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老婆和我結婚三十年的紀念日。
回想攜手走過的這長長的路,雖然歡笑的日子遠遠多過了憂愁,畢竟是一萬多天的風風雨雨,也頗為不易。看著自己所愛的人,稚氣已漸漸褪去,依然紅潤的臉頰,眼角邊也隱隱的添了一兩道魚尾紋,滿頭的青絲也爬上了幾縷白發。隻不過那純真的笑容,依然如故,那所展現的,是對生活的熱愛,是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的美滿。
婚姻的最初,是她,是我,也是雙方兩個大家庭的融合。妻和我雖然來自截然不同的家庭,卻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比如說,兩個人都不會做菜做飯。我們結婚以後,一直住在大學校園裏,和我父母家隻是舉步之遙,可是既然已經成家立業了,也就不好意思再去騙吃騙喝。於是一切從頭開始,逛菜場,生爐子,燒火,學做菜。妻是一個親和派,不多時就和菜場裏的大姑大嫂們打成一片,甚至還有人專門幫她送菜到家。我曾經陪她去過幾次,一路都會有人跟她熱情地打招呼,她也很得意地向她們介紹身邊的我,讓大夥兒以後有機會好好關照一下俺這個呆頭鵝。
妻的廚藝在這個時期突飛猛進。我們當時住在筒子樓,左鄰右舍眾多,熱心教她做菜的人也不少。五湖四海,東南西北,各色菜係,她都有所接觸。我那個時候搞工程設計,經濟上挺寬裕,加之本身就嘴饞,於是鼓勵她多試試一些上檔次的菜肴。估計俺馬屁拍得不錯,她變著法兒地嚐試新菜肴,挑戰高難度。什麽清蒸桂魚,紅燒盤鱔,燉牛蛙,土雞湯,吃得我滿嘴冒油。我們還隔三岔五的去附近各個餐館掃蕩,日子那是過得相當不錯。
當然更開心的是娛樂生活。當時是九十年代初,筒子樓裏住的都是像她這樣的年輕老師,那個時候大家教學科研的壓力都不太大,一到了晚上,經常就湊班子打撲克。記得打得比較多的是八十分,我算是個中高手,自然是隨叫隨到,也因此結交了不少朋友。夏日的晚上,大家在露台的燈光下,一邊拍著蚊子,一邊大呼小叫,打得真是起勁。有個別喜歡較真的,還經常要複盤研討,你爭我執,其樂融融。
快樂的時光轉瞬即逝,過了沒幾年,大家都開始經曆職場的洗禮,以及中國社會特有的政治選擇。就在這個時候,我下了決心要出國讀書。妻在她們係裏本已是做為第三梯隊的重點培養對象,聽了我的想法,全力支持,並毅然放棄現有的局麵,也開始準備托福,GRE的考試。
背單詞,做全真題,申請學校,一切還算順利。然後就是飄洋過海,來到這大洋彼岸,雙雙開始了全新的學生生活。當留學生的日子是非常快樂的一段時光,既沒啥瑣事,也沒什麽太多的煩惱,隻要專注於學業,考個好成績,就有很大的滿足感。幾年下來,我先畢了業,開始給學生上課,同時要做研究申請課題,一下子忙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我們有了小寶寶,也買了第一棟房子。妻後來也進入了職場,一邊要照顧年幼的女兒,一邊還在堅持讀博士,很有些力不從心。我一直給她打氣,鼓勵她咬咬牙,拚一口氣讀下來,然後這一輩子就再也不用讀書了,同時也給女兒樹立一個榜樣。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看到她辛辛苦苦工作了一整天回家,忙完了別的,先陪小寶寶睡覺,等小家夥睡著了,她爬起來接著寫論文,我心裏真是不忍。就這樣又堅持了兩年,終於答辯畢業了。妻後來跟我說,那是她這一輩子最辛苦的一段日子,我聽了挺心酸,也很為她驕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等到完成了對她最具挑戰性的這一段,全身心投入職場,就好像是到了她的主場,如魚得水。她的工作其實挑戰性非常大,不僅需要極深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超強的協調組織和判讀能力。正因為如此,能做到她這個層麵中國人非常少。而她卻在短短十幾年裏,從技術專家起步,一口氣升了六,七級,遠遠突破了所謂海外華人的天花板,做到了最高的決策層。經常有她的同事到家裏來玩,都對她敬佩不已。我高興之餘,也挺納悶的,這還是我的那個和和氣氣,慈眉順眼的老婆嗎?
她自己倒是不當回事,在家裏還是當她的好媽媽,好老婆,把我們兩個伺候得舒舒服服。說句良心話,我女兒從我這裏學到的知識和思考方法是最多的,但是具體到怎樣做人,如何處事,妻給了她一個極好的榜樣。平日裏,我聽她跟女兒交流得最多的,就是講該如何做好一件事。照她的說法,一件小事情也好,一輩子的事業也好,計劃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卻是該如何執行,以及從頭至尾的堅持與恒心。女兒現在慢慢大了,開始也有了些她的模樣,說到的事情,就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去實現。
女兒是我們的貼心小棉襖,整天嘰嘰喳喳的,一會兒搗鼓著做麵包,一會又要做蛋撻,我們則是她的實驗對象。而她最親的就是媽媽,叫的也最甜。我有時候不服氣,於是大呼不公平,老爸爸沒有人理,她小人家才會樂顛顛地跑過來,安慰性地親了一小口就又跑去找她媽媽了。
記得五年前我們銀婚紀念日的時候, 正是疫情施虐,當時本想著要找家米其林三星去好好慶祝一番,誰曾想因為疫情,餐館根本就不開門。後來隻好退而求其次,我在家裏做了一頓麻辣火鍋,雖然大家吃得熱火朝天,我心裏還是覺得很虧欠。這一次就不一樣了,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去吃了頓好的,又是龍蝦,又是生蠔,還有女兒最喜歡的北京烤鴨,那叫一個解饞。
未來的日子還很長。我自己的父母度過了金婚,自然是我們的好榜樣。而我自己則定了個小目標,這要求也不太高,準備先搞它個鑽石婚。一想到這輩子還有好幾十年的幸福生活等著我們,心裏就樂開了花。
我是一個修佛者,執念不多,隻希望下一世還能和你攜手,相親相愛,在這紅塵中共行。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