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的防疫政策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在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和儲備有效疫苗的情況下,全麵躺平。我一個國內的朋友告訴我,國內很多人將之戲稱為”二極管“。隨之而來的後果當然也是有目共睹,國內我有不少親朋好友和他們的親友感染了新冠。有些是陽性無症狀,有些是輕症狀,當然也有非常嚴重的,甚至還有進了急診室搶救的。
現在國內和海外的華人有很多關於新冠的討論,這是人之常情,畢竟人命關天嘛。特別是國內這幾年的嚴格封控政策,到現在突然放開,當自己或是身邊的朋友陸續檢查出陽性,我想每個人心裏多少都會有些不安和恐懼。我一向認為,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是很正常的事情,討論和交流可以幫助我們不斷地改進和提高。在這些討論中,有一個概念最近被經常提起,那就是新冠所帶來的超額死亡人數。這並不是一個很常用的社會學指標,我為此專門做了一點功課,查了一些資料,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為什麽要討論新冠超額死亡人數呢?這是因為關於新冠的死亡統計,每個國家的標準並不一致。比如說,今年年初的時候,上海衛健委通報稱在4月24日這一天,上海本土新增了51例死亡病例,但是這個通報同時又指出,這些死亡病例“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也就是說,中國隻把那些直接死於新冠病毒所導致的肺炎的人計入新冠死亡人數,很多因新冠的並發症或是新冠導致別的疾病惡化的死亡,並沒有計入新冠死亡人數。而另一方麵,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它們關於新冠死亡人數的統計是遵循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 COVID-19 死亡原因證明與分類指南》。 這個指南不同於中國的統計方法,它認為哪怕COVID-19隻是導致死亡的一個促成原因,這樣的病例也要被統計到新冠死亡人數裏麵去。因為統計方法和標準不同,直接去衡量和比較不同國家的新冠死亡就顯得不太容易了。
現在有些人說新冠造成了美國死亡100萬人,而中國這三年的封控拯救了至少一百萬人的生命,我覺得這並不是很客觀,有一個原因就是尺度不同。除此之外,我們也不能隻看美國的情況,從全世界的範圍來看,截至今天為止,全球新冠死亡人數是665.3萬(新冠死亡率1%),這其中包括了中國統計的死亡人數5,235(新冠死亡率0.3%),以及美國統計的死亡人數1,092,410(新冠死亡率1%)。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新冠死亡統計上的極大差別。
既然直接比較不同國家的新冠死亡人數不太客觀,因此超額死亡人數就成了一個相對比較科學的指標。根據WHO官方的定義:
超額死亡定義為特定地點和特定時期估計的總死亡人數與沒有危機(例如COVID-19大流行)情況下的預計死亡人數之間的差額。該差額包括直接歸因於COVID-19的死亡,以及因疫情對衛生係統和社會的影響而間接歸因於COVID-19的死亡,減去在正常情況下可能發生但由於大流行相關社會條件和個人行為變化而得以避免的任何死亡。 與COVID-19大流行有關的超額死亡估計數包括所有原因造成的死亡。某些地區的估計值可能包括與其它危機有關的超額死亡人數,如極端天氣、災難或衝突。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超額死亡人數是一個估算值,它所依據的是每個國家人口統計的原始數據,以及一整套相關的統計模型。WHO的官方網站提供了這些統計模型的詳細說明(WHO methods for excess mortality),我粗略推演過這些模型,沒有發現有任何明顯的理論上的漏洞。當然本人才疏學淺,難免會犯錯誤,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仔細研究一下。
根據這些模型,WHO估算出了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在2020年和2021年的超額死亡人數。首先來看看美國,2020年的超額死亡人數是465,706(95%置信區間:436,049 ~ 493,570);2020和2021兩年的超額死亡人數是932,458(95%置信區間:886,917 ~ 978,225),占總人口0.3%左右。再看英國,2020和2021兩年的超額死亡人數是148,897(95%置信區間:133,688 ~ 164,445),占總人口0.2%左右。加拿大,2020和2021兩年的超額死亡人數是22,019(95%置信區間:8,618 ~ 36,437),占總人口0.06%左右。
然後來看中國,2020年的超額死亡人數是 -75,525(95%置信區間:-85,734 ~ -66,110);2020和2021兩年的超額死亡人數是-52,063(95%置信區間:-68,658 ~ -35,996)。你沒有看錯,是的,中國是負數!無獨有偶,日本2020和2021兩年的超額死亡人數是 -19471(95%置信區間:-35,732 ~ -4,245),也是負數。
為什麽估算的超額死亡人數會有負數呢?WHO的官方解釋是這樣的:
如果為應對大流行而采取的措施避免了在沒有大流行情況下本會發生的死亡,便有可能觀察到超額死亡人數為負值的情況。一些公共衛生措施(如封鎖、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在家工作)使得COVID-19以外的原因導致的死亡人數有所減少。例如,由於人員流動受限,道路交通傷害和季節性流感導致的死亡人數有所下降。
我自己的看法是,這個超額死亡人數的統計方法對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是適用的,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客觀評價新冠死亡人數的方法。不過,這個方法對中國很有可能並不適用,因為它沒有計算因為中國獨特的封控政策導致的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人數。比如說,清華大學的彭凱平教授曾經講到:“疫情造成的次生災害排第一位的是糖尿病,它的死亡增加了80%。排第二位的是自殺。因為封閉疫情造成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平時我們糖尿病人可以去散步,可以把多餘的糖分化掉,現在在封閉的情況下,你的空間受到很大的限製,還包括我們的胰島素,各種藥品的發放,也會產生問題,這些慢性疾病對我們的傷害,其實會超過新冠病毒對我們的傷害。“ 除了糖尿病,其它因為中國封控政策造成慢性疾病和基礎疾病得不到及時就診所帶來的死亡,包括了心髒病(中國城鎮居民的心髒病死亡人數在2020和2021兩年增加了40萬),腦血管疾病(2020和2021兩年增加了30萬),癌症(2020和2021兩年增加了16萬)。
另外,從人口的總死亡人數來看,中國的2018年的總死亡為993.2萬,2019年總死亡998.1萬,2020年總死亡997.5萬,2021年總死亡1014萬。這其中城鎮居民的死亡人數在2020年增加了40萬,2021年增加了57萬。而美國的2018年總死亡283.9萬,2019年總死亡285.5萬,2021年總死亡338.3萬,2021年總死亡286.3萬。
總的來說,我覺得超額死亡人數的統計可以幫助我們比較客觀地分析新冠所帶來的影響,並定量地比較各國的防疫效果。例如,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防疫成果顯著,在沒有實施嚴格封控政策的情況下,超額死亡人數都是負值;而美國僅和世界平均水平接近,我本人覺得和它先進的醫療水平不符,值得好好總結。不過,這個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了我前麵談到的沒有定量考慮由於封控所造成的次生災害;現有的超額死亡人數的數據隻有2020和2021兩年,對這次新冠疫情的總體評估,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數據;還有一點,那就是和所有的統計方法相類似,它也非常依賴原始數據的準確性。WHO的官方網站也提到了這一點:
隻有一小部分報告係統一直在有效運作的國家有可用於實時計算實際死亡人數的死亡率數據,用於計算預期死亡人數的曆史數據集往往也不夠完整。許多國家不具備及時生成和收集數據的死亡率監測能力,這些數據差距意味著無法使用標準方法得出所有國家的超額死亡率。在沒有數據和/或數據不完整的情況下,技術谘詢小組的工作對於確定超額死亡人數建模方法至關重要。該方法仍在開發當中,並可能會根據會員國在國家磋商程序期間提出的反饋意見加以修訂。
如果網友有興趣進一步了解WHO關於超額死亡人數的完整數據,這裏有它的下載鏈接:Global excess deaths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WHO)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看來我們的討論隻能在博主打哈哈聲中結束了。有句名言說,你永遠不能叫醒裝睡的人。誰在裝睡?各自解讀吧。弱水三千,我們各自取自己的一瓢飲。
作為結束,還是要說幾句話作為自己的總結。有的話比較直率。好在博主是佛教居士,修行多年,大肚能容。不會在意。
之所以這麽執著,是因為正如博主自己同意的,計算和理解超額死亡的人數,是超額死亡人數計算的核心,因而也是博主文章的核心,並且“道理越辯越明”。在我看來,博主對此並不真正理解。除了所引的WHO數字以外,都是拍腦袋發揮出來的,特別是牽涉到中國的部分。一旦牽涉到概念和實際計算,以及筆者指出的自相矛盾之處,就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既然這樣,就此打住吧。
祝您闔家歡樂,節日愉快,新年如意!
下麵進一步展開討論。
我在12月19日的回答裏說:“我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以及第四次(12月18日)評論裏問博主,為什麽您認為中國獨特的封控政策導致的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人數沒有被計入世衛組織的超額人數的計算。 您每一次都說,您已經分析得很清楚了。”
但是 您還是沒有回答這個問題。通篇回答裏我認為有關的隻有
“但是,這個計算並沒有考慮中國獨特的清零政策所帶來的次生災害。具體有多少人死於次生災害我並沒有準確的數據”。以及
“如果我們就此評判這三國的防疫效果也差不多,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別的國家,並沒有因為清零所帶來的次生災害死亡。”
再說一遍,您的回答概括一下就是 - “因為沒有,所以沒有”。
您並沒有,仍然沒有,說明為什麽WTO的超額死亡人數沒有包括次生災害人數,隻假定了一個數字。而且,您假定了一個中國的次生災害人數,“假定是5百萬吧”。好吧,就算是5百萬吧,請問為什麽這5百萬死亡人數沒有反映在超額死亡的計算結果中?!這裏再重複一下我們都同意的計算公式
C = A - B = ∑Ai - ∑Bi = ∑(Ai - Bi)
再次請問為什麽這個算式不能包括中國的次生災害人數?在A,即當年死亡人數裏麵,這5百萬人到哪裏去了?別告訴我:因為它們不在,所以它們不在。是A被修改了,還是B被修改了?
“為了方麵比較,我用中國,日本,和澳大利亞三國來舉例說明,因為這三國的超額死亡人數都是負數,便於比較。日本2020和2021兩年的超額死亡的人數是-19471,新冠死亡人數是52823,也就是說它的防疫政策避免或是推遲了72564死亡人數;澳大利亞2020和2021兩年的超額死亡的人數是-14255,新冠死亡人數是16673,也就是說它的防疫政策避免或是推遲了30928死亡人數。這兩國都沒有采用清零政策,日本還成功地舉辦了一屆奧運會,假設它們都沒有因為封閉清零所帶來的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再到中國,中國2020和2021兩年的超額死亡的人數是-52063,新冠死亡人數是5235,也就是說它的防疫政策避免或是推遲了57298死亡人數。但是,這個計算並沒有考慮中國獨特的清零政策所帶來的次生災害。具體有多少人死於次生災害我並沒有準確的數據,不過我們是在探討方法,不妨假設是五百萬,也就是說,因為中國嚴格的清零政策,其實真正避免或是推遲了5,000,000+57298死亡人數,但是減去五百萬因為次生災害離世的人數和新冠死亡人數以後,反應到超額死亡人數的隻有-52063。
好了,從超額死亡人數來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差不多,如果我們就此評判這三國的防疫效果也差不多,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別的國家,並沒有因為清零所帶來的次生災害死亡。當然,也可能有朋友會說,反正都是死亡,次生災害死亡和清零帶來的避免的死亡人數抵消了。這樣的觀點沒有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好幾億人因為清零所失去的自由和因為嚴格封閉所帶來的痛苦。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長期封閉所帶來的精神疾病,這一點在超額死亡人數中沒有反應,但是,對將來的社會,是一個極大的隱患,對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品質,也有很大的影響。”
不能接受您說的“我想我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前一篇我問了兩個問題,您一個都沒有回答。
1. “包括所有原因造成的死亡”和“次生災害所造成的死亡沒有被包括”是非此即彼,不可能共存的。如果繼續不回答,我隻能認為博主知道自己錯了。認個錯就這麽難嗎?
2. 您不喜歡我說的“這些東西重複一百遍,仍然不會變成真理。”這本來是我隨興而寫,去掉也沒有什麽問題。可是博主這幾天的閃爍其詞,反而印證了我的話。
在昨天的回答裏,我指出,我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以及第四次(12月18日)評論裏問博主,為什麽您認為中國獨特的封控政策導致的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人數沒有被計入世衛組織的超額人數的計算。你每一次都說,您已經分析得很清楚了。但您就是不說當初是怎麽分析的。但是
說一百次已經說了,不等於你真的已經說了。
它不會變成事實。
如果博主不願意在回答裏引用,能不能至少告訴我
您在哪一天,哪一個段落裏說的?
如果博主還是不回答,那就算了。
下一次我將轉入討論我的第二個問題:博主列出了中國列年“城鎮居民死因追蹤”作為自己的論據,又不對數據進行分析,這樣的做法很奇怪也無法令人接受。
祝周日愉快!
很高興我們能夠有一定的共識,也讚賞博主對評論的認真態度。下麵進一步討論。
1. 我們對超額死亡人數的計算方法達成了一致。我們也都同意“超額死亡估計數包括所有原因造成的死亡,這是這個公式的理論基礎”。因此我不能理解為什麽博主又說這個算法“完全不能體現哪些是因為中共封控清零政策所帶來的次生災害所造成的死亡,而這個人數很可能是非常驚人的”?所謂的“中共封控清零政策所帶來的次生災害所造成的死亡”為什麽沒有包括在“超額死亡估計數包括所有原因造成的死亡”?
難道博主看不出“包括所有原因造成的死亡”和“次生災害所造成的死亡沒有被包括”是完全對立,完全矛盾,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的嗎?
2. 博主在回答中又說:“現有的超額死亡人數不能完全反應中國的防疫效果。我想,我在回答你之前的問題的時候已經分析得很清楚了。”
坦率地說,我真不知道博主在哪裏“已經分析得很清楚了。”我在第一次評論裏的第一點就問“博主能否解釋為什麽會“沒有計入因為中國獨特的封控政策導致的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人數”,“對中國都不適用”,“不符合中國的特殊情況””,第二次(12月16日)又問怎麽會“這一整套的統計方法都沒有考慮嚴格的封控政策所帶來的其它因素的死亡”?第三次是昨天,還是問了這個問題。
還請你在這裏不憚麻煩再重複一遍你的回答。
另外,把新冠死亡人數與超額死亡人數合並,計算減少或者增加的死亡人數是不通,不專業的。正如世衛組織所說,一般而言,各國“報告的死亡人數都低估了大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數”。“鑒於使用報告的COVID-19病例和死亡數據所帶來的挑戰,超額死亡率被認為是一種更客觀、更具可比性的衡量指標,可以同時顧及大流行的直接和間接影響。”
因此,它被用來比較各國更接近客觀的真實數字。盡管它有本身的問題。
不過,這是一個次要的問題。請博主主要回答超額死亡人數的計算,以及它為什麽不能包括了次生災害影響。
請注意,我一再問的問題是:這樣的計算,怎麽會“沒有考慮中國獨特的清零政策所帶來的次生災害”?
謝謝博主的留言。遺憾的是,你根本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再說一遍,我認為你根本沒有理解世衛組織的超額死亡的概念和計算方法。隻是把過去說的重複了一遍又一遍。
我的問題的具體部分是:以美國為例。2020年美國的超額死亡的人數,就是當年美國死亡的總人數,包括當年一切(不錯,就是一切!)在美國死亡的人,減去預計的“正常”年景下會死亡的人數。請問博主認為應該如何計算?這樣的計算,怎麽會“沒有考慮中國獨特的清零政策所帶來的次生災害”?
重新把問題用數學符號表達一下。
設美國2020年總死亡人數為A,Ai為某個特定原因在當年死去的人數,例如糖尿病。A = ∑Ai
設美國2020年"正常"總死亡人數為B,Bi為某個特定原因在當年死去的人數。B = ∑Bi
設美國2020年超額死亡人數為C,則
C = A - B = ∑Ai - ∑Bi = ∑(Ai - Bi)
這也是美國CDC,《經濟學人》等等國家和組織使用的計算方法。我已經給你了美國CDC的鏈接。
因此,對任何國家,包括中國,超額死亡人數都已經涵蓋了一切由於任何原因所帶來的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人數。博主所說的世衛組織的計算方法不能反映中國的次生災害帶來的死亡的觀點沒有任何道理。
這些東西重複一百遍,仍然不會變成真理。
為了方麵比較,我用中國,日本,和澳大利亞三國來舉例說明,因為這三國的超額死亡人數都是負數,便於比較。日本2020和2021兩年的超額死亡的人數是-19471,新冠死亡人數是52823,也就是說它的防疫政策避免或是推遲了72564死亡人數;澳大利亞2020和2021兩年的超額死亡的人數是-14255,新冠死亡人數是16673,也就是說它的防疫政策避免或是推遲了30928死亡人數。這兩國都沒有采用清零政策,日本還成功地舉辦了一屆奧運會,假設它們都沒有因為封閉清零所帶來的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再到中國,中國2020和2021兩年的超額死亡的人數是-52063,新冠死亡人數是5235,也就是說它的防疫政策避免或是推遲了57298死亡人數。但是,這個計算並沒有考慮中國獨特的清零政策所帶來的次生災害。具體有多少人死於次生災害我並沒有準確的數據,不過我們是在探討方法,不妨假設是五百萬,也就是說,因為中國嚴格的清零政策,其實真正避免或是推遲了5,000,000+57298死亡人數,但是減去五百萬因為次生災害離世的人數和新冠死亡人數以後,反應到超額死亡人數的隻有-52063。
好了,從超額死亡人數來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差不多,如果我們就此評判這三國的防疫效果也差不多,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別的國家,並沒有因為清零所帶來的次生災害死亡。當然,也可能有朋友會說,反正都是死亡,次生災害死亡和清零帶來的避免的死亡人數抵消了。這樣的觀點沒有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好幾億人因為清零所失去的自由和因為嚴格封閉所帶來的痛苦。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長期封閉所帶來的精神疾病,這一點在超額死亡人數中沒有反應,但是,對將來的社會,是一個極大的隱患,對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品質,也有很大的影響。
當然,這隻是我一家之言,很可能很片麵。不過,道理越辯越明,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視野,總歸會對我們更全麵地了解這個世界有所幫助。
謝謝博主的回答。恕我直言,我認為您沒有理解世衛組織的超額死亡的概念和計算方法,盡管您提供了關於計算方法的鏈接。當然也可能是我錯了。這裏不憚就教。
我們共討論了3點,但是看來核心問題是怎麽計算超額死亡的人數。這個問題解決了,另外兩個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因此這裏僅討論怎麽計算超額死亡的人數,這裏包括世衛組織的計算方法。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以美國為例。
2020年美國的超額死亡的人數,就是當年美國死亡的總人數,包括當年一切(不錯,就是一切!)在美國死亡的人,減去預計的“正常”年景下會死亡的人數。
請問博主認為應該如何計算?這樣的計算,怎麽會“這一整套的統計方法都沒有考慮嚴格的封控政策所帶來的其它因素的死亡”?
關於美國的超額死亡的人數的計算,可以參考美國CDC的網站,結果會略有不同。鏈接是
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covid19/excess_deaths.htm
也可以參考《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相關文章。這裏就不給鏈接了。
中國式的防疫措施使新冠沒有能在2020年造成比2019年更高的死亡率。
美國式的防疫措施使新冠在2020年造成比2019年的千人死亡率高出1.5。2020年超額死亡人數為497,251人。這似乎和美國兩年多以來新冠死亡總數107萬恰好吻合。
中國年度每千人死亡率:
2018年:7.08
2019年:7.07
2020年:7.07
2021年:7.18
美國年度每千人死亡率:
2018年:8.7
2019年:8.7
2020年:10.2
2021年:10.2
冒泡點讚平等兄的好文!
1. 完全同意超額死亡人數是一個相對比較科學的指標。但是,對“這個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個超額死亡人數的統計方法對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是適用的,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客觀評價新冠死亡人數的方法。不過,這個方法對中國很有可能並不適用,因為它沒有計入因為中國獨特的封控政策導致的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人數。”
本人無法苟同。
超額死亡人數裏當然包括了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人數。因此清華大學的彭凱平教授所說的糖尿病和自殺人數的增加,以及博主提出的心髒病、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症死亡人數的改變不會改變超額死亡人數。
博主能否解釋為什麽會“沒有計入因為中國獨特的封控政策導致的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人數”,“對中國都不適用”,“不符合中國的特殊情況”?
回答:您如果看了wHO的關於超額死亡人數的計算方法(我在文中提供了鏈接),您會發現這一整套的統計方法都沒有考慮嚴格的封控政策所帶來的其它因素的死亡。這一點對WHO絕大多數國家的統計都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除了中國以外,幾乎沒有國家采用長時間的嚴格封城清零政策。但是,恰恰因為如此,這一整套的統計方法對中國就不一定適用了。
2. 博主列出了中國列年“城鎮居民死因追蹤”作為自己的論據,又不對數據進行分析,這樣的做法很奇怪也無法令人接受。城鎮居民死亡人數的增加完全可能是因為同一時期居民迅速增加造成的。比較博主特別強調的2020和2021年數據以及以前曆年的數據,其中並沒有顯著差別,可以說明這樣的解釋是說得通的。
回答:正是因為我上麵所解釋的,這個WHO的超額死亡人數的估算方法,對中國很可能不適用。我專門提出了一些對中國的真實超額死亡人數計算可能會有幫助的因素,包括了糖尿病,心髒病,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症,而這些因素都沒有被WHO現在的統計方法考慮在內。當然,這不是定量的分析,隻是提供一些有可能值得考慮的因素,算是拋磚引玉吧。統計模型不是確定性的方程,需要考慮諸多因素,我專門列舉了中國和美國的總死亡人數做一個參考,不過,影響總死亡人數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說當前人口總數,老年人口比例,等等。總的來說,綜合評估各國的防疫效果需要衡量多方麵的指標,就像我在文中指出的,“現在有些人說中國這三年的封控拯救了至少一百萬人的生命,我覺得這並不是很客觀。”
3. 博主質疑了中國的“原始數據的準確性”。我和博主意見相反,認為這次中國新冠數據是相當準確的。
a. 在新冠爆發初期,武漢的數據確有可能不準確。但是從封控開始,中國中國如驚弓之鳥,草木皆兵,甚至到了威脅到了中央的管控能力的地步。各級政府到老百姓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對新冠如臨大敵。以我本人的觀察(網上不難查到),當時各大城市對新冠發生地點和人員,精確到了數米之內,老百姓避之唯恐不及。在農村也精確到了村。當時的問題恐怕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當時的數據是相當準確的。
b. 全國僅僅死亡5千多人,以本人的觀點,恰恰證明了數據是相當準確的。美國迄今為止已經死了一百多萬,換算到中國人口,相當於死了5百萬。其它西方國家的新冠死亡人數也都是有案可稽。真要造假,怎麽會不參考一下這些數字,例如二百萬,搞得接近一點?比較可信的解釋反而是:那就是真實的數字。
回答:中國全國5千多人的新冠死亡人數,有四千多是來自2020疫情爆發時的武漢,如果就像您所說的 “武漢的數據確有可能不準確”,那麽,這個5千多人的總新冠死亡人數自然就有疑問了。至於說用美國的死亡人數來推算中國有可能會有的死亡人數,我覺得並不客觀。首先,就像我所論證的,這兩國統計的標準和尺度不同;第二,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國,還有許許多多別的國家,他們的防疫政策各不相同,但是都沒有采取像中共一樣的封城清零政策。可是,這裏麵有很多國家的防疫效果非常好。比如說,日本,澳大利亞,他們的超額死亡人數都是負值。為什麽我們中國的防疫政策不能去和這些國家相比較呢?抑或是,我們的國情不同,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辦法和他們一樣。但是,在看到了這些國家的防疫成果和經驗報告以後,為什麽還是沒有任何的改變,而是一味堅持清零這樣不尊重科學的政策,給中國居民帶來巨大痛苦呢?而現在又走到另一個極端,沒有做好任何準備,就全麵躺平,其實還是沒有吸取全世界這麽多國家的防疫經驗和總結。我覺得,這是中共的嚴重瀆職。
https://news.ifeng.com/c/8LkFXT3oUsf
1. 完全同意超額死亡人數是一個相對比較科學的指標。但是,對“這個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個超額死亡人數的統計方法對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是適用的,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客觀評價新冠死亡人數的方法。不過,這個方法對中國很有可能並不適用,因為它沒有計入因為中國獨特的封控政策導致的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人數。”
本人無法苟同。
超額死亡人數裏當然包括了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人數。因此清華大學的彭凱平教授所說的糖尿病和自殺人數的增加,以及博主提出的心髒病、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症死亡人數的改變不會改變超額死亡人數。
博主能否解釋為什麽會“沒有計入因為中國獨特的封控政策導致的次生災害所帶來的死亡人數”,“對中國都不適用”,“不符合中國的特殊情況”?
2. 博主列出了中國列年“城鎮居民死因追蹤”作為自己的論據,又不對數據進行分析,這樣的做法很奇怪也無法令人接受。城鎮居民死亡人數的增加完全可能是因為同一時期居民迅速增加造成的。比較博主特別強調的2020和2021年數據以及以前曆年的數據,其中並沒有顯著差別,可以說明這樣的解釋是說得通的。
3. 博主質疑了中國的“原始數據的準確性”。我和博主意見相反,認為這次中國新冠數據是相當準確的。
a. 在新冠爆發初期,武漢的數據確有可能不準確。但是從封控開始,中國中國如驚弓之鳥,草木皆兵,甚至到了威脅到了中央的管控能力的地步。各級政府到老百姓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對新冠如臨大敵。以我本人的觀察(網上不難查到),當時各大城市對新冠發生地點和人員,精確到了數米之內,老百姓避之唯恐不及。在農村也精確到了村。當時的問題恐怕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當時的數據是相當準確的。
b. 全國僅僅死亡5千多人,以本人的觀點,恰恰證明了數據是相當準確的。美國迄今為止已經死了一百多萬,換算到中國人口,相當於死了5百萬。其它西方國家的新冠死亡人數也都是有案可稽。真要造假,怎麽會不參考一下這些數字,例如二百萬,搞得接近一點?比較可信的解釋反而是:那就是真實的數字。
感謝平教授好文,看QQH。
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HOHNEPHT0001899O.html?clickfrom=w_yw
是的,各國統計數據的依據不一樣,單純根據數據,不能說明問題,沒有可比性!
謝謝平等兄知識分享!
學習了“超額死亡人數”、“置信區域”等概念,也喜歡文中對於“次生災害”的思考:)
還有很多原因會導致新冠大流行期間超額死亡人數為負值。(總死亡率比正常情況下還低)
例如,2017年中國有124萬人死於空氣汙染。
新冠大流行期間,開汽車少了,空氣汙染改善了,會少死很多人。
新冠大流行期間空氣汙染改善多少,可參考美國數據。
美國2020年普遍居家上班,和2019年比,華盛頓M2.5下降21%。紐約M2.5下降20%。
中國封鎖更嚴厲,M2.5下降隻會更多。
另外,酒館關了,酒精中毒,肝受損,酒後開車撞死都會減少。
為了保證防疫的成果,你怎麽死都可以,就是不能說是感染病毒死!
有些人應當記得,武漢病毒爆發後,死者要滿足許多條件才能被定義病毒死亡,如得去過那個海鮮市場等待!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627311/
實際上,我懷疑彭凱平說的糖尿病死亡增加80%,就是根據此文數據,但這是最嚴格的封城情況下,不能推廣到全中國。但他又說死亡第二高的是自殺,這卻與此文不符。
我個人覺得還有一個很容易忽略的因素,那就是居民因為長期封閉而造成的免疫力下降的問題。這個不僅是中國,很多國家在2020年和2021年鼓勵在家上班,再加上民眾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出門,所以今年感染流感和感冒的人數遠超往年。而中國的封閉情況比這邊要嚴格得多,免疫力下降的問題很值得大家警惕。現在是傳染病易發季節,畢竟除了新冠,別的病毒和細菌一樣可以導致我們感染。希望大家多加小心。
一年前IHME的Chris Murray分析和預測Omicron可能有40%無症狀感染,造成50%人類感染該病毒,現在看來這一預測非常準確。
美國整個2022年,未接種疫苗者占新冠死亡病例的比例越來越小,到2022年5月為38%。但是老年人在死亡病例中的比例越來越高,2022年4月占到了79%,2022年11月占到了90%。
降低新冠死亡,從加強老年人疫苗接種開始。
新冠病毒感染致死率越來越低,主要原因不是病毒本身發生了毒力變化,而是全人類形成了對這一病毒的免疫力,免疫屏障已經廣泛形成,這才是新冠致病、致死減少的關鍵原因。再來一種毒力強的突變株,依然不會回到2020年初的情況。
所以再次強調,沒有打疫苗的應該盡快打疫苗。
目前新冠病死率降低,主要是由於疫苗接種或既往感染建立起的免疫保護,以及抗病毒藥物的早期使用。
新冠病毒之所以成為大流行病,不僅僅是因為其毒力,而更是因為其極強的傳染性;而新毒株的可怕之處,則除了傳染性、還因為其極強的免疫逃逸。
阿爾法的致病性強於之前的原始株,而德爾塔又強於阿爾法。這更讓新冠在進化得越來越弱的說法很難成立。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們觀察到目前的主流病毒株——奧密克戎比以往的新冠主流病毒株在致病性上有減弱。
奧密克戎造成的死亡人數一點都不比毒力更強的德爾塔少。在美國,2020年新冠造成死亡38萬多人,2021年是46萬多,均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第三大死因,而2022年至今,新冠致死22.5萬,仍然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與癌症。即便不算2021年底有一部分死亡也是奧密克戎造成,僅在今年奧密克戎造成的健康危害也一點都不“弱”。
Nature引用了Airfinity的數學模型研究數據。該研究發表於2022年11月27日,結果顯示如果目前停止清零策略,將可能有130萬-210萬人死亡。
該研究也指出,如果中國內地現在取消嚴格的限製,Omicron可能會感染1.6億至2.8億人。
Nature文章采用Airfinity的數學模型研究,是基於2022年5月1日發表於“Nature Medicine”的文章顯示:在疫情高峰期,對於重症監護病床的需求可能是平時容量的15倍以上。
Omicron毒性多大
我們切關注著Omicron感染的死亡風險。總體上看,對於未接種疫苗者,Omicron病例的死亡風險約為Delta突變株的1/3-1/2,約為原始毒株的2/3。降低的主要是中青年的病死率,而老年人的病死率差別不大。
歐美日韓等真實世界中病死率的降低,存在新病毒株減毒的因素,但更主要是由於
1),經過一輪輪感染後,目前的歐美日韓等人群大都是新冠感染幸存者;逝者已離去,生者有抗體;
2),疫苗接種,
3),抗病毒藥物的早期使用,
4),醫療措施的改善,包括醫務人員更有經驗以及未再出現醫療擠兌。
所以我們給出國內的建議也一直是:戴好口罩,加強疫苗接種、特別是老年人加強針的接種;急診氧氣站要勤檢修,做好供應;加強醫療薄弱地區重症室的建設。
正如,如果我們看日本和韓國目前的新冠死亡率,就會得到與病死率完全不同的認識。
隨著近期再次爆發新冠疫情,日韓死亡人數再次急劇增高。COVID-19對人類的威脅仍很大。
開始搞出滅活,各種造勢,說是比國外還好。現在國內都不怎麽看見推疫苗了
後來實戰效果太差,所以一直不敢放開。又開始自研所謂國產mRNA。國產都推出半年多了,怎麽又熄火了?
現在複必泰的價格已經漲到原來的四倍了,再買真有點冤大頭了是不是?
Modena的疫苗,耶倫直接在最近的中美峰會上向中共提供,中共一口拒絕了。
中國從疫情開始
國產過滅活、重組蛋白、腺病毒載體、mRNA、還有最近大騙子陳薇搞的吸入式黏膜免疫疫苗。
我就問一個問題,退一萬步說國外的mRNA也沒用,都試了這麽多疫苗了,也不在乎再試試複必泰吧?而且複必泰早期就有複星醫藥投資,引進不丟臉啊。何況複必泰出了問題可以一腳踢給輝瑞啊
最近孫春蘭老太婆開防疫會議,專家組排名第一的是中醫院士張伯禮,拿活人做中藥毒性實驗的張伯禮。
從中共防疫各種騙子橫行看來,我對中共的軍工能力也開始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2022-12-01
習等中共高官是易感人群怕死,必須清零自保。怕死人是一個荒唐的騙人的借口,中共國何時擔心過普通人的生命了?
為什麽中國死活不肯引進複必泰疫苗呢?
數據表明,複必泰疫苗作用遠高於科興,現在馬上放開了,引進複必泰疫苗必然能做到最好的效果,然後疫情就能迅速過去了。
一開始我覺得政府是怕花錢,但是完全可以引進複必泰,讓愛打的人自費打針啊,這樣中國政府耗資不是就少了嗎?
習近平怎麽想的?
2022-12-01
您覺得中國的路線是人命為上,那是您的自由,我很尊重,也可以理解,不過我完全不讚同。當然,您和我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無可厚非。問題是還有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他們是怎麽理解的。
總體而言,美國早期確實處理得不好,但疫苗研製還是為世界縮短疫期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武漢發病早期,錯過了最佳封控期,這一點習遠不如胡。之後的武漢封控有必然性,也算成功。但之後不能與時俱進,長期封控清零,做得非常昏庸,以至於今天,全世界都基本走出黑暗,而中國卻還需經曆疫情全體免疫,而且基本是躺平著———把清零封控花的錢用於買先進疫苗多好啊!
病毒是弱了,我同事的媽86歲,基礎病一大堆,得了,三天就好了剩點咳嗽。打了三針疫苗都是因為給豆油:-)
根本差異是人命與自由的認識。中國路線是人命為上,把疫情看作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戰爭,而戰爭無疑會剝奪很多自由。美國路線是自由為上,把新冠看作重感冒,防不住就放開了,限製自由-沒門。
對奧米克戎這種傳播力極強的病毒,沒有中間路線可走,稍微放開一點就會爆發。中間路線隻是書生之見。
它根本就不公布真實的數據,你不可能知道真實的死亡數字。
重點是防疫的方法和過程,慘無人道的封城和生命至下(不管人的死活)的放開,都是世界上任何其它國家都不會做的!
2020和2021城鎮人口死亡率也有明顯上升。有什麽理由認為增加的城鎮人口中高危的比例較高嗎?
如果新冠死亡人數低估了,隻要超額死亡人數不變,那就是其它死亡人數高估了,除非死亡人數增加的統計本身有問題。
有文章指出,城鎮死亡人數大幅增加,和城鎮人口大幅增加同時發生。
新冠變異至今,主流的說法是毒性減弱、傳播力增強。如果這一點成立,那麽中國的抗疫路線其實還不錯,的確拯救了很多生命,雖然從執行來說遠非最佳。貼中說總死亡人數比較可靠,那麽糖尿病等因抗疫而造成的負麵效應終將反映在總死亡數字中。
美國整個2022年,未接種疫苗者占新冠死亡病例的比例越來越小,到2022年5月為38%。但是老年人在死亡病例中的比例越來越高,2022年4月占到了79%,2022年11月占到了90%。
降低新冠死亡,從加強老年人疫苗接種開始。
自我保護,一旦感染,監控血氧值,正常值是95-100%,91-94%考慮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