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戰爭小說《另一種曆史》第131期

(2021-09-28 05:11:50) 下一個

(作者:龍德施泰特)

 

631)     割席而坐

還在抗日時期,與共黨、與史迪威發生矛盾時,宋美齡就持這種態度:各走各路,誰也不幹預誰,強加誰。這是她在美國長大、受教育所固化的自由主義精神。

即便夫妻,也要如此。過不到一塊兒,就分房睡。吃不到一起,就兩桌吃。這才是和睦相處之道。對於中共的存在,她更讚成白崇禧的處置主張:割席而坐。劃出一塊地方給他們過活去好了。陝北就陝北,東北就東北,有本事麽朝鮮高麗你也搞到手~自己去搞麽好了哦。

反正就是“勿要同阿拉攪在一道!”

喜歡麽就來往來往,不喜歡麽就不理不睬。打什麽打啦?

啊油,一天天頭破血流的……黃埔師生啊,整天打來打去,搞的學生不像學生,老師不像老師,禮崩樂壞,沒有規矩了呀。

對史迪威的處理不是挺好麽?

他要打仗,送他給共黨去嘛好唻。他如了願,你不就省心了麽?再也不必生閑氣了呀。搞不來嘛搞什麽搞。結果就是羅斯福也沒有對你翻臉,你要90個師呢,給你裝備了88個。海軍空軍都有了本錢,歐洲遠征一趟,又鞏固了國內地位,局麵已經老好了呀。非要在廬山上算計什麽一石三鳥、一舉兩得、一箭雙雕、得意兮兮的唻。結果呢?沒把自己老命賠進去,也差點把老婆搭進去。啊油~沒事去惹那個凶巴巴的斯大林,幹什麽啦!害的人家罵你法西斯……

女人眼光也許不如男人深遠,卻絕對比男人務實、平和、靈活、穩健。女人才是能立於不敗之地、保持人類生存繁衍的一種動物。頭腦就是比男人靈光!至於英雄不英雄的倒在其次……

這麽想著,心裏終於舒暢一點。於是洗漱梳妝一番,坐上湯恩伯特地為她改裝的防彈轎車,美齡下午開始向東方進發。達令這次會趕到新修鐵路的盡頭~隴西專程迎候。天上行動不安全,大家都不要冒險好了。

可是即使鐵路再向蘭州這裏靠攏,自己還是要跋涉200公裏的崎嶇山路嗬……這樣的距離,何嚐走過?那年去慰問前線翻車受傷、壓斷3根肋骨的慘劇,會不會再次發生呢?

自己是國家航空委員會主席,慣於乘飛機往來。要是有一種不需要機場、靈靈便便、隨意起飛的小飛機麽就好了……

忽然她想起:昆明飛機工廠,造過一種名叫“蜂鳥”的小飛機,翅膀是旋轉的……它可以不要機場,直接向上飛起的喔!那位廠長和發明者,叫做朱家仁吧?(※史實)好一段時間沒有消息了,好像沒有繼續幹下去?這個是有點可惜哦!大概是因為沒有錢……我這個航空委員會,是否該把它推動一下?

好了,幾小時過後就和達令見麵。77天慘淡生涯結束,聖女光環可以熄滅一陣了。這邊戰場,就交給李宗仁去打理吧。我們夫妻雙雙把家還。一起回南京。我要去美國養病。檢查身體喲……我是不是變得老了一點呢?“西域美廬”終日不見陽光,雖然可能使皮膚白皙,但絕對有損健康的呀。

不過還有,我要同你討論一下那個小飛機。是我想到它的合理用途!扶持一下嘛。你說是你的軍用需求,還是我的民用需求,更能推動國家發展?……啊油,幫幫忙噢!問你是戰爭推動曆史,還是和平推動曆史?這還不夠重要麽?我們路上就討論一番好咓?……

 

632)     多事之秋

1946年8月,是個多事之秋。遠非“頭緒紛繁”所能概括:

法蘭西。自年初戴高樂辭去臨時政府主席職務,各界都為籌建“第4共和國”忙碌。殖民地事務一時排不上日程。

3月份法國承認越南獨立。但需要留在“法蘭西聯邦”內。約定了5年裏法軍可保留1.5萬人駐軍。可是中英軍隊撤離印度支那後,6月裏法軍以換防為名,乘機調入數萬名軍隊,占領了老撾和柬埔寨並派兵進攻河內。因而抗法戰爭在胡誌明領導下,於本月打響了第一槍。※史實

荷蘭。女王政府從倫敦遷回阿姆斯特丹不久,荷屬東印度的利益回歸問題就擺上日程。

一支旅級規模的東方遠征軍組建完畢。本月登上了開往太平洋的運兵船。唯一不確定的是:遠征軍以誰為敵人?是新近獨立的印度尼西亞政權?還是那支中國滇係武裝~“護僑鐵軍”?

巴勒斯坦。猶太建國協會執行主席本-古裏安,第3次向英國政府遞交的《建國請願書》本月再次被駁回。

此時歐洲各地,幸存的猶太人至少有75萬人無家可歸。

人們從刺在小臂上的藍色六角星來識別集中營難友,以目光相互安慰……但沒人打算安置他們,也沒有國家接納他們。

激憤的猶太建國組織,開始了醞釀武裝暴動。※史實

 

633)     校友重逢

東京。千代田,第一大廈。盟軍占領軍總司令部。

這座原屬日本保險公司的建築物整修後被麥克阿瑟選中。他指定了6樓一個帶空調的小房間當做辦公室。

這原是一間儲藏室。將軍把它變成一個幽閉獨處的場所,連電話也不安~他認為隻有那樣才能體現“天才人物的孤獨精神”。室內陳設十分簡單~舊沙發、辦公桌和書櫃,唯一裝飾是牆上的華盛頓和林肯畫像。桌麵新添了幾本書:幾本他過去絕不會想讀的、日英文對照的、特製的打印讀本:《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還有《簡版三國演義》。

牆上新掛了一幅北海道大地圖。

今天他作為西點軍校1903屆畢業生,將接待一位遠道的客人和校友:1909屆畢業生~小喬治·巴頓將軍。

一身軍便服打扮,使巴頓顯得利落。盡管鬢邊白發已多於麥克阿瑟。寒暄後,倆人談話無拘無束。

“我說道格拉斯,你幾年沒回國了?”巴頓以問話開頭。

“啊,我算算……11年。1935年我去了菲律賓。哦,在美國,咱倆最後一次見麵是哪年,喬治?”

“哈,不提也罷!不就是那次~在國會大廈廣場,在賓夕法尼亞大街!想起來慚愧~那次‘退役金大進軍’嗎?咳!我用馬刀背敲打那些老兵的身體。你還命令在第11街架起機關槍……見鬼,不堪回首。”

巴頓說著不停地搖頭。

“你這麽認為,喬治?但到現在我也不改變看法。”麥克阿瑟不以為然:“如果沒有那次行動,我國政治製度就會受到嚴重威脅。從那以後,克裏姆林宮就開始詛咒我~是個該死的壞蛋;當時的紐約州長羅斯福,也把我和休伊·朗格視為‘美國兩個最危險的人物’之一。可惜他沒能活著看看今天~看看他所欣賞的斯大林,正打算對世界開戰!他完全錯了。”

“我看每個民主黨總統在對待戰爭的問題上,立場都有點可疑。”巴頓回顧道。

麥克阿瑟習慣性地起身踱步,提問:“那麽好吧喬治,你這次從滿州來。說說你所目擊的戰爭吧。你的那些農民軍,到底是不是布爾什維克的對手?”

“道格拉斯,我如實告訴你:一周前我還不信。但這次在鐵嶺前線近距離觀察,他們的仗打得漂亮~我誠懇地這樣認為。相比之下,俄國人是靠蠻力~該死的什麽每平方公裏多少大炮、多少坦克之類,呆得很!一味的以力取勝。”

巴頓端起一罐可樂:“我們美國呢?也更多是依靠物力。我們的勝利~多數勝利是依賴資源雄厚。有資源的話沒問題。但如果不幸我生在一個他媽的貧窮國度,沒有上帝那些特殊關照的話,我將無法成為這個見鬼的~嗯哼?傳說中的什麽巴頓將軍……”

 

634)     我並不老

“好啊喬治,你認為他們不依靠物質。那麽依靠什麽呢?”

“當然要有最基本的物質。起碼的裝備是需要的~即使差一點。但我觀察到他們更多是依賴~謀略。對,就是該死的謀略~我稱之為具有東方色彩的陰謀詭計。表現在很多細小方麵,他們把它用得出神入化。”

“你挺欣賞這些?你認為自己比他們如何?”

巴頓作沉思狀。露出鬱悶神情道:“他們……打擊我的最大理由就是:我的身材!不適合呆在坦克裏~尤其不適合他們那種外觀低矮緊湊的車型。再就是軍銜什麽的……說我若上戰場,會給他們造成莫大心理壓力。呸!他們是害怕一個四星將軍負傷、完蛋!影響士氣……該死的,其實最致命的理由就是:我老了。”

“這沒錯喬治。你61歲,確實不該呆在第一線了。”

“哼。你也這麽說?那個年輕人~林彪,每次謙虛地對我微笑時我就知道他心裏默念著這句見鬼的台詞。我承認他作戰挺有章法。我前年把那架小飛機送給他~提醒他,指揮坦克大兵團作戰要從空中把握全局。這很有益處~隆美爾就這麽做。這一點他倒是欣然接受。”

麥克阿瑟踱步到地圖前,抽一口玉米煙鬥。“你的林彪,我不認識。但喬治你是否,了解那位毛澤東~他近來在日本海上,會有哪些新行動?”

巴頓搖頭:“這次我沒見到他。見鬼,隻聽說他對我們卡迪拉克生產的坦克(※霞飛式)有興趣。”

“好吧有這麽一件事給你知會一下:日本,一些……公司吧~交通或者運輸公司,打算購買我們一批退役登陸艦艇,還有若幹剩餘軍用物資。當然不包括武器。”

“嗯哼?幹嗎?……不要賣給他們,道格拉斯!誰知道他們搞什麽鬼?投降才兩年。那些該死的艦艇都還是新船,隻有幾年船齡,要賣你賣給我好了,我付錢。”

“但我答應了他們。當然是手下人辦的~不需要我簽字。日本人出錢。但那些東西卻不必~交到日本人手上。”

“為什麽?日本人是傻瓜麽?”

“他們和我都希望:那些錢和東西,用來交換。目的是~收複。明白了麽喬治?就是這塊國土:北海道。它從1944年日本投降開始,就成為了俄國人的占領區。當時我和不少人極力反對這樣做,但羅斯福和蔣某人,卻默許了斯大林。”

“收複國土?日本?拿什麽收複?警察?道格你本人主持製定的《日本和平憲法》,不許它擁有軍隊啊。”

麥克阿瑟滿意,點頭:“嗯哼喬治,看來你對麥克阿瑟的日本,並非漠不關心。那麽很好~問題隨之出現了:誰來替日本人收回北海道?還要令人放心地交還給他們?”

巴頓聞言,興奮起身!來到地圖前細細觀測,嘴裏喃喃:

“我的道格拉斯上帝啊!你你你,是想把這燙手的山芋交給我嗎?我有部隊的!有中國兵可帶!在你眼裏,我並不老!”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