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戰爭小說《另一種曆史》第195期

(2022-03-07 04:16:42) 下一個
(作者:
龍德施泰特

 

953)     再戰也難

《馬賽協定》隻是個臨時停戰協定。到他離任時,兩國不戰不和的態勢已持續10年了。軍事努力無法奏效。在可預見的將來仍然如此。那麽今後怎麽辦?

中國在1955年6月7日,也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彈。而且還刻意把試驗地點選在了北堪察加~以示報複。此前,英國1953年也進行了成功的核試驗。

核擴散的結果就是:誰都無法輕易使用這種武器。

短命的總書記,感歎地,用備忘錄寫出一個真理:

如此看,在核時代到來之前,一個國家攫取的地盤,隻要守得住的話,就是它的永久財產了!而核時代降臨使人們用戰爭手段再度奪取大片領土的夢想破滅。隻能琢磨其它非武力方式。

這段話,幾乎有點“真理”的味道。

華蘇之間停火線上,時有小規模軍事摩擦。

空中的你來我往已證明:蘇聯最新式的米格-19仍不能製服中國人那個輕靈、廉價的噴氣式“契丹風~II”;至於它身後那種製空戰鬥機~先進引擎、鴨式布局、高空、遠程的所謂“騰霧-3”,更是像個迷一樣,還沒有破解。如果這個號稱“騰雲駕霧”的東西,用來給中國人已擁有的“鴕鳥式(B-29改型)”遠程轟炸機護航,那麽秋明油田乃至烏拉爾等要害地區,都會在它作戰半徑內。

而中國若同德國勾結一起敵視蘇聯、采取行動,配合“穿梭轟炸”陰謀的話,那麽從包頭、玉門起飛的4引擎“鴕鳥”,甚至可把核彈扔到莫斯科。

更重要的是,在雙邊關係上不即不離的那個美國,麵對可能再次爆發的蘇中戰爭時,即使表麵保持中立,私下多半也還會站在對手一邊。而10年前被擊敗的德國卻在慢慢恢複元氣,並對東普魯士的被占領土耿耿於懷。它沒有在戰後被解體~雖不許擁有軍隊,但美國基地尚存。

敵意重重的世界。仍在迫使蘇聯拿出大筆國民經濟預算和相當人力,來打造防身盾牌。總書記想:或者,還是像赫魯曉夫主張的那樣,不去理睬和挑釁外界,專心致誌地進行獨家共產主義試驗吧?可是,他那個滑稽的“土豆加牛肉”的共產主義啊……

民間已有這類政治笑話:

問:共產主義,是科學還是藝術?

答:是藝術。若是科學的話,他們該先用大白鼠作試驗。

 

954)     《奈良の門》

1953年,在文化上是個“國際電影年”。

早在1949年,好萊塢推出的彩色戰爭史巨片《工合·浴血熊貓》獲奧斯卡7個獎項。主演~羅納德·裏根先生也獲得了他渴望的男主角獎,成為人生的裏程碑。

本年度,好萊塢推出場麵更恢弘的全景戰爭影片《巴頓將軍》。以舍我其誰的氣概,風靡全球票房。

但出乎意料,偉大的《巴頓將軍》竟以微弱差距,敗給了一部小成本的日本黑白影片~黑澤明導演的一部新樣式的、充滿懸念的推理電影:《奈良の門》。

1950年,黑澤明就以手法獨特的《羅生門》,探索客觀真理和主觀真實之間的關係,從而蜚聲國際。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那是第一部闖入歐洲影展的亞洲作品。

這次他以令人歎為觀止的嚴謹,和懸念叢生的噱頭,用一流蒙太奇語言,演繹了6年前發生在奈良的世紀之迷~天皇酒會。對事件原因的每一種可能性作出推演,從而大大拓展了人們的想象力。

這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低成本的簡樸電影,居然擊敗強勁豪華的競爭對手,成為電影史的經典之作。

急待捕捉商機的日本,圍繞著電影工業上的突破,逐步構建起一條民族自救的產業鏈。若幹年裏,形成了日本獨特風格的文化產業~電影、動漫、道具、模型、幻想~和架空作品,以及60年代以後風靡世界的電子遊戲。戰敗之後,沒有了軍備負擔,也就沒有了安全威脅;沒有了擴張野心,也就沒有了亡國危險的日本人,為了忘卻痛苦的過去,反而踏實地徹底放鬆了。

日本,成為一個小心翼翼的快樂民族。

 

955)     《歌唱祖國》

華夏合眾國新任總統宋慶齡,被認為具有廣泛代表性而獲得普遍認同。她給世界帶來一個“和平中國”的象征。似乎是專門選來糾正李前總統的“好戰”形象。

她的這次當選,同時宣示著~繼承辛亥革命傳統、接受外界新鮮事物、弘揚民族博愛慈善精神、關心民間疾苦和婦女解放等等一係列進步概念。並兼顧了她的美國教育背景所帶來的中美天然盟邦友好關係,也延續了她與中共~祖國進步黨人的長期合作。

甚至,還撫平了她傳奇家族中令人同情的內部哀傷~豪傑妹妹宋美齡和重病妹夫蔣介石的不幸、哥哥宋子文的多種委屈以及自身作為國父孫文先生28年遺孀的缺憾。

1954年修訂的《合眾國憲法》規定:總統為名義國家元首、三軍總司令,任期6年,可競選連任。

宋慶齡總統以一輪訪問外交開始了自己的任期。一年裏訪問了27個國家,足跡遍及五大洲。

那些在全國各地廣泛放映的出訪記錄片,使億萬國人睜開了看世界的眼睛,激勵了和平建設的渴望,尤其大大鼓舞了眾多飽受封建習俗壓迫的中國婦女。

她們紛紛走出家門、走進識字夜校、走進新興的城市、走向開墾中的遠方。婦女解放給長期受到人口發展壓力的中國,提前帶來了不同凡響的意義。

後來連續多年的統計數字表明:婦女充分就業,使生育率持續下降,每個家庭兩個孩子成為一種普遍模式。而嬰兒健康水準則成倍提高,受教育的概率極大增長。文盲,在一代人後絕跡。

50年代的中國,生機勃勃。

一首《歌唱祖國》家喻戶曉。最終因為歌詞和旋律的通俗明確、嘹亮優美,而被選定為國歌:

五色星旗,迎風飄揚,自由歌聲多麽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956)     新都落成

1953年,也是中國建設走上正規化的一年。

新首都初步落成了。

國家政府首腦機關,從南京遷址到北平以西~20公裏的石景山。為了有所區別,正式定名為“燕京”。

新都燕京是個暫時規劃為25萬人口的小城市。據主持總體設計的建築師梁思成先生介紹:新首都,是在向世界各地著名建築事務所征集近百個方案,通過國際招標方式優選的。強調了單一的國家行政管理功能,並具有一座未來城市的諸多特點。

新首都的設計理念是:不追求成為文化中心、商業中心、經濟中心,教育中心。不考慮安排生產性行業,更不追求所謂產值。

梁思成提到:

祖國進步黨的領導人在閑談時,曾對他談起過憧憬~從北平城樓上放眼望去,如果“一片煙囪林立,那麽中國就是工業強國了”。但梁認為,這是不正確的。他說:國家首都,就應該是個純粹政治中心。兼具遊覽功能即可。做到政不擾民,民不擾政,節約能源,預留潛力。這才是一座首都的本來價值。

經過5年的基本建設,這座石景山“燕京”新都,特色鮮明地呈現在人們麵前:依托燕山東麓和永定河穀的自然地勢,出現了格調新穎的建築、悅目賞心的綠地。丘陵環抱中是韻味獨到、呈輻射狀伸向遠方的寬闊道路……下沉式環形中心廣場中央是一片高地,漢白玉砌就的雕欄裏矗立著高大壯麗的“華夏風雲”國家紀念碑。背景襯托120棵銀杏樹,象征120個行政區劃。

各式各樣的紀念雕塑,恰到好處地分布在城中10個大小廣場。一座座造型簡潔、肅穆而典雅的公共建築物~議會大廈、國家博物館、最高法院、中央銀行……錯落有致地矗立在幾條主要的林蔭道旁和山麓周圍。使館區也規劃了恰當位置。那些各具特色、風格迥異的各國建築,在一片山光水色中爭奇鬥豔。使新都具備了“世界城市”特色。

由於前瞻性良好的規劃和長期有效的人口控製,燕京新都長達60年裏,未發生交通擁堵狀況。也無需在市區之內建設額外的立交橋~而去影響景觀。從複興門到八寶山,橫亙著巨大的綠色林帶。點綴著星星點點的人工湖,把“北平”與“燕京”做出有效隔離。而這裏有原來使用多年的西苑機場,稍加擴建,就承擔起了舊北平和新都兩地之間的共用空港之責~省去了一大筆建設開支。此外兩條快速公路又給新舊城區之間編織了便捷的聯係。它身邊還預留了軌道交通走廊,預計在25年後將投入建設使用。

從燕京東北的香山,可以遠眺北平故宮。紅牆黃瓦,畫棟飛簷的皇家古城,恰與石景山麓這座青山綠水中的乳白色國際新都,交相輝映。

這一切,都無聲地講述著時代、曆史、見解和觀念的變遷。

 

957)     人民公仆

本年,聯合政府輪流執政的6年過渡期滿。

對於華夏合眾國政府~原行政院,曾有人提出動議改名為“國務院”。但反對者指出:“那隻是個對‘外交部門’的稱呼~典型例子如美國。我們不該盲目效法。”最終定名為政務院。1953年舉行的政府選舉,祖國進步黨獲勝。由55歲的周恩來出任總理。

作為國民公認的具有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精神的政治家,尤其是從不濫用權力、不把自己淩駕於組織或國家之上~周恩來這方麵的得分高於各國各黨派團體的諸多領袖。這次選舉充分體現了民眾的選擇:這樣的人才配叫做人民公仆。

國內和海外各界,對本屆政府抱有期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