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戰爭小說《另一種曆史》第24期

(2020-09-18 19:31:13) 下一個

109)     斟酌對策

莫斯科。克裏姆林宮。

斯大林寬敞的大辦公室裏,牆上掛著蘇沃洛夫和庫圖佐夫的大幅畫像。卻沒有掛馬克思或列寧的肖像。※史實

統帥部擴大會議已近尾聲。斯大林轉向莫洛托夫:“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現在說說那件事吧。”

“總的來說是這樣,斯大林同誌。”莫洛托夫從眼前文件上抬起頭。“新任美國大使斯坦利將軍,遞交了這份抗議,措辭強硬。他們威脅:如果不盡快把截留物資歸還給中國,就將拒絕履行今後的租借義務。”

斯大林緩緩吸了一口煙鬥:“你們怎麽看。”

最高副統帥朱可夫大將發表意見:“不管怎麽說,前線確實需要那些東西。尤其高射炮。卡車也同樣,沒有它,不少部隊就會失去機動性。況且大部分都運到古比雪夫了,難道運回去?”

“措辭強硬?”鐵木辛格元帥質問。“他們不是也需要我們的協助麽?要從我們領土上過境、要使用我們的鐵路和車皮。如果一味強硬,我們幹脆,不予理睬!”

伏羅西洛夫問:“但真的中斷了供應,是什麽後果?”

內務人民委員貝利亞爽快答道:“我們依賴自己!”

“眼下不行。”朱可夫搖頭。“前線形勢嚴峻。”

布爾加寧分析說:“他們還是需要我們抵抗法西斯嘛。而且那麽做,他們不也失去了這條通道麽?”

負責軍工的卡岡諾維奇有所擔憂,“可畢竟,大受損失的還是我們。協議上給中國的,隻有太平洋航線運量的七分之一,充其量10萬噸而已。可我們3條線總量數百萬噸啊。他們怕什麽?大不了取消華北的遊擊戰。我們呢?恐怕至少要減員100萬人,去強化生產。僵持下去,是否……因小失大?”

 

110)     輕武器嘛

斯大林同誌敲了一下煙鬥。

“那位斯坦利大使,個人態度怎樣?”他問莫洛托夫。

莫洛托夫回想了一下,“他臉上的職業性微笑倒還恰如其分。解釋說:這是美國國務院的立場。還轉交了使館武官處耶頓少校的備忘錄,是個要求補償的清單。”

“補償?什麽內容?”

莫洛托夫遞過來一紙文件。斯大林沒有接,用手勢示意:

“向大家扼要介紹一下。”

“好的,斯大林同誌。備忘錄說:如果不能交還武器車輛,他們要求蘇聯‘補償相應數量的機關槍、衝鋒槍、迫擊炮、火箭炮以及彈藥。還有煤炭、水泥、建築材料’等等。並可納入‘反向租借’。”

“意思是說,交換?”朱可夫最先做出反應。“這個耶頓少校是個猶太人吧?天生的商人嘛。”

貝利亞問:“要換取建築材料?什麽用途?”

米高揚判斷:“大概是修建營房?或者碉堡、工事什麽的。”

卡岡諾維奇點頭,“看來有妥協餘地了。”

鐵木辛格如釋重負,“除了喀秋莎,都是些輕武器嘛!”

“喀秋莎?”斯大林不解。

朱可夫笑答:“哦,斯大林同誌,這是前線將士給我們火箭炮起的綽號。他們愛死了這件秘密武器,就像愛自己的姑娘一樣。”

氣氛活躍起來。斯大林再問:“他們,要多少衝鋒槍?”

莫洛托夫點點手中清單:“這兒提出3萬支,包括子彈。”

斯大林轉身,問主管國防工業的卡崗諾維奇人民委員:

“目前衝鋒槍產量是多少?”

“年計劃160萬支……”他翻閱筆記本。斯大林皺眉頭。負責軍械統計的烏斯季諾夫,代他回答:

“新式的波波沙,目前總產量已超過140萬支。明年還會增加※。新設計使工藝大大簡化,質量又可靠,嗬嗬!就連德國鬼子都喜歡它呢……”他突然感到失言,急忙打住。

貝利亞已經狠狠瞪他一眼。

“迫擊炮呢?”斯大林倒不計較,又問。

“這個數量也不小。今年25萬門※。我們缺少的,是重炮。”

※史實:波波沙41型總產量510萬支,43型約100萬支;迫擊炮,蘇聯1942年產量為23.6萬門。

 

111)     五點指示

“我的意見,”斯大林從嘴邊拿開煙鬥。

速記員迅速在拍紙簿上唰唰記錄。

“一,同意這個補償要求。輕武器和彈藥滿足他們。衝鋒槍可以加倍。但‘喀秋莎’火箭炮不給。理由是~我們自己不夠用。但不要涉及為了保密等等那類原因。

“二,盡快組織啟運。利用遠東列車的回程空駛。效率要提高。另外要明白~我們從來不缺輕武器。至於木材、水泥、煤炭這些,數量也不大,由遠東就地解決。

“三,這些武器,必須如數交到中國同誌手裏。同時要求他們遵守協議,保證按期發動他們那個秋季攻勢~據說叫做第二次百團大戰?並可以答應給它補充彈藥。

“四,情報部門,密切注意中日戰場。采取措施,確保華北作戰,規模越大越好!鼓勵他們,支援他們!提供一些我們掌握的情報。目標,就是把日本人盡快調離滿州!”

說著,斯大林起身踱步,補充道:“第五,通知遠東各軍區抓緊,再分批抽調那裏20到30個師,運往西方~頓河流域的前線!”

然後向裏間的專用盥洗室走去。

 

112)     若幹細節

望著斯大林的背影,總參作戰部方向處處長、年輕的新秀~什捷緬科少將,輕輕念叨:“斯大林同誌就是想得深遠。這一來,遠東方向壓力減輕,我們就有兵力頂住南線德軍的攻勢了。”

“是啊。本來希望英美開辟第二戰場,能拖住德軍40個師。現在看來他們做不到。”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點頭。“可現在我們通過轉運一批輕武器給中國人,一舉兩得。既能抽調出幾十萬部隊,又維護了盟國關係和《租借法案》。”

貝利亞適時總結,“作為領袖,必須看得更遠。”

莫洛托夫又提出一個新考慮,“問題是,日本。他們如果發現這次~蘇聯武器竟到了八路軍手中,會怎麽樣?蘇日之間去年4月,就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

“條約?”伏羅西洛夫應聲道,“德國和我們,還不是1939年8月就簽約,互不侵犯了嗎?那又如何?照樣開戰!日本若守約,為什麽保留上百萬關東軍?不管他們在南方多麽緊急,這支兵力始終壓在滿州邊境!他們是在窺測時機啊。”

朱可夫讚同,“日本是不可信賴的。對他們隻能用武器說話。”哈勒欣河之戰他記憶猶新。

另有人提議:“是否收集一批德軍槍械,送給中國人呢?減少占用我們的資源,還可以蒙蔽日本人。”

“我看算了吧。前線哪有那麽多人力去收集?”朱可夫答。“再說彈藥呢?也靠收集?德國槍械還是留給遊擊隊吧。斯大林同誌說過,我們不缺輕武器。至於蒙蔽日本人~他們遲早會發現的~但那時候已經晚了。他們被牽製住了。”

斯大林回到座位:“這項工作,必須嚴格保密。等日本人發現武器進入中國,應該是那裏秋季攻勢打響之後。”

他習慣性端起煙鬥,並不點燃。與會者靜候指示。

“至於我們的應對,現在看,日本在滿州冬季,發動攻勢的可能性很小。米高揚同誌分管東方事務,你來處理這件事。包括和日本人的周旋。什捷緬科少將配合你。”

兩人點頭作答。斯大林最後說:“真正的較量在頓河流域。最凶惡的敵人在那裏。朱可夫同誌和華西列夫斯基同誌,你們明天就趕回前線。至於對付日本,那是明年春天以後的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