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道的魅力

道成了肉身,豐豐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魅力四射,令我折服
個人資料
正文

突破信仰的阻力,經曆祂的奇妙帶領 /寧華(08級電子係)

(2022-12-30 10:52:36) 下一個

突破信仰的阻力,經曆祂的奇妙帶領

/寧華(08級電子係)

為什麽不選呢?

“聖經上講的有可能都是真的!”看完《鐵證待判》後,我意識到承認《聖經》的可靠性是我信仰之路上的一個轉折點。之前雖然讚歎於《聖經》“有神、有罪、有救、有福”理論體係的美善和對生活中美好教化與實際惡行之間矛盾狀態的貼切解釋,但在理性上不相信《聖經》中那些“神跡奇事”會是真的,這成為我接受福音過程中的一個主要攔阻。畢竟信仰之先需要認同和接受,不能自欺欺人,自欺欺人不能算作信仰,可能隻是所謂的麻醉吧。

能在理性上接受《聖經》中的“神跡奇事”,並不是說找到了通過科學途徑證實它們的方法,隻是認識到這個世界太奇妙,背後肯定有一位充滿智慧能力的造物主。如果沒有上帝,那我們眼之所見這些精密電子機械、繁複的生物體係本質上都是無意識的隨機過程的結果?再想想現在的宇宙大爆炸理論、量子理論、弦理論等等。如果有上帝,那上帝的世界是什麽樣子?還有多少生前死後和平行的其他世界?再看這個世界上有神論者很多,無神論者也不少,且都不乏有名望之人。這讓我意識到要無可辯駁地證明或否定某一個觀點,都不是輕易能做成的。

這時,信仰什麽就變成了自己的一個選擇。我想這大概也是信仰應有之意吧,否則如果是顯然之物,也就沒有“信”的空間了。聽說要證明一個東西不存在是很難的,而要證明上帝的不存在也不容易。但反過來,“聖而不可知之謂神”,人想要自己知道上帝是什麽樣子似乎也不可能。上帝借著《聖經》的話、和人的互動以及大量的曆史事件向人啟示祂自己。《聖經》幾千年來屢遭攻擊置疑但迄今仍屹立不倒,被幾十億人所接受。有個被稱為“帕斯卡的賭注”的說法,講一個理性的人應該相信上帝存在。因為如果上帝確實存在,信者和不信者會分別得無限的收益或損失(比如永生或永死);而如果上帝實際上不存在,信者將隻會失去一些樂趣、享受等有限的損失。這個說法雖有些功利,但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人在現實和理想間的取舍。

另外,“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蘇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詩篇》19:7-10)《聖經》能給人提供堅實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什麽不選呢?!

不再視為“封建迷信”

接受基督信仰在有了這些認識後似乎順理成章,但形成這些認識不一定容易。我於20世紀80年代初出生於湖南省長江邊的一個小鄉村,90年代末考入北京大學,畢業後到上海工作。工作之前接觸了兩件事與基督信仰相關。一是家鄉窮苦老人每周一次去某個地方的“信舉”活動,當時我認為這是封建迷信行為,甚至因為當地方言的原因(當地人把“信主”說成“信舉”),我沒能弄清他們到底信什麽。再是大學時有位對麵寢室的同學,因為包裝精美、價格便宜買了一本《聖經》作為個人英文讀物。

工作後第二年的複活節,公司有兩位基督徒組織大家看福音電影。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因堅持到最後被邀請到他們隨後發起的午餐團契活動。後來因為好奇、免費午餐、不好意思拒絕等原因,雖時有掙紮但也一直參加團契活動。裏麵雖有些像讚美禱告之類的活動讓人別扭,科學福音電影像鞭毛分子機器,但《聖經》內容講解比如《羅馬書》,以及基督信仰如何指導我們生活(如婚姻家庭關係等),都還挺吸引人,讓我學到不少知識,也加深了對《聖經》的了解。

曾經,公司還有到美國出差的機會,美國當地接待的基督徒同事也非常熱心,工餘時間經常開車帶我們購物、旅遊、以及參加各種教會活動。美國之行讓我見識到各種崗位上的基督徒,讓我再也不敢用“封建迷信”來定義基督信仰了。公司團契從最初的幾人不斷壯大到幾十人的規模,並在公司年會上獻唱,更組織了聖誕音樂會等較大型活動。後來公司受到外部壓力,大型活動被迫停止,團契活動也慢慢低調,變成了主要是每周兩次的午餐聚會。公司團契活動不僅激勵我持續閱讀《聖經》,也給處於類似階段的同事提供深入討論的機會。這些對我了解、接受《聖經》也都大有裨益。

 

祂的帶領一直都在

我在理智上雖然選擇了接受基督信仰,但潛意識裏似乎並不甘心就此放棄個人主權。在這種狀態下我繼續參加團契、教會活動,直到有一次在敬拜時唱到《我願意降服》這首詩歌,當時莫名感動,淚流不止,直到敬拜結束後還不容易平複下來。這次感動流淚後心理上才算是真正預備好了,當年聖誕節之前在上海一家酒店的遊泳池裏接受了洗禮。從剛開始參加複活節福音電影活動算起,到次年聖誕節之前受洗,我大概走過一年半多的時間。

現在信主後回頭看,感覺主的帶領其實一直都在。上大學之前我過得比較無憂無慮,那時學習成績不錯,可以考上個好大學似乎就萬事大吉了。上大學後經曆了初時的興奮,對學習和生活的適應,與來自五湖四海、背景各異的同學打交道等。隨著眼界的開闊,我卻逐漸感到對人生方向的迷茫,經常追問人生的意義,也十分困惑於社會上一邊倡導行善的口號,另一邊卻行惡不止。在學校裏我沒能找到答案,但畢業後所在的公司竟然組織起了職場團契,就我所知這並不是多麽常見的事情。還有在美國出差幾個月的機會,以及當地熱心接待的基督徒同事,這都是上帝在我身上不斷撒種、澆水和生長的過程。

在看完《鐵證待判》後,我還向上帝做了一個試驗性質的禱告:“如果你真的存在,就讓我找到一個位於第五樓,裝修良好,但不帶電視機和洗衣機的房子。”當時租房中介並不知道我的要求,但帶我去看的房子正好都符合!之後,我在找對象、來美工作、從南加州換工作到北加州的過程中,也都經曆了上帝奇妙的帶領。求主繼續保守帶領,堅固我的信心,建造我成為祂合用的器皿,使用我讓更多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作者簡介

朱國材,出生於湖南。1998-2002年於北京大學電子學係本科學習,2002-2005於同校信息科學中心碩士研究生學習。現在美國加州工作居住。2007年在上海受洗。最喜愛經文:“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