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早年的海歸經曆 2

(2023-04-30 06:20:35) 下一個

這次麵試以後,我的email就被加入了北大這個係的郵件,每周收到幾封他們群發的郵件,通知大家去聽這個講座那個講座。還收到過饒毅的郵件,說看了某篇nature文章,有什麽啟發。我本科畢業於某省級非重點師範大學,突然和這些大牛同一個email群,覺得挺新鮮的。當時,我導師說密歇根大學的一個大牛問她要一個剛剛畢業的博士生,去密歇根大學做博後。我導師問她能推薦我去不?這位密歇根大學的大牛,學而優則仕,曾經做過某部的助理部長,出入白宮的。那一屆總統卸任後,又回去了密歇根做教授。我婉拒了我導師的好意。後來我拿到Tenure-track 助理教授歸海美國後,那位密歇根的教授有位學生,早我一年來做助理教授,而且辦公室在我隔壁,挺有緣份的。

同時我還和兩個985聯係,一個就是我上篇所說,給我副教授,但是地方不喜歡。另一個是我的碩士母校985,隻給了我講師,但是卻是我的家鄉,我父母親情都在那座城市裏,所以也挺有吸引力的。此時我身邊好幾個人都告知我,北大並不是理想的地方。尤其是我那同學,家裏是人大的教授,直係親戚中有人做到副省級幹部的,直言說北大裏麵壞心眼的人很多,而且對我這種本科不是清北的人有很重的歧視。還說,能在北大拿到一套房,比拿到一個實驗室重要的多。我心中也很猶豫,說實話,去北大肯定是要有誌向去扛中國這個領域的大旗的,扛大旗當然有爽的地方,但是背個大旗在身上也累啊,人何必活的這麽累。我表弟當時在北京做博後,說到這事,他連說了幾次:“在北大當老師,那聽起來真的是好聽。” 我想也確實好聽啊,但是人總不能靠好聽生活吧。我在北大一年收入大概10萬,那時是2009年,10萬塊在北京能做啥,說實話我心裏一點概念也沒有。

我2009年5月30號拿到了博士畢業證,然後6月3號就回國了,真的是沒有耽誤幾天。從美國直接去了北京,當時美國在鬧豬流感,而我其時正好有點小感冒,我於是在賓館自我隔離了一周,然後和係主任約好了,去北大係裏麵見麵。那天給我了我很深的印象,因為很奇怪,我走著走著,突然下暴雨,我跑著躲雨,居然腳下感覺一輕,低頭一看,居然皮鞋的底鬆了,掉了一小半,鬆鬆垮垮的和鞋麵藕斷絲連著。怎麽會這麽巧? 於是走路小心翼翼的。到了係上後,和別的老師一聊天,他們樂嗬嗬的和我攀談,但是幾乎每個人都會問我:“你本科是哪裏畢業的?”我隻能說出我那非重點的省級師範大學的名字。說實話,有點尷尬,不知道他們是故意這樣來問我的,還是對誰都這樣。我也不明白本科畢業於哪裏,對找大學教職有什麽關係?CUNY也出了好些個諾獎得主啊;饒毅的本科也不是什麽名校啊,而且我能來到這裏,就已經說明我的學術水平是陪的上北大的。老是來本科來說事,幹什麽啊?其時我剛回中國,對中國的情況沒有什麽概念。比如係主任給我說,北大很快在肖家河建教工公寓,一平米大概一萬八,我聽了後嚇到了脫口而出:“這麽貴啊?”我對房價的概念還停留在2000-3000元一平米的概念。當天的見麵,說實話,感覺一般,感覺很卑微,北大的人有一種優越感,是我這種出身低微的人從來沒有的,我覺得在北大,心裏感覺很別扭。

然後我回了南方的老家,幾周後有去了那所願意給我副教授的985,在北方某省會城市。他們接待的很熱情,但是感覺卻很奇怪。他們學院的正院長居然是個全職在英國的教授,我當時很驚訝居然有這種操作,後來發現其實很平常。這位正院長每年過來工作2-3個月。這位正院長告訴我說,學院裏分為新舊兩個陣營,舊的陣營裏麵的人也許會當麵說我酸話,讓我千萬要有心理準備,新的陣營裏的人都是朋友,會千方百計的幫助我的,今天陪我吃飯的人,都是真心幫我的人。我感覺有點複雜,因為這個機會,是我美國的一位中國籍教授推薦的,這位中國籍教授每年也在這所大學兼職工作2-3個月,所以他們對我十分信任,看好。這所大學讓我擔憂的有兩點。第一:對我的期待值很高,希望我做到這個那個的。我擔心我做不到,辜負了他們的期望。其實我後來在國內呆久了才明白,其實根本不用擔心,做不到也無所謂。但是自己一直心態誠實,不敢辜負人。而且我後來的發展,也遠遠超出了他們提出的期望,也就是我說太低估自己了。第二,就是這個大學所在的城市,我是真心不喜歡。我一個南方人,跑到這種北方城市,而且還不算很好的省會城市,圖什麽呢?當地的飲食我也不適應,太鹹了,每次在外麵吃了飯,我都要喝幾大杯水,才能緩過來,水喝的太多,身體也感覺不舒服。當然他們接待的很熱情,我說想參觀一下校園和城市,他們立刻說要不要安排一個女生陪我,給我做向導?我聽了很尷尬,怎麽能這樣呢?人家女生也有自己的事情,而且男女在一起,對人家女生來說也不好吧。

在這所985考察期間,收到北大係主任的郵件,說我的入職申請被校長助理否決了,因為他們對本科學曆有一定的要求。我聽了很奇怪。心想:饒毅本科也是江西醫學院,你們收了的啊。我的想法是:如果北大真的給我這個講師職位,我願意在北大去扛中國在這個領域的大旗。而且我後麵的職業發展,也證明了我確實有能力能扛的起。但是如果拿不到這個職位,也真的無所謂了。這個係主任問我願意做他的博士後不,做三年,然後再看能不能進北大做講師。我感覺不必要了,於是就婉拒了。心裏有一些遺憾,但是更多的是放鬆,我終於可以不去想怎麽去扛大旗了,終於可以不去想怎麽在北京買房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於是仰天長笑,放下包袱,輕鬆前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美國也在乎本科呀 比方藤校,你是碩士 博士畢業 根本融不到人家的群裏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海歸時如果在北京沒有房子,就不能去,生活質量無法保證。
★火眼金睛☆ 回複 悄悄話 新博主啊,內容很吸引。還請繼續寫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