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年菜係列之二——燉豬手的故事

(2024-02-19 07:22:46) 下一個

那日,我為了款待妹妹家火鍋的預備工作,特意下班時就匆匆從超市拿了兩盒豬骨及幾瓶榨橙汁回家。結果回家細一瞧,那剁小的“豬骨”原來是“豬手小塊'.時間緊,我沒時間再次超市采買,就用豬手塊加黃豆燉了一鍋,準備煮食火鍋時食用。後因妹妹家有事沒來,我家把那三四磅燉豬手及湯汁吃了一個星期。這頓頓豬手的日子讓我回憶起挺多。小述如下。

笑話說”燉豬手也是我家多年一遇的壯舉“。因為我怕弄肥膩的東西,家裏都女孩兒,吃得清淡。我憶起的上回吃這軟乎乎爛趴趴的豬手,是十幾年前在西安高新區口上的竹園村火鍋店請客吃豬蹄鍋底火鍋的舊事(那竹園村,是西安一個連鎖的火鍋大酒店,因高新區這家店麵大——三層樓,每層兩三千平米,我家去吃過多回,但豬蹄鍋僅點過一次。而且我還記得那四川人老板因家大業大被人綁架了兒子出錢周旋的舊事)。那次我家請一位朋友家一起在那家店吃午餐,我們要的是豬蹄火鍋。吃到一半,不知怎得,我家屬又有幾個朋友們遇上了,於是就十幾個人湊一桌,繼續又點了一個豬蹄鍋底火鍋拚桌吃。我不記得怎麽弄的,能一桌上兩次鍋底——大約是前麵是鴛鴦鍋,豬蹄放紅湯。後來人再點豬蹄鍋,就是白湯換紅湯,另一邊也放豬蹄鍋底,大約這樣。總歸那一餐,豬蹄吃得真多,剩的也多,各個吃完”腦滿腸肥“。那豬蹄的軟扒膩乎,仿佛從口腔到腸道都被豬蹄的膠原蛋白”趴“滿了!真是記憶深刻!

圖一:竹園村火鍋店豬蹄火鍋



故這一次,我是電壓力鍋九十分鍾煮它,一定要煮爛了,可不要肥膩。開鍋時確實很熟爛,都不成型脫骨了。我也不計較。分析了骨肉和湯。轉天,有空伺弄它們。發現一大玻璃盆豬手湯已經變化為凍凍肉似的膠質塊。我去掉表層豬油層,割出小塊,試著用蒜汁醬醋等涼拌,居然挺好吃。隻是冬日,涼拌凍凍肉吃上兩頓,就覺得胃涼。不能讓它放壞了啊!於是,清涼的凍凍肉分詞當肉湯入鐵鍋,變化成肉湯大燴菜,或是肉湯麵條等,反正也是滋味很好,下飯很快!

那不成型的豬手塊呢!加幹辣椒加蒜粒加青椒炒食,也很過癮。總歸我試了幾種菜式,關鍵是炒菜爆鍋時加幹辣椒,總是挺好吃的。不過,消滅玩這三四磅豬蹄之後,我是挺久都不會買豬蹄了。腸胃都是膠原蛋白的膩乎勁兒!哈哈!

我也回憶起諸多豬蹄菜。較久遠的是我母親四十年前在西安某工廠當宣傳幹部時,工廠都是自帶飯由食堂大鍋蒸籠熱後再發回職工手裏。我母親念念不忘的是某女工,她帶的鋁飯盒裏是一隻完完整整軟軟糯糯趴在飯盒底部的”趴乎蹄“。母親學說多次,意思是人家帶的盒飯質量好。我後來心說那女工是南方人吧,西北人很少能單獨吃一整隻豬肉下一碗米飯的。這吃法不“西北”啊。因我後來長大出社會出公差,看到湖南啊貴州啊廣東等地才有豬手麵啥的。在西安見到的豬蹄經常是燉好的,熟肉鹵肉攤上的醬色整豬手。。。

圖二:麻辣豬蹄



然後就是出差啊,自家去四川成都等地,到處都有的”老媽蹄花“。我是沒在成都吃過,因遍地”老媽蹄花“,尋不見到底正宗是那家,索性不吃了,想來也是又軟耙又麻辣,穠穠的,不知放了什麽?有點讓人不放心。

但我讀過一本中國旅遊手記大全的厚書,其中四川成都一章,都是由成都本地作者或在成都上大學過的人寫的美食推廣文。那文筆滋味,隔著紙我都聞到了麻辣香味,我都感受到作者對那”老媽蹄花“等成都街頭小館深澈骨髓的愛,熱愛啊!

圖三:老媽蹄花



於是總結,美食文是要作者這喜歡吃那美食也真熱愛其生養於斯的那片土地,寫將出來才出彩才令人過目不忘。若隻是泛泛吃泛泛寫,估計就是流水賬。故而我想到蔡瀾等人,本人美食家,又有閱曆有生活。一本本地出書,還有人追隨買追隨他的指導探店,得多高水平!至少舌尖上的功夫要夠高!我嘴粗,難以望其項背!那不他也吃不了羊肉泡饃嘛!還有點空間給我寫寫”燉豬手的故事“!哈哈!

僅以此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