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版:https://youtu.be/zvmduB-ErRE )
47) 歐欽哈喇紹
海參崴。普裏摩爾斯基機場。
發動機停止轉動時,端著槍的蘇聯士兵從遠處跑來。
杜利特~特遣隊16架B-25轟炸機,15架最終墜毀。唯一安全著陸的,是在這裏~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北60公裏處。這個綽號“雪橇”的8號機組因為風擋玻璃被擊破,阻力陡然增大,燃料明顯不夠消耗~必須另謀出路。
機長愛德華·約克上尉決定做出任務中嚴格限製的“萬不得已”時的選擇:飛往路程短一半的蘇聯。
這是蘇軍的一個海軍機場。下士瓦沙,警覺而困惑地帶領巡邏班,押解5名美國飛行員來到上校麵前。
同樣困惑的上校對他們打了半天手勢,無法溝通。上校於是派人拿來地圖。這時迫降機長約克與領航員漢頓說了兩句,後者便在地圖上從阿拉斯加到海參崴,劃了一條連線。
上校點頭:“歐欽哈喇紹(很好)!”然後請“迷航的美國非戰鬥人員”去營房食堂。當晚,他們享用了美味魚子醬和伏特加。
但第2天真相大白。他們被宣布:參戰,且擅自闖入蘇聯領空!
因此必須拘留。列車把5個美國人帶到哈巴羅夫斯克(伯力)遠東軍區總部,關進一處孤零零的房子。
48) 緬甸失利
緬甸。皎克西,中國遠征軍指揮部。昏暗的軍用馬燈下,史迪威在審核給馬歇爾的電報稿。
彬文納會戰形勢嚴峻。已命東線向漂貝一帶撤退。西線新38師出擊得手,激戰攻取仁安羌,救出被圍英軍7500餘人※。請務必考慮我的前日建議,盡快開辟北方路線!使援華武器不致中斷。空中運輸數量實在有限,不足以依賴。
撤離中,通訊困難。下次電報,暫定一周之後。
※ 仁安羌之戰,孫立人獲英王頒發“帝國指揮官”勳章
史迪威連夜驅車,駛向伊洛瓦底江前沿陣地,那裏被日軍撕開一道口子。拒絕服從命令的杜聿明正在布置炸橋。眼裏布滿血絲的史迪威,感到一陣陣的身心疲憊。
丘吉爾回憶錄中,坦白寫道:“在亞洲一片黑暗的日子裏,羅斯福卻要我為中國人看守緬甸那條路。我不知道還有什麽建議比美國人這種胡思亂想更加令人沮喪……對英國人來說,放棄100個緬甸,也不會比丟掉一個印度更重要。”
中英聯軍放棄曼德勒之後,英國已無心作戰,徑自逃向印度;杜聿明則率第5軍匆忙向北~野人山退卻。
史迪威寫到:“分裂和崩潰的危險,已經迫近。”
日語教官~弗蘭克·梅裏爾少校現在負責同英軍聯絡。他向史迪威敘述情況:“英軍沒有任何計劃。不作偵察,不采取保密措施,不搜集情報,從沒抓到過俘虜……而日軍則截然相反,有著很好的聯絡,積極主動,機動性也很強。”
日軍先頭部隊占領了重鎮~東枝。史迪威冒著猛烈炮火指揮收複。而羅卓英提議:如果5點鍾前拿下東枝,就發五萬盧比獎金。結果很快就攻下了~比規定時間還提前1小時。
但相反的辦法~懲罰,卻不被采納。55師逃跑,史迪威要求將師長送交軍事法庭,沒人理睬。他心寒地對貝爾登說:“搞不清它的行蹤。這是我所看到的最該死的部隊。全師一下子就無影無蹤。”
軍醫官西格雷夫發現:
史迪威將軍在跟那些喜歡阿諛奉承的人見麵時,“甚至連句‘早安’都不屑說,從不留情麵。但你若跟他談正經事,他會非常友善。往往事情剛講一半他就明白了,很快就能作出決定”。
長期物資短缺,使囤積物資成了中國人的一種痼癖。第5軍有90輛坦克,而委員長卻要從重慶親自~幾輛幾輛地~調動發放,結果作為坦克部隊的衝擊作用蕩然無存。
在東籲,史迪威滿意地看到中國兵熟練地挖好炮位,出色地架設起德式150mm野戰大炮,並仔細進行了偽裝。
次日他問杜:那些大炮怎樣了?杜聿明回答:已撤到安全地區。
“你是說~不用它們打仗?”史迪威大吃一驚。
“是的。”杜,艱難答道。
“那要它們有什麽用呢?”
“將軍,我第5軍之所以是國軍精銳,就因為擁有野戰炮。損失了這些炮,第5軍就不再是精銳。拿它去冒險,我擔當不起。”
杜中將竟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 見《史迪威與美國在華經驗》,巴巴拉·塔奇曼著
49) 香格裏拉!
華盛頓。白宮。這是幾個月來最熱烈的一次記者招待會。複活節的天氣和會場氣氛,已無需壁爐火苗來烘托。
“爐邊談話”的主人,今天隻簡短回答那些踴躍的提問。
“閣下,您怎樣評價這次奇襲?”
“這對我們一度低迷的士氣,無疑是一次巨大振奮。”
“飛行員們,能否安全回來?”
“據我所知,沒有1架飛機被擊落。絕大部分都會脫離危險,救助活動已經開始。我們會盡力使他們平安返回。”
“他們,會獲得榮譽麽?”
“難道,你認為不會嗎?”
“不好意思啊,這個問題問得愚蠢了。”
“沒關係。還有什麽?”
“總統先生,”《洛杉磯時報》記者勞拉,尖銳問道:“能否披露~轟炸東京,是從哪個基地起飛的?”
紅光滿麵的羅斯福停頓一下,放在衣兜裏的手指,觸到了卡爾迅那份電報。他於是幽默地眨眨眼睛。
“基地?我想是~香格裏拉!你認為不是嗎?”※ 史實
金發碧眼的勞拉,驚奇不已。全場笑聲伴隨著掌聲。
50) 躍入陝北!
陝北上空。4月21日淩晨。
3個小時裏,B-25在夜空中疾駛。舷窗外漆黑一片,偶爾閃過幾點地麵燈火,稍縱即逝。
亨利·惠特賽少尉有些茫然。這次任務會順利嗎?
看到身後上校睡得那麽安詳,少尉又感到擔心沒有必要。跟著一位突擊大隊指揮官行動,多半是幸運的。
午夜登機,上校隨便問了句:“小夥子,訓練過夜間跳傘麽?”
少尉挺胸:“當然,長官。”心想,這不就是執行這次任務的首要條件麽,否則幹嘛挑選到我?惠特賽少尉是美軍駐昆明陸航分隊按史迪威將軍指示,為這位上校特地配備的安全隨員。
看表,離預計時間還差4分鍾,地麵仍無標誌沒有出現。會不會偏航?會不會通訊銜接有誤?降落地點會不會有障礙物遮擋?一堆問號……他又緊張起來,瞪大眼睛盯住窗外。遠方天邊,現起一絲魚肚白。
“OK,在那裏。”
身後傳來上校睡意未盡的低沉聲音。惠特賽有些妒忌地,再次搜索一圈,這才從天地交界處發現3個微弱小亮點。他起身敲敲前艙向領航員示意。那位用手勢回答:已找到目標!
約翰機長轉舵,少尉踉蹌一下回座椅,順便瞥了後座瘦老頭一眼。心說就是不一樣啊,特種兵,得有一雙鷹眼。
向上校遞去傘包時,惠特賽順便道:
“長官,這個機組很可以嘛,一路上沒出任何問題。”
“嗯。該給他們請功。”卡爾迅接過。
“幾乎分秒不差啊,難得。”少尉一邊背傘具一邊繼續搭腔,很想聽聽這傳說中的卡爾迅,聊兩句他的傳奇故事。可上校照例保持沉默。
“是否叮囑一下機組,按計劃作好下次待命準備,長官?”
卡爾迅沉吟:“不必,他們不至於出錯。”
3堆篝火愈宜明顯。惠特賽打開炸彈艙門~由於飛機結構問題,隻能使用這個出口。彎腰時他感到,卡爾迅的大手拉了拉他的傘包背帶~這是必要的檢查。
這老頭不錯,他想。於是又說了一句考慮很久的話:“長官,有朝一日,我也要申請,加入你的突擊隊。”
“好吧少尉。可那要你的將軍批準。”
少尉和機械師一起,把首先投放的一隻大木箱挪到預備位置。
兩分鍾後,他們兩人先後,躍入晨曦籠罩的山穀。
51) 失眠之夜
華盛頓,白宮,總統臥室。這一夜,羅斯福失眠了。本來上床就夠晚的,他還吃了安眠藥。
久違的勝利使他興奮。雖然規模遠不夠,卻足以在這個曆史關頭~美國作戰不利的關頭~給民眾以鼓舞。
作為總統,即使心情不佳,也不能擺脫鼓舞民眾的責任。一個出人意外的好消息,有時可以覆蓋住一片鼎沸的壞消息。反之也一樣……
是窗簾上一道縫隙,影響了他的睡眠。
縫隙中的天幕上,一顆星正好閃爍眼前。那光亮不明也不暗。他想按鈴叫人把窗簾關好,猶豫一下又放棄了。
浮想聯翩的總統,此刻有喜悅也有傷感。
幼年時代,在外祖父老德拉諾先生身邊,仰望繁星、幻想無涯的歲月,永遠逝去了。成年後所麵臨的一多半,是奮爭和磨難。有如外祖父告訴他~中國人的那句話:人生不得意,十之八九!是的,即便貴為總統也如此。不說別的~看這限製他行動力、乃至生命力的雙腿吧……
又過了一小時。還是睡不著。
星光仍在閃爍。不明也不暗。相比之下,他更喜歡那種藍白色的、耀眼的星團。似乎那才能代表人生的追求~亮麗,燃燒充分,無憂無慮。而這一顆,卻是溫熱的暗紅色。此刻,在窗簾縫隙中,孤獨地懸掛著,張望著……這意味著什麽?難道是在暗示我,今後仍然不順利嗎?所謂十之八九的人生不得意?是啊,菲律賓、緬甸的戰局又在急轉直下。敗績的陰影,仍在困擾著美國。
唉。暗紅色的、卻刺眼的星。和那句中國的格言……
嗯哼?等一等……那本厚書~那本由內政部長伊克斯推薦給總統閱讀的書,叫什麽來著?
是的~是的!就是《紅星,照耀中國》。
讀完它花了一周時間。而當今倫敦和紐約學術出版界,都讚賞這本暢銷書是“30年代美國記者所建樹的最大功績。”
羅斯福的思緒一下回到兩個月前~年初,在白宮,對作者埃德加·斯諾的那次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