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超,1922年出生,祖籍福建,中國肝膽外科專家,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創立二醫大第三附屬醫院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並擔任首任院長、所長,被譽為“中國肝髒外科的開拓者和創始人”和“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因為一雙神奇的手,人們把“中國肝髒外科第一刀”的美譽送給吳孟超!
這位年近歲的老軍醫幽默地說:手,比臉重要!
也許你不敢相信,吳老的手在寫字的時候都是顫抖的;
可神奇的是,隻要他拿起手術刀,那雙連寫字都微微抖動的手,就變成一雙像長了眼睛的神手,從容不迫,出神入化!
——在所有人都隻能看到滿眼紅色的腹腔,吳孟超的手可以直接伸進去,代替眼睛遊刃有餘地選中血管一掐,血當即就會止住。
1983年,為了這一雙神手,日本一家電視台派出了由頂級攝影師和錄音師組成的豪華陣容,來到中國上海東方肝膽醫院,記錄一場特殊的手術!
這是一台切除肝癌的手術,
手術進行了五個小時,日本記者也拍了五個小時。
最後,吳老從一個四個月大的嬰兒體內,切除了一個腫瘤,腫瘤居然比嬰兒的頭還要大,而嬰兒的肝髒,完好無損!
嬰兒的肝髒手術,是生命禁區中的禁區!
這台手術的成功,讓全世界震驚!
這名女孩兒叫朱麗娜,23年後,長大的朱麗娜學了護理專業,在吳老的醫院裏當了護士。
吳老主刀完成了我國第一例成功的肝髒手術;
他翻譯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髒外科入門專著;
他製作了中國第一具肝髒血管的鑄型標本;
他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
他切除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達36斤的肝海綿狀血管瘤;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鏡下直接摘除肝髒腫瘤的手術;
……
這樣一位醫術高超的醫生,如果是高薪厚祿,誰人會有異議? 他難道不應該比那些明星網紅、投機商人、汙吏駐蟲有更好的生活享受?
可是,在吳老的眼中,如果一個醫生對病人不負責任,那就失去了做醫生的基本資格。因為作為醫生,就是要一切為病人服務!
吳孟超對收紅包、拿藥品回扣的事,最深惡痛絕。
為了給病人省錢,他甚至給醫生們定了不少規矩:
如果B超能解決問題,決不讓病人去做CT或核磁共振;
如果病人帶來的片子能診斷清楚,決不讓他們做第二次檢查;
能用普通消炎藥,決不用高檔抗生素;
吳老最反對用縫合器械給病人縫針,他說:哢嚓一聲,1000多元就沒了,那可是農村孩子幾年的學費!
我就主張用手縫線,分文不要!
在吳老擔任院長的醫院,
肝癌手術所有費用不過2萬元左右。
一位賣了房產來求醫的病人接到賬單時感慨:“沒想到大上海會有這麽低的收費!”
吳老說:我是一個醫生,學的是治病救人,醫院更是治病救人的,怎麽能想著從病人身上撈錢?
從吳老第一次拿起手術刀到今天,已經70多年了,平均一年200台的手術,無數名病人,因為他而脫離了生命的絕境。
他的眼前是病,心底是人,
他總說:“我想背著每一位病人過河。”
1997年,吳老用個人積蓄30萬元和社會捐贈共500萬元,成立了" 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技術基金 ";
2006年,他又把國家最高科技獎500萬元全部用於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吳老用一生告訴了醫生們和所有的人: 這個世界並不缺人,缺的是能把自己給出去的人。
大約在上世紀70年代末,父親身患重病,廣州各大醫院診斷疑似肝癌,但又無法下最後診斷,故父親轉院到二醫大也就是吳醫生的工作所在地繼續診療。我隻記得當時母親說過二醫大有個肝膽疾病專家,不知道指的是不是吳醫生。吳醫生比父親年長5歲,又是同在部隊醫療係統工作,聞其名也不奇怪。究竟吳醫生有沒有給父親看病,我不得而知,隻知父親在二醫大確診了不是肝病後回到廣州,後來身體慢慢康複。
現在回憶起來,不論父親和吳醫生是否見過麵,就憑吳孟超醫生在手術台上做的那一手精湛的手術,父親定會是羨慕佩服不已的。
當今,人與人之間基本上都互不信任。一個人做了好事,常被懷疑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要是做了壞事,人們更是亳不懷疑,因為人本來就是那麽壞,甚至更壞。
但是我相信,這世上仍有好人,也希望好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