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城了!雖然當局給取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什麽“全局靜態管理”,但是,老百姓被強令足不出戶,一旦上街搞不好就會被抓,我想即便是取個更好聽的名字,也還是掩蓋不了這封城的事實。
去年夏天的時候我寫過兩篇分析疫情走向的文章,疫情什麽時候才會結束 和 海外華人,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回國,我當時預測中國政府不會在短時間內打開國門。但是,我就算腦洞開得再大,也沒想到能夠把一座大上海,給完全封了。現在網上的段子滿天飛,微信群裏的親朋好友也多有怨言。不過既然城已經封了,再抱怨也無濟於事,今天就來聊聊關於這其中的利與弊吧。
我是個樂天派,就先從好聽的講起吧。這封城的好處呢,顯而易見,首先就是減緩疫情的傳播速度。我想到了今天,即使是中國政府裏麵再樂觀的人,也不見得會相信能夠完全做到病毒清零了。現在實施的所謂“動態清零”,其實是個防疫的手段,並不是防疫的最後目標。不過,實施這種區域化的嚴格隔離政策,在付出巨大代價的情況下,的確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減低病毒的傳播。這個方法,在2020年的武漢,以及後來在中國的不少城市的疫情控製中,都被證明有過非常顯著的效果。
第二個好處,緩解醫護人員的巨大壓力。我有很多的同事和朋友是醫護人員,我記得2020年疫情剛開始蔓延的時候,他們滿負荷工作,有的竟然長達半年之久。很多人的身心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如果封城能夠盡可能多地降低重病和住院患者的人數,那麽,對醫護人員來說,這無疑是極大的支持。
第三個好處,是用空間換時間,好積極準備下一階段的防疫。我覺得現在中國政府需要調整對疫情的預判,做好和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以前一直在提的全麵清零,看來大概率是無法實現了。但是,一個國家政策的改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這一次,上海的封城,我想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希望能爭取到寶貴的時間,為下一步全國的防疫部署,做好方方麵麵的準備。
講了好處,下麵再來談談封城的壞處。首先,封城的決定下得這麽突然,有很多具體的問題可能沒有考慮清楚。比如說那些有剛性醫療需求的病患,比如需要做透析,做化療和放療癌症病人,以及等著做手術的患者。平時我們生活中接觸這樣的人並不多,但是,上海是個巨型城市,隻要是千分之一的需要就會是好幾萬人,而那些需要全天護理的老人也會有好幾十萬。對他們來說,封城的後果很可能就是毀滅性的。在這一點上,我希望各級政府和醫療機構能夠把每一個病患都登記到位,做好相應的處理。
第二個就是經濟上的代價。上海是全球GDP排行第四的超大型都市,上海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已經是連續12年的全球第一,每天都有十幾萬的標準箱裝卸,一個星期下來就會是上百萬的堆積。上海空港的損失同樣巨大。而別的行業,包括金融,重工業,輕工業,服務業,以及配套的產業就更多了。這一封城,隨便停擺一天就是上百億的損失,我想這個經濟賬不難算吧。我估計上海的封城不可能像當年武漢一樣,能夠封上一個星期就到頂了,再撐下去整個國家的經濟都會傷筋動骨。
封城還有些隱性的傷害,比如說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以及對政府公信力的損傷。我以前一直認為上海是中國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結果這一次封城,老百姓之間的矛盾被激化,甚至出現了在同一個小區的陽性和密接者被排擠和歧視的現象。而老百姓對政府的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本來中國政府這幾年對疫情的嚴防死守,在2020年和2021年都有巨大成功。但是,不知是否為了證明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現在防疫的方法還是一成不變,嚴防死守,可是當前的問題和以前不同了。打個比方,就好比山火已經燒了起來,而且有著無數多的火頭,隻靠封堵的方法是不可能把火完全撲滅了。封城直接的後果很可能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受到很多影響,結果疫情並沒有被完全控製,如果這樣一來,失望和怨氣反而會更大。
當然,封城還有其他的一些副作用,比如說精神疾病發病率可能會大幅提升,家庭和社會矛盾會進一步激化,再有就是區域保護主義的抬頭。很搞笑的是,一直以來,上海人都是以比較排外著稱,但是,現在出現了逆向排外,很多的外地城市都出現了歧視上海人的現象。
講了封城的利弊,再來預測一下將來的形勢。我的看法是,封城隻能緩解,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這幾年下來,疫情在全世界的廣泛傳播,已經在事實上形成了和人類的共存。現在的情況是,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承認了與病毒共存的客觀現實,開始逐步恢複正常生活。我想今後攜帶病毒的無症狀者將來會越來越多,將來很有可能大多數在國外生活的人體內會有抗體,他們即使攜帶病毒,也不會有任何症狀,甚至連核酸檢測也不一定測得出來。而上海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中國政府是不可能長期把上海封閉在世界之外的,那麽,當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來到上海,病毒的感染在大概率上還會層出不窮,那該怎麽辦?
從另一個方麵來說,經過這兩年的變異,新冠病毒越來越適應人體,越來越多的人感染了新冠,但是重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顯著下降。如果將來新冠的毒性和致死率降到了和流感一樣的水準,我們還需要去用封城這種分片隔離的方法來控製病毒的傳播嗎?準備和病毒的長期共存,我想可能會是將來防疫的共識。
對中國政府來說,我覺得現階段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批準國外疫苗在中國的使用權。既然國產疫苗已經被證明是低效或是無效的,為什麽還不馬上開放權限,讓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有機會接種有效疫苗,做好應對病毒的準備。防疫說到底還是要尊重科學,絕不能隻靠官老爺的革命口號和行政命令。希望上海早日平安!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浦東居民這通電話把居委書記給逼哭了,算是疫情現狀的一個碎片吧,都不容易,張醫生神隱幾天又出來亮相了,畢竟是吃這行專業飯的,肯定要比無所不通的大員要員靠譜。
但把這樣的論文寫的富含可讀性,文學性,
非平等無人能勝任
這是長江口壓船的圖示,密密麻麻一大堆。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接種三針滅活疫苗,或者接種三針mRNA疫苗,都能有效預防重症或死亡,保護力均超過97%。這項研究於3月24日在Medrxiv預印本平台發布。
這是一位市民與負責流調的醫生的電話錄音。
===================
'注冊很麻煩' 的評論 :
老人很多不打疫苗是因為疫苗效果問題,打也白打,所以盡快給老人打有效疫苗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你不“封”死它,它能“瘋“死你。
目前報道上海的醫療體係頻臨崩潰,也就是說,哪怕在封城的前提下醫療係統都難以承受,那麽要是像西方國家這樣躺平呢?
醫療係統的壓力會是現在的數倍,是肯定無法承受的。
中國的問題實在是一言難盡。平等兄好文!
=================
'注冊很麻煩' 的評論 :
為了老弱病殘者放下所謂的麵子,讓他們打上進口有效疫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對上級的指示精神,經常不能做到完全遵守,也就是,忠誠不絕對。
再加上,上海是江派老家。
這波操作,主要目的,是要換掉忠誠不絕對的領導。
歐美的疫情已經證明,奧密克戎變種病毒株一旦傳播開來是擋不住的,因此目前國際的主流作法是揚棄過去的隔離與疫情流調,將有限資源集中於保護可能重症死亡的老人和慢性病患者。
反觀近來疫情大反撲的香港,堅守動態清零的結果,讓許多病症不嚴重的確診者,一開始就消耗掉寶貴的公立醫院資源,造成疫苗接種率偏低的老年人求醫無門,才導致其第五波疫情的死亡率高居全球之最。
上海防疫人員應對本波疫情,確有參考香港經驗,設法分流無症狀感染者及輕症病患,以確保醫療係統不致崩潰,但整體思維仍拘泥於阻斷感染而非治療重症,這或許也是因為官方對其國產滅活疫苗的保護力信心不足。 要避免死亡跟避免傳染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所需要用的資源非常不一樣,但是我看它(上海)的封城的方式似乎仍然是把最高目標放在避免傳染,那你必須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非常多的資源。長久來說,對於避免死亡這一點是會打折扣的。
==================
'紅米2019' 的評論 :
中國的政策有很強的慣性,不走到真的山窮水盡很難回頭。就像計劃生育。
這話有點過頭了。就算複必泰能立刻批準,考慮到產能,運輸等製約,要讓全國人民都用上複必泰恐怕還得不少時間。國產疫苗差一些,但打滿三針對防重症還是有效的,目前重要的是加快接種。
https://twitter.com/ttingxiao/status/1509810515047903233
中國的政策有很強的慣性,不走到真的山窮水盡很難回頭。就像計劃生育。
+100, 有疫情經濟的說法,一幫人獲取政治或經濟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