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數據記錄

故事是曆史的演義,邏輯是曆史的抽象,故事與邏輯的統一,是曆史故事的解的最大可能
正文

曆史是什麽6:曆史的推動力

(2020-12-14 20:47:55) 下一個

本文討論的曆史是廣義的曆史,不是曆史的記述,因為在討論曆史推動力的時候潛在的就將曆史作為廣義的曆史來理解了,曆史事件記述的匯集是無所謂推動力的。因此這裏討論的曆史是本公眾號在曆史是什麽1:曆史的記述中提的:曆史是人類從誕生以來的生存、發展、進化的過程的總和。

曆史的推動力是什麽,或者第一推動力是什麽?曆史上有過太多的回答,欲望,惡,理性,真理,上帝,科學技術等等。這種陷入盲人摸象境地的回答,是由於這個問題本身的問題導致的。曆史是一個極其宏大的過程,是人類從誕生以來的生存、發展、進化的過程的總和。推動力是具體的,可以數量化的因素,這種具體的可數量化的因素顯然跟有著無限性的曆史之間構不成必然的聯係。因此本公眾號認為的曆史推動力,或者曆史第一推動力就是曆史本身,也隻能是曆史本身。

曆史的推動力是曆史本身,完全是一句廢話。曆史又可以看成是曆史的所有參與者合力創造的總和。這句話看起來也是一句廢話,曆史當然是曆史的所有參與者創造的結果,但這兩句廢話連在一塊就包含了關於曆史最強推動力的定理:曆史最強的推動力表現為其間參與者的分力的方向一致,分力的方向一致才會內耗最小,曆史的所有參與者分力方向一致的合力就是曆史的最強推動力。在人類存在的前提下,這條定理在微觀情況下也適用,能適用於任何人數多過一人的團體。

可以去考察曆史上那些宏觀如國家,微觀如公司的崛起的過程,也可以去考察那些曾經輝煌的團體衰敗的過程,期間貫穿的無不是這樣的過程:崛起時內部的分力方向是最大限度一致的,而衰敗的過程是內部分力的方向走向散亂的過程。這種分力方向的一致與散亂,是能感受出來的,分力方向的一致表現出一種磅礴向上的力量,置身其中能感受到那種一往無前的氣勢,能衝破任何外部力量阻擋的那種氣勢。分力方向的散亂,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一種無力感,撕裂糾纏的內耗以至於不能妥善應付任何外部的衝擊。

如何將團體內部的分力方向最大限度的一致,是最考驗領導力的。但事實上,很多時候這種分力方向的一致是有著很大運氣成分的,無論是微觀如公司或者宏觀如國家,這種分力方向的一致是人力所為但又非是人力所能為,更不是人力所能控的,因為這就是曆史。如果有人幻想著直接動手去統一這種分力的方向,最後一定會被這種分力反噬,被分力所打倒,不管是皇帝還是公司的所有者管理者。

對這種分力方向調控的可為,一個總的前提是讓分力自己去找方向,且還得讓分力找到的方向跟調控所預設的方向大致相同,說白了就是調控要順勢而為。在這個總前提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以輿論宣傳的,可以政策引導的,可以文化植入的等等。好的調控,是大象無形的,能讓分力完全跟著分力的內心走到調控者所預期的方向上,且還不露調控者的調控痕跡,潤物細無聲。其次是分力明知道是被調控的,但分力還是自願的跟著調控的方向走,比如宗教信仰,比如崇高的理想信念。再次是分力基於利益因素被迫跟隨著調控者的步調走。最次是分力被脅迫去跟隨調控者的步調,調控失敗。

大象無形的調控,比如暗中資助學者研究,然後通過媒體對學者研究方向以及成果加以關注,將這種研究的方向正麵曝光,在現實中製造成熱點,最後被各路明星引導成為潮流。整個過程通過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精心操作,多個環節環環相扣,又不會讓分力關注到背後的聯係,最後將分力引導進從眾的潮流。這種調控在資本主義時代並不鮮見,可以說每一種潮流的背後都有資本的推手,潮流或大或小,但背後的推手必不可少。

對分力方向調控的不可為,是調控的目標跟分力方向相距甚遠,雙方已經找不到可調和的餘地,當然調控也就不可為了。

曆史的參與者是曆史的分力,但不同的分力大小不同,馬雲這樣的分力明顯會比普通打工者的分力大。或許會有人說現實中分力的方向不可能一致的,當然不可能一致,分力本就是N多方麵的綜合,優秀的調控者能做的是盡可能多的將分力的方向一致。古代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如何調控成的?一切向錢看是如何調控成的?房價一路向上30年,背後所折射出的分力的方向又是如何調控成的?利出一孔,商鞅早就明白的去做了。

華夏曆史上所謂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說的也是這種分力的方向在散亂中走向一致,而又在一致中走向散亂。一個好的調控者,可以將分力方向一致的時間延長,但是從一致走向散亂,由散亂走向一致,這種曆史趨勢不是可以人為的。

 

本文原創版權歸本博客和曆史數據記錄所有,歡迎轉載,嚴禁抄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eattledream 回複 悄悄話 這一篇是重複的。是否應是第七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