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殺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級第一名!”被成績單毀掉的中國孩子!

(2021-06-13 19:58:29) 下一個

01 

今天之前,我從不敢把一個14歲的少年和一個殘忍的殺人凶手聯係在一起! “殺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聽起來何其懵懂又讓人驚懼的話! 而這卻是近日發生在山東淄博某中學的一起真實的凶殺案件。

淄博初三某班級,經常考第二名的秦同學,因為不甘心每每屈居第二,狂捅第一名馬同學13刀,刀刀致命,馬同學慘死自家樓下。 誰能想到,成績優異的學生竟能對同窗痛下殺手?

被殘忍殺害的馬同學品學兼優,屢次獲獎,考試成績名列前茅,而這卻成了致使他丟掉性命的原罪。 案發當天,秦同學早早埋伏在馬同學住所的樓梯間,等到馬同學放學回家之後,用一把冰涼的刀子狠狠地捅向他的胸膛。 馬同學極度驚恐,憑借求生本能他掙紮著爬向門外。可秦同學並沒有打算饒過他,秦緊隨其後,揮刀將其脖子砍斷一半,頸動脈砍斷,頓時血流如注。 而後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又在馬同學胸前背後連捅十餘刀,刀刀致命。

可憐那馬同學母親事後趕往樓下,看到的隻有一具兒子倒在血泊中的屍體!母親把仍有體溫的兒子抱在懷中,哭得呼天搶地,可惜再也喚不醒永遠“沉睡”的兒子。那個擁有著大好前途的花季少年,再也沒辦法睜開眼看看這個他還未曾好好感受過的世界。

而這一切,竟然隻是為了一個成績,一個“第一名”的名號。 什麽時候,一個所謂的“第一名”竟然要一個花季少年拿命去換? 什麽時候,教育培養出來的不是人,而是一匹能冷靜謀劃殺人計劃、殘忍揮刀屠殺的惡魔?

教育要先育人,先養育孩子的美好心靈,而後再去談成績。 可是中國教育當下的現狀卻是:成績代表了一切!

02 

七叔前不久看過一檔綜藝節目,節目中讓一些孩子站在一個特別的“勇氣台”上,鼓勵他們來向成年人喊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其中一個因為考試成績下滑、父母便不允許她上舞蹈課的女孩,對媽媽喊道: 跳舞是我的夢想,我堅持了7年,但我現在很迷茫,我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放棄我的理想。 台下女孩媽媽卻說,“如果你下次考試能夠進全校前100名,就讓你繼續學跳舞”。 又是成績,好像隻有成績好的孩子才有資格和父母討價還價,那些沒有成績的孩子就隻能服從。 麵對媽媽的高要求,女孩快要急哭了。她在台上結巴半天才喊出來:這麽高的要求,我做不到!她請求媽媽把要求降低到前200名,但是媽媽想了想之後回她必須“150名”。 母女二人就當眾為了一份學習成績討價還價,最終女孩妥協了,隻是這份爭取而來的滿足感,讓人看到之後感覺眼睛發酸。

在很多父母的眼裏,成績就代表了一切。為了成績可以忽視孩子的一切,在你糾結疑惑時,父母會用一個過來人的姿態告訴你:都是為了你好。隻是當“為你好”被扣上了強製性的色彩,這份愛究竟能感動誰?很多家長在麵對孩子成績差或者下降時,會像是一隻被踩了尾巴的貓,頓時把所有的怨氣都灑向了孩子。他們推論出是孩子太笨,沒希望,沒出息。甚至惡語相加,嚴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扼殺了孩子所有興趣。

美國總統曾說過一句話:“學校教育隻不過是為人的終身發展起到打基礎的作用。” 成績並不是意味著一切!培養孩子的興趣遠比讓他們讀死書重要。

03 

有無數孩子曾把一句“你看看XX家的孩子”,當做了童年噩夢,好像在父母眼裏,別人家的孩子永遠都是好的。 節目中有個小姑娘對媽媽的一段“吐槽”視頻,刷爆了朋友圈,著實讓人心疼。她經常被自己媽媽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而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還是她最好的朋友。 她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你這麽差,怎麽會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

小姑娘站在台上委屈地對媽媽喊道: 孩子不隻是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麽你不看一下?你總是在打擊我,可是我的努力你卻一直都沒有看到。但是沒想到這麽媽媽根本不為所動,她說把孩子和別人比較隻是為了讓女兒從這些比較中學習到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還說女兒的性格就欠打擊,如果不打擊,她就容易飄。

這類父母看到的永遠都是別人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卻刻意回避自家孩子的長處。 她們在一遍遍地沉浸在別人孩子的成績好的時候,卻忘了回頭看看,自己的孩子真的很痛苦。 最終在媽媽滔滔不絕地教育之下,小姑娘哭著跑下了台子。

其實這類父母才是最可怕的,他們永遠聽不進孩子的話,他們自己給了孩子想要的一切,卻給不了孩子最想要的平等和尊重。 有句話說:傲慢固執且欲壑難填的強權者,社會關係中會被人嫌棄,放在親子關係中卻成了理所當然。 在那些成績大過天的父母眼裏,他們總是認為優秀比愛重要,可是卻忘了:被釘子釘過的木頭會永遠保留著痕跡,被揉皺的一團紙,也很難再舒展開。 長此以往,眼中被質疑的孩子心中也許會生出怨念,甚至是淪為被成績左右的殺人凶手!去傷害別人家的孩子!

就如視頻下有一條評論所說: 在國內普通家庭想要擁有好的教育質量很難,家長維持教育質量的生活壓力很大,孩子成績不優秀就會給家長加上很多的負擔,家長又會把這份壓力施加在孩子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妄談愛與理想,想要馬上改變是不現實的。

這或許正是目前的現狀,一時之間很難改變,可能難道要等到教育再培育出更多隻看重成績的怪物出來的時候,家長們才要開始嚐試改變嗎?

04 

在節目裏有個女孩說希望媽媽多陪她,媽媽給她的回應卻是:媽媽答應你,會陪你做題目。在媽媽的眼裏陪你做題目就是陪你,要求孩子出成績或許是父母對孩子負責,可是這卻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一切。有句話叫“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你在我麵前,卻不知道我在想什麽”。如今,這句話可以原封不動地用在這些父母們身上。

我們一直在說的平等、尊重和接納,其實遠遠不夠。孩子要的平等,其實隻是要能夠別人懂,能夠得到一句小小的誇讚。那個哭著下台的小女孩沒有得到媽媽的安慰,但是閨蜜的一席話卻讓她感到無比溫暖,她說:你也是我媽媽嘴裏別人家的小孩,而且你善良大膽,是無可替代的。

成績不是一切,教育最重要的是先去育人,而不是先收到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 試著去聽聽孩子們在說什麽,去看看他們的需求,去嚐試著了解他們成長中的痛苦,以及正視他們正在遭受的漠視,這才是家長們最需要做的!

 

 

作者: 我愛藥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是可憐的。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真是鬼迷心竅了,可憐的孩子!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ollowNature' 的評論 : 沒錯。美國的學校也沒有什麽排名,除非是高中畢業時排全校第一第二名的榮譽。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覓音' 的評論 : 是啊。子女不是父母的工具,是獨立的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這是國內從小排名次帶來的弊端。本人的兩個孩子在美國加拿大長大從小學到高中畢業,班裏年級裏從來就沒有名次。
覓音 回複 悄悄話 結婚證書不是合格父母證書。自己沒實現的理想要子女去實現,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