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學琴,意外開啟生命之旅
/ 張亞紅(85級計算機係)
“爸爸,我不想讓外公外婆死,也不想讓你和媽媽死,你們死了以後我會很孤單的。”十幾年前,當我女兒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她提到了死亡這樣一個沉重的話題。女兒才來到世上幾年,已經不知從哪裏知道了死亡的概念。看著懂事的女兒,我心情也沉重起來,小小年紀就背負這樣沉重的擔子,我於心不忍。但我知道,我無法將女兒的憂慮挪開,因為在我所掌握的還算廣闊的知識體係中,死亡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
任何人一來到世上,就麵臨著走向死亡,但人人都天生不願意死。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死結。女兒心中的渴望,也是我和其他許多人從小心中的渴望。隨著年齡的長大和知識水平的提高,我和其他許多人一樣,認定生死乃自然規律,我們人類能做的,就是讓生命更精彩,在有限的時光,活得更有價值。如此而已,夫複何求!
我們的生命旅程似乎注定是悲壯的。然而,在《聖經》中,我找到了不一樣的答案。
01 尋找心靈歸宿
我出生在陝西東部關中盆地邊緣瀕臨黃河的一座小縣城,從小的活動範圍不超過東西10裏、南北20裏,直至高二時到省城西安參加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聯賽頒獎典禮。除了故鄉東西南北的黃土塬和夾在黃土塬間的川道、河流,小時候我和外邊世界聯係的媒介就是書籍。父母的臥室正對著門靠牆的位置是一個穿衣鏡和放置穿衣鏡的書櫃,書櫃裏麵有一些書籍,摞成幾排,我經常好奇地打開書櫃,拿出一些書籍閱讀,盡管有些字不認識。這樣的環境,讓我逐漸喜歡讀書了。
自從我開始上學,父親就給我訂閱期刊、報紙,還時不時買些當時流行的書籍。在這些書刊中,我看到了瑰麗多彩、奇妙無比的大千世界,我的身體雖然局限於狹小的空間,但我的心卻越來越大。從小學到大學,我一路都比較順利——重點初中、重點高中(實際上是縣城的頂級高中)、北大計算機係。
從北大畢業後,我先後工作或求學於新疆、長沙、西安、深圳、蘇州、上海等地。走過的歲月豐富了我的閱曆,也讓我感受到人的渺小和無助。我天生膽小、嫉妒、狹隘、固執、爭強好勝。不甘寂寞的我,一直在尋找心靈的歸宿。雖然看過佛教及其他各個領域的書籍,但我的心一直在流浪。
在追尋、失望,再追尋、再失望的循環中,我的心就像在幹渴的貧瘠土地上期盼甘露的樹苗。我不能糊裏糊塗地死去,我要活得精彩!
輾轉來到上海,我找到了一份合資公司的工作。由於對收入不滿,我沒法安心工作。屋漏偏逢連夜雨,恰好在此時,我經常和妻子以及幫我們照顧女兒的嶽母鬧別扭,甚至大吵大鬧。我和妻子的家庭背景不同,兩人對於如何教養孩子有非常不同甚至完全對立的看法,我又無法容忍嶽母的一些做法,甚至當著家人的麵說過分的話。在這樣的家庭,家人每天都神經緊繃,大人互相傷害,女兒幼小的心靈也難免受影響。
回想往事,不堪回首,若是沒有遇見主,我這個家庭不知現在是什麽樣子,我不知現在身在何處。
02 被“愛”吸引
上帝揀選我和我的妻子,與我們的女兒有很大的關係。女兒心中渴望親人不死的願望很強烈,也很執著,終於有一天,她自己找到了方法:“爸爸,長大了,我要發明長生不老藥,那時我們都不會死了。”
雖然我在心裏想,女兒的願望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我還是要盡量滿足女兒的各種要求。女兒想學鋼琴,我們給她買了上海地區家長們普遍認為是最好的鋼琴。女兒學鋼琴的過程,讓我和妻子看清了我們作為人的弱點,也促使我們走進了教堂。
女兒練鋼琴很辛苦。四歲的女兒,每天晚上從幼兒園回家要練一個小時的鋼琴,我和妻子每天也都要陪練。不僅陪練,還要和女兒一起學習彈鋼琴,還要看老師的臉色。鋼琴老師一周布置一次作業,女兒每周匯報一次課,若匯報不過,下一周接著練習同樣的曲目,勞心勞神不說,還要白白多花錢。本來在女兒練琴的時候,妻子會因女兒指法不對忍不住發火,但如果課程完成不了,妻子更是要忍受煎熬,免不了說很難聽的話,傷害女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妻子與我和其他眾多父母一樣,經常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不是不想愛孩子,而是我們本質上就不知道什麽是愛。
在一個夏天的傍晚,妻子又在陪女兒練琴時發了火。女兒委屈,妻子也難受,我陪著妻子在小區散步。在小區的中心廣場,我們碰到了一位同住小區的女同胞,她是一位與我女兒一般大的男孩的母親,她見到我們就誇我們女兒優秀,說從幼兒園回到小區後,幾個孩子一起玩耍,我女兒表現很出色。我們告訴那位母親,我們剛剛因女兒練鋼琴而生氣,傷害了女兒。那位母親告訴我們,離小區不遠處有一個教堂,教堂有唱詩班,我們可以帶女兒去那裏感受一下音樂的氛圍。
原來,那位母親是基督徒。我們在當周的周五晚上去了那個教堂。
第一次去教堂,上帝就給了我們驚喜:教堂講台左側掛著一個大大的愛心形狀的牌子,上邊寫著一個大大的“愛”字,“愛”字的筆畫上寫滿了《聖經·哥林多前書》13章第4-8節的關於“愛的詩歌”的經文。第一句話“愛是恒久忍耐”立時抓住了我妻子的心,也讓她反省自己從前以“愛”的名義傷害我們的女兒和其他人的急躁言行。
此後,我妻子在做見證時,經常提及我們第一次去教堂時看到關於愛的經文時的感受。上帝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利米書》31:3);“神就是愛”(《約翰一書》4:8),愛是引人歸主的重要途徑,也是唯一的途徑。
03 恩典與改變
從第一次去教堂,上帝就以其奇妙的帶領深深地讓我們折服。我的妻子於2007年8月受洗;2008年8月,我也正式受洗加入了基督的教會。
如前所述,我和妻子經常爭吵,雖然進了教堂,但惡習並沒有立即改掉。在一個星期五的早上,我們又為了一件事大吵,一天的時光,我們都很鬱悶。傍晚,聖靈催促我們去參加聚會,那個周五晚上本來是安排教會的婦女團契事奉,但因為主講人臨時有事,就安排大家看一個錄像,錄像的題目是《甘心的順服舍己的愛》。
那個錄像由當事人夫婦講了如下見證:一位上海知青到東北插隊,結識了一位東北女孩並結婚,以後夫妻倆一起出國到北美發展,但由於從小生活背景不同,在婚姻生活中充滿矛盾和衝突。認識主耶穌後,夫妻倆本著《聖經》原則處理家庭矛盾,使家庭越來越和睦幸福。巧的是我妻子也是東北人,並且名字和錄像中的女主人翁的名字相同,隻有姓不同。那個錄像中講述的家庭矛盾的情景簡直就是我和我妻子鬧矛盾的情形的翻版。我們專注地看完了錄像,默默地走出了教堂。在回家的路上,我們不約而同地感歎上帝的無所不知——那個錄像好像就是專門為我們準備的。
此後多次,每當我們到教堂參加聚會時,講員就講到我們當天或前幾天所發生的問題。如此多的“巧合”使我們不能不驚歎真有一位“眼目遍察全地”的上帝。不僅如此,當我在2009年10月到2010年11月失業期間,上帝又向我展示了祂無微不至的愛。那時,我女兒正在上海的某知名民辦小學讀書,學費是一筆不菲的開銷,為了維持家庭生活,我每天都向上帝禱告五次以上。每天早晨,我都把一天的光陰向上帝交托,尋求祂的指引。
六月下旬,是長三角地區楊梅成熟的時節。有一天,我腦海中閃現了要買楊梅的念頭。當天下午,鄰居的一位阿婆就給我們送來一小筐新采的楊梅,她說是她女兒從蘇州帶回來的。鄰居阿婆並不知道我失業了。有一天,我想著要買幾條鯽魚給女兒吃(當時我認為女兒眼睛視力下降需要吃魚來醫治),當天,還是那位阿婆,給我們送來幾條野生鯽魚,她說,那是她女婿在上海的山穀中釣的。那幾條鯽魚活蹦亂跳,真的讓我驚喜。
此後,有幾次,每當我想著要去買魚給女兒增加營養時,那位阿婆就送來大半截草魚或是幾條鯽魚。還有一兩次,當我閃現出要買菜的念頭時,那位阿婆就送來一小筐青菜……如此多的“巧合”發生在我失業一年的短暫時光中,讓我不得不用一位北大信主的學長的話來形容:這是“巧妙”不是“巧合”。《聖經·以賽亞書》九章六節說:“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主是奇妙的救主,主的名就是“奇妙”。
上帝不僅關心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且關心我們永恒的福祉。我們的品格是唯一能帶入天國的財富,所以上帝要藉著各樣的事磨練我們、修剪我們。在聖靈的光照下,我和妻子都逐漸認清了我們罪惡的本性,在聖靈的感動下,我逐漸變得從容、大度、大方;妻子也不再尖酸刻薄。以前我們家整日不得安寧,信主後,我們很少爭鬧,即使有爭鬧,也很快就和好了。看到我和妻子的變化,我女兒也從心裏感受到上帝的大愛。好幾次,女兒當著我們的麵說,“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為我的同學每天都活得很壓抑,而我不是。”
女兒在她十二周歲時,自願受洗成為基督徒。至此,我們家成了基督化的家庭。
04 奇妙醫治
大約六年前,我們因接待基督徒朋友在我們家住宿,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祝福。那時,我們女兒剛上初中不久,忽然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一直流鼻涕,我們隻好送她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表明,女兒患了嚴重的鼻炎,甚至她的前腦門內靠近鼻梁的部位都積了很多膿,醫生說很危險,幸虧檢查得還不算晚,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雖然去醫院不算太晚,但醫院沒有高效的治療方法,我們就為女兒鼻炎能迅速醫治而禱告上帝。
恰逢此時,諸暨某教會的一位長老在另一位長老的陪同下來上海治病,需要在我們家借住(因我們家在上海比較繁華的地帶,交通方便,已經多次接待過弟兄姐妹),這已經是兩位長老為治病第二次來上海在我們家借住了。長老們聽說我們女兒得了嚴重的鼻炎,就告訴我們,他們曾經在療養院用枇杷葉熏蒸的方法治愈過嚴重的鼻炎。他們教我們熏蒸的方法,我們就給女兒連續三天共做了三次枇杷葉熏蒸,每次熏蒸都是邊禱告邊進行。三次熏蒸後,女兒的鼻炎沒有再犯,直到現在。女兒鼻炎治愈的速度之快,讓我們周圍的朋友感到吃驚,但我們知道,是上帝的愛把諸暨的兩位長老帶到我們家,又借著兩位長老賜福於我們的女兒。
耶穌說,接待弟兄中最小的一個,就是接待主。愛上帝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就是“愛人如己”,就是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我們人本身沒有真正的愛心,真正的愛唯有從上帝而來。“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19)愛有醫治的能力:“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5)因為愛我們,上帝揀選了我們,也賦予我們傳遞愛的使命。信主的曆程就是讓愛流動的過程。願上帝帶領我們更多地彰顯祂的大愛。
05 連接源頭
信仰不僅僅是讓我們在現今的世界上活出與眾不同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與真、善、美的源頭,宇宙的主宰,獨一的真神有真實的生命的聯結,使我們重生,並最終獲得永生。“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複活。”(《約翰福音》6:40)永生和複活在我們以往的知識體係中是天方夜譚,而在《聖經》中,卻是那樣地確實、真實、具體。聖經中關於耶穌醫病趕鬼、使死人複活的記述豐富而詳實,讓人無可置疑。耶穌說:“複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複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翰福音》11:25-26)
在基督裏,我們的女兒終於找到了讓人“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
十一年前,當我站在教會的講台上代表新受洗的基督徒發言時,剛過中國的教師節不久。在教師節前夕,我們曾叮囑女兒要在教師節向老師表示敬意。我們是發自內心地希望她能尊重老師,她欣然答應,但隨後她的一番話至今讓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她鄭重其事地告訴我:“不要忘了另一位老師哦!”我一怔,“誰?”她說:“耶穌呀!祂是全人類最好的老師!”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耶穌)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在這美好的應許中,我的心不再流浪,我知道我們去向何處——我心歸處是永生!
神差他的兒子降世,
不是要定世人的罪,
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 約翰福音 3:17 -
- End -
作者簡介:
張亞紅,出生於陝西韓城。1985-1989年,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本科。現居中國上海。2008年決誌,並於上海漕河涇教會受洗,現在該教會帶職服事。最喜愛經文:“複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複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翰福音》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