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開冒 一丘萬壑

原創????????邱開冒????????一丘萬壑
個人資料
開冒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國體育是一項政府職能

(2021-08-13 07:07:43) 下一個

 邱開冒 一丘千壑 Today

一丘萬壑
一丘萬壑 
影評 書評 時政
489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奧運會閉幕了,想起十一年前冬奧會的事兒,在大熱天說說冬奧會能覺著很涼快,同時打破了“夏蟲不可以語冰”的民諺。

2010年冬奧會上,中國小將周洋勇奪1500米速滑金牌,實現了冰雪項目上的突破。可這孩子太實誠,在記者采訪時隻說要“感謝父母”,忘了說“感謝領導,感謝國家”。

隨後被體育總局領導批評,並要求對運動員加強道德育。好像不感謝國家就很缺德似的。

這事在當年引起討論,讓很多人反思體育的舉國體製及國家與父母的順序問題。從後來的實踐看,國家和領導明確排第一位,父母也榮幸地叨陪末座了,忠孝禮儀得以明確。周洋以後在接受采訪時,再沒出現過順序混亂。

我覺著,從現實邏輯來看,體育總局領導說得沒錯。年輕人結婚時,有個感謝父母的禮儀程序,其他時候很少把感謝父母掛嘴上的。從中國孝道倫理上說,父母對兒女的恩情比山高比水深,根本就感謝不過來的,動不動就感謝父母,一是太見外二是不對稱——親自生出你,又不是接生婆搭把手幫了個忙,咋能一聲“感謝”了結呢?所謂“大恩不言謝”嘛。

 

一個幹部被上司賞識並親手提拔,這時隻能“感謝領導”,誰會說“感謝父母”呢?說這話會讓別人誤會是拜領導當幹爹呢。運動員奪冠後,真不應該第一個感謝父母,父母隻是生了她,她又不像賈寶玉含玉一樣掛著金牌出生的,得金牌跟父母關係不大。但運動員能得金牌卻是被領導選拔和培養訓練的,確實該首先感謝領導。雖然奪冠是為國爭光,但“爭光”是國家采購,還不得先感謝國家?你看今年奧運會的俄羅斯運動員,都沒有國家名分讓他們爭光了,慘不慘?看看希臘舉重運動員,國家舍不得出一分錢,也根本不希得讓他為希臘國爭光,憋屈不?咱們國家管吃管喝管費用,敞開這麽個大國讓你去爭光,爽不爽?該不該感謝?


按邏輯,既然運動員奪冠是為國爭光,國家應該首先感謝運動員才對。但是,與別的國比,我們不但臉盤造型不一樣,而且還有要麵子的強烈剛需,這才給了運動員“爭光”的機遇,並且提供運動員的從業機會和今後的飯轍。那麽,運動員感謝國家有嘛毛病?

剛建政時,賀龍元帥擔綱組建國家體委,部隊的體工隊轉型成體育界的正規軍。在百廢待興之時,國家體委是個高於其他部委的機關,在靠實力的裏子打下江山後,爭光爭麵子就成了剛需。

我們的體育主管部門雖然也管群眾性體育和健身,但主要任務是征戰世界給國家長臉,奪冠爭光升國旗。如果把政府職能分為六部,工業農業是基礎,算是臀部;國防、科技關係到腰杆子的硬度,算是腰部;那體委就是管爭光管麵子的,應該叫臉部,體委領導該是“臉部尚書”。

現在有人說體育花費了納稅人的大量錢財,並估算出一枚奧運獎牌背後投入的成本高達數億元。這些同誌沒有格局呀,沒有領悟大國體育的本質。

 

按現代國家理論,人民出讓一部分權利以換取國家的服務,政府並不創造財富,隻是財富的搬運工,用納稅人的錢,提供公共服務:國防、治安、環保及福利,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中國人由於曆史的創傷性記憶,還特別需要政府提供額外的精神撫慰服務,需要在國旗飄揚時淚流滿麵以平撫心靈潰瘍,把過去屈辱的情緒升華為莊嚴的宣泄,達到精神上的衝淤平衡。


所以,政府的體育部門給全民提供一種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甚至取代了衛生醫療部門的部分職能——為全民精神高潮服務,為民眾及領導的自信心、自尊心服務。在缺乏西方精神分析醫師的情況下,體育部門還有精神分析和精神撫慰的職能。

有人呼籲全民免費醫療,但沒注意到官辦體育已經把精神治療普及全民了,雖然並不免費。每個在升旗時熱淚盈眶的人,是不是感到吃飯倍香,精神倍爽,一口氣上六樓也不累了?那麽恭喜你,你無意中享受了免費精神醫療了,沾國家的光了。

運動員奪冠隻是“為國爭光”這個係統工程中的一環,幕後有體育部門各級領導的運籌帷幄和員工的通力協作,所以要感謝國家給了你個爭光的工作。政府體育部門給社會提供的公共產品就是“爭光”,民眾覺著“沾光”了就是接受了這項公共服務。

當然,有些獨立自主的人,覺著自己的臉盤子足夠大,自信和自尊不需要體育部門提供服務了,就對獎牌背後投入的成本有所質疑,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啦。隨著國人精神狀態的好轉,用體育獎牌來撫慰的心靈越來越少,對升旗的剛需度降低,也許就到了恢複體育觀賞性、娛樂性、群眾性的本來麵目的時候了吧?

2021.8.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看看運動比賽的名詞對運動員個人能帶來什麽?首先就是榮譽感,被其他人羨慕你的能力。其次是有可能帶來金錢,假如存在一個相應的市場。
對於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國家運動水平的提高,對於國家的形象和知名度的影響就是不同的,至少是更知名,那麽也就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世界其他事務上,人家起碼知道你存在是不是?
這就與公司打廣告是一回事,有哪個公司做廣告是讓所有員工自己去做的?還不是公司有專項的撥款。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體育是需要金錢支持的,而且是比其他生活內容更多的金錢,你喜歡看書,能花多少錢?
那麽你擁有的金錢數量就是硬指標,對於一個社會或者國家也是如此,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是缺乏資金還能擁有傲人的運動成績的?大概隻有跑步一類的投入小的項目,不可能是全麵性的運動水平。
而不論什麽,能夠自己支撐是最終追求目標,那麽就需要能夠商業化。而商業化的前提是存在市場,如何建立這個市場就需要其他一些前提,比如項目被人們知道和能帶來榮譽感,這就需要有某種刺激,比如金牌,也就是形成某種廣告的作用。
當這種榮譽感能夠帶來金錢的時候,市場就形成了,商業化也就走上正軌,一個社會的體育也就可以自己支撐自己,實現全民體育。
如果中國的人均收入達到三萬美元,社會就會有多餘的錢用在體育上,有錢賺就會有人投資創造市場,全民體育才有可能形成市場。
在此之前,隻能是集中社會資源提高社會的運動意識,為將來的市場形成做準備,也是引導社會逐漸走向市場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