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校慶60周年文集——我們心中的科大》
《科大英才名錄》
編寫組編纂 | 強力、阮耀鍾執筆
著名教育家梅貽琦指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除了有大師,辦好一所大學,還要有奮發努力的學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於 1958年,在短短的六十年裏,曆經兩次挫折,仍能崛起為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除了不離不棄的科大教
職員工,還有為中華崛起而 “不要命” 讀書的莘莘學子,共同印證了梅先生的至理名言。一個工廠企業辦得好不好,關鍵是看其產品質量。學生相當於學校的產品,科大自建校以來六十年辦得怎麽樣,最有說服力的是培養出的畢業生質量。每年新生入學時,科大校園中總會掛一條橫幅,“今日我以科大為榮,明日科大以我為榮”。到校友返校日,會有一條類似標語“昨天您以母校為驕傲,今天母校為您而自豪”。毫無疑問,校友是科大最大的驕傲!
中國科技大學成立於 1958 年。截至 1966 年,僅 3 屆畢業生4000 多名學生中,後來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就有 29 人,比例高達千分之六【1】。其中以白以龍、趙忠賢等為傑出代表。1969 年南遷之後,中國科技大學二次創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再現輝煌。目前科大畢業生中已經產生了 67 名兩院院士。按畢業生人數計算,平均千人一院士,高居全國高校之首。【1】【2】【3】【4】
從中國科大“曬”出的一組畢業生去向信息中可以看到,畢業生中有七成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比例居中國高校之首。科大畢業生潘建偉和鄧中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時均為最年輕的院士。【2】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科大本科畢業生中,總深造率保持在70%左右,其中獲得國(境)外大學全額獎學金留學的比例在 30%左右,其中超過 50%到全球排名前 100位的大學深造。【1】【2】
以 2015 年畢業生為例,當年共有 1675 名畢業生,出國出境深造共 541 人,占畢業生總數的 32.3%。
【2】
陳曉劍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年鑒(2009―2016)[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3―2016.
【3】
丁兆君按:截至 2016 年,共畢業本科生 53736 人,扣除來自合肥經濟技術學院的 2000―2003 屆本科畢業生,得 51902 人。48名中國科學院院士校友中,有本科校友 34 人;21 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中,有本科校友 18 人。也就是說,本科校友中,“兩院”院士共有 34+18=52 人,除以 51902,恰為千生一院士。
【4】
阮耀鍾按:48 名中國科學院院士校友中,有本科校友 34 人;2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中,有本科校友 17 人。本科校友中,“兩院” 院士共有 34+17=51 人, 除以 51902, 千生一院士差一點點。2017 年院士提名中有 8 位科大校友,請各位注意評選結果,若能有 3 名校友當選,則肯成超過千生一院士。因科大畢業生每年是 1800 左右。
依據《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 2015─2016 年世界大學排行榜,出國出境留學的畢業生中有 12.6%到全球排名前 20 位的世界一流大學留學,56.3%到全球排名前 100 位的大學留學。【1】【2】
根據 2000―2010 年發表論文的引用率而確定的全球最優秀的100 名材料學家名單中,前 5 位中有 4 位是中國科大校友─楊培東(第 1)、殷亞東(第 2)、夏幼南(第 4)、孫玉剛(第 5),
【5】令人稱奇。
從以上名單和數據來看,科大在人才培養上是成功的。為印證科大建校 60 年來學生的質量,我們從網上搜索了一部分傑出校友發布於後。因為時間和人力有限,名單中遺漏或信息錯誤在所難免,但也足見科大傑出校友之多。我們為有這麽多傑出的校友而自豪。
A 學術界
A1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中的科大教師(部分於科大工
作期間或稍後取得院士稱號的教師)
1. 童秉綱,1950 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係。1953 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專業研究生畢業。1961 年調到中國科技大學工作,1986 年到中國科大研究生院(北京)任教至今。1997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
全球頂尖一百材料學家榜單公布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4752.shtm
2. 吳杭生【已過世】,1953 年畢業於複旦大學物理係,1956 年
北京大學物理係研究生畢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1993 年當選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3年在合肥病逝,享年 71 歲。
3. 石鍾慈,1955 年畢業於複旦大學數學係,後到中國科學院數
學所工作。1956年赴蘇攻讀計算數學。1960 年回國後在中國科學院計
算技術研究所工作。1965 年至 1986 年任教於中國科技大學,任數學
係主任和計算中心主任。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所
所長和“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曾任中國
數學會副理事長(1988—1995),現任中國計算數學會理事長。199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委員(院士)。
4. 陳希儒,1956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數學係,1961 年調至中國科
大數學係工作,1980 年任教授,1997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獲
得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二等獎,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中國科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為中國培養數
理統計學人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5. 方勵之【已過世】,天體物理學家,1956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係,曾任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副校長。1981 年當選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2001 年被取消院士稱號。1990 年起任亞利桑那大學教授。2010 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APS)會士。2012 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桑病逝。
6. 徐洵,1957 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曾任中國科技大學生物
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1999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7. 張家鋁【已過世】, 中國相對論天體物理的奠基人之一。
1959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係,200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
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天體物理中心主任、博士生導
師。張家鋁院士於 2016 年 12 月 19日 23 點 03 分辭世,享年 78 歲。
8. 周又元,1960 年北京大學物理係畢業後即分配至中國科學技
術大學任教。1991 至 1995 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體物理中心主
任,1997 年起任中科院宇宙線和高能天體物理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
副主任。2001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80 年和 1990 年兩次獲中科
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992 年獲中科院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學家獎。
9. 伍小平,1960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係。現任中國科技
大學教授。1997年當選為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院士。她是實驗科學領域
在國內外有廣泛重要影響的著名專家和學科帶頭人。
10. 張裕恒,1961 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係,1965 年中國科學院
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76 年後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教,200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1. 王水,1961 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199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2. 陳國良,1961 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無線電係。中國科學技術
大學教授、軟件學院院長。200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3. 錢逸泰:1962 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化學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化學係教授。1997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4. 劉人懷,1963 年畢業於蘭州大學數學力學係。曾任中國科學
技術大學教授。1999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5. 鄭永飛,1982 年和 1985 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學係,分獲
學士和碩士學位。1991 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地球化學研究所獲得理學
博士學位,1991―1993 年在德國圖賓根大學礦物岩石地球化學研究所
進行博士後研究。2002―2014 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
學院副院長。2009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6. 田誌剛,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
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基金
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2017 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A2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的科大畢業生
1. 張肇西(5801),1963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
係。2011 年 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 徐建中(5804),1963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67 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師從吳仲華。1995 年當選為中國
科學院院士。
3. 白以龍(5807),1963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66 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9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 王自強(5807),1963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
係。2009 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 佟振合(5810),1963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化
學和物理係。1983 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99 年當選為中
國科學院院士。
6. 王大成(5812),1963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物理係。
200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7. 李崇銀(5813),1963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地球物理係。
200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8. 魏奉思(5813),1963 年 8 月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
物理係。200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9. 趙忠賢(5902),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技術物理
係。199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兩次)、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兩次)。2015 年 6 月榮獲馬蒂亞
斯獎,這是中國大陸科學家首次獲得該獎項。並被授予 2016 年度國
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現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
主任。
10. 林尊琪(5905),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電
係。200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1. 嚴加安(5911),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應用數學係。
1999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2. 王誌珍(5912),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
係。200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3. 陳潤生(5912),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
理係。2007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4. 俞昌旋(60 級),1965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
係。2007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後因病醫治無效,於 2017 年 5
月 23 日 4 時 5 分在合肥逝世,享年 76 歲。
15. 郭光燦(6005),1965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電電
子學係。200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
術大學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物理係教授;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中科院-北京大學超快光科學和激光聯合中心雙聘院士。
16. 李曙光(6009),1965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係地
球化學專業並留校任教。2003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7. 李邦河(6011),1965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係。
200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
院研究員。
18. 施蘊渝(6012),1965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
係。1997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 陳顒(6013),1965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
係。1993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 石耀霖(6113),1966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係地
球物理專業。1986 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2001 年當
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1. 楊秀榮(6303),1968 年中國科技大學畢業。1991 年獲得瑞
典 Lund 大學博士學位。2013 年當選中科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長
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22. 朱清時(6304),1968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
係。199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8 年 6 月─2008 年 9 月,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23. 陳霖(6402),1970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2003 年當選中
國科學院院士。
24. 朱作言(7780 碩),1965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係。1980 年
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北京)碩士學位。1997 年當選為中國
科學院院士,1998 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5. 劉嘉麒(78 碩 86 博),1965 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地質
係。1967 年於長春地質學院地質係獲碩士學位。1981 年獲中國科技大
學研究生院碩士學位。1986 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暨中國科學院
地質研究所博士學位。2003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6. 李洪鍾(78 碩),1965 年畢業於太原理工大學化學工程係。
1981 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碩士學位。1986 年獲中國科學院化工
冶金研究所工學博士學位。200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7. 饒子和(7302),1977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82 年
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1989 年獲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博士
學位。曾任南開大學校長。2003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 年當選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8. 沈保根(7302),1977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係。
201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9. 馬誌明(81 碩),1978 年畢業於重慶師範學院數學係。1981
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碩士學位,是文革結束後我國
培養的首批碩士研究生。1984 年獲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博士學
位。199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0. 張培震(79 碩),1979 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地震專業。
1982 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碩士學位。1987 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物
理學博士學位。2013 年12 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1. 袁亞湘(82 碩),1981 年畢業於湘潭大學數學係。1982 年
3 月―1982 年 11月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就
讀研究生,師從馮康教授。1986 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2011 年
12 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32. 吳奇(7703),1982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係。
1987 年獲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1999 年獲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200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3. 趙政國(7704),1982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
係。1988 年獲中國科技大學博士學位。曾任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教授。
201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4. 謝心澄(7704),1982 年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係畢業。
1988 年獲美國馬裏蘭大學博士學位。201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5. 陳曉非(7707),1982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1 年
獲美國南加州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現任中國科技大學教授。201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6. 鄂維南(7801),1982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2011 年當選
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 年當選為美國數學會會士(見 A9-2)。現任
北京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37. 康樂(90 博)1982 年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1990 年畢業於
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201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
士。
38. 黃民強(86 博),1982 年畢業於複旦大學數學係。1989 年獲
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博士學位。200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9. 陳仙輝(89 博)1982 年畢業於宜春師專(現宜春學院)物理
係。1992 年獲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物理係碩士。1995 年獲中國科
學技術大學物理係博士。201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0. 侯建國(7802),1983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係。
1989 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凝聚態物理博士。1995 年起任中國科學技
術大學教授。2003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 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
院院士。2005 年 9 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2008 年 9 月
25 日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41. 竇賢康(837),1987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
係。1993 年獲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學位。1995 年起在中國科技大學
任教。現任武漢大學校長。2017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42. 景益鵬(84 碩),1984 年畢業於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物
理係。1989 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碩士學位。201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
士。
43. 鄭建華(84 碩),1987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
院。201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4. 毛軍發(85 研),1985 年在國防科技大學獲學士學位,1988
年在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85―1986 年在中國科大
代培),1992 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博士學位,然後留校工作至今。
2017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45. 陸軍(85 碩),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空警
2000 預警機總設計師。2017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46. 杜江峰(8504),1985 年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01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7. 李亞棟(88 碩),1982 年考入安徽師範大學化學係。1988 年
進入科大應用化學係讀研究生。2011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48. 謝毅,1988 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係。1996 年獲中國科學技
術大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8 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後升為正教
授。2000 年入選長江特聘教授。201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9. 潘建偉(8704),1992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
係。201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42 歲的潘建偉是中科院 2011 年
院士增選產生的最年輕院士。
50. 莊小威(87 少),15 歲時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2012 年 5 月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201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
院士。
A3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的科大畢業生
1. 許祖彥(5802),1963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技術物理
係。2001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 龔惠興(5806),1963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自動化係。
1995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3. 周壽桓(58 級),1963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3 年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4. 何多慧(59 級),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
係並留校任教至今。1995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5. 王震西(5902),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物理係。1995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6. 陳立泉(5902),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物理係。2001
年 11 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7. 吳有生(5907),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4 年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8. 杜善義(5907),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9 年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9. 魏複盛(5908),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化學係並留校
任教。1997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0. 宋湛謙(5910),1964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化
學係。1999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1. 範維澄(6004),1965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
係。2001 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2. 劉連元(6004),1965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
係。2011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3. 楊秀敏(6007),1965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力學係。
1995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4. 董春鵬(6105),1966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2009 年當選
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5. 吳以成(6403),1970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86 年
獲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博士學位。2005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
院院士。
16. 劉文清(7502),1978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係。
1990 獲安徽光機所理學碩士學位。1995 獲希臘克裏特大學博士學位。
現任安徽光機所所長。2013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7. 吳偉仁(756),1978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電係。
2015 年 12 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8. 李國傑(78 碩),1968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81 年獲中國科
學技術大學碩士學位。1995 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 年當選第三
世界科學院院士。
19. 李凱(78 碩),1977 年畢業於吉林大學,1981 年畢業於中國
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1986 年於耶魯(Yale)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後於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現為美國普林斯頓(Princeton)大學教授,
美國工程院院士。2017 年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20. 鄧建軍(85 碩),1985 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88 年獲中國
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加速器物理專業碩士學位(其間在中國科大
代培)。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2017 年
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1. 鄧中翰(8707),1992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
間科學係。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
士。
22. 任輝啟(88 碩),先後獲得北京大學固體力學學士、中科大
爆炸力學碩士、西南交大工程力學博士。2015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
士。
23. 劉合(02 博後),2002 年進入我校力學和機械工程博士後流
動站工作,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副總工
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科技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2007 年 4
月,為中國科大捐資設立“勵誌獎學金”,用於獎勵在力學和工程交叉
學科或其它應用學科方麵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優秀同學。
2017 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A4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AAS)院士
1. 駱利群(81 少),1981 年初中畢業後考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少年班。1992年 6 月獲得美國布蘭代斯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現為斯
坦福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神經元”的“神經的發育”。2012 年當選為
美國科學院院士。
2. 莊小威(87 少)(同 A2-43),1987 年,15 歲的莊小威以高
考超過 600 分的狀元成績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97 年在加州大
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2006 年初,成為哈佛大學物理和
化學係的雙聘教授。2012 年 5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3. 楊培東(8812),1993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係,
1997 年獲哈佛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
A5 美國國家科學院(NAS)院士
1. 駱利群(同 A4-1)
2. 莊小威(87 少)(同 A2-43,A4-2)
3. 楊培東(8812),(同 A4-3)
4. 文小剛(772),(同 A11-3)
A6 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1. 李長明,1970 年 8 月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係。
1986 年獲武漢大學博士學位。2010 年被美國醫學生物工程院遴選為院
士(AIMBE Fellow)。2012 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ellow)。
A7 美國國家工程院(NAE)院士
1. 周鬱,1978 年從中國科技大學物理係畢業。1986 年獲麻省理
工學院博士後。2007 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被稱為改革開放
後中國大陸高校畢業生獲取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的第一人。
2. 李凱(81 碩),1977 年畢業於吉林大學,1981 年畢業於中國
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1986 年於耶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為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2012 年被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
3. 陳向力(802),1985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物理係。通用電
器公司(GE)全球副總裁兼 GE 中國首席技術官、GE 中國研發有限
公司總裁。2017 年入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A8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1. 卓敏(808),1985 年獲中國科大生物係學士學位。畢業
後考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攻讀研究生,轉博後前往美國艾
奧瓦大學藥理係聯合培養,並於 1992 年獲該校博士學位。現為加拿
大多倫多大學生理學係教授,2009 年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A9 美國數學學會(AMS)會士
1. 李岩岩(771),1982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數學係,1990
年起任拉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數學係教授,2000 年至今任
該校傑出教授。2002 年和 2012 年分別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作 45 分鍾
演講。2012 年當選首屆美國數學會會士。現任《分析理論和應用》主
編。
2. 舒其望(771),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係。1987 年起
在美國布朗大學應用數學係擔任教授,1999―2005 年為美國布朗大學
應用數學係主任。美國數學會理事會成員,美國數學會首批會士,工
業和應用數學學會(SIAM/ACM)首批會士。1995 年為中科院馮康科
技獎首位獲獎者。2007 年獲得 SIAM/ACM 計算科學和工程獎。2014
年應邀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作 45 分鍾報告。現任主編的國際學術刊物
有:《計算科學期刊》、《分析的方法與應用》、《幾何、影像和計
算》、《數學與應用年刊》。
3. 鄂維南(781),(同 A2-31)1982 年獲得中國科技大學學士
學位。現任北京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曾獲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
協會頒發的 Collatz 獎,首屆美國青年科學家和工程師總統獎,馮康科
學計算獎及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協會頒發的 R. E. Kleinman 獎等。
2012 年當選美國數學會首屆會士,工業和應用數學學會(SIAM)會
士,2014 年獲 SIAM von Karman 獎。
4. 袁亞湘(82 碩),2012 年當選美國數學會首屆會士。
5. 李從明(781),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數學係。師從分析大師
L. Nirenberg,獲紐約大學博士學位,現任科羅拉多大學教授。2017 年
入選。
6. 杜強(801),畢業於中國科大數學係。現任美國賓州州立大
學數學係教授。2013 年入選美國工業和應用數學學會(SIAM)會
士。
7. 陳秀雄(821),1987 年畢業於中國科大數學係。2014 年入
選美國數學學會(AMS)會士。
8. 王偉強(84 少),1995 年獲麻省理工學院數學博士,現任弗
吉尼亞大學終身教授。2017 年當選美國數學會(AMS)會士。
A10 美國數理統計研究院(IMS)院士
1. 嚴加安(591),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院研究員,中科
院院士。
2. 白誌東(81 博),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3. 陳家驊(781),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統計係教授。
4. 馬誌明(81 碩),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
5. 朱力行(82 碩),香港浸會大學數學係講座教授。
6. 楊宇泓(831),明尼蘇達大學統計係教授。
7. 曾冬林(891),北卡大學(Chapel Hill 分校)生物統計係副
教授。
8. 邵啟滿(89 博),香港中文大學統計係卓敏講座教授,係主
任。
9. 姚方 (9617),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副教授。
A11 美國物物理學會(APS)會士(截止 2017 年)
1. 陶榮甲(645),Temple 大學物理係。2004 年當選。
2. 任尚芬(教工),伊利諾伊州立大學。2001 年當選。
3. 文小剛(772),麻省理工學院,2002 年當選。獲 2017 年凝
聚態物理最高獎巴克利獎。
4. 王才壯(772),愛荷華州立大學教授。2014 年當選。
5. 吳奇(773)(同 A2-26),1982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近代化學係。1987 年獲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1999 年當選。
6. 謝心澄(774),北京大學教授。2008 年當選。
7. 許怒(772),Berkeley-Lawrence,2009 年當選。
8. 林海青(776),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教授,2003 年當選。
9. 陳劍平(774),Thomas Jefferson 國家實驗室高級研究員。
2008 年當選。
10. 邱建偉(775),衣阿華州立大學,2005 年當選。
11. 湯超(775),北京大學教授。1997 年當選。
12. 湯雷翰(777),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教授。2010 年當選。
13. 趙政國(774)(同 A2-27),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係教
授,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2012 年當選。
14. 周冰(774),密歇根大學教授。2001 年當選。
15. 何小剛(774),夏威夷大學博士,國立台灣大學物理係教
授。2015 年當選。
16. 張卓敏(785),佐治亞理工學院教授。2015 年當選。
17. 王楠林,1982 年 7 月畢業於鄭州大學物理係,1991 年 11 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係低溫物理專業博士畢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
究所研究員,極端條件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2012 年當選。
18. 王海林(78 少),俄勒岡大學教授。2006 年當選。
19. 張福春(碩),香港大學。1999 年當選。
20. 傅國勇(794),普林斯頓大學,2006 當選。
21. 李強(802),布魯克林海文國家實驗室凝聚態物理與材料科
學部,2013 年當選。
22. 錢劍明(804),密歇根大學教授。2009 年當選。
23. 張曙豐(804),密蘇裏大學 Columbia 分校教授。2005 年當
選。
24. 王力軍(81 少),清華大學教授。【6】
25. 斯其苗(812),萊斯大學,2005 年當選。
26. 王善祥(812),美國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係教授。
2012 年當選。
【6】
當選APS Fellow 的年份和信息不詳。
27. 吳小華(815),曼尼托巴大學博士,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機
械和航空航天工程係教授。2015 年當選。
28. 塗予海(82 少),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2004 年
當選。
29. 盧征天(82 少),芝加哥大學物理係和費米研究所教授,
2006 年當選。
30. 熊鵬(822),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物理係教授。2012 年當選。
31. 張世偉(832),威廉與瑪麗學院教授。2009 年當選。
32. 王富強(834),普渡大學教授。2010 年當選。
33. 王學斌(833),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 Chief Scientist。
2016 年當選。
34. 王鴻飛(833),複旦大學化學係教授。2012 年當選。
35. 陳楊(834),科羅拉多大學 Integrated Plasma 實驗室
Fellow。
36. 錢永忠(85 少),明尼蘇達大學教授。2006 年當選。
37. 陳誌剛(85 碩),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物理和天文係教授。
2015 年當選。
38. 聞海虎(85 代培研),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2014 年當
選。
39. 莊小威(87 少),美國哈佛大學物理係教授、美國科學院院
士。2012 年當選。
40. 潘建偉(874),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2013 年當選。
41. 丁衛星(874 博),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和天文
係研究員,同時是中國科大兼職教授。2010 年當選。
42. 毛誌強(8702 碩),美國 Tulane 大學物理係係主任和首席教
授。2014 年當選。
43. 盛政明(874 代培),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
授。2013 年當選。
44. 浦晗(88 少),美國萊斯大學物理係。2013 年當選。
45. 範汕洄(8800),斯坦福大學教授,2008 年當選。
46. 楊金龍(8814),中國科技大學教授。2011 年當選。
47. 許長補(894),美國布魯克海文 BNL 國家實驗室研究員。
2010 年當選。
48. 柏梅(8924 碩),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科學家。2014 年當
選。
49. 蘇淑芳(90 少),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物理係。2014 年當選。
50. 李巨(90 少),麻省理工學院核科學與工程係及材料工程係
教授。2014 年當選。
51. 段路明(902),密歇根大學,2009 年當選。
52. 封東來(904),複旦大學應用表麵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
任。
53. 李育人(9014),美國德雷塞爾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係教
授。2012 年當選。
54. 平源(904),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
室研究員。2015年當選。
55. 申猛燕(90 博),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副教授。2015 年
當選。
56. 陳候通(9302),倫斯勒理工學院博士,洛斯阿拉莫斯國家
實驗室研究員。2015 年當選。
57. 胡素興(932 代培博),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激光實驗室資深科
學家。2013 年當選。
58. 齊飛(97 博),中國科技大學教授。2012 年當選。
59. 張傳偉(95 少),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教授。2017 年當
選。
A12 美國化學學會(ACS)會士
1. 黃雪飛,1994 年獲中國科大學士學位,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2013 年當選。
2. 夏幼南(823),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 年當
選。
A13 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會士
1. 韓家煒,1978 畢業於鄭州大學計算機科學係,同年考入中國
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1985 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計算機係博士
畢業。現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係正教授。2003 年獲選美國計算
機協會院士(ACM Fellow)。
2. 薑濤(796),1984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獲郭沫若獎學
金。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2007 年當選。
3. 李凱(81 碩),1973 年進入吉林大學計算機係學習。畢業以
後第二年,考取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86 年於耶魯大學取得博士
學位,後於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98 年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1998 年
當選。
4. 李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
授。2006 年當選。
5. 高立新(81 少/8111),麻省大學教授,2012 年當選。
6. 劉兵(82 屆本),2016 年當選。
A14 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IEEE)會士
1. 徐善駕(60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2007 年當選。
2. 曹希仁(624),上海交通大學教授。1996 年當選。
3. 陳以龍(633),美國汽車工業行動集團亞太區總監。1999 年
當選。
4. 周鬱(752),普林斯頓大學。
5. 許立達(75 級/78 碩),歐德米尼大學教授。
6. 李明(78 碩),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教授。
7. 李凱(81 屆北京研),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8. 付敏躍(776),澳洲紐卡斯爾大學電機和計算機係教授。
9. 李衛平(77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係教
授。
10. 孫靜(776),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
11. 陶鋼(776),弗吉尼亞大學電機係教授。
12. 餘星火(776),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副校長。
13. 鄧立(778),微軟 AI 首席科學家,對衝基金 Citadel 首席人
工智能官。
14. 謝旻(78 少/786),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
15. 姚新(78 少/786 ),伯明翰大學教授。
16. 張亞勤(78 少/786),百度公司總裁。
17. 曾凡鋼(786),加州大學埃爾文分校教授。
18. 陳長汶(78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師講席教授。
19. 胡小平(782),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和埃默裏大學。
20. 賈小華(796),香港城市大學計算機科學係主席教授。
21. 李鵬(807),Altera 公司首席架構師。2011 當選。
22. 喬春明(806/8011),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計算機係教
授。
23. 江宏(816),英特爾數據額計算事業部首席高級工程師。
24. 高立新(81 少/8111),美國麻州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係終
身教授。
25. 王善祥(812),斯坦福大學教授。
26. 龔維博(82 碩),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電子和計算機工程係教
授。
27. 韓家煒(82 碩),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係教
授。
28. 李世鵬(836),硬蛋科技的首席技術官(CTO)。
29. 胡禹(84 少),普度大學教授。
30. 羅傑波(846),Rochester 大學教授,計算機視覺,機器學
習。
31. 曾大軍(85 少/8516),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
32. 謝偉(854),墨爾本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係教授。
33. 呂鬆武(859),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信息學院。
34. 湯曉鷗(859),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教授。
35. 江習承(864),美國博通公司高級主任科學家。
36. 朱鬆純(8611),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37. 朱文武(88 北京研),微軟亞洲研究院。
38. 陳世剛(8811),美國佛羅裏達大學計算機信息科學與工程
係。
39. 範汕洄(8800),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係教授。
40. 徐晨陽(8811),西門子企業研究中心。
41. 劉勇(8910),紐約大學副教授。
42. 田智(8910),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教授。
43. 呂晨陽(9000/9011),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44. 王正道(916),愛荷華州立大學。
45. 李欣(916),西弗吉尼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電子工程係教
授。
46. 周勝利(916),美國康涅狄格州立大學。
47. 張燕詠(9211),美國羅格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係教
授。
48. 孫啟彬(9306),惠普公司(上海)。
49. 李學龍(946),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
員。2011 年當選。
50. 焦丹(9606 博),普渡大學。
51. 陶大程(976),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
中心教授,2018年榮選為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
52. 徐東(976),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
A15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會士
1. 李銘(815)
2. 待賢帆
3. 張卓敏(785)
4. 周元鑫
A16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美國光學會(OSA)會士
據 2015 年統計,文革後中科大畢業生入選會士人數(20)遙遙
領先第二名天津大學(8),據大陸高校之首(統計來源見【7】)。
1. 周 鬱 78 本,OSA Fellow,美國工程院院士
2. 王海林 82 本,OSA Fellow
3. 夏鐵軍 82 本,OSA Fellow
4. 陳長汶 83 本,OSA Fellow & SPIE Fellow
5. 裴啟兵 86 碩肄,SPIE Fellow
6. 陳誌剛 88 碩,OSA Fellow
7. 許丹霞 85 本,OSA Fellow
8. 王力軍 86 本,OSA Fellow
9. 張永航 87 碩,OSA Fellow
10. 陳誌剛 88 碩,OSA Fellow
11. 朱文武 88 碩,SPIE Fellow
12. 徐賢帆 89 本,SPIE Fellow
【7】
https://tieba.baidu.com/f?kz=3524639642&mo_device=1&ssid=0&fr
om=1000539d&uid=0&pu=usm@2,sz@1320_2001,ta@iphone_1_1
0.3_3_603&bd_page_type=1&baiduid=C72AB74F216804CC987BB
13. 羅傑波 89 本,SPIE Fellow
14. 李興德 90 本,OSA Fellow & SPIE Fellow
15. 範汕洄 92 本,OSA Fellow & SPIE Fellow
16. 魏勳斌 93 本,SPIE Fellow
17. 詹其文 96 本,OSA Fellow & SPIE Fellow
18. 李學龍 99 本,OSA Fellow & SPIE Fellow
19. 張 鬆 00 本,SPIE Fellow
20. 陶大程 02 本,OSA Fellow & SPIE Fellow
21. 潘建偉(874)
22. 詹其文(912)
23. 楊蘭(9200),現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教授。2010 年獲美
國青年科學家總統獎。
24. 李學龍(946)
25. 張永航,87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
26. 陸朝陽(0002),劍橋大學博士,現任中國科技大學教授。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27. 徐先凡(8413),現為美國普渡大學機械工程係和電子與計算
機工程係教授。
28. 祁明浩(903),2005 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和計算
機科學博士學位,2010 年獲得美國國防部青年科學家獎,目前為美國
普度大學電子和計算機工程係副教授(終身教職)和中科院上海微係
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兼職研究員。
8AFA8195BB1&tj=www_normal_2_0_10_title&referer=m.baidu.co m?pn=0&
29. 陳候通(9302),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資深科學
家。2015 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30. 陳宇翱(9800 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係教授。
2008 年於德國海德堡大學天文與物理係獲理學博士學位。
A17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士(截止 2016 年,來源
http://aga.ustc.edu.cn/news/view?id=2442)
1. 林間(777),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
2. 管俊林(770/788),密歇根大學
3. 張卓敏(785),佐治亞理工學院
4. 馬紅(788),複旦大學
5. 杜強(801),哥倫比亞大學數學學院
6. 程臨釗(808),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7. 駱利群(81 少),斯坦福大學
8. 斯其苗(812),萊斯大學
9. 羅坤忻(828),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
10. 朱力行(82 碩),香港浸會大學
11. 林文斌(833),北卡羅萊納大學 Chapel Hill 分校
12. 嚴玉(833),加州大學河邊分校
13. 曾大軍(85 少/8516),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14. 莊小威(87 少),哈佛大學
15. 趙惠民(878),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16. 任兵(878),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17. 朱文武(88 級北京研究生院研),清華大學
18. 何川(8912),芝加哥大學
19. 李學龍(946),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
20. 陶大程(976),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授
A18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 趙忠賢(5902)(同 A2-9)
2. 郭光燦(6005)(同 A2-15),1965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
學無線電電子學係。200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9 年當選。
3. 施蘊渝(6012)(同 A2-18)
4. 朱清時(6304)(同 A2-22)
5. 陳霖(6402)(同 A2-23)
6. 白誌東,1982 年獲中國科技大學數學博士學位,新中國首批
18 博士之一。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任東北師範大學教授。
7. 李國傑(78 碩)(同 A3-15),1968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
1981 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學位。1995 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2 年當選。
8. 饒子和(7302)(同 A2-27)
9. 沈保根(7302)(同 A2-28)
10. 侯建國(7802)(同 A2-40)
11. 鄭永飛(同 A1-15)
12. 袁亞湘(82 研)(同 A2-31)
13. 康樂(90 研)(同 A2-37)
14. 謝毅(96 博)(同 A2-45)
A19 歐洲科學院院士
1. 王東明(78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國國
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副院長。
2. 李學龍(946)(同 A17-15),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3. 陶大程(976)(同 A14-50)
B 商界
1. 袁溶 1968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現任上海電爐廠廠
長。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常務理事。電爐及工業爐分會理事長。
2. 陳必亭,1970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益海嘉裏集團董事長。
曾任江蘇省副省長,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3. 鄧中翰(8707,同 A2-19)
4. 郭元林(78 少),1982 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清華大學自動
控製專業碩士。現任清華紫光副總裁。
5. 伍曉東(79 少),1982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南京紫金山天
文台碩士,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博士。現任諾方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
6. 楊元慶,1988 年獲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2004
年起任聯想集團董事長。
7. 張亞勤(780,786,同 A13-1),1997 年成為 IEEE 史上最年
輕的會士。曾任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百度總裁。
8. 楊光(798),美國佛羅裏達州,投資銀行家。
9. 宣昌能(839),證監會主席助理,曾任央行金融穩定局局
長。
10. 朱長虹(85 少),1989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獲物理學學士
學位,同時榮獲中國科大郭沫若獎學金。1994 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
物理學博士學位。2009 年 12 月,任中國外管局儲備管理司首席投資長
(總監)。Pimco 董事總經理,中國外匯管理局儲備管理司首席投資
官,曾主管 2.0 萬億美元資產。
11. 樊功生(771),1986 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數學博士。華爾街從
事銀行業 20 餘年,被稱為“流動性之王”。2008 年加入中國投資責任有
限公司。2011 年起任中投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12. 楚鋼(824),1987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1993 年獲美國東
北大學博士學位。現任中金公司首席運營官和資本市場業務委員會主
席。
13. 湯曉東(862),華夏基金(排名前三)總經理。
14. 江平(813),曾任 SAC 對衝基金董事總經理,2005 年曾經
拿到八千萬美元的獎金,在美國華爾街排名前十。
15. 黎彥修(821),2003 年創辦前沿對衝基金公司,規模從 3000
萬美元增長到幾十億美元。
16. 高任遠(902),2015 年創辦對衝基金,2016 年投資回報率全
球排名第三。
17. 殷曉鬆(8716),德華安顧人壽保險公司總經理。
18. 張路群(852),慕尼黑再保險大中華地區壽險總經理。
19. 王晴(771),1990 年獲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數學博士。曾任合
眾人壽保險公司總精算師。現任農銀人壽總精算師。
20. 劉慶峰(906),1998 年獲中國科技大學通信與電子係統碩士
學位。1999 年創辦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現任總裁兼董事長。獲
2013 年 CCTV 年度經濟人物獎、2013 年中國科技新聞人物獎。
21. 劉亞東(774),1992 年獲美國馬裏蘭大學物理學博士。曾任
亞信科技執行副總裁,現任普元軟件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6 年,捐款在中國科技大學設立“困學守望”教學獎,至今已經頒獎
十一屆。
22. 周全(773),IDG 技術創業投資基金總裁。1981 年畢業於中
國科學技術大學,1984 年獲科學院碩士學位,1989 年獲美國拉格斯
(Rutgers)大學博士學位。曾獲兩項 NASA 獎。
23. 馬東敏(85 少),拉格斯(Rutgers)大學生物博士。百度創始
人之一。
24. 施雷(8516),1990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1993 年獲複旦
大學碩士學位。1998 年參與創立香港上市公司複旦微電子,現任董事
長。上海市人大常委。
25. 方以涵(8800),1992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獲哥倫
比亞大學雙碩士。曾任美國上市公司 IAC/Ask.com 副總裁。2011 年加
入宜信公司,現任宜信宜人貸 CEO。【8】
26. 張樹新(8112),1986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應用化學係。
1986 年至 1989年,擔任《中國科學報》記者。1989 年至 1992 年在中
國科學院高技術企業局戰略項目處從事企業戰略研究工作。1992 年創
辦北京天樹策劃公司。1995年創辦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責任公司。
1998 年創辦盛華元通國際投資管理公司。1999 年底創辦聯和運通投資
顧問有限公司,任董事長。2007 年,任新創基金會主席。
【8】
http://news.163.com/15/0408/10/AMM2V7H800014AED.html
27. 楊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EMBA。曾任職於中興通訊股份有限
公司,曆任科大恒星電子商務技術有限公司區域市場總監、部門經
理、副總經理、董事。現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蘇州科大國創信息
技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安徽科大國創雲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總經理。
28. 董永東,高級工程師,安徽省 2011 年度十大經濟人物、合肥
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3 年度和 2015 年度中國行業信息化領軍人
物。曾任職於湖北省荊州電力局、合肥藍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曆任科
大恒星電子商務技術有限公司電力事業部部長、副總經理、總經理、董
事長。現任公司董事長,安徽省信息化專家谘詢委員會委員、安徽省軟
件行業協會會長、安徽省電子商務協會副理事長、安徽省信息化協會副
監事長,合肥國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安徽酷智投資管理有限
公司董事長、蘇州科大國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徽科大國創雲
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創恒星(合肥)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安徽慧通互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29. 郭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碩士,高級工程師。現任神州
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
員會委員、國家信息化專家谘詢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中國智慧城
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第六屆理事
長、北京信息化協會會長等社會職務。郭為兩會提案。
C 政界
1. 汪洋,1995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管理科學係,獲工學碩士學
位,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
2. 王誌珍(59 級,生物物理),前全國政協副主席。
3. 趙啟正(58 級,近代物理),前國務院新聞辦主任,曾任上海
副市長兼浦東新區區長。
4. 張廷翰(58 級,稀有化學),前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5. 盧鍾鶴(58 級,高分子化學),前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委員,前廣東省常務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6. 習正寧(又名習富平,60 級,自動控製),前海南省政法委書
記。
7. 張家坤(62 級,無線電),前福建省常務副省長、省人大常務
副主任。
8. 曲維枝(63 級,爆炸力學),前信息產業部副部長。
9. 陳昊蘇,1965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電子學係。曾任北京市副
市長、對外友協會長。
10. 駱惠寧(2003 屆,在職經濟學碩士),山西省委書記。
11. 聶辰席(1994 屆,在職工學碩士),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黨組書記、國家版權局局長,兼中央電視台分
黨組書記、台長。
12. 孟學農(95 屆在職工學碩士),前山西省長,前北京市長、政
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社會和法製委員會主任。
13. 強衛(96 屆在職經管碩士),前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第十二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4. 劉燕華,1981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1991 年獲中科
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學位。曾任科技部副部長。現任國務院參事、《中國
人口·資源與環境》主編。
15. 羅世謙,1966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電子學係。曾任上
海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市委黨校校長。
16. 於迅,1993 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管理科學專業學習。現
任海南省政協主席。
17. 相裏斌,1990 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密機械與儀器係學士學
位。1995 年獲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博士學位,同年進西北大學物
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2016 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副
院長。
18. 石剛(77 級),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兼總理辦公室主任。
19. 王路(785),海南省副省長。
20. 閻立(796),前江蘇省蘇州市長,常州市委書記,江蘇省政
協副主席。
21. 王曉(86 級,工程熱物理),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
22. 王熾昌(5802),原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著名教育專家,
現任中國經濟、法律、科技人才協會副會長,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副理
事長兼秘書長。
23. 程藝(771),1982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數學係,1984 年獲
郭沫若獎學金,1987 年獲曼徹斯特大學博士學位。中國科技大學首位
博士後。曾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安徽省教育廳廳
長。2016 年起專任中國科技大學數學係教授。
24. 唐紹祥,1982 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係,同時考入本
係研究生。吉林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寧波大學副校長。現任寧波大學
黨委副書記。
《科大英才名錄》編寫組(按漢語拚音排列)
陳兆甲(5802) 葛健(844) 胡森(781)金燁(SM0909) 李尚誌
(651)林鍾光(6262)劉祖平(624) 路陽(788) 牟誌堅(796) 強力
(771) 邱林(6 係教師) 阮耀鍾(5802) 壽天德(5912) 陶李
(8112) 王晴(771)許讚華(803) 楊碚芳(642) 張紅(818) 朱棟培
(6001) 朱天相(6366) 王肇中(6321)等
參考文獻
【1】 2012 年二十九位華人學者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
士,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1/272120.shtm
【2】 2015 年當選的 25 位華人 APS Fellow 的學曆及就職情
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2/308958.shtm
【3】 中 國 科 學 技 術 大 學 校 友 列
表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1/272120.shtm
【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介http://www.taodocs.com/p-
7520188.html
《科大瞬間》文學城編輯部
許讚華 803 | 陶李 8112
劉揚 815 | 黃劍輝 815
滕春暉 8111 | 陳錦雄812 | 餘明強 9115
陳風雷 786 | 沈濤 822 | Jay Sun 836
吳鈞 856 | 王9015 | 林菁 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