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平等和不公平哪個才是問題?

(2020-12-18 18:04:31) 下一個

富人及窮人,99%,收入差距。貧富差距從未像今天這樣引人矚目。據估計,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坐擁世界50%的財富。

人們長期以來一致認為,消除這一巨大的不平等是世界麵臨的巨大挑戰。但是,我們是否采取了正確方式看待不平等問題?

有研究者認為,收入差距本身並不是問題的核心。他們說,收入差距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富人和窮人存在收入差距,而在於缺乏公平。有些人得到了優待,而有些人則受到不公正對待。承認貧困和不公平之間的關聯在21世紀可能變成更為重要的挑戰。

盡管許多人已經把不平等和不公平看作是同一件事物,但是有必要把它們清楚地區分開:為了改良我們所處的社會,研究者說,我們首先需要就不平等的準確定義達成一致。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把資源投放在真正重要的地方。

什麽是不平等?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不平等就是有些人富裕,有些人貧窮嗎?還是每人獲得的機會不同?還是其他什麽?

《自然人類行為》雜誌於今年4月發表了一篇題為《為什麽人們更願意生活在不平等社會?》的論文。這篇由一個耶魯大學研究小組撰寫的論文認為,人類——即便是兒童和嬰兒——也願意生活在一個不平等的世界裏。這個說法聽起來和人們的直覺相悖,人類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想法?

研究揭示了個中原因:如果人們處於一個所有人平均分配的無差異社會,那麽很多人就會對努力工作的人得不到應得報酬,而濫竽充數的懶漢則會不勞而獲這種現象感到憤怒和痛苦。

例如,在一項實驗研究中,要求一群6-8歲的小孩給兩個打掃了房間的男孩分配橡皮作為給他們的獎勵。研究者發現,要是他們告訴這群小孩,兩個男孩的工作都很出色,然後發給評判者們奇數塊橡皮,他們就一致同意把多餘的一塊橡皮扔掉,而不是把它獎給其中一名男孩作為一種不公平的獎勵。

但是,當研究者告訴這群小孩,其中有一個男孩比另外一個打掃得更加努力時,他們就會把多餘的一塊橡皮獎勵給工作更努力的男孩。

"我們發現,認為大多數人對不平等感到厭惡的想法是錯誤的。恰恰相反,人們真正擔憂的是不公平,"論文撰寫人、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後克裏斯蒂娜·斯塔曼斯(Christina Starmans)表示。

"在今天的美國和世界上很多國家,這兩個問題都混亂地交織成了一團。人們會簡單地認為,不平等本身就是不公平。由於這種想法,人們往往認為真正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於不平等,而對更核心的公平問題則視而不見。"

論文聯合作者、耶魯大學認知科學博士後馬克·謝思金(Mark Sheskin)則以更為簡潔的語言對研究發現做了總結:"人們寧可要公平的不平等,也不要不公平的平等。"

這一點至關重要的原因在於,由於人們更加看重公平,創建一個沒有貧富差距的世界的目標無法在人群中達成一致,進而會導致社會動蕩。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尼古拉斯·布魯姆(Nicholas Bloom)說,一個不存在貧困現象的社會聽上去很美,但是如果這個社會消除了貧富差距但卻沒有公平可言,則將麵臨社會崩潰的風險。

"人們如果沒有這樣做的動機,是不會去工作、創造或奮鬥的,這一點非常合理,"布魯姆說。"如果我是一名畫家、牙醫或建築工人,在一個所有東西都免費的社會倫理,我為什麽要一周辛苦工作50個小時呢?根據我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人們會把整天曠工也能掙工資看成是不公的。你要是管理一個大型團隊,沒有什麽比懶漢和勤快人掙一樣的錢、並獲得同樣的晉升機會更能破壞團隊士氣的了。"

1 但是,我們該如何定義不平等?

研究者認為,我們需要給"不平等"一詞下一個能普遍接受的定義。

應當記住,在對抗不平等的過程中,我們會用到三個各自獨立,但卻相互關聯的觀點

首先,無論其背景、種族、性取向、性別等特質如何,人們都應當在社會中獲得公平的機會。

第二個觀點是公平分配。福利和獎勵應當根據貢獻大小加以公平分配。

最後一個觀點是成果的公平,或者說無論情況如何,人們都可以獲得公平的成果。最後一個觀點較難把握。BBC未來頻道采訪的許多專家都提到了"成果的不平等"這個概念:如果給你5英鎊,給你的朋友10英鎊,你們兩個獲得的金額不同,這就構成了成果的不平等,不管它是如何得到的。

這三個觀點都代表了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不平等現象,並且都影響到普通人對於"貧富差距"的看法。在製定總體計劃時,必須考慮到這幾個不同維度。

那麽應當解決哪個不平等現象?解決了哪個不平等現象就有望打造一個更好的社會?

2 解決真正的問題

很多接受采訪的研究者和經濟學家都認為,人們對於最富有的1%富人給予了過多關注,這些超級富豪的身影簡直無處不在。

他們認為,我們應當更加專注於中低收入群體。由於沒有受到公平對待,他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地位。

普林斯頓大學名譽哲學教授哈裏·G·法蘭克福(Harry G Frankfurt)在他的著作《論不平等》(On Inequality)裏寫道,人們的道德義務傾向於消除貧困,而非爭取公平。人們會努力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美好生活。

"我認為,與較貧困者所處的相對困境相比,極度貧困者的悲慘生活更能引起人們的同情,"法蘭克福說。"這種心態會促進扶持窮人的法律出台。"
貧富差距是一個規模龐大、不斷擴展、敏感微妙且極度激烈的問題。這是長期以來世界各地高度複雜的文化和政治作用力的產物。

然而,通過了解不平等的不同定義,例如機會的不平等,這一定義認為,有很多人沒有獲得同樣的機會,即便他們努力工作,也最終被排除在成功之外。
解決不平等問題的手段取決於你的政治觀點:左派會選擇全民醫療保險,右派則選擇為低收入群體創造就業崗位。然而,無論政治行動計劃為何,專家都認為消除貧困和不平等的方法是存在的。

研究者稱,我們負有同情窮人的道德義務。

"應當把爭論和研究從不平等本身移開,"斯塔曼斯說,"轉移到不公平和貧困上去。這兩個問題才是我們最應關注的核心問題。"

 

作者: Bryan Lufki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