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何是歐洲文明塑造現代世界

(2022-01-20 18:11:30) 下一個

從埃爾南·科爾特斯與阿茲特克的統治者蒙特祖瑪的第一次相遇,以及馬戛爾尼與中國的乾隆皇帝的第一次相遇以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即使朝鮮的統治者金正恩不屈從美國總統特朗普,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成為西方世界的挑戰,全世界文明之間的潛在衝突仍然因為一個正悄然超越所有文明的全球文明而得到緩解。

全球文明出現在21世紀,它的許多成員分布於世界各地,然而他們不會承認自己屬於這個文明,因為他們和他們的祖先一樣,仍然覺得自己的種族、文化、宗教、語言和許多其他特點都不同於其他民族。

即便如此,在現代社會,各文明彼此間的關係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緊密,有很多共同之處。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個國際市場之下,並從中得到日常生活的許多必需品。他們居住的房子以及周圍的城市景觀都是現代技術和設計的產物——在世界各地都能獲得這些技術和技能。他們的日常經曆也非常相似,全球性的公司和品牌不僅解決了他們的日常需求,養成了他們的消費習慣,甚至還為他們提供休閑活動。全球文明融合的一個不同尋常的標誌是,不同文明的成員讀過同樣的書,看過同樣的電影,甚至支持同一支足球隊。

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成就之一是來自不同文明的人能夠和平交流、相互學習,通過學習對方的曆史和思想,豐富彼此的生活。旅行服務逐步向大多數公民開放,使他們能夠去其他國家,與全球文明的其他成員互動。

最重要的是,有一個事實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是全球文明的一員:我們都通過互聯網這個共同的途徑獲得信息,學習知識的方法也非常相似。但是,開啟互聯網時代大門的是歐洲人,歐洲開創了這個現代化的時代,並創造了使這種非凡的文明融合成為可能的思考方法。

全球文明的成員生活在同一個國際社會中,聯合國有各個國家的代表——他們根據聯合國各機構製定的條例製定各自的規則,而歐洲的思想在這些組織中具有相當大的分量。自由民主不僅成為傳播最廣的政治製度,而且與其他體製相比贏得了更多國際社會的尊重。誕生於歐洲的法治、新聞自由和人權等理念也贏得了全球的廣泛支持。

對其他文明的好奇心一直是歐洲各族人民的共同特點之一,他們的探索並非始於15世紀,而是始於遠古時代。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就將希臘人在地中海地區的擴張歸因於一種冒險精神和對發現的渴望——這是其他民族所缺少的。"每年我們都派出船隻前往非洲,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付出巨大的代價,目的就是要問那裏的人,你們是誰?你們用什麽法律?你們說什麽語言?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派船過來問我們這些問題。"

每個歐洲帝國都在他們建立的殖民地留下了重要的標誌和影響,包括文化、價值觀和政治製度。此外,殖民帝國之間也存在顯著差異,對從各殖民帝國獨立出來的國家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英屬美洲殖民地,第一批移民的個人主義、社群意識和參與政府事務的決心奠定了美國建國時堅實的民主製度。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定居者有共同的特點,因此英國的民主傳統和民主製度也在這幾個國家的政治結構中得到展現。伊比利亞帝國的特點是政府的等級製和官僚結構,公民參與政治的餘地很小。因此,拉丁美洲國家在建立民主製度的過程中困難重重。法國倡導公民理念,理論上所有公民無論來自什麽種族或背景都是平等的,但是從法屬殖民地獨立出來的國家總體上都與拉丁美洲國家存在類似的問題。俄國的情況截然不同,它把獨裁製和半封建製傳遍了所有殖民地。

西班牙帝國和葡萄牙帝國在美洲殖民地促進異族通婚,使印第安文化與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共存。英屬美洲殖民地的情況則大為不同,那裏的第一批定居者把印第安人驅逐到西部,最後他們幾乎完全滅絕。

因此,我們能看到歐洲帝國之間的巨大差異,其影響一直延續至今。盡管我在《歐洲》中談到了帝國之間的種種差異,但是它們又都明顯擁有共同的曆史和文化遺產。

殖民帝國的主要動機是經濟,因此,許多商業路線被開創出來,把歐洲的主要城市和世界其他地方連接起來。在此過程中,市場經濟在各大洲得以發展。為了管理和規範殖民地經濟,還必須建立法律製度,這使得基於羅馬法或英國判例法的歐洲司法製度傳至各殖民地,法治成為歐洲最重要的輸出品之一。各大帝國的另一個共同特點是先進的科學和技術。歐洲人創建了市場和各種網絡,依靠指南針、印刷機、鐵路和電報等科技進步,歐洲人打開了通往世界的道路。

歐洲帝國的殖民地也反映出歐洲的文化、思想和信仰,尤其是基督教。在伊比利亞帝國和法蘭西帝國,十字架是非常重要的符號。在俄羅斯帝國, 每一個定居點都會建造一座教堂。在大英帝國,信仰基督教更多是定居者個人的事情,殖民政府並不負責,但是即便如此,基督教也在殖民地造成了極大影響。歐洲帝國的教會——無論是天主教、新教還是東正教都利用帝國擴張的機會傳播福音。基督教的傳教士使基督教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 在教化各地人民、傳播歐洲文化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所有帝國,包括那些提倡異族通婚的帝國都相信白人更優越。這種信念解釋了為什麽殖民世界發生了那麽多暴行,它為虐待、殺戮和種族滅絕提供了借口,也是宣揚奴隸製並把這種禍害變成有利可圖的國際生意的借口。

另一方麵,正是通過歐洲國家建立的帝國和網絡,那些最重要的、決定現代世界進步的思想才得以傳播。其中人人平等是一個基本觀點,與種族、政治或宗教無關。誕生於18世紀歐洲的關於平等、自由和人權的思想徹底改變了歐洲和殖民世界,最終導致奴隸製被廢除。使奴隸貿易全球化的歐洲最終禁止和取締了奴隸貿易,並將這一禁律強加給其他文明。

公民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是導致帝國解體和新國家獨立的兩大意識形態支柱,這影響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在去殖民化進程中出現的許多國家。不僅遭受殖民主義之苦的人認為殖民不公平、不道德,從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薩斯到羅伯斯庇爾等殖民國家的一些重要人物也有這樣的想法。

從18世紀開始,歐洲培養了許多獨立運動領袖,塑造了他們的意識形態。從本傑明·富蘭克林到尼赫魯,許多現代國家的領導人都從歐洲獲得了思想,明確了自己要建立的國家和社會類型。在起草憲法、建立政治製度和社會模式方麵,歐洲也提供了主要的思想體係。從自由主義到民族主義,從社會主義到共產主義,所有思想都誕生於歐洲,通過各帝國在殖民過程中打開的渠道傳遍整個地球。歐洲也率先開始工業化和現代化,並逐漸影響全世界。

歐洲人一直是曆史上最堅決的移民,歐洲帝國的擴張及其遺產使這成為可能。歐洲人大量移往其帝國的殖民地以及從中獨立出來的國家,尤其是美洲。美洲最大的國家到處都有歐洲人——如果沒有他們,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就不會如此突出,與大西洋彼岸的聯係也不會如此緊密。美國更加如此。

在帝國史上,歐洲時代的結束非常反常,因為終結歐洲霸權的並非外敵入侵,也不是新文化勢力,而是歐洲民族之間的衝突,這是導致歐洲霸權時代戛然而止的主因。

在1870-1914年發生的歐洲霸權之爭可以解釋為,歐洲國家想一決高低,以決定一旦它們幾個國家成功控製了世界上的大多數地區,哪個國家能夠無可爭議地行使世界霸權。它們隻關心來自其他歐洲強國的競爭,好像隻有歐洲國家擁有足夠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發起挑戰和反抗,但是它們沒有認識到歐洲霸權也可能受到來自歐洲大陸之外的新興大國的威脅,這些國家也遵循同樣的發展趨勢。事實上,在歐洲大陸以外,唯一成功擊敗過歐洲強國並實現擴張的兩個國家是美國和西化的日本。前者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中力克西班牙,後者在1904年打敗了俄羅斯。如果不是歐洲國家之間的衝突和對抗,歐洲時代和歐洲帝國會持續得更久。

20世紀早期,獨立運動還沒有強大到足以動搖歐洲帝國(印度和愛爾蘭除外)。歐洲在15世紀沒有任何預兆地飛速崛起,同樣,在20世紀初,人們完全想不到歐洲會以如此戲劇性的方式突然衰落。

但是,歐洲國家與其殖民地的關係並沒有隨著民族獨立而結束。歐洲與後帝國時代的諸多國家之間的聯係仍然非常牢固和緊密,首先是因為歐洲文化的影響,其次得益於經濟和貿易聯係,最後是前殖民地居民的外移。後帝國時代的歐洲是不同文化共存的典範,這是開放社會必有的特征之一。

在過去500年裏,如果所有歐洲人都留在自己的祖國,世界曆史可能會和平很多,許多衝突和許多人的苦難可能都會幸免。但是,如果歐洲文明沒有擴張,曆史也可能會更加動蕩不安。所有文明都具有擴張的本能,如果歐洲人沒有先到先占,世界上許多地區可能會被其他民族占領。

如果美洲大陸被中國人、日本人或者阿拉伯人殖民,它會如何發展?如果非洲不是被歐洲列強瓜分,而是被北邊的阿拉伯人接管,那麽這個大陸會有怎樣的現代史?如果蒙古人能夠固守其帝國和權力,一直堅持到現代,歐亞大陸會怎樣發展?假設印度被另一個亞洲國家而不是英國殖民,或者如果印度自己的一個民族成功占領了印度次大陸……顯然,如果是這樣,包括歐洲在內的各個文明的曆史都將有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當前大多數國家的價值觀也會大不相同。

近5個世紀的歐洲霸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歐洲衰落,讓位給美國。這個崛起的超級大國最初的建設者和定居者大多是歐洲人,他們受到誕生於歐洲的諸多思想啟發。但是,美國人一直拒絕被看作一個帝國,也不願意被視為有帝國的擴張野心。他們傾向於簡單地把美國看作擁有各方麵豐富資源的偉大國家,並成功晉級為超級大國。和黃金時代的歐洲國家一樣,美國也一直信奉一個原則:擴張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有利於這個星球上的人民,可以創建托馬斯·傑斐遜所渴望的"自由帝國",因此,美國政府和軍隊都必須履行霸權國家的義務,就像過去偉大的歐洲帝國為其霸權所付出的努力一樣。

美國為延續西方霸權做出了貢獻。然而,當世界貿易的中心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超級大國衰落的跡象隱約可見時,"後西方時代"這個詞開始出現。這個若隱若現的後西方時代並非是由一個新的非西方超級大國控製的,因為沒有哪一個文明能夠統治其他文明。在這個時代,合作與互動取代了過去的競爭與對抗,成為必然的選擇,因為世界上所有國家都麵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而且它們擁有相同的知識和幾乎相同的技術來應對問題。

今天國際社會的核心要素以及主要架構都來自歐洲,首先是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其次是民主,再次是法治、新聞自由和人權等使得各項機製能夠正常運行的要素,最後是科技進步。這些思想也已成為亞洲和非洲人民的思想,但對他們來說,這些思想是外來的。世界上其他地方越采納西方的技術、原則和思想,歐洲的影響力就越強大。當然,現在還有國家和民族拒絕市場經濟、民主和法製,堅持迷信和傳統而不是科學和實證主義,但是到目前為止,它們往往隻是少數派,而且無法讓它們的選擇成為國際主流。

在聯合國193個成員國裏,超過2/3的國家在其曆史的某個階段曾隸屬於歐洲帝國。在某種程度上,歐洲在全球文明中的角色相當於古希臘和古羅馬在歐洲文明中的地位。歐洲人如果不溯源到古希臘和古羅馬,就無法理解自己的曆史。同樣,生活在當今世界文明中的人們需要參照歐洲或某個歐洲帝國的情況,才能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有些人可能會為歐洲的遺留影響感到驕傲,有一些人可能會抗拒甚至厭惡,但是,無論他們是否喜歡,離開歐洲的貢獻,就無法實現今天的全球文明。歐洲的社會模式曾激發無數欽羨,使許多國家的政府競相模仿。其他國家的人民會繼續參照歐洲模式,從中汲取靈感,克服他們的政治或經濟挑戰,邁向現代化。

最後,歐洲不僅誕生了民族國家,也創建了一種超國家的政治和經濟一體化模式,在全球化時代產生了廣泛的吸引力。21世紀初,世界秩序越來越多極,美國已經放棄了超級大國的許多責任,特朗普總統違棄了指導美國對外政策的傑斐遜原則和威爾遜原則。普京領導的俄羅斯也決心以犧牲西方為代價,鞏固自己的全球角色;當世界陷入無序,當現行的國際規則似乎不再適用時,一些小國也渾水摸魚,從中漁利。銳實力(Sharp Power)在崛起, 威權國家借此脅迫其他國家,操縱國外輿論。在這樣的世界,歐洲的角色極其重要。

歐盟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在全球貿易中處於優勢地位。歐盟成員國名列世界上最富有國家的20強,人類發展指數名列前茅。在經曆了極端民族主義的苦難之後,歐盟創立了最具創新性的國家間一體化模式,歐洲人的身份認同開始形成。在歐洲人不得不捍衛他們對世界的積極影響之際,這種身份認同尤為重要。

歐盟知足知止,其成員國既沒有意願也沒有力量主導這個世界,也不再想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其他文化。它們希望為自己和世界做一些更有用的事情,確保為全球文明帶來真正進步的思想和原則能夠發揚光大。

誠然,在當今世界,沒有哪個大國想要征服他國領土, 但是它們會征服其他國家的市場和人民的思想。21世紀不一定會發生公開的戰爭,但是世界秩序很容易蛻變成激烈的競爭模式,陷入混亂的局勢,這會削弱這個全球時代的許多成就。

歐盟一直致力於維護以和平與合作為主的世界秩序,對21世紀最嚴峻的挑戰表現出比其他國家更大的決心,並積極應對全球變暖、國際恐怖主義以及與貧窮和不發達相關的問題。

當前世界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是人民政府的民主在幾個國家退化成暴民政治或暴民統治,不同的政黨派別為了追逐自己的目標,不擇手段地獲得更多選票,這通常違背了法治,甚至更糟糕,犧牲了真相。新聞自由被虛假新聞破壞,流言蜚語不脛而走。在這方麵,歐洲再次肩負著一項特殊使命,那就是保持它對世界的最大貢獻之一——民主以及使民主有效運作的社會模式。

從文藝複興到啟蒙運動,從革命時代到歐洲一體化,歐洲創造了能夠釋放人類非凡創造力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條件,使文明發展到最高形式,為人類社會最複雜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歐洲的曆史糅合了光耀和陰影、勝利和悲歌,是指引人類的一盞明燈。

 

 

 

作者: 胡裏奧·麥克倫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