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76)
2023 (122)
某日我駕車去辦事,車上小女內急,於是左尋右找,來到一間麥當勞_drive_through的停車場。女兒去方便,我凝視著麥當勞的紅黃色店鋪建築,想起一個舊識來。
那個舊識叫Steve,是個四十幾歲的精幹意大利人,他是我當時所在香港印刷公司的兄弟公司的“車間主任”.每次我們的印刷機印完某任務的印張,都需要交代給兄弟公司。由Steve安排下道工序工作,直至成品包裝好待客戶提貨。故而,有那麽兩年,我跟他天天交道。
說起Steve,真是個業務好手。他手下所有工序的機器,沒有他不會使用的。如切割機,某次就派給個西班牙大個工人。那工人人高馬大,三四十歲,可他切過邊的書冊,總是這裏那裏會有些不好。沒辦法,每次有較高要求工作,Steve自己先細細設置機器參數,自己切最初幾本後,才交給大個子切,然後整批書的切割尺寸就沒問題了。
另一次,我公司一次印刷了好幾個大托盤的廣告頁(就像夏天超市賣西瓜的大硬紙殼托盤), 裝貨托盤裝卡車時,裝車工人連帶司機兩人,搞了幾次都不能將托盤順利上車。我一看情況,就跑去叫Steve.他過來後,不一會兒就解決問題了。別看裝車工身形高大健碩的黑人,Steve身形瘦小也不高5.5尺左右,但他業務熟,會用巧勁兒。故而他在其公司裏,是年長老板信任的靠得住的得力助手。
麥當勞_Drive_through的例子,是某次我公司有任務需加急。我奉命跟他協商,要他當天讓其工人加班趕出來。他搖著頭說:“你們把這工作當啥?麥當勞_drive_through。幾分鍾就出來了!我得排進生產計劃,至少要明天!”.當天他公司並沒有加班配合。但他猛不丁冒出的暗喻把我逗笑了。一貫嚴肅的Steve居然會說笑話。有趣!
但轉過那年新年,我就覺得Seven心裏不高興,而且很久都心思很重。我摸不著頭腦。直到有一天事情暴露出來。。。
原來他公司是挑頭的,由他所在公司租下的整間工業化廠房,再分租給兩個上遊印刷廠。他廠裏經營有困難,老板就挪用三個月房租用於支付工人工資及雜費。然後,房東就跳出來,要求三家工廠必須按期撤離。。。
他老板的做法,使得本來就風雨飄搖的另兩家工廠很被動。我老板也氣憤也喪氣,直接聯絡商人把十七米長的大印刷機賣掉。。。然後我也就跑路找別的工作了,其他人也都各自跑路了。。。Steve所在的工廠另尋地址運作,而我們就再也沒見過麵了。
這日,看見麥當勞_drive_through,不禁想起那個Steve,想起那一幫共事的同仁們。還挺懷念那機器隆隆,大車間內工人們都穿著油麻花花的舊工服的,在各個機器旁,一道道工序勞作的生產場景。那時期的工廠實踐,讓我認識那麽多HandyMan,那麽多巧匠,也讓我認識到幹實業有多少困難,不論在中國美國。故而川普先生說,讓實業回到美國。我是打了個大大問號的?兩家工廠倒閉關門之前,怎麽沒任何政策救助呢?那是現成的一班人馬,一個團隊對啊。
僅以此記.
這就是 natural selection,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經營水平低的,被淘汰掉。
剩下的都是經營水平高的,整個社會才更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