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漢光行動】
台灣海峽。1944年2月2日,一個風平浪靜的日子。
中美聯合的跨海作戰~代號【漢光行動】開始。
戰役目的,是奪取台灣島上的機場群。
製海權在手的第7艦隊,擔任了海空掩護。特納少將率領登陸艦隊,負責運送兵力。國軍擔負了主要攻擊任務。由抗日名將薛嶽任總指揮,登陸部隊在溫州、福州、泉州3地集結,兩個攻擊波共12個新型整編師(相當於原來的軍)25萬人。
2月2日號稱龍抬頭。當天,北線張靈甫少將率整編74師首先登陸。迅即鞏固了灘頭陣地。次日孫立人第38師也後續上島。5天內上岸兵力已達集團軍規模。
可以說這次勝利是諜報的成績。軍統,在台灣戰役中立了大功。
戴笠手中有個“林情報組”,負責人林一平(林介之助)是東方諜報史上一個神秘人物。他公開身份是台灣警視廳特高課幹部,日籍。而真實身份是國府在特高課中出色隱蔽的雙麵特工,“黃皮膚的佐爾格”。1941年10月他曾鎮定自若地配合軍統行動隊,刺殺了日本情報部駐廈門頭目澤重信大佐。※史實
“林情報組”在【漢光行動】前提供了大量日軍布防、戰力、水文、氣象情報。使戴笠對日軍在華東、台灣的布防了如指掌。他陪同中美合作所梅樂斯上校親赴東南,車隊穿越千裏敵占區如入無人之境,直抵東海之濱,梅樂斯大為驚歎,信任了軍統能力。※史實
到2月8日,在台灣地下抗日組織“黑旗軍”策應下,國軍攻克台北市、基隆港及桃園機場。
341) 台南激鬥
台灣日軍原駐4個師團,由於去年增援大陸,半數調往、且損失在了麗水前線~再也無法回來。
守軍號稱第10方麵軍,隻有2個乙類師團和2個新編丙師團、作用不大的鐵道隊、自行車隊,總數6-7萬人,和當地島民地方自衛隊。缺少空軍、缺少重武器,在不間斷的空襲麵前幾乎抬不起頭。福留繁中將已成無飛機的光杆司令,無事可作。
台灣地處日本“絕對國防圈”核心,在聯合艦隊興旺時期,從無危機感,也從未構築抗登陸陣地。
【八重山大海戰】的徹底失利,對台灣日軍不啻是個晴天霹靂。守軍司令官~鈴木宗作中將驚呆數日,才派兵驅趕市民和鄉民,到海灘和城市外圍去挖戰壕。後來日軍分析了塞班島失守案例,發現近岸防守已證明無法對抗美艦炮轟擊,守軍在灘頭炮火中傷亡巨大。連忙修改應對方針:放棄灘頭,搞縱深反擊。
國軍北線是登陸重點。3個集團軍的壓力和無可爭辯的空中優勢讓日軍左支右拙,實在吃不消。
鈴木帶日軍殘部撤往山區。並選擇了對手較薄弱的南部實施反擊。胡璉少將的南線佯攻兵力國軍11整編師不夠幸運,在麻豆鎮一帶受阻~對高雄的進攻沒能奏效,傷亡日增。其間還不得已,曾一度撤到海上,前半段戰鬥打僵了。
緊急關頭,薛長官打來電話詢問,戰況有無把握?胡璉答得斬釘截鐵:“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
為軍人榮譽,胡璉所部隨後組織了第二次登陸,奪占了澎湖列島。雖免不了激戰一場,整11師還是堅持到北線主攻得手、後援接替到來,完成了佯攻牽製。激烈的遭遇戰中,日軍敢死隊舉行“豬突猛進式”夜襲,胡璉將軍重傷不治,兩天後以身殉國。
主將陣亡,成仁取義。為此被追認中將,授青天白日勳章。
342) 肅清台島
台灣登陸之初,在卡爾迅堅持下,魏德邁少將同意這個老牌陸戰隊指揮官帶領他訓練的兩棲聯隊,加上新四軍1個旅,乘坐從石臼所返航的運輸艦,參加了【漢光作戰】。給他規定的任務是掃清基隆港周圍的日軍陣地。戰鬥進行4天。隨後與接防的孫立人將軍辦理了陣地交接。事後薛長官的評語是:“任務完成順利,但無突出表現。犧牲也不大。結束戰鬥即按事先規定撤離,並未滋生事端。但卻在美國海軍特納少將默許下,令人懷疑地卷走了若幹登陸器材,如60艘小型登陸艇等,而這些原本該返還司令部……”
薛嶽後來才知道,卡爾迅用這些器材,組織了青島登陸戰。
……肅清台灣島上殘敵的戰鬥較為漫長,共持續4個月,直到日本投降。但龜縮在阿裏山中的日軍殘部,這期間,已經不能影響持續轟炸日本的【天火】作戰。
343) 千帆競發
西太平洋航線,此際短期內有如“千帆競發”。
台灣攻克後,關島到大陸變得暢通無阻。武器彈藥、物資油料源源湧入。中國戰場從此再也不為物資困乏、肌體貧血而萎靡不振,戰局變得生氣勃勃。自從“一個PQ-17規模的補給量”被證明充分有效、足以在中國發動一場全麵攻勢(如台灣戰役)之後,馬歇爾就估準了援華物資的有效性和每次批量規模。
分配的目標、數額和種類,日見清晰。隨後3個月運來中國沿海的物資量,達100萬噸!雖然這也隻是同年援蘇量的35%,但對中國戰場意義非凡:它超過了以往總和。而其中四分之一還是供應給美國航空兵的燃油炸彈和給養消耗。
這是美國造船史上的驕人時節。1942年秋美國本土99個造船廠開足馬力,月造船噸位達130萬噸。幾近於德軍潛艇最高月戰績~70萬噸的兩倍。標準化運輸船被冠以“自由輪”的美名在流水線上成批生產。在“天才的美國造船工人”奇跡般的努力下,建造速度從起初6個月,縮短到1942年5月12周;再到9月的4周。直到1942年11月12日“羅伯特·皮爾裏號”自由輪僅用4天零15小時29分建成下水!成為了行業神話。※此時船身油漆尚未幹透
這一紀錄,空前絕後~迄今無人打破。
344) 逆向輸送
1944年。無論太平洋還是大西洋上,此時的主旋律,是不容置疑的《自由輪交響曲》。
隻有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再次表達了憤慨:幾個月裏太平洋航線的貨輪,全部開往了中國!
一些物資車隊,反而是從納蘭基地開向巴彥圖門(喬巴山市)和赤塔,出現了“逆向輸送”。美國方麵辯解:由於遠東蘇聯港口仍被封鎖~目前物資奇缺的日本,肯定會攔截貨船;而蘇聯既不肯對日宣戰,又無力自己護航。因此通過中國送給一批蘇聯緊缺物資,也算對前年“慷慨支持”的一份回報和補償。
實際上1944年春,華北陸上通道打開後,孔慶德汽車團就幾次拉著成批油料和食品送到喬巴山市,連車帶東西交給蘇軍,隻留幾輛卡車把司機拉回~這條路他本人跑了兩次。
蘇聯又提出:把物資直接運往波斯灣。但美國認為那要增加1萬浬航程、至少1個月時間和大量油耗;而馬六甲海峽還在日本手裏。從效率角度遠不如經中國轉運。
霍普金斯還補充說:如果蘇聯肯對關東軍發動進攻,使日本提前退出戰爭,援蘇就成為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3月,由外貿人民委員米高揚、副總長什捷緬科組成的代表團,與中共和華北抗聯會談的結果,確定了每個月交給蘇聯方麵的卡車和物資數量。作為交換,在林彪將軍堅持下,蘇聯終於交給八路軍1個旅的“喀秋莎”火箭炮和10個基數的彈藥。這使愛賭氣的林彪覺得,總算出了一口悶氣。
不久,華北聯軍炮縱的郭化若、趙章成等3個野戰炮旅,各自分得1個營的“喀秋莎”。
345) 【天火作戰】
台北。桃園機場。盟軍終於奪取了台灣島上日本經營多年的、狀態良好的機場群。
1944年春天到來。對日全麵反攻首先從空中開始。阿諾德將軍迅速充實了第20航空隊。設施完好的基隆港成為轉運中心~大宗物資紛紛到岸~這得益於日本對港口的擴建。
李梅少將再次擔任了指揮官。大批重型轟炸機陸續進駐台灣機場。3月中旬第20航空隊全體出動。600架“解放者”和剛出廠的4個中隊最新式重型轟炸機B-29※,從8個台灣機場出發,進行毀滅東京的作戰。※史實同期:1944年4月首批近百架B-29到達印度
“超級空中堡壘”B-29一出場,無可比擬的優勢便顯現出來。它巨大的載彈量,和那令所有日本戰機、高炮都無法企及的超常高度,使人束手無策。
自身性能尚不穩定,是B-29的唯一敵人。這倒是阿諾德的責任~為了加快戰爭進程,他在尚未完成飛機的最終測試之前就下達了“批量生產”的命令。B-29的損毀,多和自身故障有關。阿諾德為此曾一度急出了心髒病。
但頭頂落下的炸彈倍增,卻是日本人的實感。悲憤的日本報紙再次紛紛歎息:櫻花時節,東京“到處綻放著黑色死亡之花。”
軍港裏,正舾裝的巨艦~航母大鳳、信濃等,紛紛在炸彈下破碎、翻沉、傾覆。輕型艦艇則忙不迭逃向北海道、南洋諸島,以規避本土那些從天而降的災難。這個島國從海洋上翻本、甚或自衛的權利,都已在喪失製空製海權之後,被徹底剝奪了。
兩個月,除千代田外的東京都,一片廢墟。即使孤零零的皇宮周圍那如茵綠草、蒼翠樹木,也成了焦土和熏黑的枯枝敗葉……被盟軍特地免予轟炸的皇宮,幾乎成為東京唯一的地標。
人們憑借它來辨認“曾經存在”の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