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在乎家醜,隻介意外揚!

(2021-08-01 19:53:51) 下一個

越來越覺得,對方方的口誅筆伐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媒體危機公關。疫情之初的那一兩個月,批評和追責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無數人力挺方方,為她點讚,有關部門和地方想了很多辦法,想要引導和控製輿論。

可他們發現,這屆網民好像是有腦子會思考了!以往慣用的媒體雞湯、宏大敘事、英雄主義效果好像都不太好。寫得稍微肉麻一點兒,就會被罵個狗血淋頭。

直到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拐點來了......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公眾視線成功地轉移到了方方一個人身上。從此以後,內政外交方麵的所有問題,沒準兒能從這本日記裏麵找到根源了。

任何人,隻要給貼上了“賣國”的標簽,不管他有沒有資格賣國,賣沒賣國,都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的。袁崇煥死於眾人之口、譚嗣同臨刑前被扔臭雞蛋,都是不明真相的“愛國者”們幹的。武漢街頭的大字報,網上的各種詆毀謾罵,讓我仿佛又看到了刑場上爭先恐後的人群,聽到了他們大聲的喝彩。
    
01


李東雷:為什麽有些人不在乎“家醜”,卻痛恨“外揚”

在這場爭議之中,我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有些人看上去並不在乎“家醜”,並努力淡化這樣的家醜,卻特別痛恨“外揚”。他們對方方日記裏的一些家醜內容或不在乎,或說這是自己家的事,不應該捅到國際上去。這是為什麽?
在這些人的眼裏,方方日記在國外出版就是家醜的外揚。他們非常在乎家的麵子、家的榮譽,唯恐損害了家利益。他們有強烈的家庭主人公意識,排斥家庭中的異己。他們生怕別人看到了家醜會攻擊這個家,還想出了“遞刀子”這樣的罪名。他們看上去在努力捍衛家的利益和尊嚴,卻忘掉了兩樣事情:

一是什麽導致了家庭成員利益的實際受損。

二是家庭成員中除了他們,還有希望因家醜外揚從而帶來改變的人。

為什麽要堅持對這一次疫情追責?為什麽一定要堅持不忘家醜?

因為有些人(包括我)希望這樣的悲劇不會重演,而不是痛恨外揚者們所謂的“抹黑”。還記得“早知道這樣,老子到處說”這句話嗎?這句警示我們:對於家醜的掩蓋會帶來怎樣的慘痛後果。

但這些痛恨外揚者看上去特別高尚,他們不在乎自己的實際利益是否受損,卻很在乎家的名譽,雖然這種名譽也隻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家在外麵是什麽形象,不會因為一本日記而改變。
對於家醜,我第一關注的不是外揚,而是確認家醜是不是事實。因為我相信:一、隻要家醜是事實,那就掩蓋不住。如果家醜是謠言,也隻有在充分的外揚中才可能得到澄清。二,隻有在外揚的環境之下,才有可能懲罰家醜的製造者,才可能防止家醜的再度發生。

痛恨外揚者能不能搞明白幾個邏輯:

1、是家醜更傷害家庭,還是外揚更傷害家庭?

2、在一個封閉的家庭環境裏,能否靠自身來處理家醜?確保出醜者得到懲罰,並確保今後不再發生?

3、在家醜外揚已經成為事實的時候,是繼續努力掩蓋還是坦然麵對?

長期把國家對外形象想定為一個虛幻的光鮮外表的人才會特別在乎所謂的家醜外揚。本來就認同社會不完美的人反而對此無所謂了,他們更喜歡現存的不完美能在外揚之中得到改進。

英語媒體與簡體中文媒體總有種水火不容的感覺,但它們確實是有一個共同之處的:它們每天都在外揚美帝的家醜。英語媒體,比如特朗普的死對頭CNN每天都在抨擊總統,把美帝和總統的家醜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恨得特朗普直罵它fake news。但長期以來外揚著無數家醜的美帝依然很強大。

社交平台上越來越撕裂了。近些年來,生活在越來越單一的信息環境下,很多人民族主義情緒膨脹,變得越來越自我中心化。獲得充分信息越來越難,思維卻越來越固化,進而演變為排斥外來信息,也就愈發把外界對中國的批評想象成了洪水猛獸,而對吹捧讚美之聲卻津津樂道。

久而久之,把自己活成了一隻團著身子的刺蝟。


02


六神磊磊:人和人要好好溝通,必須在自尊上對等

看到不少人說目今“討論”消失了,中文世界裏討論不起來了。基本上是甲一開口,乙已罵娘,丙轉身就抽刀子去了。就是這樣的節奏。如果給鍵盤俠們都發一個表決器,定人生死,那不知道多少人要立即被綁赴刑場。我一個讀金庸的大概都得死上好幾回。

“溝通”是很難的事,為什麽難呢,因為不對等。兩個人先必須知識對等,閱曆對等,境界對等,才談得上溝通。我讀的書可以把你火化好幾遍,那我倆溝通個啥呢?沒法溝通對不對。

可這還都不算最關鍵的,除了知識對等、閱曆對等,最關鍵的是兩個人自尊要對等。一個人的自尊就像一間屋子,得有承重牆。生命中有承重牆的人才可以愉快地湊到一起談論開窗子,開大一點,開小一點,都好說。想要光照多就開大一點,倘若怕曬就開小一點,沒有誰突然說媽個巴子的你開窗就是羞辱我。

可有的人他生命裏沒有承重牆,他所有的自尊都維係在一塊磚頭上。這時候非但不能聊開窗戶,你聊砂子聊水泥都要小心。哪怕你疑似看了別的磚頭一眼,他都會大大地被激怒,覺得你嚴重地貶損了他的自尊。 

03


張江名媛:現在的人翻臉比翻書還快

這一陣寫了幾篇跟方方有關的文章,後台老是收到這樣的留言,說他是武漢人,武漢有1000多萬人,方方頂多隻能代表那1%,無法代表99%。

1%當然不能代表99%,但是沒有那1%,你連P都不是。李文亮是不是1%?艾芬是不是1%?曝光李星星被性侵的南風窗是不是1%?正是因為有了這些1%,作為99%的我們才覺得這個世界不都是黑暗的,才覺得這個世界還有那麽一絲希望。

再說,既然你說1%無法代表99%,那麽你又代表誰呢?你不也是1%嗎?你怎麽能代表那99%呢?下次群發留言之前能不能用點心?一分錢都是愛,五十個一分錢難道就不是錢嗎?

其實這個世界誰也代表不了誰,1%代表不了99%,99%也代表不了那1%,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哪怕隻有0.000001%的人,他們都有悲傷的權利,都有表達的權利。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是假借正義之名幹惡的事?鮑某說我跟李星星發生關係是因為我愛她我要娶她,出征推特的人說我跟薩瓦迪卡撕X是因為我愛國,艾芬的boss說今天我說你兩句是為了你好是為了武漢的安定團結。

正義就是一場跟惡的賽跑,當惡領先的時候就會搖身一變,成了正義的化身,隻有當正義迎頭趕上的時候,真正的正義才能得到彰顯。

04


太空之眼:侮辱方方日記的人,不能嫁也不能娶

對新冠疫情的看法,已經將很多人與很多人的價值觀世界觀撕裂了。方方日記,已成為鑒別三觀,區分立場的試金石。很多朋友、夫妻或情侶,在談到疫情,談到對方方日記的看法,才發現對方“原來是這樣的人!”。
 
平時很少有機會去鑒別一個人人品、責任心到底怎樣,而且很多人善於偽裝遮掩,表現出來的都挺好,隻有在遇到某些事情,特別是重大事情的時候,真相才暴露出來。

這個問題尤其體現在相親找對象方麵,等你發現兩人在三觀方麵的巨大差異的時候,可能常常也晚了。這次疫情就是這樣,很多人剛剛才發現,以前尊重的長輩、看好的朋友、深愛的情侶,怎麽會發出那樣不負責任的言論,那麽熱衷傳播陰謀論美帝要完論等等。
如果說其他人這樣的態度還無所謂,頂多不來往就行了。那麽相親找對象、談朋友就一定要先鑒別他(她)對方方日記的態度了,因為這事關你一輩子的幸福。

可以說,對方方日記的看法,反映了一個人的認知能力、認知水平,為人處事的態度,甚至是某些潛意識和性格。包括對方方日記的出版、海外出版的態度,都能反映出一個人深層次的品性和綜合素養。

方方日記,堪稱人品鑒別神器。

05


特色文苑:北大校友辱罵方方滿臉橫肉 被踢出北大群
  
2020年4月12日,北京大學沈陽校友微信群裏發生了一場風波。起因是學法律並擔任律師的於正元校友發了一個關於方方的帖子,他不是對當前社會熱議的"方方日記“進行說理性評論,而是直接對方方本人進行人身攻擊和辱罵,他寫道:"看看方方的滿臉橫肉,你就能知道她內心的刻薄丶陰險丶惡毒,(原文標點,轉者注)猥瑣。”

帖子雖然短小,但引起了一些校友的驚詫與不屑。

馬哲校友首先發聲,問道:於正元律師,你會看相?並且直接批評他:"一個律師公然說一個公民惡毒猥瑣算不算人身攻擊?你是什麽律師?"馬哲校友指出:蔡元培先生以兼容並包的思想整肅北大,就是要所有北大人以包容的心態對待世人。馬哲校友不客氣地反問:…你上來就開罵,簡隻潑婦一般,…你這北大的名頭含金量有多少?

隨即,王星琪校友也嚴肅地批評道,作為一名律師,做這樣惡毒的人生攻擊,實在有失身份。並質疑他:“不知道是不是在工作中憑看相判案。"

不少校友加入了討論,大多對於正元校友的學風進行了批評指正。大家在意的不是對方方日記本身的議論,不論認可還是反對,那是你的自由,無可厚非。大家在意的是於正元校友作為一名北大人,而且是法學出身的律師,怎能像社會上那些毛手毛腳的楞頭青,隨意出言不遜,撒潑打滾,蠻橫不講道理!

於正元惱羞成怒,破口大罵:"方方是你祖宗啊,我批評的是方方,你為什麽大動肝火呢?你和方方是什麽關係?“於是,他越罵越氣憤,越罵越難聽,語言文字非常粗鄙,不堪入目。從而引起眾怒,紛紛要求校友會招集人將於正元校友從北京大學沈陽校友會微信群中剔除出去,以正視聽。

 

 

作者: 煙雲過眼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常態' 的評論 : 可悲的人物。
常態 回複 悄悄話 新時代的北大人,於正元校友大律師。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義和團思維”,可悲啊。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niu' 的評論 : 有一定的道理。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方方似乎與控製沒有什麽關係吧,她也就是一個作家,並非是什麽防疫的專家。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不在乎“家醜”,卻痛恨“外揚”--精確概括義和團思維。
ahniu 回複 悄悄話 為啥中國文化講究麵子?
農民文化就必須麵子。
農民要增加財富,就要更多土地。
要增加土地,隻能從鄰居手裏得到。
鄰居破敗了,就有機會。鄰居興旺了,就不要惹了。
這就是麵子。死要麵子,就能保住自己的土地,不被偷窺。
商人不看中麵子,隻要大家公平交易。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昨日看相關報道,又說歐美國家聽信了方方,說戴口罩無用,因此誤導了歐美,說要起訴她呢,不知道真假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