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男足,人間不值得!

(2022-08-21 23:40:32) 下一個

中國男足,人間不值得!

白強 861   瞬間2季 2022-02-11 10:54

第199期

編者按

足球!足球!足球寄托著中國億萬球迷的夢想,但是現實總是離夢想太遠了。如果您對中國男足今年2月1日大年初一在客場以1:3輸給越南隊感到非常吃驚的話,那麽請讀一下861白強校友於1月28日撰寫的中日男足比賽後的感想,可能就不會那麽失望了。

 

屏幕上,0-2,平淡無奇的比分,掩飾不住的絕望——那種不知道怪誰,坐在屏幕前麻木等死的感覺,絕望到不真實。

在絕對實力的降維碾壓下,縱使換任何教練、任何戰術、任何球員,結果也是一樣的。即便沒有有如神助的伊東純也,國足也不過是換個體位躺平而已。

這時候,老編又聽到了那個聲音——14億中國人,怎麽就挑不出11個會踢球的?

中國人沒有足球,也不需要足球。

關於中國足球市場,前拜仁慕尼黑俱樂部主席赫內斯有個著名的“1歐元理論”。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簽下一名可以參加一線隊比賽的中國球員。中國擁有3億球迷,即使每個人隻支付1歐元來觀看我們的比賽,那對德甲來說也意味著巨額的收入。”

都說德國人嚴謹,可這次赫內斯露怯了。人口≠足球人口,而對於中國的足球人口,各組織有不同的說法。

早在2011年,國際足聯官方的數據是:中國足球人口2616萬6335人排名全球第一,注冊球員71萬。但同一年,中國足協官方公布的注冊球員數量卻隻有8千人,讓國際足聯很是下不來台。

而小編從某垂直類媒介得到的權威數據是,中國常年觀看世界主流體育賽事人群數量為3000萬人,大致與北京市手機開機量差不多。如果精確到足球品類,這個數字恐怕要被腰斬。

就事論事,不管哪個數字都距赫內斯所期望的3億人相去甚遠,也讓“14億vs11人理論”站不住腳。

狹小的一畝三分地並不致命,致命的是貧瘠的土壤——中國人真需要足球嗎?

足球進校園,體教融合?中國社會資源緊張到內卷的低齡化。學踢球有什麽用?有奧數、美術、舞蹈、聲樂、書法來得實在嗎?更何況相比四成的本科錄取率、九成的專科錄取率,再聽聽老實人董方卓的心裏話“(學球的孩子)在職業隊能踢上比賽就算踢出來了”。能踢上職業隊比賽,在學球的孩子裏已經是百裏挑一,能踢成掙大錢的國腳就更是鳳毛麟角。那踢不出來怎麽辦?叫他當半文盲,還是成為各種有關中國足球醜聞中的反麵教材?每個家長心裏都有把算盤。

行政力量強推?足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全體國家都在參與的運動,沒有哪個運動比它更公平——不管高矮胖瘦,沒有場地限製,每個人都能在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快樂。而其他的運動參與的基數遠不及足球,這決定了足球是個社會性運動,其他金牌項目的經驗在足球這行不通。

羨慕日本全國高中大賽?中國大學生聯賽、五人製比賽都沒人看,真的辦了高中比賽,誰看一群小孩瞎胡扯?有那時間搓兩圈麻將,打兩局遊戲不香嗎?

說到底,中國人很忙。忙著升學考證;忙著在格子間裏、街頭巷尾為了生計折騰;忙著升官發財;忙著買房買車,為有資格談婚論嫁而拚命;忙著上半輩子拿命換錢,下半輩子拿錢換命。

足球?弟弟,你還是往後稍稍吧!

電子競技:中國足球的催命判官。

去年11月7日,中國英雄聯盟戰隊EDG在S11世界賽中奪冠。5億人的狂歡,老編朋友圈的熱鬧程度僅次於孟w舟被加拿大當局釋放……一陣夾雜著愕然的默然,而最仿徨不安的無疑是中國足球——整整20年前,全民上街慶祝勝利的禮遇屬於國足,如今卻換了個天。

鳩占鵲巢還不算完,眾多來勢洶洶的電競少男少女們不但叫囂著“電子競技也是體育運動”,還言之有物:“電子競技也有集體精神、也講究默契、也分工明確、也吃青春飯、還比傳統體育更產業化、現代化”。

好家夥,不但把足球那點職能全替代了,還要把足球產業的“骨灰揚了”。

這,是中國足球的最大悲哀,辦的事不硬氣,撒尿都尿濕鞋,也沒什麽好辯駁的。

都說“在性感麵前,可愛和清純一文不值”。所以在這個無比功利、唯結果論、快餐化、娛樂至死的社會環境中,講究內在美的足球並不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是可以消失的。

而且不同於歐美人尚武、當兵的和運動員被高度尊重的文化內核,“崇文貶武”一直貫穿著中國兩千多年的大部分古代文明史。尤其從宋朝開始,武將的地位被摁死,整個民族的血性荷爾蒙被壓製到最低。甚至都不如日本戰國大名、鐮倉武士時期應運而生的武士道文化,在這種文化的帶領下,至少日本人是喜愛運動的。不管古代運動還是舶來運動,日本人從近代開始就玩得有模有樣。

所以本就沒有什麽底蘊的中國足球,剛春心萌動就被照著褲襠踹了一腳,於是香火就這麽斷了。傳承?不存在的!

足球麵對時代挑戰,中國足球更加絕望。

世界第一份正式的足球比賽規則於1863年由英國人製訂,這標誌著現代足球運動的誕生。換句話說,足球是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浪潮中的產物。工業革命大家大規模聚集在一起,用機器來工作協同,屬於人力密集型產業。這從一定意義上給足球烙下了鮮明的時代烙印。

然而經曆了兩個世紀,現在是21世紀20年代,蒸汽機大作戰那一套早就進了博物館,那個年代的思維也已經過時。在信息大爆炸、社交媒體占C位的“碎片化”信息年代,足球的位置很尷尬。

人們不想占用太多時間去看一場完整的足球比賽,更多體育愛好者傾向於用精彩集錦去了解比賽,而不是靜靜地一杯啤酒、一屋子好友一起去欣賞比賽。而且,越來越多的誘惑把青少年從足球場上拽走,這不僅是我們的社會問題,也是全世界麵臨的問題。

動吧創始人白強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白強與聯合創始人斯內德在後者老家荷蘭烏得勒支共同擁有一家半職業俱樂部,俱樂部會給尖子球員發放每個月1000歐元的補助津貼。雖然數額不大,但對於非職業球員來說也是筆可觀的收入了。

而實際情況是,最終能夠領走1000歐元津貼的球員往往都是經濟條件較差的外國移民,並且越是年齡低的梯隊,這種情況就越明顯。而不管是白人還是黑人,荷蘭本地人對於踢足球越來越打不起精神。

事實證明,強如不運動就難受的美國人,青少年參與體育的比例也是連續五年下降。這是疫情前的數據裏,導致這一現象的有經濟原因還有上麵說的時代原因。

上麵說過,中國人不需要足球、沒有良好的足球傳承,那麽在全世界都麵臨時代難題的背景下,去打造自己的足球文化難比登天。說句最現實的,大家都挺忙的,連吃喝玩樂都不能把大家從城市的各個角落湊到一起,更何況是足球。一天到晚累成狗,開局遊戲、看看直播、追追劇,快樂的來源那麽多,何必非去踢又髒又累又容易受傷的足球呢?

從民生角度得到悲觀的結論,而從上層建築的角度出發更不樂觀。中國足球因為存在“任期”這兩個字,所以管理者們從來都想走立竿見影的捷徑,在自己任期內撈到足夠的“資本”。抱著這種心態去搞足球,能搞好才見鬼了。

我們不是沒有吃過這方麵的虧。我國在芯片行業就是常年交學費,浪費國家大量資金的狀態。究其原因就是芯片行業很難在短期內從一個局部的點或一項領域看到成果,看不到成果就亂搞,到最後就是一地雞毛。

所以和芯片行業一樣,從國足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荒唐事,也看到了許多把中國體育“金牌成功學”照搬到足球上麵的經典反麵教材。

中國足球剛過完小年夜就遇到“小年”,這種知道自己弱,不知道自己這麽弱的絕望心態,是中國足球半個多世紀的頭一遭。

會有人說這個罵那個,中國足球的問題不少。但根本上來說,中國足球之於中國社會來說不過是可有可無一部分。永遠記住,足球是小眾運動;和你我一樣在各種論壇、媒體評論區、直播平台長籲短歎的人,之於整個社會比小眾更加小眾。誠如黃健翔老師所說,未來二三十年內,中國足球的黑暗是看不到頭的,也就是說中國足球大眾化遙遙無期。

麵對現實吧,美國人請了貝利、克魯伊夫、貝肯鮑爾、喬治·貝斯特,比中超有力度多了,這麽多年下來不一樣還是不入流嗎?美國足球就是靠墨西哥、南美、東歐移民撐著,傳統美國白人一直不喜歡足球,足球也同樣登不上美國體育的大雅之堂。

可這並不妨礙美國人在全世界賺錢,也不妨礙他們揮舞著美鈔去全世界職業體育那裏抄底,本土四大體育聯盟也有聲有色,風景這邊獨好。

看開點吧,鐵子們。足球本來就是遊戲,中國人玩不轉很正常,沒必要生氣。把為國足生氣的精力用來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這才是正經的。

所以,Why so serious,何必認真呢?

 

(本文轉載自作者白強主持的 動巴足球 2022-01-28期 )

編輯:滕春暉

排版:許讚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魅力野花 回複 悄悄話 不看中國足球.
惡心
小土豆_0130 回複 悄悄話 日本南韓怎搞的?
大榮確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需要的隻是也隻能是皇上與食色,或者說的文明點,權、錢和對權力與金錢的崇拜,這些足夠了。除此之外,別說足球了,自由、民主、科學、法治、公平、正義、人權和尊嚴等等,要麽不是必需,要麽必須不需要。
hagerty 回複 悄悄話 不說參與的,隻說觀看的,足球在中國隻有中老年男性比較關心。年輕一代根本對足球沒興趣,不是沒興趣踢,是沒興趣看。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現在居然還有人看中國人(我說的還不僅是國家隊,也包括所有的地方隊)踢球,我真是非常佩服。
得有多少時間、多大的心才能做到啊。有那時間睡會兒覺都比看他們踢球有意義。

幾十年了,球是越踢越臭,薪水是越來越高。
日本原球協主席解釋的特別簡單明確,直戳命門:就是他們的工資太高了,誰還踢球啊。

幾十年了,踢的臭的理由換了無數,不惟臭味不改,而且越來越臭。

我的解釋就一個:中國人不適合踢足球。因為踢足球所需要的要素或說精神中國人一個也沒有。
踢球需要有熱愛的精神、勇敢的精神、獻身的精神、合作的精神。這些,中國人一概沒有。

有人說你這是廢話,其他項目也要有這些,我說未必,比如很多單項運動。
我說的這四個精神是“必要條件”,有它未必一定行,但沒它卻一定不行。
中國足球當年稱霸東亞時,日本足球連三流都不夠。
但是也就十幾年的時間,他們踢到了亞洲一流。原因無它,上述四個精神他們極強。

所以,我建議國家就不搞什麽足球運動,也不弄什麽國家隊和職業隊,就讓它自生自滅,挺好。不花錢反而能讓國民們多些高興少些憤怒,何樂而不為。

中國的體育,大概也就是乒乓球能一直保持強大。
也隻是因為傳統和曆史使得它的基數超大,而且國家不惜玩舉國體製和重金投入。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人不行了,幹什麽也不行。
天天吹牛B自己世界老二亞洲老大,笑話那凋落了的東鄰。
人家人口隻有你的1/10,你的雞的屁也超過人家12年了,錢和人你們有的是。
但三十年來人家幾乎年年有拿諾獎的,這要是再不凋落,還有你們活的份兒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