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149期
方勵之專輯 第4期
(羅丹“思想者“)
1987年9月23日方勵之在中國科技大學北京研究生院(84研 王樹軍攝)
牛頓的大名對科大學生並不陌生。從高中以來,牛頓就是我們這些想成為科學家少年的偶像。根據百科全書介紹,牛頓才華橫溢而且涉獵多個科學領域。他既是一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還是一個神學家。他發現了萬有引力,發明了微積分和天文望眼鏡等,而且所有這些科學成就都是在他27歲之前完成的。這些研究成果的任何一項都足以使他拿到一個諾貝爾獎。
牛頓的精神世界圍繞著上帝。牛頓的繼父是一位牧師。他上的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要求學生必須是個牧師,或者具備基礎神學知識。傳說中那顆“帶領”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蘋果不是隨意落到牛頓腦門上的,而是牛頓自己把腦袋伸到蘋果下落的樹底下。
信仰給予了牛頓研究科學的初心、信心和自信,以及非凡持久力。他相信上帝把真理賦予了被創造的世界,即真理就在世界裏麵,人類的責任是以理性的力量把被創造的真理尋找出來。牛頓憑直覺和信心,以及信仰把科學帶到前人沒有達到的高度。牛頓對萬有引力的研究就是一個例證。
牛頓研究《聖經》。他一生最寶貴的時間都是在研究《聖經》。牛頓關於自然宗教的闡述清晰簡潔。他在這方麵的寫作超過了自然科學的寫作。在他的眼裏,上帝就是被創造的大自然,以及在大自然中所普遍存在的理性和自然定律。上帝對世界的掌管也是通過理性和自然定律來進行的。
人類可以用理性去研究和索取大自然的知識,認識上帝的智慧,從而在知識中完善自我。他的這一見識有別於在牛頓出生之前去世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培根認為,科學的任務永遠在尋求真理,而絕對的真理卻不會被人類掌握。
《靈魂不死》的講座
大二的時候,方勵之先生主講一場《靈魂不死》的講座。講座反響之劇烈,絕對達到全校轟動的程度,也讓方先生自己頗感意外。許多科大學生至今仍有記憶。
講座是在一個晚上。方先生剛從羅馬訪問梵蒂岡回來,感受滿滿的,一回到合肥就答應了校學生會的講座邀請。學生和老師從傍晚開始聚集,很快坐滿了新建的大禮堂。那些進不了禮堂的隻能扒在窗戶上,或站在禮堂外。
講座題目是方先生臨時取的,主線是探索人類的星球旅行,與其它星際生命交流。那些猜測有生命存活可能性的星球,最近離地球的,也是數十甚至上百或上千光年的距離,任何傳統的生命星際旅行都無法實現。
方勵之先生提出,可以把靈魂從人體分離出來,編程。當程序一旦抵達有生命的星球後,馬上被下載到當地所安排的硬體上,代表來自地球的生命與外星人進行對話。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在唯物主義統領天下的中國,實在是震撼,因為關於靈魂的事是既不可思議的,也不可提及和討論的,更不用說在公開場合言論了。方先生讓我知道, 討論靈魂的信仰也有合理性的一麵。
我還第一次聽到科學哲學 。方先生介紹了波普爾(Carl Popper)和庫恩(Thomas Kuhn),兩位代表科學哲學的人物。方先生認為,盡管科學家對同一事件或現象提出不同理論,但一個係統或一個理論成為科學社區裏大部分人公認和接受的理論,是一個過程,一場比武,輸贏不是權威或明星科學家的評判,而是根據一個黃金公理和原則:即理論的可重複性、簡單性和優美性。
量子論的世紀大辯論
我上過的方先生其它四門課,均與愛因斯坦和量子論有關。在世紀量子大辯論中,涉及許多關於真理和信仰的討論。
愛因斯坦說過:“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and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宗教沒有科學,則是盲目的;科學沒有宗教,是跛足的)。愛因斯坦認為宗教和科學之間存在著一種互補。他認為大自然裏存在著自然定律,而且這些定律不是隨意的。“上帝不擲骰子”。在與玻爾(Niels Bohr)討論中,愛因斯坦認為大自然有其內在的秩序,在定律裏體現上帝的主權和目的。他認為一個完備的物理理論應該具有確定性、實在性和局域性。與玻爾所代表的哥本哈根派相反,愛因斯坦認為存在著一個離開(人類)觀測的確定世界。
因為方先生的緣故,我在科大見到最後一位量子論大師、基督徒約翰.惠勒博士(John Wheeler)。惠勒是“黑洞”名稱的提出者和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創立者之一,曾任美國物理學會主席和美國哲學學會副主席。1982年,方先生邀請惠勒來科大講座,全程是方先生做翻譯。那時我們在上方先生的“原子物理”,所有同學都免費拿到一本由方先生編譯的惠勒演講集《物理學和質樸性》。
講座中,惠勒談到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涉及玻爾和愛因斯坦關於或然性和必然性的討論,即所謂的上帝擲骰子之爭。惠勒也介紹了墒增、宇宙大爆炸理論,以及統一場論。
惠勒講座是一場關於東西方哲學、哲學和科學、思想實驗的對話,講座的風格和高度是如此令人向往和引人入勝,留下許多思考和讚歎,又常常聯係到上帝本性,實在是一次思想大餐。惠勒有許多明星學生,其中包括了天才物理學家——CalTech的教授費曼(Richard Feynman)。
小結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這是多年後我在《聖經.新約》羅馬書第8章28節讀到的。
方先生雖然不是一個基督徒,甚至到他的人生末尾,他未曾相信上帝,但他的教導、他的為人師表、他的真實、他的教室和校際講座,處處讓人看到一個基督徒所應該有的理性和睿智。學生愛他,他也愛和珍惜他的學生。一個非基督徒對一個基督徒學生有這樣的啟蒙,實在是奇妙和恩典。
我也因在科大的這些課程,做了許多課外閱讀,讓我擺脫了因為家庭信仰在同齡人中的自卑,因為在當時的環境中,國家和社會常常把信仰看作是一種無知和落後、甚至是愚昧的。我因此消除了對父輩信仰的偏見和歧視,因為我知道我所信的,牛頓也信,牛頓的前輩開普勒也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大瞬間》編輯部
許讚華 803|劉揚 815
黃劍輝 815|滕春暉 8111
沈濤 822|餘明強 9115
Jay Sun 8364|陳風雷 786
吳鈞 898
公眾微信號:USTCMoment2
讀者評論:
我們是中國科大《科大瞬間》公眾號在文學城建立的博客,這篇是轉載校友的文章。歡迎關注此博客和我們的公眾微信號:USTCMoment2
很遺憾沒有機會上過方先生的課,但是我後來能信主,也得益於早年讀過的方先生的幾本小冊子:“哲學是物理學的工具”,“從牛頓定律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宇宙的創生”,讓我對唯物主義開始有所反思。
Things we already knew,
Things we do not know but can be known
Things can not be known ,,
————————-
世界分三部分,已知的,未知但可知的,不可知的,,
——————————————-
This is our universe ,
Things we already knew,
Things we do not know but can be knew,
Things can not be k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