拍了14個小時。這樣的重投入,一開始就是奔著流量變現去的。
當然,作為短視頻創作者的張同學,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隊,都無可厚非。純從物質回報來看,倒也不失為一條底層逆襲之路。他走紅之後出現的現象,反而是更值得觀察的。一是很多人開始模仿抄襲,另外“張同學”家門口不斷有前來打卡合照的粉絲。媒體解讀也都是圍繞“流量”“粉絲”“紅”“爆款”來的。張同學現象可能存在的那點意義,已經被消解地差不多了。
有點扯遠了。我想說的是,原創性與超越性是一體兩麵。一個不追求超越性的群體,是永遠無法擁有原創性的。
我不懂哲學,在我看來,所謂超越性,就是積累再多的A,都無法變成B。隻有當我們相信B是存在的,我們才不會一輩子在A裏打轉,還叫嚷著被別人卡住了脖子。
作者: 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