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夏天,我去荷蘭開會。天氣好得出奇,就索性多逗留了幾天,在附近幾個國家走馬觀花了一番。當然不會少了巴黎,於是先去了埃菲爾鐵塔,又去了巴黎聖母院,都沒覺得太特別。然後一個人溜溜達達,踱步來到了塞納河邊,接著進了盧浮宮,結果被震撼了。
從外麵看,盧浮宮的占地並不顯得很大,但是走進去才發現,這裏麵的奇珍異寶,實在是太多了。我一層樓一層樓的,細細地觀賞,每一幅畫,每一個雕塑,都不想錯過。在那裏麵不歇氣的逛了好幾個小時,留在心裏的,是埃及的木乃伊,中國的書畫和瓷器,古希臘的勝利女神,還有提香和拉斐爾的名畫。
那一天的遊客不算太多,我有時候在一幅作品前麵駐足多觀賞了幾分鍾,也沒什麽人來抗議。我就這樣一邊走,一邊看,完全忘記了時間。突然,看到前麵有一個小廳,聚集了很多的人,在那裏嘰嘰喳喳,照相機哢嚓哢嚓的亂響,還算好,沒人打閃光燈。我估計這裏應該是盧浮宮的鎮館之寶,《蒙娜麗莎》了。
我拿出了當年在國內擠公共汽車的看家本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擠了進去,終於看到了那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微笑。唯一有點意外的,是這幅畫的尺寸非常的小。看《蒙娜麗莎》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我還沒呆上一分鍾,就硬生生的被後麵的人擠了出去。我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給擠亂的衣褲,一抬頭,在側壁上看到了另一幅畫。
這是一幅宗教色彩非常濃鬱的畫,聖母瑪麗亞在畫的正中央,她右手扶著孩童模樣的聖約翰,左手下麵則是聖嬰耶穌基督,還有一位天使在耶穌的身後。整幅畫呈三角形構圖,人物的背景則是一片幽深岩窟,其中花草點綴其間,而洞窟皆透露著光明。
我當時被這幅畫深深的震撼了。我以前從沒有見過這幅畫,它的構圖和表現手法實在是太獨特了,而對人物和背景的細致刻畫,筆法的運用,更是大師級的手法。當然,最能吸引我的,是那種寧靜,以及聖母那悲世憫人的肅穆神情。還有一點讓我心動的,是作品在色彩上的平衡,這整幅畫都是冷色調的,而偏偏天使是一襲紅袍,仿佛是那希望的光。
同學們大概都知道了,這一幅讓我一見鍾情的藝術品,是《岩間聖母》。我在它前麵站了足足有十分鍾,遲遲舍不得離去。其實,《岩間聖母》的名氣遠遠比不上《蒙娜麗莎》,也比不上《最後的晚餐》,甚至比不上《維特魯威人》。但是,一見鍾情是不講道理,不講邏輯的,在那一個地方,在那一個瞬間,我偏偏就被它深深地打動了。這樣的情形,在我的一生中都不多見,這也讓我相信,一見鍾情的確是不需要什麽理由的,它是心靈的觸動,是前世的因緣,是情緒的宣泄。
這是我和藝術品的一次偶遇,而人與人的一見鍾情其實也是會發生的。別人的情況我不清楚,我和自己的太太,就算得上是一見鍾情了。我們倆相遇的時候,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和家庭背景。但是,在見麵以後,彼此都感覺很輕鬆,就好像是前世的好朋友,又有緣在今世重逢。雖然後來也有一些波折和磨合,但是,在那第一眼的時候我就有一種心動的感覺,這個妹妹我喜歡!
當然,一見鍾情隻是個因,接下來的感情該怎麽發展,因人而異。有好的結局,也有悲劇收場的,還有更多的歸於平淡。我覺得,這都是正常的,這並不代表一見鍾情的那一瞬是一種錯誤的感覺。人是複雜的,一方麵,人的感情和信任是可以慢慢加深和鞏固的;但是,也可能會因為生活的磨難,地位的變化,境界的改變而削弱。
我非常欣賞張愛玲在《愛》裏麵寫過的一段話,拿過來為這一篇作結吧。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哦,你也在這裏嗎?”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不知道大師的下一篇博文是不是要故意繞道而行啊,以免都被CBA7的人生七定律給言中了,哈哈哈。
我們通常所說的一見鍾情,其本質就是緣份。一個人的人生以及這個世界都是由各種千變萬化的緣份交織而成的,充滿了偶然性也充滿了必然性,這體現在任何個人之間由於緣份而建立的聯係,例如夫妻關係、情侶關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同學關係、朋友關係、網友關係,客戶關係,等等。(我曾經將本人關於緣份的感悟列為CBA7人生七定律的第一定律)
哈哈哈,新年伊始,平等性大師的第一篇博文正好和本人的第一定律不謀而合,這是不是也是一種緣份啊。
好了,我和眾網友們一起翹首以待平等性大師傳統意義上的、不另類的一見鍾情的故事。謝謝。
平等兄好文,特別的溫馨,期待看愛情故事。
我也寫過一篇蒙娜麗莎的:)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2111/28414.html
元旦快樂!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2111/28414.html
祝川曄妹妹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老太婆道:“驀直去。”
一條直道去,意思是說不起分別念。
“前頭水深過得否?” 老太婆道:“不濕腳。”
佛性,就是你我的靈妙的覺性,是無形無相的,無關幹濕,所以老太婆說:“不濕腳。”
“上岸稻為什麽這麽好,下岸稻為什麽又哪麽差呢?” 老太婆道:“總被螃蟹吃卻也。”
一片田地本來挺好的,為什麽稻子有好有差?老太婆說:“總被螃蟹吃卻也。” 因為我們起貪嗔癡念頭,汙染了心地;貪嗔癡念頭就是螃蟹。
寶徹禪師繼續道:“禾好香。” 老太婆不以為然的道:“沒氣息。”
佛性是無形無相無色無味,所以老太婆說:“沒氣息。”
“婆婆住在哪兒啊?” 老太婆依舊機鋒犀利的道:“隻在這裏。”
“隻在這裏” 是指當下的心性。
老太婆拈起茶盞然後把茶倒掉,隨即轉身就走。
我們舉手投足,都是佛性的妙用啊,還到那裏去另找神通呢;拈起茶盞然後把茶倒掉,就是佛性的妙用。
所以,這裏都是圍繞著佛性在對話。
~~~~
在我看來你們的悟性都很高啊!學習了!
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