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願苦難卑微的人們,也能沐浴時代的榮光

(2021-02-19 18:39:06) 下一個

每逢什麽活動,總少不了各種宏大敘事和輝煌總結。主持人和朗誦者,無不用著幸福的顫音來表達喜悅與豪情。與此同時,對於所謂的負麵信息,則刻意加以回避和無視。這算得上是一種特色獻禮文化了罷。

某地有主管官員曾經理直氣壯地解釋何以不讓在某些期間有“負麵新聞”:就像家裏老太太做大壽,結果這個跑來說有隻雞不見了,那個跑來說狗又偷吃了,你想想,這不是添堵嗎?

這話說得挺有意思的:美好遠景的達成,原來是要靠選擇性呈現才能實現的啊! 再說,這個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在邏輯上也實在蹊蹺得很啊。不過邏輯這個東西壞得很,隻要一講,很多高大上的論調就沒辦法承接下去了。所以呢,也實在認真不得。

今年早些時候爆出一個數據,說是月收入一千的群體有六億。這個體量之大乍一聽上去似乎有點不可思議,尤其與一年前喊得特凶的厲國調子很不一致,別說小粉紅,就是我們這些自詡理性的人,也頗有些困惑:不都全麵小康昂首闊步向前進了嗎,據說非洲兄弟最向往的天堂就是咱們這?

但對照一下身邊的現實,我們就不能不承認:還真就是這麽回事!

我所在的小區,不少雜物間都有租戶,租金基本上都是兩三百元一個月,陰暗逼仄的空間裏有的還住著整整一家子。可以說每個家庭的背後,都有其不得不如此的苦衷與局限;

經常看到在垃圾桶裏翻找廢品和食物的老人,就算夜裏兩三點都有,為的是不錯過每一袋新扔出來的垃圾。甚至變質發黴的食物都能讓他們如獲至寶;

這個彎腰駝背的老人每天都往來垃圾桶和垃圾桶之間,甚至直到深夜兩三點。不知道她有著怎樣的身世。

我的一個親戚,年近七十了,夜裏翻垃圾桶被不知什麽毒物咬傷,為了不去醫院“花冤枉錢”,她咬緊牙關,自己動手用刀子切劃傷口。熬了十幾個小時後,手腕腫得比小腿還粗,最後實在挺不住了才告訴家人;

我在農村的兩個光棍舅舅,僅僅柴米油鹽就成了他們全部的生活主題。先前一個月吃不上油的日子尚且不算,跨入新世紀之後尚且要靠賣鴨毛來買一包洗衣粉洗頭。年逾古稀的大舅舅因為貧病,最後選擇了絕食辭世;

我的母親到去世之前都沒有改掉見礦泉水瓶和紙殼就撿的習慣。先前我在鄉村中學教書,她每去一次,都會將我用完的牙膏帶回去,說是用力擠一擠還能用幾次。貧窮以及對於貧窮的恐懼,深深烙在很多底層人的內心裏;

在母親去世之前,我一家十口隻有兩個人有收入,其餘基本上都是零收入,其中包括我重度智殘的大女兒;

兩三年前,我所在大學城的某女生自殺,警方調查發現她一個月的資金流水僅為一百元。業已讀到大三的她甚至從沒買過一雙高跟鞋;

就在前天,聽某女記者的講述,一個送水工因為違章,麵臨被扣自行車的處罰,居然奮不顧身地以死相拚。許多人大惑不解:區區一輛自行車至於嗎?但對於命運多舛的他來說,失去這輛自行,就失去了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份工作,事實上就是失去他和女兒的生活希望。最後警方破例發還給他時,他對警察說:你這是給了我一條命啊;

我曾經多次在報端讀到醫院大樓的跳樓新聞,基本上都是因為高額手術費而徹底絕望者;

卑微群體和苦難敘事,很難進入到主流敘述者的視野和話語之中。即便言及“苦難”,也隻是為了反襯“輝煌”,是之謂“苦難飛凰”。

曾經一度,我最怕的是逢年過節。當街上張燈結彩、家家戶戶歡歌笑語的時候,自己隻是更加感受到孤寂與無助。

即便到省城讀研究生的時候,我也曾經因為區區一百元而深感求助無門。

有個夜裏,因為遇上一個抱著孩子求助的女人,我將坐車的錢給了她之後,隻能徒步穿過整個長沙城。

盡管事後我意識到那很可能是個騙子,但,是什麽樣的處境可以讓一個女人抱著孩子在深夜裏挨個挨個去騙並不多的一點點錢呢?

事實上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女人還常常空手而歸。——麵對無辜的孩子,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變得堅硬和殘忍。

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我坐“彭立珊專線”都會提前兩站下,僅僅為了節約五角錢。

多年後,我聽一個女子說她讀研究生時,聚會後同學和老師送她等車,她放過一輛又一輛寬鬆的公交,而去擠那趟姍姍來遲且又人滿為患的公交,僅僅因為前者是空調車要兩元錢,而後者隻要一元。

那一瞬間,我的心就被觸動了。 我知道,我們正是同一類人,無論此生是否能實現這個那個集體的宏偉夢想和個人的些小目標,我們兩個人的情感原點和價值基調是一致的,也就是魯迅所說“下等人脾氣”。

同樣懂得和理解苦難與卑微的我們後來結成了夫妻。在繁華的都市裏,我們一家數口終於結束了無房戶的生涯,購買了一套二手房。因為不了解具體情況而讓雜物間的原租戶搬走,事後她和我都深懷歉意:那個行動不便的老母親和她打雜工的兒子該到哪裏去租這麽便宜的房子?

我總相信,一個人如果對苦難懷有悲憫和善意,那就是一個值得信賴和尊重的人。一個宏大主體如果能對苦難和卑微者給以真切的關注和切實的幫助,那就值得為之奉獻全部並引以為驕傲。

看過一句話讓人頗為動容:如果我們的長大仍不能為父母分擔壓力與困難,那我們的長大還有何意義?

同樣,如果整體的富足與強大不能讓更多的民眾來共享,那麽這樣的富足與強大又有何意義?

真誠期望,一個宏大的整體在昂首闊步前進的同時,也能讓每一個細小、卑微的個體都能分享其紅利,都能得到尊重與關懷,都能感受到這一整體的驕傲與榮光。

 


作者:魏劍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是啊。 感謝來訪!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看看《山海情》就能明白貧窮是多麽可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