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千萬裏我追尋著你

(2023-12-16 14:17:06) 下一個

近日當我乘坐紐約東河渡船時,從東河河麵上逼近或遠離時看曼島大樓群,有種似曾相識胡感覺。那就是《北京人在紐約》電視劇片頭主題曲的背景畫麵MV,有些jingtou是從水麵空中逼近看紐約曼島的摩天高樓群,或從空中俯瞰曼島。(從拍攝角度來看我一直以為是航拍(那時應沒有無人機))。。。”我反應過來鄭曉龍他們當時應該是乘船拍的這幾幕。這種似曾相識的鏡頭讓我展開了回憶的翅膀。



那主題歌歌詞開始為:

千萬裏我追尋著你 可惜你並不在意

你不像是出現在我的夢中 在夢裏你是我的唯一(Refrain)

Time and time again you ask me 詢問我真的愛你嗎?

Time and time again I ask myself 自己在思考是否離開你。。。

此時片頭出現的是紐約時代廣場的霓虹和大幅彩屏廣告,鏡頭一推,又是從東河水麵從容觀看曼島大樓群日間在水邊的美麗景象。。。再幾幀鏡頭之後,是自由女神像,及從東河上視角看到的曼島大樓群夜晚燈火閃亮的夜景。。。若不是因在渡船上視角獨特,我絕無可能會回想起那MV裏的曼島鏡頭。片頭曲<千萬裏追問>_千萬裏我追尋著你,可是你卻並不在意。。。真是很好地表達了新移民對於這大都市的矛盾心情。再次回味還是令人動容。

那電視劇是1993年末攝製完成並播放的,當時劇組借貸150萬美元。它播放後大獲成功,一舉還清了貸款。。。今日看來,那劇組當時應該經費挺緊張的。似動用朋友關係借用了挺多拍攝場地,且我看出它是在船上拍的曼島大樓群水邊影像,租條船拍便宜多效果也挺好。兩年前我在紐約參加一個朋友的朋友的聚會時,在座的都是移民紐約三十多年的老移民,各家看起來日子過得很殷實。有一兩位是北京籍。我問他們來時是讀什麽大學的。有位說他們都讀”社會大學“。

原來他們分別是

幹洗衣店的幹修車行開餐館的等等。

話趕話我問到他們在拍《北京人在紐約》時,是否也在幹餐館。他們中一位回答說,王啟明開工的毛衣廠場地就是借他朋友的衣場拍的,然後王姬開的“湘院樓”中餐館也是借他另一朋友的餐館拍的。。。,

他們對那電視劇的觀感沒說到,我能領會的是電視劇裏王啟明迅速成功致富,而大多數中國移民是沒有那種傳奇式的經曆的。也許幾十年都在小作坊裏幹著,努力攢些錢,也許有些人一直在打工,從沒有能到光宗耀祖的份上。。。當然也有人挺成功的,我讀過一本《上海人在紐約》,都是在紐約上海人中各方麵成功人士的小傳。甚至我想起洪金寶演的一部電影,移民返鄉者要裝富才能不失麵子(由中餐館的廚師裝成大老板),成功相親娶到家鄉媳婦。。。

WHAT‘S MY POINT?

我是想說也許多年前大火的《北京人在紐約》,也許曾是我一直對美國的願景。而今,十年的移民經曆,告訴我電視劇就是電視劇,生活遠比電視劇艱難得多平凡得多。曼島的摩天樓群在水邊看起來很美,我也可以說是享市府交通便利,”坐遊船看曼島建築之美建築之曆史“。曼島積累的物質精神的財富,二三百年前就有了,還會一直存在下去。跟它有關的風雨人物很多,如Vanderbilt家族:如曼島有Vanderbilt Avene,長島市有Vanderbilt BLVD,長島有Vanderbilt Mansion;如HAMILTON 與《HAMILTON LAW》與WALLSTREET。它跟我個人,及跟大多數普通移民都不大有關係。我有空查了網上資料,居然有個視頻up主峨眉姐專程去曼島東村探訪*北京人在紐約*電視劇中王啟明一家剛到紐約時落腳的居民樓地下室。當時月租費400美元,現已裝修改成出租辦公室,現今的房租肯定高多了。就現在你能都不能住東村地下室,人家改做是出租辦公室更賺錢,那租金得二十倍之多了。時代在變啊。感謝峨眉姐dumbo了她探訪bklyn dumbo地段的視頻。剛巧我也是才逛過那裏。感謝她視頻裏查曆史,其本人也勇敢地鑽進那些古舊大樓內探訪那些咖啡店文創店。我是大略轉轉,沒意識到那裏藏著許多店。大樓外觀都是工業樓。感謝up主們。要不我這常駐紐約之人也是孤陋寡聞啊。多時也不敢貿然到處闖啊。哈哈!四川女娃子真厲害!

我在這城市裏隻是居住生活,偶爾有空跳出生活的小軌道在東河水上觀賞一把曼島風景,就引出腦海裏的舊日影像。而那影像曾經那麽熟悉,那麽真實。如今也不能說那景象不真實,隻是我看過體會過紐約更多麵,誰再也不會拿《北京人在紐約》來說說事兒了。

”千萬裏我追尋著你 可惜你並不在意“。

紐約紐約,這堪稱第二故鄉的地方,暫時不知怎麽評價言說才好。

僅以此記錄水上看曼島的感受及想到的事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