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1.01 中國科技大學的創辦背景

(2023-02-28 13:15:17) 下一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辦背景與動因淺析

丁兆君、丁毅信(科大檔案館)

摘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辦於特殊的時代。其係科專業填補、充實了“十二年規劃”所指出的我國的空白、薄弱學科,尤其是與 “兩彈一星”研製相關的學科。在全國科技、教育“大躍進”的形勢下,同時考慮到對後備科研力量的需求和教育部對科技人才的競爭,中國科學院意識到借鑒蘇聯經驗,以所係結合的模式創辦一所培養前沿尖端科技人才的大學是大勢所趨。這樣一所大學在當時正好滿足了國家科技發展與人才培養的需求。

關鍵詞:十二年規劃 兩彈一星 大躍進 中國科學院 教育部蘇聯 中國科大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正值新中國科技大發展的時期。1956年中共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製定出新中國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即《1956-1967 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未來 12 年國家重要科學技術任務及其重點、基礎科學的發展方向、科研工作的體製、科研機構的設置、科技幹部的使用和培養及國際合作等方麵作出了全麵部署。

1958 年 5 月 9 日,中國科學院黨組向主管科技工作的中央科學小組組長聶榮臻副總理和中宣部以及時任中央文教小組副組長、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的康生呈交請示,建議由中國科學院試辦一所大學。經過四個多月時間緊張籌備,從無到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以“大躍進”的速度於同年 9 月 20 日正式成立。此後半個世紀中,中國科大創新立校,科教報國,為中國科技、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中國科大在特殊的時代環境下為何創辦,又是如何創辦的,眾說紛紜,漸漸籠罩起一層曆史的迷霧。本文依據大量文獻、檔案史料,試圖從不同側麵闡析該校應運而生的曆史背景與相關因素。

一、發展尖端科技,填補空白、薄弱學科

《規劃》列出了若幹填補空白及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項目,其中提到:“目前在我國,最新技術的應用還處在萌芽階段。和這些新技術有直接聯係的某些重要科學部門,如原子核物理、空氣動力學、電子學、半導體物理學等幾乎還是空白,或十分薄弱。……對於科學的空白部門必須迅速加以填補,……在十二年內接近或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這是一個必須完成的曆史任務。”原子能、自動化、無線電電子學、噴氣飛機和火箭等“這些新技術在我國還都是空白點,沒有基礎的。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和掌握這些新技術;我們還必須加快地建立作為這些新技術的基礎的理論學科,包括:原子核物理、基本粒子物理、力學、控製論、統計數學、計算數學、電子學、無線電物理、半導體物理等。”在談到科學研究機構的設置時,《規劃》強調:“對於少數重要的空白和薄弱學科的研究機構,如原子能、無線電電子學、計算技術、噴氣和火箭、自動化、半導體等,必須采取緊急措施,優先給予各種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在提到科學技術幹部的使用和培養時,《規劃》強調:“對原子能和平利用、無線電電子學、半導體、計算技術、噴氣及火箭、自動化及國防上的一些問題等重要、急需而又十分薄弱的部門,更應該配備較大的力量。”1

在《規劃》列出了係列新技術學科方向之後,一些重點高校及科研機構為適應新的形勢,相應采取了各種舉措。如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大發展和培養新技術專業的幹部”,1958 年 7 月,清華大學“在與科學院及北大密切配合的情況下”,將學校現有各係及專業加以調整,包括增設自動控製係(培養自動控製及遠程控製、計算機專業幹部),將無線電工程係改稱無線電電子學係(設無線電技術、電真空技術、無線電物理、電子學物理、半導體等 5 個專業)。【2複旦大學在 1958 年將全校專業由 19 個增加到 27 個,新建專業包括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學、高分子化學、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等 8 個,1960 年又新設無線電物理、電子物理等 4個專業。3南京大學“在全國大躍進”的形勢下,也“迅速上馬”了一批新專業,先後籌建了計算數學、生物化學和放射地質學等專業,增設了技術物理專修科。4

在全國科技大發展的局麵下,不同於其他高校增設、改變部分係科、專業以填補空白、薄弱科學部門的作法,新成立的中國科大所設的 13 個係 41 個專業(如表 1 所示)幾乎全部都是當時中國科學技術的空白、薄弱環節,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國家的需求。正如聶榮臻在中國科技大學開學典禮上所說:“……在短時期內使我國最急需的、薄弱的、新興的科學部門迅速趕上先進國家水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是在這樣的要求下籌辦的。”5郭沫若也指出:“我們的學校所負的任務主要是為國家培養出搞尖端科學的人才。原有的十三個係都是最近三二十年新發展的科學技術部門,即所謂 ‘尖端科學’。”6錢學森也曾表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為我國培養尖端科學研究技術幹部的。”7他們的講話,明確指出了中國科大的創辦初衷:發展尖端科技,填補我國的空白、薄弱學科。

 

係 別

 

專 業

 

主 任

1. 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

 

原子核物理、原子核工程

原子能所副所長

趙忠堯

2.技術物理係

半導體物理、鐵氧

體、低溫物理、固體物理

物理所所長

施汝為

3.化學物理係

高速化學反應動力

 

學、物理力學

力學所副所長

郭永懷

4.物理熱工係

燃氣輪機及噴氣發動機、原子能動力、工

程熱物理

動力室研究員

吳仲華

5. 無線電電子

 

學係

無線電技術、聲學、

 

電子學、電波天線

電子所所長

顧德歡

6.自動化係

自動學、遠動學、自動化技術工具、自動

化計算技術

自動化所所長

武汝揚

7. 力學和力學工程係

高速空氣動力學、高溫固體力學、土及岩石力學、化學流體力

力學所所長

錢學森

8. 放射化學和

 

輻射化學係

放射化學、同位素化

 

學、輻射化學

原子能所研究員

楊承宗

9. 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係

稀有分散元素地球化學、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地球化學、稀有

元素

地質所所長

侯德封

10.高分子化學

和高分子物理係

高分子合成、高分子

物理、高分子物理化學、重有機合成

化學所副所長

華壽俊

11.應用數學和

 

電子計算機係

應用數學、電子計算

 

機、工程邏輯

數學所所長

華羅庚

1 中國科大成立的係科專業與係主任

 

二、研製、發展“兩彈一星”的需求

1955~1956 年,中國已開始醞釀研製原子彈和導彈,並得到了蘇聯的支持。1955 年 1 月 15 日,毛澤東主席主持召開了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討論在我國建立核工業、發展核武器問題。1956 年 3 月 14 日,為發展中國的火箭、導彈科技事業,周恩來總理召開專門會議,決定成立國防部航空工業委員會具體領導這項工作。1957 年 10 月至 1958 年 1 月,有中國科學院主要領導參加的 120 人組成的中國科學技術代表團訪問蘇聯,征求蘇聯政府有關部門及科學家對我國《規劃》的意見並商討兩國科學技術研究的全麵合作。在代表團訪蘇之前的 1957 年 10 月 4 日,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趙九章和錢學森等著名科學家隨之提出我國也要研製人造衛星的建議。1958 年 5 月 17 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八大二次會議上指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代表團在訪蘇期間,特別關注到了蘇聯有關“兩彈一星”的學科、專業發展情況。正如中科院院長郭沫若在回國後所作的總結報告中所言:“在訪蘇期間,代表團的成員親身體會到蘇聯科學的高度水平。……人造衛星和洲際導彈的成功就是最顯著的例證。這些科學技術上的偉大成就都是一係列的科學和技術相應發展的結果,包括著噴氣技術、高溫合金、自動控製、空氣動力學、無線電、精密機械、半導體、稀有金屬、燃料及特殊非金屬材料、高空氣象學、數學和計算技術、生物學等的互相配合。當然,在核子物理和原子能利用方麵,蘇聯也是站在世界最前列的。這一門科學的發展也和超純材料、特殊合金、放射化學、化工和動力技術、自動化、放射生物學、放射醫學等科學的發展分不開來。”8杜潤生在匯報中也提到“蘇聯科學院主席團……提醒加強某些有意義的部門如對稀有元素、高分子化學、放射化學等。……在生物方麵,要強調發展生物物理等。”9中科院副秘書長武衡也明確提出:“對於國家建設急切需要的空白和薄弱部門和新技術部門要適當地集中力量,迅速建立起來。”101958 年 6 月 8 日,中國科大籌備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確立了校名並通過了建校方案和本年度招生簡章,決定設置 12 個係。之後趙九章又建議設立應用地球物理係,7 月 28 日,學校籌備處召開的第 1 次係主任會議決定增設該係。當時高考報名已經結束,在趙九章等人的努力下,四川省提供了支持。結果中國科技大學 1958 級地球物理係的學生全是四川人,其中包括四川省省長李大章的女兒。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科技大學所設的 13 個係 41 個專業中,很多是與“兩彈一星”密切相關的,如 1 係、8 係與原子彈,3 係、7 係與導彈,13 係與人造衛星。尤其是“兩彈一星”研製的三大領軍人物11中,錢學森與趙九章分別是 7 係、13 係的係主任,而錢三強因為公務繁忙沒有出麵,由趙忠堯代替他擔任了 1 係的係主任。在 1999 年 9 月 18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表彰的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 23 名“兩彈一星”元勳中,有 11 位曾在中國科大任教,除趙九章、郭永懷、錢學森三位係主任外,還有錢三強、彭桓武、陳芳允、程開甲、楊嘉墀、陳能寬、於敏、周光召。可見中國科技大學的創辦與“兩彈一星”關係之密切。

三、科技與教育“大躍進”的促進

自 1957 年 10 月以來,以農業打頭,“大躍進”運動在 全國範圍內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1958 年 2 月 13~15 日, 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所長動員大會,部署科學工作大躍進。郭沫若在會上號召“科學工作者拿出吃奶的氣力來”,促使 科學大躍進。121958 年 4 月、6 月,中共中央分兩段召開教育工作會議,確定黨的教育工作方針是“教育要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8 月 13 日,毛澤東在視察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時指出:“以後要學校辦工廠,工廠辦學校”。13此後於 9 月 19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由此展開全國係統的“教育大革命”。14在“大躍進”的影響下,全國大力發展中、高等教育。僅就高等學校而言,1957 年全國共有高校 229 所,到 1958 年增加到 791所,1959 年增加到 841 所,1960 年增加到 1289 所。15在科技、教育“大躍進”中,高等學校遍地開花、辦學神速的形勢下,作為全國科學研究中心的中國科學院自然不甘落後,1958 年不僅創辦了中國科大,還創辦了中國科學情報大學(次年並入中國科大)。此外還由各研究所自行創辦了一些院校,如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創辦了西北生物土壤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創辦了長春化學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創辦了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北京、上海兩地也分別成立了科技學校(這兩所科技學校後於“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銷)等。16在中國科學院 1958 年 8 月 6 日的黨組擴大會議上,計劃局副局長穀羽提出:“學校第二個五年計劃要辦 43 個,合辦 14 個,自辦 26 個,科技大學 3 個,高等專科 23……”。17科技大躍進對中科院辦學熱情的推動由此可見一斑。在 1958 年 5 月 9 日中科院黨組向聶榮臻、中宣部、康生呈交試辦大學的請示之後,5 月 20 日,聶榮臻向周恩來總理匯報此事,得到了周恩來的首肯。次日,聶榮臻向中共中央書記處提交報告:“中國科學院擬辦一所大學,我認為是可行的。昨日與恩來同誌麵談時,他也很讚成。校址科學院曾建議用原華北行政委員會舊址,我與彭真同誌談過,請市委予以調整,請中央批準,以便立即著手籌備暑期招生。”6月 2 日,經中共中央書記處討論,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批示:“書記處會議批準這個報告,決定成立這個大學。”劉少奇、周恩來、陳雲等領導人也審批同意了中央書記處的決定。聶榮臻隨即批示:“張勁夫同誌即辦。”18在全國性的辦學高潮中,中央及有關領導人的支持下,中國科大才有可能快速創辦起來,於同年 9 月 20 日即告開學。正如郭沫若所說:“我們的學校是在黨的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的光輝照耀之下,在去年工農業生產大躍進的氣勢中,根據教育大革命的明確的方針,新建立起來的。……我們的學校毫不誇張地,可以稱為‘躍進大學’。它是總路線的一個成果,是生產大躍進的一個紀念碑,是教育大革命的一個試驗田。”19“我們的學校是在 1958 年大躍進的氣勢中創辦的,……我們的學校可以說是大躍進學校。”20

四、中國科學院具有辦學實力且對年輕後備力量有強烈需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科學院就一直是國家自然科學的“綜合研究中心”。1949 年 9 月 4 日印發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中提出了“設立科學院為國家最高的科學機關”。此後由丁瓚、錢三強起草的《建立人民科學院草案》中更為明確地規定了人民科學院的基本任務是有計劃地利用近代科學成就以服務於工業、農業和國防建設,組織並指導全國的科學研究,提高科學水平。21科學院成立之後,先後接收了原中央研究院化學、植物、動物、工學、物理、氣象、天文、地質、醫學、藥學等研究所(或籌備處),原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物理學、化學、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藥物等研究所。在此基礎上,通過爭取並協助在國外的科學家回國等措施,中國科學院先後成立了相對齊全的自然科學各門類的研究所,也集聚了大批各方麵的科學家。至 1958 年,中國科學院已形成了“學科廣泛,專業近百”的局麵。正是由於作為國家最高科學機關的中科院學科門類(尤其是自然科學方麵)齊全,後來才有可能創辦中國科大這樣的“綜合大學”。此外,中國科學院一直具有培養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實際經驗。科學院與大學曾合聘了大批高級研究人員,他們一半時間從事研究工作,一半時間在大學教學。同時,科學院有很多高級研究人員在大學或專科學校兼課,還為解決部分大學教學人才缺乏而借調高級研究人員到各地大學任教或短期講學。22自 1955 年學部成立之後的 2 年內,科學院各研究所的690 名研究員和副研究員中,在高等院校兼課的有134人。科學院和有關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的研究機構有十餘個。全國有91 個高等院校派送到科學院各研究單位進修的有420人。此外,高等院校先後派往科學院生產實習的學生有 1395人,參加各種短期訓練班學習的有 146 人。……23“大躍進”之際,作為全國學術科研中心的中國科學院,雖擁有眾多的高級科學人才,卻也急需補充優秀的後備力量,特別是國內新興技術學科方麵的尖端科技人才。在 1958 年 2 月中國科學院部署科學工作大躍進的所長動員大會上,郭沫 若就提出:“我們加強了科學的隊伍。要作事必須要有人,要有幹部,幹部決定一切。必須發揮老科學家的潛力,同時 培養大量的新生力量。”24聶榮臻在 1958 年 3 月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第 5 次會議上也提出:“在科學事業大躍進中,擺在我國老一輩的科學工作者麵前的任務是很重大的。國家要求他們既要切實從事研究工作,又要熱心培養青年幹部,在兩方麵都作出成績。”“老一輩科學工作者是我們國家寶貴的財產,但是人數終究很少,而且按照自然規律,會逐漸減少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因此必須把對青年科學幹部的培養當作首要的任務。”25郭沫若再次強調:“科學進軍的最中心的環節是科學幹部問題。”“對於最急需的科學部門的幹部,還有一種特殊的培養辦法,即選拔中學畢業生中各方麵都是最優秀的學生,在比較短的時期內,在緊張而嚴格的教學計劃和充分的物質設備的條件下學習最重要的專門知識和技術。”26據郭永懷夫人李佩 2006 年初向《科學時報》記者回憶,1958 年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三巨頭”(所長錢學森、副所長郭永懷、黨委書記楊剛毅)在萬壽山的一次會議上確定了力學所研究方向是“上天、下海、入地”。錢學森認為,首先必須辦一個學校培養學生,不能隻靠所裏剛回國的幾位專家。隨之,他向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建議成立星際航行學院。中國科學院召開院務會議討論力學所成立星際航行學院的提議,許多研究所負責人都表達了急需年輕人才的強烈願望,討論結果是建立一所多學科的新型大學。27而此前於 2003 年 7~8 月間在接受中國科大校友基金會《校友風采》欄目的采訪時,李佩曾表示她“據朱兆祥說”,萬壽山會議是 1958 年 7 月 6 號召開的。28時間與湯寧主編的《力學所科研發展史裏》中所記述的一致。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創辦學校的報告是此前的 5 月 9 日呈交的。究竟萬壽山會議是何時召開的,這成為判斷“星際航行學院”與中國科大有無關聯的一個關鍵。遺憾的是,力學所曆史上這次重要的會議在檔案中未發現有任何記載。據一些老人回憶,該會議召開時間在“四五月或者七八月份左右”29,在 5 月 9 日前後搖擺不定。在錢學森之後繼任力學所所長的兩院院士、錢學森的學生鄭哲敏也僅記得“大躍進中,我們所三巨頭……在頤和園開了幾天會”30。從而,萬壽山會議的召開時間成為一個難解之迷。經筆者查閱中國科學院檔案,發現楊剛毅曾於 1958 年 6月 12 日上報院黨組一份《關於培養力學幹部的初步意見》,建議“在培養幹部方麵也實行遍地開花的方針。……除在科學技術大學培養研究尖端性問題的人才外,在高等院校也普遍建立力學專業。”其中並未提到星際航行學院。31而在 2個月之後的 8 月 18 日院部專門討論力學所工作的會議上,錢學森提出了辦學問題,計劃次年辦星際航行學院,由“清華搞,可以吸收三四年級學生。”但緊接著又提出要在“科技大學設一專業,大學三四年級生轉來。”(如圖 132另據力學所檔案記載,在 1958 年 8 月 11 日領導小組討論會上有這樣一句話:“力學所第一研究室作為星際宇航設計院的前身,其當前主要任務是...”。33由此可見,關於“星際航行學院”的設想,應該是確有其事的,隻是名稱有些出入而已。無論是李佩,還是朱兆祥,他們對於“星際航行學院”與中國科大相關聯的記憶都應該來源於郭永懷、錢學森等當事人。但在時間上卻顯然存在著差異,中國科技大學的籌辦在星際航行學院之前。由此可以判斷,“星際航行學院”的提議促進了中國科技大學的創辦,但卻不是直接動因。

1 議記錄中的學森

據時任中科院黨組書記、副院長的張勁夫後來回憶: “由於科技工作開展得很快,每年國家分配給科學院的大學生,各研究單位都反映滿足不了需要,並在業務對口上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因此,1958 年初,京區一些研究所的科學家提出:運用科學院各研究單位高級科學家及中青年科學家眾多的優勢,采取‘全院辦校、所係結合’的辦法創辦科技大學。”34嚴濟慈回憶:“一九五八年初,中國科學院的許多科學家和領導同誌一致提出,要改變我國過去采用的辦教育的方式,把教育同科學研究密切結合起來,利用科學院的科學家力量比較雄厚、各研究所實驗設備條件較好的特長,創辦一所新型的社會主義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35究竟當時科學院的年輕人才缺乏到什麽程度,可以用數據來說明。1958 年 8 月 8 日,中科院幹部局、計劃局上報院黨組的一份報告中顯示:當年科學院各單位共要求新進大學畢業生 2049 人(大躍進之後要求追加的數字不算在內),而當年國家計劃分配到科學院的大學畢業生為 1062 人。36缺口之大,顯而易見。為此,張勁夫曾直接上書聶榮臻、李富春兩位副總理,希望給科學院補充大學畢業生一千餘人。37至於是誰第一個提出科學院要自己創辦這樣一所大學的,已經無關重要了。筆者目前所能看到的關於創辦科大的最早提議是在 1958 年 3 月 18 日的中科院院務會議記錄中,院長郭沫若提出:“為了培養幹部,可以考慮科學院附設高等學校,這樣我們可以便於培養幹部,挑選最好的學生,這是解決幹部的中心環節,應該給中央寫報告。”最後形成的會議紀要為:“為了培養科學研究幹部,會議認為本院有必要附設高等學校,決定由一位副院長或秘書長負責與有關方麵商討提出意見報請國務院審議。”38另據中國科技大學 1958 年檔案記載,張勁夫說,“是各所黨員副所長首先提出來的。”“原來還曾經考慮過是否搞研究班或者訓練班。後來各所同誌都不同意,認為幹勁不足,大家積極性很大,信心很大。大家認為要列入國家計劃,必須搞大學才行。”39筆者查閱了中國科學院 1958 年的黨組會議記錄,在召開部署科學大躍進的所長動員大會的前一天,2 月 12 日下午,院黨組確實組織了一次各所黨員副所長會議,討論即將召開的所長會議有關問題。但該記錄極為簡要,未見有討論辦學的痕跡。但也不能據此排除會上提議辦學的可能性,因為在其它會議記錄中,與會議主題不十分密切的內容未能及時記錄者比比皆是。但毫無疑問的是,利用中國科學院的自身優勢,創辦一所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學,是中國科學院領導和許多科學家的共同期望。

五、中科院與教育部關係協調的結果

作為分別主管全國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的部門,中國科學院與(高等)教育部40一直是合作與競爭並存。科學院在建院伊始就注意與大學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41並從高校吸引、抽調了大批科研骨幹力量。早於 1955 年,在中共中央做出建立我國的核工業並發展核武器的決策之後,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1958 年更名為原子能研究所)就開始幫助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創辦與原子能有關的尖端專業。此後兩校分別成立了技術物理係、工程物理係。1956 年的《規劃》曾明確要“用最大力量來加強中國科學院,使它成為領導全國提高科學水平,培養新生力量的火車頭。”1957 年,科學院與高教部因人員調動問題發生爭執,毛澤東於 3 月 16 日指示:“中國科學院和高等教育部之間的矛盾不要吵了,劃個‘三八線’,具體的‘停戰協定’由科學規劃委員會開會討論。”在同年 6 月 13 日召開的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第四次擴大會議上,聶榮臻指明:“在我國統一的科學研究體係中,‘中國科學院是全國的學術領導和重點研究中心,中國有一個擁有必要的科學研究機構的國家科學院是完全正確的,合乎世界科學發展總趨勢的。政府必須對中國科學院擔負的重點任務給予積極支持’。”42科學院有很多研究人員到北大、清華等高校兼職任教。僅以北京大學為例,中科院錢學森、郭永懷、傅承義等著名科學家都在該校兼任教授。截至 1958 年 4 月,在該校理科 5 個係兼職任教的科學院研究人員,據不完全統計即有 30 餘人。僅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在北大指導的學生畢業論文就達 90 篇,約占其全部畢業論文的 50%。43同時,科學院每年都要從各高校中吸收大批畢業生到院工作,但正如前文所述,分配到院的畢業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要求。不僅如此,公安部、教育部曾聯合下發了一個《對畢業生質量搭配的通知》,規定1958 年暑期畢業生對二機部、國防部、解放軍、中共中央各部;科學院、一機部、郵電部等首先給以照顧。但在清華、北大兩校具體搭配時,隻是重點保證了分配到二機部、國防部、解放軍、中共中央各部的畢業生質量,而分配到科學院的畢業生條件相對較差。甚至連科學院到校查詢畢業生檔案都得不到滿足。據當時科學院幹部局上報黨組的一份報告顯示,清華、北大兩校擬分配到科學院的有關專業畢業生右派比例相對較高。為此,1958 年 8 月 22 日,中科院黨組上報聶榮臻,要求教育部對於分配給科學院參加和國防有關的重大研究項目的畢業生給予支持,尤其是和國防部、二機部性質相同的研究單位在質量上給以必要的照顧。44此前,1958年 5 月 29 日,中國科學院黨組還曾上報康生及中央文教小組,建議科學院所需大學畢業生和必要技術人員的數量和質量采取由科學院按年度提出計劃,經二辦、經委或科委批準後統一調配並難予優先選拔。45此外,由於“大躍進”的推動,一些高校的規模也迅速擴大,從而麵臨著師資短缺的問題。如北京大學為了充實教學力量,曾決定“從各係三、四年級學生中抽調 250 人左右, 培養一個時期後擔任講課任務,稱為‘預備師資’”。46這 些未畢業就被預留下來的“預備師資”,自然是最優秀的學 生。也無怪乎兩位科大校友說:當時“大學往往把最好的學 生留在本校,中科院卻為得不到優秀人才所苦。……中科院 決定‘借大躍進的東風’,自己辦大學培養科研人員。”47在中國科技大學創建伊始就由中科院調到學校工作的任知 恕回憶:“為什麽要辦中國科技大學?當初分配大學畢業生,國防部門要提前選,高等院校要自己留,最優秀的很難分到 我們科學院。後來我們就跟大學商量出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則:拔尖的畢業生,一三五歸誰,二四六歸誰。可大家都爭好學 生,那差一些的學生怎麽辦?也要搭配一些。這導致不少科 學家覺得分配來的學生用起來不順手。”48張勁夫後來也回 憶:“科學家們說,當時分配來科學院的人,有的合乎我們 需要,有的就不合我們需要,我們能不能自己辦個大學,選拔最優秀的學生,適合研究的青年。”49在決定自主辦學之 後,人才瓶頸得以突破,科學院與其它高校的合作關係自然 難免削弱。如地質學專業方麵,科大在籌辦時暫缺,地質研 究所仍保持著與北大、清華的合作。為此,鬱文表示:“我 們寧可咬咬牙把地質係辦起來,……地質所的 50 個人還是 放到科大為好。”後來在科大成立之後,地球化學和稀有元 素係的主任便由地質研究所所長侯德封擔任。再如力學方麵,力學研究所一直與清華、北大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在籌 建科大時,錢學森即表示:“工程力學研究班與清華合作,兩年後擬把這套力量搬回來自己搞。”50在中央科學小組的一次會議上,張勁夫向聶榮臻副總理匯報了科學院擬辦一所大學的設想,聶榮臻表示值得考慮,並要求中宣部研究一下這個問題。1958 年 4 月 15 日,中宣部科學處處長於光遠通過教育處處長程今吾致函中宣部部長陸定一,轉達了科學院擬辦大學的願望,並強調了張勁夫所提出的“目前科學院幹部的補充也存在著問題,各研究所不能很好的挑選自己所需要的大學畢業生”,對辦學表示讚同,並提出了三點注意事項:“⑴中國科學院同北大的協作問題還未有很好地解決,中國科學院如果自己辦大學,不要妨礙這種協作。中國科學院同北大的協作問題應該在整風中抓緊解決。⑵中國科學院辦大學,人數不要多,而且隻辦自然科學方麵的,隻辦與科學院已有研究所對口的係科,學校也不必辦得很正規,可以采取多種形式。⑶北京地區由教育部同中國科學院一起研究是否辦這樣的大學。”次日,程今吾亦表示同意,並“覺得這個建議很好”。4 月 24 日,教育部部長楊秀峰通過程今吾轉報陸定一,表示同意於、程的意見,並建議“科學院同北大協作問題,可以由光遠同誌召集科學院、教育部和北大共同談一下。科學院建立大學的整個安排也可以召集我們共同考慮一下。”515 月 9 日中科院黨組向上呈交試辦大學的請示中也提議這所大學由教育部和科學院雙重領導,主要依靠科學院現有的科學力量,同時請教育部調配一定數量的講師、助教支援,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教育部副部長黃鬆齡和竺可楨、吳有訓、嚴濟慈、錢學森、杜潤生、鬱文、趙守攻等 9 人組成籌備委員會,立即進行籌備工作。5 月 30 日,由中宣部召集教育部、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召開會議,討論科學院籌辦大學問題。參加會議的有教育部副部長黃鬆齡,中宣部科學處處長於光遠、教育處處長程今吾,中科院黨組書記張勁夫、副秘書長鬱文、謝鑫鶴,北京大學黨委第一書記兼副校長陸平,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等人。與會人員紛紛發言,表明對科學院辦大學的態度與所存在的問題。黃鬆齡首先提出:“是否可以把清華、北大某些係科完全交給科學院領導,招生、辦學、學生分配都按照科學院的意向和需要來辦。這樣是否比力量分散來搞的辦法更好一些。因此,可否依靠這兩個已有的學校,不一定科學院另外辦新的。這樣是否更好一些。”蔣南翔立刻表示讚同,並提出科學院要辦的專業中有 4/5 清華已經設立了,且得到了科學院很大的支持。“科學院再辦這個學校,會使現有清華、北大已有的專業受影響。”“一個娘的奶,幾個孩子吃,是否好?反而會影響學生質量,培養速度反而慢,同一專業又是重複在辦。”“可否考慮把清華現有的新技術專業,作為科學院、教育部雙重領導。”張勁夫對前二者的發言立即做出了回應:“科學院辦大學並不是代替和削弱大學。……中央提出來動員各方潛力,專縣都可辦大學,科學院連這條件也沒有嗎?同時,科學院每年幾個重要專業吸收學生來源也很困難,自己辦大學來培養,解決問題可能好一些,也可以為國家增加一些潛力。北大、清華要科學院支持的地方,我們可以盡力支持。……但如果所裏自己辦學校,就可以調動各方麵積極因素。”“在我的思想裏,認為和北大、清華兩大學合作問題已經解決了,不僅思想上支持,而且隻要學校提出要求,我們實際上總是盡力支持的。”張勁夫闡明了由科學院創辦一所新型大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同時表明中科院繼續支持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辦學的態度,以消除他們的顧慮。此後,程今吾表示,科學院要盡力支持現有的大學,“有餘力再自己辦,能辦多大就辦多大。”於光遠提到“聶總意見原則上促進一下。他並且和總理、彭真同誌談過。”表示“基本同意今吾的意見,第一條是加強北大、清華,……第二條是還有潛力還應該辦大學。”黃鬆齡、蔣南翔、陸平、張國鈞也紛紛表示同意程、於意見。會議最後形成決議:“在原來(科學院與清華、北大的)協作不削弱而且進一步加強的條件下,科學院還是照辦大學”。52這次會議集中反映了幾方對科學院辦學的態度。顯然教育部及清華、北大是不支持中科院另起爐灶自辦大學的。北京大學此前曾明確提出:“某些科學如高等學校的基礎較好,即可以它為基地開展研究工作,不必在科學院另建機構。那種各自為政,各立門戶的思想應由雙方領導負責予以糾正。”53而中宣部則在聶榮臻等領導的意見下有意促成,張勁夫之所以能力排眾議,與中宣部的支持不無關係。雖然在此後的 6 月8 日召開的學校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的籌委會54委員中包括黃鬆齡,但中國科大的創辦無疑使得科學院與教育部的關係變得更為微妙。聶榮臻在中國科大開學典禮上曾特別指出:“特別希望你們與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密切協作,互相支援。”55

六、受蘇聯大學的啟發及“所係結合”的辦學模式

1958 年 6 月 2 日,在中科院第七次院務常務會議上,擬辦大學籌備處負責人晉曾毅56曾明確提出:這所大學是“依照蘇聯性質相同的大學辦的,目的為了培養幹部速度,加快京都高新技術薄弱、空白方麵。”57樊洪業先生主編的《中國科學院編年史》中提到,關於中國科大的創辦,是“參照蘇聯科學院新西伯利亞分院與新西伯利亞大學所係結合的經驗”。58由於 1957 年 10 月至 1958 年 1 月,由中國科學院主要領導參加的 120 人組成的中國科學技術代表團剛剛訪問了蘇聯,在當時全麵學習蘇聯的形勢下,受“老大哥“的啟發而辦學,是合情合理的。但這裏存在著一個時間問題:蘇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是 1957 年成立的,新西伯利亞大學則成立於 1959 年,而中國科大在 1958 年就成立了。此外,中國科大在 1958 年成立時有 13 個係,分別對口於中國科學院不同的研究所,由各所領導、著名科學家兼任係主任,主要的任課教師也都由研究所的科學家擔任,是謂所係結合。而新西伯利亞大學在 1959 年成立時隻有一個係(自然科學係),談不上所係結合。

雖然新西伯利亞大學成立稍晚,但組建該大學的決議早在 1958 年 1 月就由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59,甚至早於 1957年 5 月,在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關於設立科學院西伯利亞總分院、關於在新西伯利亞城附近為總分院建設一座科學城的決議之時,就“計劃在科學城建立一個設有自然科學方麵係科的大學。”60而中國科學技術代表團訪蘇回國的時間為 1958 年 1 月 20 日61。據筆者判斷,可能代表團在回國之前就從蘇聯科學院獲悉了即將成立新西伯利亞大學的消息,並從中受到啟發。特別地,蘇聯科學院副院長、西伯利亞總分院院長M.A.拉甫連捷夫院士曾應郭沫若院長的邀請,於 1958年 4 月 7 日到達我國訪問講學,62進一步增強了雙方關於辦學交流的可能。而該大學的 1 個自然科學係包括 5 個獨立專業(數學、物理學、力學、化學、地質學),各專業分別對口於某個研究所是可行的。也就是說,蘇聯科學院新西伯利亞分院與新西伯利亞大學的結合是所與專業結合,與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大的所係結合並無本質的不同。此外,在拉甫連捷夫來訪期間與錢學森、華羅庚的會談中,還特別提到了哈爾科夫大學物理係與烏克蘭物理研究所的對口結合問題。結合方式為:從學生一年級開始,就執照他們將來所屬的科學院和工業研究單位分開,教學工作由該研究單位的研究工作人員擔任。63

有趣的是,1957 年 12 月 24 日,於光遠在中科院黨組會議上匯報赴蘇情況,提到西伯利亞科學城時提到:“建一綜合大學,便於科學家子弟得到升學。大學的特點是:①滿足科學家子弟升學要求,由科學院出錢,管還是由高教部管。這是第一個創舉;②不設專門性實驗室,都利用科學院的所。三年以上的學生到研究所去。科學家講課。這可保證最新的實驗室、現代化設備。又經濟,又可使大學和所密切結合;③設的專業都和科學院有關。”64後來成立的中國科大與於光遠所提的這所“科學家子弟大學”的特征基本相同。雖然科大並非為科學家子女專設,但也確有著很多科學家子女在校就讀。此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子女也有多位在科大就讀

(如表 2 所示65)。

 

係別

姓名

性別

家長

5801

葉正光

葉  挺

5801

羅小青

羅瑞卿

5807

烏可力

烏蘭夫

5910

葛懷華

譚震林

6002

徐魯溪

徐向前

6002

陳偉力

陳  雲

6005

陳昊蘇

陳  毅

6006

任遠遠

任弼時

6006

習富平

習仲勳

6010

羅玉田

羅瑞卿

 

5813

華曉光

華壽俊

5901

趙維勤

趙忠堯

5901

張培華

張勁夫

5906

竺 鬆

竺可楨

5908

楊家雷

楊承宗

5912

郭庶英

郭沫若

5912

華 陵

華羅庚

5913

趙理曾

趙九章

6005

施雁晹

施汝為

6012

柳慰祖

柳大綱

 

2 科大建初期招收部分黨和國家領導人著名科學家子女一

(注:“5801”指 1958 級 01 係,依次類推。)

除新西伯利亞大學外,蘇聯的另外兩所大學對中國科技 大學的創辦可能也有著重要影響。其一是莫斯科物理技術學 院,該校絕大部分教師由蘇聯科學院各研究所的研究員兼任,各係下屬的教研室主任也由對口的研究所所長兼任,學生在 入學時不分係科,統一招生,重視強化數物化基礎教育,高 年級時分到各個研究所進行專業學習。中科院黨組於 5 月 9 日呈交的創辦大學的請示上特別提到:“我們研究了蘇聯物理技術學院的經驗”。66其二是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該校集中了蘇聯大批著名的科學家進行核武器的設計、製造,擁有多位科學院院士。在中國訪蘇科學技術代表團回國後,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杜潤生在匯報蘇聯科學發展情況時特地提到了工程物理學院:“學生有完整的基礎知識訓練,又有工程技術訓練,是全能的。”【67】中國科學界對這兩所學校是頗為關注的,《科學通報》曾專門提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當時加緊培養新技術方麵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成為十分必要的,為此,在蘇聯建立了許多高等學校(莫斯科物理-工業學院、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等)。”68

筆者認為,無論是新西伯利亞大學,還是中國科大,抑或是其它由科學研究機構所創辦的高等學校,“所係結合”或所與專業結合的辦學方式是自然而然的。相對於(高等)教育部所屬高校,科學院采取這種對口合作的辦學方式形式上屬於創新,其實卻是必然的選擇。在創辦科大之前,科學院各研究所與清華、北大等高校的合作也基本上屬於這種形式。1958 年 6 月 20 日,中國科學院分管人事、教育的副秘書長鬱文(後兼任中國科大黨委書記)召集召開會議,研究科技大學教學力量問題。晉曾毅提出普通課由大學負責,專業課由各所負責。電子學研究所馬大猷、物理研究所鄧稼先、化學研究所華壽俊、力學研究所錢學森等均表示:物理、力學等基礎課由個別研究所負責有困難。張勁夫則提出了請吳有訓、嚴濟慈主講物理課的想法。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學校師資宜采取專、兼職並行的辦法。張勁夫提出“專業、學科領導由一個所主督;教學力量,需要多少,由各所合理負擔,但要有為主。”69這次會議,基本擬定了“全院辦校,所係結合”的辦學思路。1 個月之後的 7 月 28 日,學校籌備委員會舉行第一次係主任會議,確定了 13 個係主任、副主任分別由對口研究所的所長、副所長與研究員擔任。由於辦學時間倉促,師資力量不足,會議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全院辦校,分頭包幹’。各係教學幹部、實驗設備和基礎課均由各所負責包幹。兩個物理所包物理學,化學所包化學,數學所包數學,各係由有關所分包。大包中有小包,所內力量不夠時,向有關所求援。”70這次會議,全麵確定了“全院辦校,所係結合”的辦學方針。

七、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科大是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12 年科技規劃為中國科技大發展繪製了藍圖,並指明了方向。中國科大的係科專業設置填補、充實了《規劃》所指出的我 國的空白、薄弱學科,尤其是與“兩彈一星”研製相關的學 科。在全國科技、教育“大躍進”的形勢下,中國科學院在 對於年輕科技人才與後備科研力量的需求的促使下,在與(高等)教育部對於科技人才競爭的情勢下,借鑒蘇聯充分發揮科學家作用的經驗,以研究機構辦大學、所係結合的模式,創辦一所培養前沿尖端科技人才的大學是大勢所趨。而這樣一所全新模式的大學在當時正好滿足了國家科技發展與人才培養的需求。正如聶榮臻在中國科大開學典禮上所指出的:“我們的國家在……出現了工農業生產大躍進和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高潮,在科學技術工作方麵,必須大力培養新生力量,以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創造一種新型的大學是十分必要的。”71也正如《人民日報》在報道中國科大成立時引用聶榮臻講話所稱道的那樣:“這將是寫在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72在半個世紀的發展曆程中,中國科大不負人望,不辱使命,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並取得豐碩科研成果,其享譽世界的辦學成就充分證明了當時創辦該校的正確性。

致謝:在本文寫作過程中,筆者幾番得到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樊洪業先生的悉心指教,並在查詢中國科學院檔案時得到曹效業副秘書長和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張藜研究員的支持與幫助,在此謹致謝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合肥 230026)

On the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of the founder of USTC Ding Zhaojun, Ding Yixin

(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nhui 230026, China )

 

 

 

11956-1967 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EB/OL]

[2014-1216] http://www.most.gov.cn/ztzl/gjzcqgy/zcqgylshg/200 508/t20050831_24440.htm

2清華大學關於各係及專業調整的議決事項──1957-1958 年度校務行政會第 7 次擴大會議記錄[M]//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六卷第一分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549-550.

3複旦大學校誌編寫組編.複旦大學誌(第二卷)[M].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1995:205.

4王德滋.南京大學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3 41.

5聶榮臻副總理在本校成立暨開學典禮大會上的講話[N].中大校刊,1958-9-27(1).

6郭沫若.在新學年開學典禮大會上的講話[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59-WS-Y-23-3):2-3.

7錢學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裏的基礎課[N].人民日報,1959-5- 26(6).

8郭沫若.加強中蘇科學合作為促進科學事業的大躍進而戰鬥──訪蘇科學技術代表團總結報告[Z]//中國科學院辦公室廳編.中國科學院年報(1958).北京:[出版者不詳],1958:20-21.

9杜潤生.蘇聯科學發展中的一些情況和經驗[Z]//中國科學院辦公室廳編.中國科學院年報(1958).北京:[出版者不詳],1958:

10武衡.關於 1957 年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情況和 1958 年科學技術研究計劃的說明[Z]//中國科學院辦公室廳編.中國科學院年報(1 958).北京:[出版者不詳],1958:54.

11樊洪業.“兩彈一星”人才的教育背景與啟示[J].民主與科學, 2005(4):39.21 係原常務副主任梅鎮嶽於 2007 年 8 月 5 日接受筆者訪談時述及。

12張誌輝.“科學大躍進”初探[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係,2007:58

13毛澤東同誌論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67.

14教育 50 年大事記.[EB/OL], [2014-12-16].http://www.edu. cn/da_shi_ji_491/20060323/t20060323_156305.shtml.

15常連智,賈協增,侯建設.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五十年的曆程與時代特征[J].機械工業高教研究,2000(2):18.

16樊洪業主編.中國科學院編年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105-106,2,20,19,96-97.

17黨組擴大會議紀要[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1-18- 1):47.

18中央書記處會議文件[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5 8-WS-Y-11-1):1.

19郭沫若.在新學年開學典禮大會上的講話[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59-WS-Y-23-3):1-2.

20郭沫若.實事求是、自力更生、勤奮學習、大膽創造[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60-WS-Y-14-1):29.

21轉引自樊洪業主編.中國科學院編年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2.

22樊洪業主編.中國科學院編年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20.

23中國科學院院長工作報告草稿[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 958-1-14-6):48-49.

24科學界的精神總動員──郭沫若院長 1958 年 2 月 15 日在中國科學院所長會議上的講話[Z]//中國科學院辦公室廳編.中國科學院年報(1958).北京:[出版者不詳],1958:84.

25科學事業必須為生產大躍進服務──聶榮臻副總理 1958 年 3 月

在科學規劃委員會第 5 次會議上的講話[Z]//中國科學院辦公室廳編.中國科學院年報(1958).北京:[出版者不詳],1958: 7-8.

26加強中蘇科學合作為促進科學事業的大躍進而戰鬥──訪蘇科學技術代表團總結報告[Z]//中國科學院辦公室廳編.中國科學院年報(1958).北京:[出版者不詳],1958:22-24.

27崔雪芹.已故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的夫人李佩講:那些人,那些事[EB/OL].(2006-1-24 [2014-12-16].http://news.science net.cn/html/showsbnews1.aspx?id=161585.

28劉誌峰,張蘇.美麗人生——李佩先生專訪[EB/OL].[2014-12- 16].http://alumni.ustc.edu.cn/view_notice.php?msg_id=53 9.

29據楊丫男在力學所訪談所得結論。

30共和國科學檔案[EB/OL].[2014-12-16] http://www.bjscivid. org/html/2013/review_0701/6458.html.

31楊剛毅.關於培養力學幹部的初步意見[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1-31-20):73-74.

32討論力學所工作[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1-22-1):

6.

33領導小組討論會紀要[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館(A011-18,力學研究所,1958-1-1).

34張勁夫.深切懷念老院長郭沫若同誌[M]//郭沫若故居,中國郭沫若研究會編.郭沫若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38-39.

35嚴濟慈.聶總與中國科技大學[N].中國科大,1983-10-5(4).

36嚴濟慈.聶總與中國科技大學[N].中國科大,1983-10-5(4).

37張勁夫致聶榮臻並報李富春函[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 958-1-35-1):3.

38第三次院務常務會議記錄[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 2-4-14):174.中國科學院第三次院務常務會議紀要[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2-4-15):176.

39討論科學院籌辦大學問題會議記錄[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58-WS-Y-11-11):12-13,17.

40高等教育部於 1952 年 11 月成立,1958 年 2 月並入教育部;196

3 年 10 月又從教育部中分立出來,1966 年 7 月再次並入教育部。

 

41樊洪業主編.中國科學院編年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19.

42樊洪業.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史事編年述要[EB/OL].(200 9-09-23)[2014-12-16].http://www.cas.cn/jzzky/byfz/2009 09/t20090923_2515295.shtml.

43  關於北大與科學院在聯係合作方麵的一些情況、問題和意見

[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1-4-3):17-18,20.

44中國科學院黨組致聶榮臻函[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 8-1-35-2):11.

45中國科學院黨組致康生並轉中央文教小組函[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1-35-3):25.

46沈克琦,趙凱華主編.北大物理九十年[Z].北京:[出版者不詳],

2003:51.

 

47戴開元,華新民.劉達與科大[J].科學文化評論,2008,5(5):

108.

 

48熊衛民:《任知恕先生訪談錄》(初稿)。

49張勁夫.勤奮學習 熱愛祖國 立誌當社會主義中興大業的積極分子──在中國科技大學“郭沫若獎學金”暨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授獎大會上的講話[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 980-WS-Y-54-1):48.

50鬱文同誌召集會議[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1-21- 2):71,69.

51於光遠致程今吾、陸定一函,程今吾致陸定一函,楊秀峰致程今吾轉報陸定一函[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58-WS

-Y-11-2):1-2.

52討論科學院籌辦大學問題會議記錄[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58-WS-Y-11-11):17.

53  關於北大與科學院在聯係合作方麵的一些情況、問題和意見

[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1-4-3):20.

 

54郭沫若為主任委員,黃鬆齡、竺可禎、杜潤生、鬱文、嚴濟慈、趙守攻、錢學森、於光遠等為委員。

55聶榮臻副總理在本校成立暨開學典禮大會上的講話[N].中大校刊,1958-9-27(1).

56原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後任中國科大副校長、黨委副書記。

57第七次院務會議記錄[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2-5- 24):170.

58樊洪業主編.中國科學院編年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96-97.

59杜作潤.世界著名大學概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385.

 

60M.A.拉甫連切夫院士.蘇聯的新科學中心(吳世真譯自 1957 年

11 月 29 日蘇聯“真理報”)[J].科學通報,1958(1):29,3

 

1.

 

611958 年大事記[Z]//中國科學院辦公室廳編.中國科學院年報(1 958).北京:[出版者不詳],1958:271.

62短訊[J].科學通報,1958(9):288.

63中國科學院機關檔案(檔號待確定)。

64黨組擴大會議紀要[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1-17- 3):128-129.

65高幹子弟學生登記表[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5 8-WS-Y-26-5):1-21.五八、五九年高幹子女學生登記表[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59-WS-Y-38-1):1-15.高幹子女學生登記表[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60-WS

-Y-25-3):1-13.

66中國科學院黨組致聶榮臻並報中宣部、康生函[B].合肥:中國科

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58-WS-Y-11-1):5.

 

67杜潤生.蘇聯科學發展中的一些情況和經驗[Z]//中國科學院辦公室廳編.中國科學院年報(1958).北京:[出版者不詳],19 58:32.

68Д.巴諾夫.科學與社會主義(金樹、葉英譯自蘇聯“共產黨人”

1958 年第 1 期)[J].科學通報,1958(6):172.

69鬱文同誌召集會議[B].北京:中國科學院檔案處(1958-1-21- 2):69.

70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次係主任會議紀要[B].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1958-WS-Y-16-1):8-9.

71聶榮臻副總理在本校成立暨開學典禮大會上的講話[N].中大校刊,1958-9-27(1).

72  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學

主要培養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尖端科學研究人才[N].人民日報,

 

1958-9-21(2).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was founded in a special era. Its departments and specialties have filled and enriched the blank and weak disciplines which were pointed out by the Twelve-year Plan, especially the disciplin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wo Bombs and One Satellite. I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Great Leap Forward began in both national sci-tech and education area, and under the demand of ret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and competition for talent wi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CAS learned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viet Union to establish a university combining institutes and departments seemed to be a general trend. Such a university just meets the needs of national sci-tech development and talents training at that time.

Key words: Twelve years plan, Two Bombs and One

Satellite, Great Leap Forwar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viet Union, USTC.

科大瞬間》文學城編委會

許讚華 803| 陶李 8112| 劉揚 815
黃劍輝 815| 滕春暉 8111| 陳錦雄 812 
餘明強 9115| 陳風雷 786| 沈濤 822
Jay Sun 8364| 吳鈞 898| 王 9015

投稿郵箱:kedashunjian@gmail.com
公眾微信號:USTCMoment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